http://..org/
劉成方升了亭長,來家裏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有人來送瓜果,有人拎酒,還有人送一些野味之類,而送禮的人多是一些親戚、朋友之類,張氏忙得不可開交,關係一般的,要準備迴禮,關係好的,要留飯。
這些都是正常的人情往來,必不可少。
然而,無論哪個人來,都要先把劉永安誇讚一般,說他打肖氏那一頓打得好。
明明隻打了兩巴掌,以訛傳訛,傳到最後卻變成劉永安爆打了肖氏一頓,張氏一下子就想到了估計是有人借機造謠生事,不由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提前把他送到了她的娘家去讀書去了。
“沒有功名,逢年過節也不許迴來。”她硬下心腸說道。
她這也是為兒子好,怕他小小年紀就有了一個暴戾的名聲。
“我去讀書可以,但妹妹也要一起去才行。”劉永安乘機跟他娘討價還價。
“我的兒,你走了,把你妹妹也帶走,你爹又天天在外麵,娘一個人在家裏呢。”張氏說道。
兒子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妹妹又不是親生的,到了舅舅家必定沒他們管束得嚴,萬一信馬由韁起來,養歪了怎麽辦?
王菁也希望留在張氏身邊,張氏不是她親媽,卻對她比親媽還好,但她畢竟是抱養的孩子,這麽小就離開了母親,這份母女之情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隻怕久了就不好彌補了。
“我就在家裏幫娘幹活,哪也不去。”王菁堅定地說道。
張氏的嘴角勾了起來,“你妹妹還這麽小,住在親戚家裏我不放心。就是在家裏,也沒什麽活幹了,我跟你爹商量過了,把地租出去,隻收租金。”
劉永安像個小大人一般的點頭,“這樣我就放心了。”
張氏說通了劉永安,開始收拾東西迴娘家。
一筐雞蛋,兩隻公雞,還有兩隻肥溜溜的山羊,都在自家產的,張氏收拾,劉成方搬,一起弄到了牛車上,然後又拿了四匹布。
“還是帶些銀子唄,安哥要在那邊住很久,就算嶽母沒意見,嫂子們也嫌鬧騰。”劉成方說道。
張氏想了想,就拿了四封五兩的現銀出來,交給了男人。
劉成方這個人,十分的大方,每次張氏迴娘家,都是滿載而歸,所以無論他有多少毛病,她也忍了。
劉家的房子蓋在莊子的最南邊,一出大門是就是綠油油的草地,三十米外才是大馬路,路的外麵就是莊稼地,平時這些雞就在地裏吃草,吃蟲子,家裏每天晚上還要喂一次糧食,這樣的環境下,雞窩裏每到傍晚,都可以撿到十幾個雞蛋。雞也是自家的母雞孵出來養大的,羊則是王菁缺奶的時候劉成方買下來的,現在又生了好幾頭羊仔,張氏賣的賣,送的送,仍舊留了兩隻,就是現在王菁每天也會喝一碗鮮奶。
因著外祖家比較遠,天還麻麻亮,一家人就坐著牛車出發了,就算這樣,到的時候也已經是下午了,好在此時已經是初秋,天已經不是那麽熱了,路邊的田地裏,有摘棉花的,也有割芝麻的,到處洋溢著秋收的喜悅。
外祖母和舅母正在院裏摘花生,看到女婿一家人都來了,十分高興。
劉成方在家裏不怎麽幹活,但到了丈母娘家卻極有眼色,也不進屋,就在院子裏幫著摘起花生來。
隻是摘了沒幾顆,又吩咐劉永安,“給宏光喂點水。”
外祖母這兩年年紀大了,雖然沒去閨女家,但也聽倆媳婦說過,女婿對這隻鬥雞特別寵愛,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才多久不見,菁姐兒也長這麽高了。”外祖母說道。
自打王菁兩歲起,無論是親戚還是自家人都不再喊她肥肥了,特別是兩個舅母,對她就像大人一般的客氣。不過王菁也不介意,畢竟親疏有別,她跟他們又沒有血緣關係。
王菁奶聲奶氣地彎著腰,跟著劉永安一起行禮。
張氏就問嫂子,“怎麽沒看到丹姐和青姐兒?”
