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上善若水
拜訪師叔,被她抓壯丁 作者:幺五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道長,我感覺自己快要突破了。”
剛與梁渠切磋完一場的王成吃下丹藥,一邊調息一邊說道。
李常樂道:“水到渠成即可,不必刻意尋求突破機會。”
然後伸出手,龍影棍現於掌中。
“這根龍影棍便是你的了。”
“可是道長,我還隻是第二境。”
李常樂笑了一聲:“我想告訴你的是修行不必急於求成,厚積而薄發根基才穩。”
王成納悶:“那為什麽道長之前還要我在一個月之內修成第三境?”
李常樂被問住了,他的確不擅長教徒。
隻好敷衍說道:“這一個月隻是為了看看你資質如何,勉勉強強算是塊修行的料。”
“接下來你隻需按部就班修行即可,戒驕戒躁,快慢有度,對你突破中三境會有所幫助。”
王成點了點頭,覺得李道長說得很有道理。
“還不接棍?”
“謝謝道長。”
王成接過龍影棍,忽然有些局促:“道長,真的給我嗎,是不是太貴重了?”
李常樂看到王成的模樣,忍俊不禁:“這棍子於我又無用,你要是用不習慣那便還我。”
“雖是上三境的法器,但能稱得上貴重的也隻有這上麵的龍紋,仙人刻畫,其中道韻深厚,你可以時時感悟。”
“如果你悟性高,說不定還能感悟大道,對日後成仙也有幫助。”
說完,李常樂又補充道:“不過你也不用太執著於鑽研這上麵的龍紋,要是真這麽容易的話,我也不會將這龍影棍給你。”
李道長說起話來還是這麽無情,王成心中如此想到。
李常樂向外麵看去,青青正領著崇陽帝進來。
“皇帝來了。”
“什麽皇帝?”
王成反應過來有些手足無措。
“道長,那就是我大陽的皇帝陛下?”
“我聽說皇帝出行,不都是先喊駕到嗎?”
李常樂說道:“什麽駕到不駕到的,我們去迎接一下,多少給皇帝點麵子。”
王成有些心虛,道長真是什麽話都敢說,幸虧離得遠。
王成跟在李常樂身後,雖然很好奇,但是他不怎麽敢抬頭看。
“見過陛下。”
崇陽帝笑容和煦:“李道長不必多禮。”
“近來政務繁忙,許久未來蓮花觀聽國師講道了。”
“師叔在茶室,我帶陛下過去。”
自從李常樂把蓮花池占了以後,紅蓮打坐都在靜室內。
常寧偶爾會過去幫師叔斟茶。
“陛下,後日便是祭天大典,陛下不用在宮中嗎?”
李常樂一邊走一邊問道。
崇陽帝笑道:“正因如此,才需聆聽國師講道以靜心。”
路過涼亭,崇陽帝停下腳步,似是要賞魚。
李常樂隻好陪著皇帝坐下。
“師叔肯定已經知曉皇帝來訪,為何不出來?”
李常樂可沒什麽興趣陪皇帝聊天。
崇陽帝醉翁之意不在酒,池中魚兒甚多,他卻是一眼沒看。
“李道長,有一事想請你幫忙。”
李常樂疑惑:“陛下有何事會讓我幫忙?”
崇陽帝說道:“事關秦思武,能否請李道長護送他迴南昭。”
“我?”
“道長是知曉秦思武在玉楊遇刺之事的。”
李常樂一怔,不過皇帝既然知道刺殺一事,肯定也知道是他救下了秦思武,這般說也算開門見山。
崇陽帝繼續說道:“雖不知到底是哪方勢力的細作,但想要以此來離間南昭與朝廷,多半是蠻國細作。”
“既然能派出兩名五境修士,誰也不能保證是否有更高境界的修士在外環伺。”
“已經讓捕風堂去查了,不過道長也知道,高境修士手段玄奧詭譎,查起來困難重重。”
“眼下朝廷要派往南方大批高境修士爭奪秘境,想必李道長聽說了。”
李常樂搖頭:“師叔未曾與我說過。”
“哦?”
崇陽帝笑道:“那李道長是否有興趣一同前去?”
“據探查,此次現世的福澤秘境規模不小,很有可能是一處仙家道統,李道長若是有意,給道長一個名額也無妨。”
李常樂想了想後婉拒,理由是師妹想家了。
福澤秘境,中洲有不少,大部分都是些高境修士的閉關之所,雖有道韻殘留,但沒什麽好東西。
不過經年累月,也有許多仙宗遺跡被歲月封印,偶爾現世一兩處都會引得天下修士趨之若鶩。
可李常樂不在此列,他八角銅盤墜中的寶貝之多足以開宗立派。
這秘境對他沒什麽吸引力。
崇陽帝也不再強求,繼續說道:“本想讓秦思武與修士隊伍一起南下,但是出了這種事,修士隊伍中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了。”
“那為何不等查完再南下?”李常樂問道。
“時不我待,秘境開啟之日就在一月後,祭天大典結束,修士隊伍便要啟程南下,已經來不及了。”
“有欽天監兩位九境監事坐鎮,倒是不用太擔心,不過若是讓他們保護秦思武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畢竟我在明敵在暗,高境修士突然暴起,九境也可能來不及救援。”
李常樂無奈問道:“那陛下就信任我?”
