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塞瞥了劉成河一眼沒理他,伸手勾著暴富的腦袋向一邊挪了幾步,低聲說道:
“這劉老頭兒身上的油水,早已被你們榨的差不多了,想必以你的眼力早已看的很清楚。這樣,不說本金利錢,這五十兩銀子,連本帶利清掉。但是你們要答應我一件事。”
暴富感覺壓在脖頸的手力氣大的厲害,他的腦袋不受控製的向下低,眼睛無意間看到了秦塞的左腳,不由得感覺頭皮都麻了,秦塞左腳下厚達三寸的青石板,竟被踩的粉碎。他忙不迭的小雞啄米般點頭:
“爺您吩咐,隻要小的能辦到,一定照辦。”
暴富的心被嚇的快要從腔子裏跳出來了,眼前這位爺踩青石的功夫比這君再來看場子的鄭圈鄭大爺都要厲害。
“沒啥難辦的,隻是這劉老頭兒以後再來賭,你們不能接待。
暴富一聽馬上點頭同意,原來就這點事,對於劉成河這種沒什麽油水的爛賭鬼,場子裏本來就不怎麽歡迎,口袋裏沒幾個錢,飯量還大的要死,往往在這輸的錢還不夠買他消耗的吃食。
出了帳篷,牽上正鄙視那些拉車青馬的綠耳,秦塞跟著劉貴和不情不願的劉成河出了胡同。三人順著胡同口的官道向東走了約麽有半裏路後,向北轉彎拐進一條窄街,又走了半裏路的樣子後走進路東的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的屋頂上的茅草不知道多少年沒有補過了,稀稀疏疏的,屋簷尺許長的冰淩中夾雜著發黑的茅草,大抵是昨日被雪水從屋頂衝下來的。
土圍的院牆和房屋一樣破舊,院子裏幾隻無聊的雞踱著步子走來走去,時不時隨意的就地拉一坨屎,呲出挺遠,讓這破落的院子憑空多了一絲生活的氣息。
劉成河獨自進屋拎出一個做工精致的小板凳放在屋簷下,板凳麵上淺淡的臀印,說明這板凳的年齡也不小了,但做工和用料真心不錯,如此高齡還沒有散架。劉成河一聲不響的坐下來在午後的陽光下愜意的曬起了太陽。劉貴也不說話,進屋拿出兩個小板凳,遞給秦塞一個,自己坐了一個。
秦塞接過板凳,入手沉重,包漿厚重,竟是上好的紫檀,不禁有些詫異。
剛坐下,院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一個穿著極其邋遢的中年人踢踏著鞋子走了進來,這中年人半弓著腰,有些羅圈腿,頭微微向前探著,戴著一頂破的不成樣子的狗皮氈帽,右手提著一個本地最常見的酒壺,左手提著一個麻繩,麻繩上綁著一串饅頭。饅頭很大,一看就是大戶人家上供用的。這中年人一看屋簷下並排坐了三個人,咧嘴笑了,這一笑不當緊,不但露出了一排黃牙,而且順著嘴角流下一條晶瑩剔透的——哈喇子。
“嗬~嗬~,家裏來客了嗎?我是牛海,你是誰呀?”
這自稱牛海的中年人走到秦塞麵前,說話時吐字有些不清晰,有些像普通喝醉酒時的講話味道,好在還可以讓人聽明白他的意思。
劉成河看到這一身破衣爛衫的中年人,眼睛裏快速恢複了神采,嘴角也掛上了笑意,整張臉像是突然間恢複了生機。
“今天這活看起來收獲不小嘛!”
“嗯~,真的好,蔡家三爺這一走,事辦的大的很,多少年沒見這麽大排場了。”
牛海隨手用袖子揩去嘴角的口水,左右手同時晃了晃,用酒壺中的水聲和麻繩上綁著的七八個大白饅頭證明自己的話。
“恁先曬著,我睡會兒,餓了記得吃饃。”
牛海打了個飽嗝,秦塞大老遠就聞到了很濃的酒氣,原來這牛海竟喝了不少酒,他臉上的包漿仿佛比這幾個紫檀板凳都厚重,以秦塞的眼力都沒能看出他喝了酒。
“拿來吧你!”
劉成河伸手拽過牛海右手的酒壺,牛海搖搖頭,推門進了屋,不一會兒就傳出鼾聲。
舉起酒壺灌下幾大口酒,劉成河舒服的長出了一口氣,臉上慢慢紅潤起來:
“南有果粒夏穿皮,北頭花葉不知饑,鎮東狗剩拴鐵鏈,西邊日頭看不見,隻有牛海真好漢!”