“她們啊,去女學了,兩個姐兒都爭氣,天天晚上還在苦讀呢。”大舅母一聽小姑問起女兒,臉上就笑開了花,“妹妹早就該把安哥兒送過來了,讓他們兄弟姐妹們一處,也免得孤單。”
張氏忙道:“那以後還要麻煩嫂子多多費心。”
沈氏和蔡氏都道:“妹妹這話就說遠了,安哥兒來了,就跟咱們自己家的孩子一樣,有他們的飯吃,就有安哥兒的飯吃,安哥兒到時候別嫌舅母們的手藝差就行了。”
話未說完,一個穿著玫紅一個穿著鵝黃的姑娘一起走了進來,“祖母,我們放學了。”
張老太太點了點頭,“你們放學了?”等兩姑娘點了頭,就指著張氏道:“看看誰來了。”
兩小姑娘笑嘻嘻地跟張氏一家人一一見禮後,就問道:“姑姑,怎麽沒見到表哥?”
張氏往花生垛後麵指,“那不是,在幫你們的姑父喂雞呢。”
兩小姑娘圍了過去,“好漂亮的鬥雞,聽說一隻要一百多兩銀子呢。人家都說姑姑家的這隻打架特別厲害呢。”
劉成方聽了微笑不語,張氏笑道:“哪裏傳出來的,你們都知道了?”
“吳姑娘說的,姑姑該知道罷,就是做過兩任縣令的吳舉人家。”丹姐兒說道。
“難不成他們家也養鬥雞?”張氏說道,不然隔了這麽遠,怎麽會傳到吳舉人家,他們和吳舉人一家素無往來。
“是呢,他們家也養了一隻,不過我覺得肯定沒有姑姑家的厲害。”
張氏覺得,這估計是愛屋及屋了,也不點破,“厲害不厲害,也就是養著玩,你們要是喜歡,等沐休了讓你表哥領著你們到姑姑家玩。”
小姑娘們笑著道了謝,給張氏一家人茶杯裏續了水,才道:“姑姑在這裏玩,我們去做功課了。”
“你們現在在學什麽?”劉永安好奇地問道。
“三字經。”兩姑娘笑著說道。
“你們才學三字經?肥肥都已經順流倒背了呢。”劉永安說道。
他早看出來,外祖一家人並不是很喜歡妹妹,特別是兩個表妹,居然連一句話都沒跟妹妹講!
“啊——表哥,你不會是在騙咱們吧?”丹姐兒瞪大眼睛說道。
沈氏早就告訴過她,要好好的跟表哥相處,在表哥麵前一定要顯示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麵,哪想才一個照麵,表哥那神情似乎已經在說她不如一個三歲的小娃娃?
“肥肥最淘氣了,去年過年的時候還抓了蚯蚓放在咱們脖子裏。”青姐兒說道,“你若說她一頓吃了三碗飯,咱們倒是信呢。”說著掩嘴笑了起來。
“肥肥去年兩歲,你們那麽高,怎麽可能把蚯蚓放到你們脖子裏,這麽大了還欺負表妹。”
劉永安生氣了。肥肥這麽可愛,她們憑什麽欺負她!早知道就不來了。
“我們蹲在地上玩,沒注意罷了,不然也不會讓她得逞,把丹妹妹都嚇哭了。”青姐兒說道。她一向說謊不打草稿,讓人聽起來比真的還真。
劉永安越發生氣,“那你當時怎麽不講?”
“丹姐兒不讓講,說表妹這麽小,肯定不是有心的。丹姐兒一向懂事,怎麽會跟一個小娃娃計較。”
“既然不讓講,那表妹現在講出來是什麽意思?我知道了,肯定是怕肥肥比你們聰明,以後大家見麵不好看。”劉永安冷笑道。
這話一說出來,丹姐兒眼淚就出來了,“表哥怎麽這麽冤枉我們,我們怎麽會這麽想,肥肥是你妹妹,我們不也是你妹妹,怎麽可以這樣厚此薄彼呢?”
