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虧買了王家那個宅子還有那個樓,正好有地方放這些老家具了。


    裝修進度挺快的,房子都是現房,做那些,說實話,有半個月都能收拾好。街邊兒有好多舉著硬紙板找零活兒的人,一天兩塊錢就搶著幹,多雇上兩個,幹得更快。材料都是最基礎的,建材公司就有賣。現在買賣街上,私營的買賣種類越來越多,買東西比早前方便不少了。


    楚然這邊還有裁縫鋪要看,裝修就都是四嫂在忙的。


    裁縫鋪這些天,攢下好多活兒了。雇了兩個手巧會用縫紉機的女工,但她們不能獨立完成一件成衣。得楚然先給剪出來布,她們隻負責最後一道程度,給縫起來。


    還得收拾買賣街的鋪子。


    那鋪子還好,不用重新裝修。但是太大,服裝店用不完的。楚然打算分成兩部分,自己用兩間的鋪麵就夠了。買賣街上整條街的老店都是二層三層的,她這鋪子是二層的。一樓賣成衣,二樓做裁縫鋪,剛剛好。


    另外的五間,也不外租,師父打算賣家具。他做了幾年的木匠,也認識不少同行,把人組織一下,他出圖紙,把關,買塊地,就能把家具廠開起來。


    他現在是三頭跑,忙得很。零件廠的活兒得幹,總廠還老找他,家裏這邊兒也得忙活,還得抽時間做新家的家具,精力差一點兒都忙不過來。


    沒等房子裝好呢,家裏來了意外的客人。


    誰呢?


    肖大哥兩口子。


    「聽老支書說,你們有法子賣金子?」


    肖大嫂居然也知道求人不能空手,帶了兩隻雞來的,真是破天荒。


    楚然才不想幫她呢,又得不到什麽好兒,「哪是我們有法子。現在有黃金公司收的,是正經的國家單位,很正規。」


    大嫂將信將疑,「就那麽簡單?」


    可不就是那麽簡單嘛。


    然後人家起身就走,那兩隻雞又拿迴去了。


    誰也沒當迴事兒。就這種人,你跟她一樣兒的,都掉價兒。老大好歹進屋了還知道去他爹媽的屋裏看看老人,聊幾句,她是問都沒問過一個字,走時大唿小叫的喊肖老大走,都沒說跟公婆打個招唿。


    老人啥心情,楚然也不知道。反正她是不把他們當人看的,麵兒上過得去,不讓人挑出理來就行了。


    三天之後,老大又來了,自己來的。當時師父在上班,楚然在店裏,四哥也上班呢,四嫂在新房子那邊兒看著裝修。就倆老人在家帶孩子。楚然還是晚上迴家才知道的。


    因為老太太哭得都不行不行的了,那不得問問嘛!


    一問才知道,老大兩口子那天來,問過黃金公司的地址之後就過去打聽了。然後昨天來賣金子,那些銀元也帶著了。人家不收銀元,隻能再帶迴去。老大趁著他媳婦兒不注意,偷出來七個,今天自己出來,把那銀元賣給打首飾的小販,人家一個給他二十塊錢,總共賣了一百四十塊錢。都給老兩口送來了,說是他給爹媽當零花兒的。老太太一細問才知道,結婚十年了,他身上就沒有過一分錢過。


    哪個當媽的,聽著兒子過這樣兒日子,能不心疼。


    老大一走,哭得什麽似的,一邊罵肖老爹怎麽就給兒子找了這麽個媳婦兒,一邊兒又哭兒子命苦,晚生上幾年,家裏條件稍微好一點兒,也不至於找她。


    說得楚然都挺難受的。


    老大結婚的時候也二十五了,確實是大齡光棍一個,那個年月,隻有娶不上媳婦的光棍,沒有嫁不出去的女兒,他又是老大,下麵還有四個兄弟,有人願意嫁就燒高香,真沒給他機會挑撿的。就是老二老三,不也是靠著換婚才成上家的嘛,是老三以他入贅為條件,給他二哥換了個媳婦兒的。隻能說,老大的運氣確實很不好,遇上這麽一號。


    師父也說,以前老兩口被攆出去那些年,老太太幹不了農活,都是老大幫著種的地,還老過去幫著打個水啥的。他和老四又不瞎不傻的,要不是因著那些,分家的時候,能同意平分嗎?就是老二,當時不也是,隻把那些值錢的讓瞞下,金銀都平分了嗎?是看老大媳婦嗎?還不是看老大。


    再一個,老大媳婦那人,連親爹媽都不管不顧,她眼裏誰都沒有,隻有她自己和她的三個孩子。分給她啥,她又不會給別人去,最後還是得給幾個孩子。就是不分,老兩口能看著孫子孫女受窮不?


    這就是一本爛帳,沒辦法算得那麽清楚的。


    第58章 七十年代巧媳婦13


    二哥三哥兩家的動作都不慢, 主要是為了孩子上學的。


    趕在九月開學之前,家都搬過來了。


    讓楚然非常無語的是,一家雇了一個拖拉機, 把家當都搬過來了。


    被褥啥的帶過來那很正常, 能理解,可那農村用著方便的長條板凳也拿過來能幹啥?還有那老式的大衣箱子,裏麵都能躺個人的, 當地農村幾乎家家必備的,用著方便,可拿城裏來, 多占地方啊。偏老人說啥也捨不得扔,本來都給做好的床不用, 把那個櫃當床用,在上麵放個床板,人家就那麽睡。


    還有又是炕桌又是地桌的, 那炕桌是真的沒處用去。還有碗櫃,連個門都沒有,就幾塊板釘了一下, 再掛個布簾子。也都帶著。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為啥要把鋤頭,柳條筐啥的都帶著呢?


    聽那意思,吳家兩老還一個勁兒的念叨著,秋收完把糧食都拉過來, 當口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綜穿之一路向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羿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羿葉子並收藏[綜]綜穿之一路向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