劉成河呷口酒,眯起眼睛講起了故事:
“當今的官渡古鎮,有五個人,心竅自幼未能全開,說白點就是傻子,鎮南的果粒大夏天穿著羊皮襖子,誰讓他脫他提著菜刀砍誰,年前渾身上下就穿了一條背心跳進了冰窟窿,到今天都沒出來;北頭的花葉據說是個女的,據說有時候的十天半月不吃飯,有時候一天吃八頓飯;狗剩在鎮子的最東頭,從五歲起,就堅信自己是條瘋狗,見誰咬誰,他爹沒辦法,就把他綁起來了;西頭的日頭喜歡亂跑,有時候一個人跑出去一兩個月,沒有人知道他去哪了,卻總能找迴來。”
“咱這個牛海不一樣,他不是真的傻。”
幾大口酒之後,劉成河臉上的頹廢漸漸退去,坐在小板凳上沒換地方,衣服還是那身舊衣服,頭發仍有些花白,臉上的皺紋也沒有變淺半分,整個人的氣場卻慢慢發生了變化,似乎慢慢變的年輕了起來。
脊背挺拔起來的劉成河流露出的精氣神讓人感覺他的年齡應在四十歲左右,這和秦塞的記憶完全相符。
“你叫秦塞,劉貴小時候最羨慕的人就是你和賀西風他們。”
劉成河的聲音變的有些低沉,語速比剛才快了不少,似是冰凍已久的河流剛剛恢複了水流,也恢複了些許生機,神色也變得恬淡悠閑,講話的表情和語氣像是在和老友閑聊著與自己毫不相幹的鄉間野史。
“那是個難得的好天氣,連續唿嘯了好幾天的北風忽的就停了,日頭升的極高,正午時分的溫暖讓人不覺得正值冬日。就在剛才我們走過的那條胡同與主街的交叉口,無所事事的閑漢們斜靠著牆邊的草堆,懶洋洋的曬著暖兒,口中講著翻來覆去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的葷段子,討論著蔡三爺的十幾房妾室到底哪一房更值得帶進夢裏。兩個和我差不多歲數的光棍甚至還爭吵起來,一個說十二房的胸大屁股翹,睡起來肯定更過癮,另一個說十七房的腰那麽細,生來就是給人抱的……,這些個老光棍啊,生平都沒聞到過女人的味道,竟因為自己的想象推搡了幾下,你說可不可笑?”
劉成河嘴上說著可笑,臉上卻是沒有任何笑意。
“一個趁著天暖和剛翻完身上虱子的閑漢忽然一聲大叫‘呔~!看箭!’
跨步擺了一個四不像的弓箭步,左拳虛握對著幾步外的一個人,右手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憑空捏在一起往後拉,像是射箭的樣子,接著幾個手指一鬆,嘴裏同時發出‘啾~’的一聲。站在他對麵不遠處的一個人隨著這聲響,緊緊的捂住了胸口,翻起白眼緩緩的倒進了草堆,倒下後兩腿還看似不受控製的抽搐了幾下,不一會兒就不動了。”
“眾人一陣大笑,那剛才還推推搡搡的兩個光棍漢也隨著眾人一起大笑,瞬間泯了恩仇。那配合這些人哈哈大笑而倒在草堆中的人就是牛海,他是整個古鎮的開心果。”
“人們都說牛海是傻子,鎮子上不管是老人小孩還是閑漢悍婦,都喜歡拿牛海尋開心,農閑時節拿他開一些不鹹不淡的玩笑,給自己帶來些許歡快,不懂事的孩子們甚至對他時有辱罵,用土坷垃遠遠的丟他。或者牛海果然是傻的,他從來都不會生氣,嗬嗬的笑著,和愚弄他的人一起笑。隻是每到農忙時節,家裏有農活忙不過來的時候,牛海又成了人們眼中的香餑餑,‘牛海,幫忙割麥子~’,‘牛海,幫忙拉糞車~’,‘牛海,給我掰一天玉米~’。他還是嗬嗬的笑著,和這些既愚弄他又把他當牲口使的人一起笑。然而,這個有一萬多口人的鎮子上,有那麽為數不多的幾個講究人,他們偶爾也會關心牛海,給點吃的、用的甚至是酒,所以牛海至今沒餓死。事實上他也絕不會餓死,他那個在隔壁縣做縣尊的弟弟總是會給他一些銀子。”
說到這裏,劉成河皺了皺眉,臉上浮現出一絲生氣的表情。
“隻是,無論牛海給整鎮的人做了多少事,又帶來的多少歡樂,人們仍然隻是把他當傻子。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人們想說對方傻時,就說‘你真牛海’,‘你牛海極了’,‘你才牛海’,他變成了傻瓜的代名詞,也變成了形容人很傻的形容詞……”