況且我們是真妹妹,那個不過是撿來的野丫頭罷了。
“就因為都是妹妹,我這個做表哥的才不願意看到你們一錯再錯。”劉永安說道,又看著王菁道:“妹妹,把三百千都背給她們聽聽,讓她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隨便亂欺負人。”
其實,王菁真沒往這倆表姐脖子裏扔過蚯蚓,如今被她們這般誣陷,心情也不好,索性開口道:“我要背了,指不定兩個表姐明天給我安什麽錯呢。”
這話雖然是事實,但是實話不一定人人愛聽,比如兩個舅母,臉上可就不好看了。
“菁姐兒,你背一遍,讓我們也長長見識。”沈氏說道。
一個三歲的娃,能背其中一本就不錯了,能背三本,肯定不可能,不是在唬他們吧。
王菁一口氣背完,暗暗歎了口氣,天才總是孤獨的。
劉成方升了亭長,來家裏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有人來送瓜果,有人拎酒,還有人送一些野味之類,而送禮的人多是一些親戚、朋友之類,張氏忙得不可開交,關係一般的,要準備迴禮,關係好的,要留飯。
這些都是正常的人情往來,必不可少。
然而,無論哪個人來,都要先把劉永安誇讚一般,說他打肖氏那一頓打得好。
明明隻打了兩巴掌,以訛傳訛,傳到最後卻變成劉永安爆打了肖氏一頓,張氏一下子就想到了估計是有人借機造謠生事,不由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提前把他送到了她的娘家去讀書去了。
“沒有功名,逢年過節也不許迴來。”她硬下心腸說道。
她這也是為兒子好,怕他小小年紀就有了一個暴戾的名聲。
“我去讀書可以,但妹妹也要一起去才行。”劉永安乘機跟他娘討價還價。
“我的兒,你走了,把你妹妹也帶走,你爹又天天在外麵,娘一個人在家裏呢。”張氏說道。
兒子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妹妹又不是親生的,到了舅舅家必定沒他們管束得嚴,萬一信馬由韁起來,養歪了怎麽辦?
王菁也希望留在張氏身邊,張氏不是她親媽,卻對她比親媽還好,但她畢竟是抱養的孩子,這麽小就離開了母親,這份母女之情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隻怕久了就不好彌補了。
“我就在家裏幫娘幹活,哪也不去。”王菁堅定地說道。
張氏的嘴角勾了起來,“你妹妹還這麽小,住在親戚家裏我不放心。就是在家裏,也沒什麽活幹了,我跟你爹商量過了,把地租出去,隻收租金。”
劉永安像個小大人一般的點頭,“這樣我就放心了。”
張氏說通了劉永安,開始收拾東西迴娘家。
一筐雞蛋,兩隻公雞,還有兩隻肥溜溜的山羊,都在自家產的,張氏收拾,劉成方搬,一起弄到了牛車上,然後又拿了四匹布。
“還是帶些銀子唄,安哥要在那邊住很久,就算嶽母沒意見,嫂子們也嫌鬧騰。”劉成方說道。
張氏想了想,就拿了四封五兩的現銀出來,交給了男人。
劉成方這個人,十分的大方,每次張氏迴娘家,都是滿載而歸,所以無論他有多少毛病,她也忍了。
劉家的房子蓋在莊子的最南邊,一出大門是就是綠油油的草地,三十米外才是大馬路,路的外麵就是莊稼地,平時這些雞就在地裏吃草,吃蟲子,家裏每天晚上還要喂一次糧食,這樣的環境下,雞窩裏每到傍晚,都可以撿到十幾個雞蛋。雞也是自家的母雞孵出來養大的,羊則是王菁缺奶的時候劉成方買下來的,現在又生了好幾頭羊仔,張氏賣的賣,送的送,仍舊留了兩隻,就是現在王菁每天也會喝一碗鮮奶。
因著外祖家比較遠,天還麻麻亮,一家人就坐著牛車出發了,就算這樣,到的時候也已經是下午了,好在此時已經是初秋,天已經不是那麽熱了,路邊的田地裏,有摘棉花的,也有割芝麻的,到處洋溢著秋收的喜悅。
外祖母和舅母正在院裏摘花生,看到女婿一家人都來了,十分高興。
劉成方在家裏不怎麽幹活,但到了丈母娘家卻極有眼色,也不進屋,就在院子裏幫著摘起花生來。
隻是摘了沒幾顆,又吩咐劉永安,“給宏光喂點水。”
外祖母這兩年年紀大了,雖然沒去閨女家,但也聽倆媳婦說過,女婿對這隻鬥雞特別寵愛,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才多久不見,菁姐兒也長這麽高了。”外祖母說道。
自打王菁兩歲起,無論是親戚還是自家人都不再喊她肥肥了,特別是兩個舅母,對她就像大人一般的客氣。不過王菁也不介意,畢竟親疏有別,她跟他們又沒有血緣關係。
王菁奶聲奶氣地彎著腰,跟著劉永安一起行禮。
張氏就問嫂子,“怎麽沒看到丹姐和青姐兒?”
