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放下了窮究法理的想法,程振心中其實還生出其他明悟。


    他知道,若是能夠將自己下意識的感覺剖析明白,能夠讓自己在法道之上更進一步。說不定能夠再度領悟一門甚至幾門真法,或許也能將已掌握的真法更進一步也說不定。


    這其中誘惑不可謂不大,因為在程振心中法道之路重要性甚至還在氣道之上。按道理,若是能夠在法道上更進一步,因此放緩氣道化丹的進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最後,程振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這次並不是冥冥之中的那種指引在起作用了,而是程振理性做出的決定。


    程振踏足法道多年,雖說法道無有定法,他沒有總結出法道修行的具體方法,但是也明白哪些不是正確的法道修行之法。


    數十年法道修行,讓程振明白了一件事,法道即法理,其無處不在,藏於萬事萬物之中。然而,當你真的想要專程去找尋法道之時,卻幾乎不可能找到,因為法道根本不在任何一處。正因法道無處不在,它便不可能真的駐留某處等著人找到。


    程振生出探尋自己下意識中隱藏的法道這個念頭的下一瞬間,便立即意識到這樣不妥。他覺得,以他如今的道行,想要去探尋純粹法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便如他入恍惚之境中多次,卻每每竹籃打水一般。


    程振此前領悟真法的過程其實也是在追尋法道,但是畢竟隔著一層。比如他借水波、沙浪體悟漣漪真法,便是借水沙之有形來推測法理之無形,所得皮毛便是漣漪真法。


    此乃是借有形之假形體悟無形之真形,也就是修士常說的“借假修真”。


    不是修士不想直接體悟法理,感悟大道。實在是,若直接去體悟其中法理,那便成了瞎子聾子,根本見不到其中真形。或許如太冥祖師這樣的大德,可以直接體悟大道,但那是大德的境界,不是尋常修士的境界。


    不到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修士想要體悟大道,隻能“借假修真”。


    想通這個道理,程振當即放棄了好高騖遠的念頭,還是決定將法道修行融入到氣道修行過程之中,不再刻意。


    他繼而想到,此前一直認為的,自己是靠著法道境界進步而提升了自身氣道修行的想法可能也未必準確。法道確實促進了氣道修行不假,但是若不修氣道單修法道,自己說不定還找不到頭緒也說不定呢。


    專求法道的念頭一消退,程振便覺心中一鬆,仿佛去了一層束縛,感覺一陣舒爽,一陣清明。體現在外麵,便是燒穴進度居然又快了三分,幾乎沒有遇到什麽阻礙,閉關三月第三十五處竅穴便完全燒透!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我此前之想法確實恰恰應了這句話!”


    程振生出明悟,心中不由歡喜。去了執念,自己不但氣道修行進度加快了,連帶著道行似乎也提升了!這不正是以退為進嗎?妙哉妙哉!


    燒透竅穴後,程振當即出關。在此期間,此前一些感悟也早已梳理清晰。他留在這琮玉坊市的目的全部達到,也該繼續踏上征程了。


    程振此前為了不被打擾,直接定了一年使用時間,卻不想還不到半年便要離去。也不去找坊市退租,留下洞府令牌後程振便直接出了坊市,然後飛離浮玉大澤。


    程振此去尋求闕厥雷,藏煉髓這兩種內藥,兩者都需在雷暴之地取得。而且,最好是要同時取到,這樣兩種大藥氣機勾連,會有奇效。


    收取闕厥雷的法器程振早在宗門中時便已經備好,乃是一件雷盤法器,是程振耗費諸多寶材精心煉製的,乃是最好的收取雷力的法器。


    倒是藏煉髓這大藥還需要謀劃一番。


    藏煉髓出自百十種妖鳥之身,是經過天雷煉體後的妖鳥體內精髓。藏煉髓自然是取同類妖鳥獲取最佳,從不同妖鳥獲取的藏煉髓自然也有著差別。


    如今天地間,以五種鳥類的藏煉髓最為上乘,可成上品。這五類鳥分別為梟鳥、天鶴、金雕,鴻鵠、鵷鶵。


    上古時期仙禽瑞獸種類要比如今多許多,若是那時修士想要獲取上品藏煉髓還有不少選擇。據說,久遠以前,以是以朱雀,鵷鶵,鸑鷟,青鸞,鴻鵠五種仙禽所出藏煉髓為最,這五種仙禽被上古修士稱為“鳳”。


    經曆上古多次大戰,時移勢遷,如今五鳳隻餘鴻鵠、鵷鶵,另外三種已成傳說。便是鵷鶵,如今也極為稀有了,甚少為修士所見。梟鳥、天鶴、金雕如今被列為上乘,也是因為五鳳不在。當然,也是此三鳥的藏煉髓品級與另外兩鳥差不多,否則也不會列為一等。


    如今的五鳥皆可產出上等藏煉髓,均可用於凝結上品金丹。不過,其中還是有些微妙差些,若是修士精益求精,便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梟鳥、天鶴更適合木、水修士,鵷鶵則不偏五行,如程振這種金法修士,和金雕、鴻鵠二鳥的相性會更為契合一些。


    既然隻在丹成一品,程振自然每一大藥都要做到最好。是以他也隻將目光落到了金雕、鴻鵠二鳥之上,再從道書見到上古五鳳描述後,他心中更加偏向鴻鵠。


    雖說時移世易,鴻鵠不一定還如上古一般超然群鳥,但既然仍名列上乘,便說明其並未退化太多。曾經名列五鳳,或許比之金雕會多出一些奇異也說不定。


    若是以鴻鵠取藏煉髓,便要考慮其習性。鴻鵠不拘水陸,喜高飛,喜落於高絕奇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拔劍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拔劍少年並收藏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