長長的歎了口氣,劉成河接著講牛海。
“當鎮上有老人去世的時候,牛海會哭,很悲痛的哭。在這個擁有兩千多戶住戶的鎮子中,不管聽說哪一戶有人去世,牛海一定會第一時間花一文錢買上一刀燒紙,去給亡人磕頭。然後留在這戶人家幫忙,幹最每人願意幹也最累的活兒。跑著報信、放爆竹、送紙人紙馬,直到去世的人入土才離開。過程中每每有死者的親人哭泣,牛海總是比他們哭的更痛。後街的老崔,沒娶上女人,更無兒無女,孤苦伶仃的,年前得了風寒也沒人知道,天冷加上生病又沒吃的,不知道啥時候死在了家裏,是人家牛海自己花了兩貫錢買了個棺材用獨輪車推到地裏埋的,你說這是多大的德啊!”
“小秦塞呀,嗬嗬,轉眼間你也長這麽大了,你知道不,劉貴兒小時候最羨慕的就是你了。哎~”
劉成河又長歎了一口氣,喃喃道:
“這操蛋的世道,像牛海這樣的人,為什麽就不能有好報呢?有時候我就想啊,我們到這世上走這一遭,到底是幹啥來了?我現在仔細想想,多去的這四十來年兒,還真沒啥特別值得我迴味的好事~”
劉貴忽的站起身來,看著劉成河唿唿喘著粗氣,看了半天憋出了倆字:
“亂說~”
劉成河笑了:
“不說了,我呢,現在真正想好了,就留在這官渡了,陪著牛海兄弟,也做個傻子。劉貴兒呀,你跟秦塞走吧,過過正常人的生活,啥時候有空過來看看我,哪天我一高興,興許把你的身世說一說。”
“這劉老頭兒身上的油水,早已被你們榨的差不多了,想必以你的眼力早已看的很清楚。這樣,不說本金利錢,這五十兩銀子,連本帶利清掉。但是你們要答應我一件事。”
暴富感覺壓在脖頸的手力氣大的厲害,他的腦袋不受控製的向下低,眼睛無意間看到了秦塞的左腳,不由得感覺頭皮都麻了,秦塞左腳下厚達三寸的青石板,竟被踩的粉碎。他忙不迭的小雞啄米般點頭:
“爺您吩咐,隻要小的能辦到,一定照辦。”
暴富的心被嚇的快要從腔子裏跳出來了,眼前這位爺踩青石的功夫比這君再來看場子的鄭圈鄭大爺都要厲害。
“沒啥難辦的,隻是這劉老頭兒以後再來賭,你們不能接待。
暴富一聽馬上點頭同意,原來就這點事,對於劉成河這種沒什麽油水的爛賭鬼,場子裏本來就不怎麽歡迎,口袋裏沒幾個錢,飯量還大的要死,往往在這輸的錢還不夠買他消耗的吃食。
出了帳篷,牽上正鄙視那些拉車青馬的綠耳,秦塞跟著劉貴和不情不願的劉成河出了胡同。三人順著胡同口的官道向東走了約麽有半裏路後,向北轉彎拐進一條窄街,又走了半裏路的樣子後走進路東的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的屋頂上的茅草不知道多少年沒有補過了,稀稀疏疏的,屋簷尺許長的冰淩中夾雜著發黑的茅草,大抵是昨日被雪水從屋頂衝下來的。
土圍的院牆和房屋一樣破舊,院子裏幾隻無聊的雞踱著步子走來走去,時不時隨意的就地拉一坨屎,呲出挺遠,讓這破落的院子憑空多了一絲生活的氣息。
劉成河獨自進屋拎出一個做工精致的小板凳放在屋簷下,板凳麵上淺淡的臀印,說明這板凳的年齡也不小了,但做工和用料真心不錯,如此高齡還沒有散架。劉成河一聲不響的坐下來在午後的陽光下愜意的曬起了太陽。劉貴也不說話,進屋拿出兩個小板凳,遞給秦塞一個,自己坐了一個。
秦塞接過板凳,入手沉重,包漿厚重,竟是上好的紫檀,不禁有些詫異。
剛坐下,院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一個穿著極其邋遢的中年人踢踏著鞋子走了進來,這中年人半弓著腰,有些羅圈腿,頭微微向前探著,戴著一頂破的不成樣子的狗皮氈帽,右手提著一個本地最常見的酒壺,左手提著一個麻繩,麻繩上綁著一串饅頭。饅頭很大,一看就是大戶人家上供用的。這中年人一看屋簷下並排坐了三個人,咧嘴笑了,這一笑不當緊,不但露出了一排黃牙,而且順著嘴角流下一條晶瑩剔透的——哈喇子。
“嗬~嗬~,家裏來客了嗎?我是牛海,你是誰呀?”
