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法為核心,聚氣凝丹,直指一品金丹。可以說,程振腳下已經有了一條康莊大道。


    不過,程振總覺得此法並非最好的選擇。


    此法乃是將法道氣道糅合,成為一條新的道路。程振目前乃是氣法同修,二者齊頭並進,氣道法道相互增益,卻又相對獨立。


    若是程振將來走了真法這條道路,此前所修氣道法道將會融合為一,再不分彼此。將來成就上品金丹,自然能夠兼顧氣道法道的特性,成就不會低。


    不過,程振總覺得明明在法道一途已經領悟真法,卻還要以此成丹,給人一種強行轉彎的感覺。說得更嚴重一些,猶如削足適履。


    真法結丹,確實兼顧了氣道法道,卻有種萬金油的感覺。來自前世的記憶告訴程振,那種幾合一的萬金油,看似麵麵俱到,但往往也麵麵不到。


    相比起真法結丹,程振寧願先專注氣道,凝聚金丹後再提升法道。


    當然,上上選,還是二者齊頭並進,相輔相成。


    所幸他目前還隻是玄光二重,還有數十上百年的時間去探尋,去準備,去積累。


    暫時將這些心念壓下,程振還是暫時將心思放迴到了當下。


    最近三五年時間,他要做的還是繼續自己的遊曆。


    出門遊曆不過一月,程振就多悟到了一門法意。單這一條,此次遊曆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即便是接下來幾年中沒有其他收獲,也不虛此行了。


    等跟隨福通商隊到達康平後,程振準備在那邊短暫逗留,然後就會繼續啟程,繼續向西而行。


    福通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商隊,行商範圍東西橫跨超過三千裏。這在普通人中,已經是一個很難想象的距離了。要知道,這世代,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自己的出生地十裏範圍。對這些人來說,三千裏外,便是天涯海角了。


    不過,對於程振來說,區區三四千裏路程,還不是直線距離,這不過是很短的一段路程。駕馭飛舟,半日可至。即便是不動用修士手段,程振也不會隻局限在區區數千裏範圍活動。


    他準備利用接下來的三五年時間一路向西,看看能走到哪裏。不說走到東華洲邊上,至少也要走個十萬八千裏,不能比那東土大唐的法師差。


    這段時間,也足夠程振跨入玄光三重境界了。到那時,門中大比也要舉行了,屆時程振便需返迴宗門參與大比了。


    以他的實力,在大比上獲得靠前的名次不是難事。正好借機賺取一些宗門獎勵,順便證明一些自己有成為真傳的實力。


    ……


    接下來的路程,程振在此迴歸原來的狀態,不再沉湎與感悟法理。而是,饒有興致地欣賞沿途風光。一路上,也與楊碩相談甚歡。


    楊碩經過之前的震驚,隨後也緩過勁來,知道程振這種厲害人物其實不太在意他人的奉承,隻要不可以得罪就很好相處。即便如此,楊碩還是不免帶了些敬畏,在程振麵前不似之前那般隨意。


    這也是人之常情,麵對實力遠遠強過自己的人,極少有人能真的做到平常對待。能如楊碩這般表現,已經是很難得了。對比商隊中其他人,明顯是對程振生出了畏懼之心,有意無意間都是敬而遠之。


    對此,程振感受得到,但並不在意。說到底,他本身乃是修士,注定不會在紅塵中廝混,周圍人今後或許永遠都不會再見。既然如此,他人對自己是什麽態度,是敬重還是畏懼,是喜歡還是厭惡,都沒有意義。


    ……


    商隊再行幾日就看到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城池。


    “程兄弟,前麵便是在下出身的康平城了。”


    程振在馬上遠眺,能看到五丈高的城牆,以他耳力,還能聽清城中嘈雜人聲。從牛角鎮到此,一路走了十幾天,途經的城鎮以此處最為繁華。


    一路上,程振已經從楊碩口中知道了一些康平城的情況。康平有常住人口十餘萬,在方圓數百裏中都是能數得著的人煙稠密之處。


    十幾萬人的城市,聽起來人口不多。在程振前世那個世界,可能就是一個小鎮的規模。不過世情不同,是不能拿來比較的。


    這個世代沒有凡人城鎮沒有什麽高樓,絕大多數都是獨門獨院,二三層的建築都少見。這種情況下,有十餘萬人聚居,這康平城勉強也能算是一座大城了。


    據楊碩所言,他們所在的理國,人口百萬的超級大城,算上國度也就兩座。數十萬人口的城市也不超過十指之數。除了這些大城,康平城都是能夠排得上號的存在。


    康平城周邊山多水少,能在如此環境發展到如此規模,主要是得益於這裏有大片平地,又靠近大河,對外交通便利。周圍山中村鎮出產都會從此地運往理國其他地方,外來的商貨也會在此地集散。


    有此地利,康平城中行商非常多。如楊碩的福通號這樣規模的商行,超過雙十之數。


    “城南那座小山就是小康山,吳道長就在此山上修行。程兄弟若是有意,過幾日可與我一同前去看看。”


    快進城時,楊碩指著城南一座小山對程振這般說道。


    他所說的吳道長,就是先前曾提過的,幫過他幾次,現在商號供奉的那位道長。


    程振聞言向小康山方向,此山低矮,並無什麽特殊之處。隻隱約看到山頂有一道觀隱於草木之間。程振又用望氣術看了看,發現小康山並無靈氣波動,也看不出什麽陣法痕跡。若不是此間主人隱藏太深,那就隻能說明,此人修為不過了了。


    程振若是隨楊碩前去,難免要與那吳道人交流,說不得他會問一些修行方麵的事情。程振此行是以普通人身份遊曆,還不想展露修行者身份。


    “修行之人未必喜見生人,楊兄自去便是,我這幾日想在城中逛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拔劍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拔劍少年並收藏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