“她們啊,去女學了,兩個姐兒都爭氣,天天晚上還在苦讀呢。”大舅母一聽小姑問起女兒,臉上就笑開了花,“妹妹早就該把安哥兒送過來了,讓他們兄弟姐妹們一處,也免得孤單。”
張氏忙道:“那以後還要麻煩嫂子多多費心。”
沈氏和蔡氏都道:“妹妹這話就說遠了,安哥兒來了,就跟咱們自己家的孩子一樣,有他們的飯吃,就有安哥兒的飯吃,安哥兒到時候別嫌舅母們的手藝差就行了。”
話未說完,一個穿著玫紅一個穿著鵝黃的姑娘一起走了進來,“祖母,我們放學了。”
張老太太點了點頭,“你們放學了?”等兩姑娘點了頭,就指著張氏道:“看看誰來了。”
兩小姑娘笑嘻嘻地跟張氏一家人一一見禮後,就問道:“姑姑,怎麽沒見到表哥?”
張氏往花生垛後麵指,“那不是,在幫你們的姑父喂雞呢。”
兩小姑娘圍了過去,“好漂亮的鬥雞,聽說一隻要一百多兩銀子呢。人家都說姑姑家的這隻打架特別厲害呢。”
劉成方聽了微笑不語,張氏笑道:“哪裏傳出來的,你們都知道了?”
“吳姑娘說的,姑姑該知道罷,就是做過兩任縣令的吳舉人家。”丹姐兒說道。
“難不成他們家也養鬥雞?”張氏說道,不然隔了這麽遠,怎麽會傳到吳舉人家,他們和吳舉人一家素無往來。
“是呢,他們家也養了一隻,不過我覺得肯定沒有姑姑家的厲害。”
張氏覺得,這估計是愛屋及屋了,也不點破,“厲害不厲害,也就是養著玩,你們要是喜歡,等沐休了讓你表哥領著你們到姑姑家玩。”
小姑娘們笑著道了謝,給張氏一家人茶杯裏續了水,才道:“姑姑在這裏玩,我們去做功課了。”
“你們現在在學什麽?”劉永安好奇地問道。
“三字經。”兩姑娘笑著說道。
“你們才學三字經?肥肥都已經順流倒背了呢。”劉永安說道。
他早看出來,外祖一家人並不是很喜歡妹妹,特別是兩個表妹,居然連一句話都沒跟妹妹講!
“啊——表哥,你不會是在騙咱們吧?”丹姐兒瞪大眼睛說道。
沈氏早就告訴過她,要好好的跟表哥相處,在表哥麵前一定要顯示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麵,哪想才一個照麵,表哥那神情似乎已經在說她不如一個三歲的小娃娃?
“肥肥最淘氣了,去年過年的時候還抓了蚯蚓放在咱們脖子裏。”青姐兒說道,“你若說她一頓吃了三碗飯,咱們倒是信呢。”說著掩嘴笑了起來。
“肥肥去年兩歲,你們那麽高,怎麽可能把蚯蚓放到你們脖子裏,這麽大了還欺負表妹。”
劉永安生氣了。肥肥這麽可愛,她們憑什麽欺負她!早知道就不來了。
“我們蹲在地上玩,沒注意罷了,不然也不會讓她得逞,把丹妹妹都嚇哭了。”青姐兒說道。她一向說謊不打草稿,讓人聽起來比真的還真。
劉永安越發生氣,“那你當時怎麽不講?”
“丹姐兒不讓講,說表妹這麽小,肯定不是有心的。丹姐兒一向懂事,怎麽會跟一個小娃娃計較。”
“既然不讓講,那表妹現在講出來是什麽意思?我知道了,肯定是怕肥肥比你們聰明,以後大家見麵不好看。”劉永安冷笑道。
這話一說出來,丹姐兒眼淚就出來了,“表哥怎麽這麽冤枉我們,我們怎麽會這麽想,肥肥是你妹妹,我們不也是你妹妹,怎麽可以這樣厚此薄彼呢?”
況且我們是真妹妹,那個不過是撿來的野丫頭罷了。
“就因為都是妹妹,我這個做表哥的才不願意看到你們一錯再錯。”劉永安說道,又看著王菁道:“妹妹,把三百千都背給她們聽聽,讓她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隨便亂欺負人。”
其實,王菁真沒往這倆表姐脖子裏扔過蚯蚓,如今被她們這般誣陷,心情也不好,索性開口道:“我要背了,指不定兩個表姐明天給我安什麽錯呢。”
這話雖然是事實,但是實話不一定人人愛聽,比如兩個舅母,臉上可就不好看了。
“菁姐兒,你背一遍,讓我們也長長見識。”沈氏說道。
一個三歲的娃,能背其中一本就不錯了,能背三本,肯定不可能,不是在唬他們吧。
王菁一口氣背完,暗暗歎了口氣,天才總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