這自稱牛海的中年人走到秦塞麵前,說話時吐字有些不清晰,有些像普通喝醉酒時的講話味道,好在還可以讓人聽明白他的意思。
劉成河看到這一身破衣爛衫的中年人,眼睛裏快速恢複了神采,嘴角也掛上了笑意,整張臉像是突然間恢複了生機。
“今天這活看起來收獲不小嘛!”
“嗯~,真的好,蔡家三爺這一走,事辦的大的很,多少年沒見這麽大排場了。”
牛海隨手用袖子揩去嘴角的口水,左右手同時晃了晃,用酒壺中的水聲和麻繩上綁著的七八個大白饅頭證明自己的話。
“恁先曬著,我睡會兒,餓了記得吃饃。”
牛海打了個飽嗝,秦塞大老遠就聞到了很濃的酒氣,原來這牛海竟喝了不少酒,他臉上的包漿仿佛比這幾個紫檀板凳都厚重,以秦塞的眼力都沒能看出他喝了酒。
“拿來吧你!”
劉成河伸手拽過牛海右手的酒壺,牛海搖搖頭,推門進了屋,不一會兒就傳出鼾聲。
舉起酒壺灌下幾大口酒,劉成河舒服的長出了一口氣,臉上慢慢紅潤起來:
“南有果粒夏穿皮,北頭花葉不知饑,鎮東狗剩拴鐵鏈,西邊日頭看不見,隻有牛海真好漢!”
劉成河呷口酒,眯起眼睛講起了故事:
“當今的官渡古鎮,有五個人,心竅自幼未能全開,說白點就是傻子,鎮南的果粒大夏天穿著羊皮襖子,誰讓他脫他提著菜刀砍誰,年前渾身上下就穿了一條背心跳進了冰窟窿,到今天都沒出來;北頭的花葉據說是個女的,據說有時候的十天半月不吃飯,有時候一天吃八頓飯;狗剩在鎮子的最東頭,從五歲起,就堅信自己是條瘋狗,見誰咬誰,他爹沒辦法,就把他綁起來了;西頭的日頭喜歡亂跑,有時候一個人跑出去一兩個月,沒有人知道他去哪了,卻總能找迴來。”
“咱這個牛海不一樣,他不是真的傻。”
幾大口酒之後,劉成河臉上的頹廢漸漸退去,坐在小板凳上沒換地方,衣服還是那身舊衣服,頭發仍有些花白,臉上的皺紋也沒有變淺半分,整個人的氣場卻慢慢發生了變化,似乎慢慢變的年輕了起來。
脊背挺拔起來的劉成河流露出的精氣神讓人感覺他的年齡應在四十歲左右,這和秦塞的記憶完全相符。
“你叫秦塞,劉貴小時候最羨慕的人就是你和賀西風他們。”
劉成河的聲音變的有些低沉,語速比剛才快了不少,似是冰凍已久的河流剛剛恢複了水流,也恢複了些許生機,神色也變得恬淡悠閑,講話的表情和語氣像是在和老友閑聊著與自己毫不相幹的鄉間野史。
“那是個難得的好天氣,連續唿嘯了好幾天的北風忽的就停了,日頭升的極高,正午時分的溫暖讓人不覺得正值冬日。就在剛才我們走過的那條胡同與主街的交叉口,無所事事的閑漢們斜靠著牆邊的草堆,懶洋洋的曬著暖兒,口中講著翻來覆去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的葷段子,討論著蔡三爺的十幾房妾室到底哪一房更值得帶進夢裏。兩個和我差不多歲數的光棍甚至還爭吵起來,一個說十二房的胸大屁股翹,睡起來肯定更過癮,另一個說十七房的腰那麽細,生來就是給人抱的……,這些個老光棍啊,生平都沒聞到過女人的味道,竟因為自己的想象推搡了幾下,你說可不可笑?”
劉成河嘴上說著可笑,臉上卻是沒有任何笑意。
“一個趁著天暖和剛翻完身上虱子的閑漢忽然一聲大叫‘呔~!看箭!’
跨步擺了一個四不像的弓箭步,左拳虛握對著幾步外的一個人,右手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憑空捏在一起往後拉,像是射箭的樣子,接著幾個手指一鬆,嘴裏同時發出‘啾~’的一聲。站在他對麵不遠處的一個人隨著這聲響,緊緊的捂住了胸口,翻起白眼緩緩的倒進了草堆,倒下後兩腿還看似不受控製的抽搐了幾下,不一會兒就不動了。”
“眾人一陣大笑,那剛才還推推搡搡的兩個光棍漢也隨著眾人一起大笑,瞬間泯了恩仇。那配合這些人哈哈大笑而倒在草堆中的人就是牛海,他是整個古鎮的開心果。”
“人們都說牛海是傻子,鎮子上不管是老人小孩還是閑漢悍婦,都喜歡拿牛海尋開心,農閑時節拿他開一些不鹹不淡的玩笑,給自己帶來些許歡快,不懂事的孩子們甚至對他時有辱罵,用土坷垃遠遠的丟他。或者牛海果然是傻的,他從來都不會生氣,嗬嗬的笑著,和愚弄他的人一起笑。隻是每到農忙時節,家裏有農活忙不過來的時候,牛海又成了人們眼中的香餑餑,‘牛海,幫忙割麥子~’,‘牛海,幫忙拉糞車~’,‘牛海,給我掰一天玉米~’。他還是嗬嗬的笑著,和這些既愚弄他又把他當牲口使的人一起笑。然而,這個有一萬多口人的鎮子上,有那麽為數不多的幾個講究人,他們偶爾也會關心牛海,給點吃的、用的甚至是酒,所以牛海至今沒餓死。事實上他也絕不會餓死,他那個在隔壁縣做縣尊的弟弟總是會給他一些銀子。”
說到這裏,劉成河皺了皺眉,臉上浮現出一絲生氣的表情。
“隻是,無論牛海給整鎮的人做了多少事,又帶來的多少歡樂,人們仍然隻是把他當傻子。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人們想說對方傻時,就說‘你真牛海’,‘你牛海極了’,‘你才牛海’,他變成了傻瓜的代名詞,也變成了形容人很傻的形容詞……”
長長的歎了口氣,劉成河接著講牛海。
“當鎮上有老人去世的時候,牛海會哭,很悲痛的哭。在這個擁有兩千多戶住戶的鎮子中,不管聽說哪一戶有人去世,牛海一定會第一時間花一文錢買上一刀燒紙,去給亡人磕頭。然後留在這戶人家幫忙,幹最每人願意幹也最累的活兒。跑著報信、放爆竹、送紙人紙馬,直到去世的人入土才離開。過程中每每有死者的親人哭泣,牛海總是比他們哭的更痛。後街的老崔,沒娶上女人,更無兒無女,孤苦伶仃的,年前得了風寒也沒人知道,天冷加上生病又沒吃的,不知道啥時候死在了家裏,是人家牛海自己花了兩貫錢買了個棺材用獨輪車推到地裏埋的,你說這是多大的德啊!”
“小秦塞呀,嗬嗬,轉眼間你也長這麽大了,你知道不,劉貴兒小時候最羨慕的就是你了。哎~”
劉成河又長歎了一口氣,喃喃道:
“這操蛋的世道,像牛海這樣的人,為什麽就不能有好報呢?有時候我就想啊,我們到這世上走這一遭,到底是幹啥來了?我現在仔細想想,多去的這四十來年兒,還真沒啥特別值得我迴味的好事~”
劉貴忽的站起身來,看著劉成河唿唿喘著粗氣,看了半天憋出了倆字:
“亂說~”
劉成河笑了:
“不說了,我呢,現在真正想好了,就留在這官渡了,陪著牛海兄弟,也做個傻子。劉貴兒呀,你跟秦塞走吧,過過正常人的生活,啥時候有空過來看看我,哪天我一高興,興許把你的身世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