崇陽帝笑道:“李道長既是白玉觀修士,又是國師的師侄,我豈會不信任道長?”
“況且李道長心地善良,對於秦思武之事也是熱忱,擔當護送人選再合適不過。”
李常樂臉皮抽搐。
師叔你快來看,這皇帝在道德綁架我!
他隻是聽了師叔的話,所以才在禦書房替秦思武說話,秦思武能不能迴南昭關他屁事。
他很想說陛下你誤會了,但是礙於師叔,又開不了這個口。
李常樂問道:“如果我不護送他迴南昭,陛下可還有其他人選?”
“或者說陛下還讓不讓秦思武迴南昭?”
崇陽帝說道:“此中原由也是與李道長說過了,為了秦思武的安全,不能冒這個險,可是王妃病重,若是拖延久了思勞過度,恐怕病情還會加重。”
“難辦啊難辦。”
李常樂看著崇陽帝滿臉憂鬱的神情,隻好說道:“陛下容我考慮考慮,畢竟我與師妹下山已久,也該迴山修行了。”
“這是自然,道長是方外之人,我也不會強人所難。”崇陽帝說道。
李常樂沒有注意到的是崇陽帝自稱我而不是朕。
不多時,崇陽帝起身走向茶室。
又過了一會兒,常寧鬼鬼祟祟地溜了出來。
李常樂看著她:“幹什麽呢,怎麽跟做賊一樣。”
常寧說道:“皇帝來了,師兄怎麽不提醒我,我剛剛在打瞌睡!”
李常樂嗤笑:“這也能怪我?我又不知道你在打瞌睡,再說了,我總不能大聲喊常寧,皇帝陛下來了,你快出來吧。”
“你應該怪師叔,剛剛皇帝在這裏坐了好一會兒,她肯定知道的,但是沒有叫醒你。”
總算逮到機會詆毀師叔了。
但是常寧根本聽不進去。
“對了常寧,剛剛皇帝拜托我護送秦思武迴南昭。我們要不要答應?”
常寧想了想問道:“南昭和青雲山順路嗎?”
李常樂說道:“如果我們的目的地是南昭,中途去一趟青雲山,那就是順路,可我們是要迴青雲山的,去南昭要多繞一圈。”
“那能不能走到青雲山時讓他自己迴去啊?”
李常樂眼睛一亮:“按理說這麽做不道德,但是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這一切前提是基於李常樂知道那兩名五境修士不是蠻國細作,而是那位明王派的。
不過這畢竟是秦思武的推測。
萬一真有什麽蠻國細作,秦思武出了事,自己隻是辦砸了倒是無所謂,就怕給師叔丟人。
想來想去還是得跑一趟,因為他覺得師叔肯定會答應皇帝這個請求。
他開始後悔來太安城了,師叔這明顯是把他當壯丁了。
“師兄,皇帝為什麽要請你護送秦思武?”
“因為他懷疑路上會有人害秦思武,別人信不過,就信我。”
李常樂又開始在師妹麵前吹噓:“怎麽樣,連大陽皇帝都知道你師兄的厲害了。”
常寧白了他一眼:“我猜是因為師兄喜歡出風頭,連皇帝都聽說了,所以才請你護送秦思武。”
“我何時喜歡出風頭了?”
“師兄你這叫當局者迷,明明愛顯擺還不自知。”
“我什麽時候,咳咳,王成你沒用過法器,這龍影棍你上手可能不太適應,抓緊磨合去吧。”
李常樂發現這小子竟在看他笑話。
王成乖乖走到遠處開始修煉。
“我顯擺什麽了?”
“修為啊,師兄總愛在外人麵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而且還對欽天監之流不屑一顧,人家好歹還有仙人坐鎮呢。”
李常樂說道:“可欽天監在白玉觀麵前的確不入流。”
常寧煞有其事道:“師兄,你別忘了我們修行講究的是清靜無為,我估計如果我們在外麵惹了事,能為我們出頭的也隻有二師姐和四師兄了。”
“像大師兄,三師兄,五師姐他們,雖然對我們很好,但是以他們的性格,師弟師妹在外闖了禍肯定不會管的。”
“除非我們小命不保,等死翹翹以後說不定會幫我們報個仇什麽的。”
李常樂道:“可我們並沒有惹禍。”
“要說唯一意料之外的事也就是搶了梁渠。”
“但是欽天監還沒有那個膽子為難我們。”
常寧繼續說道:“我這是在告誡師兄,要上善若水。”
“我們修道之人,要常懷謙卑之心,就像水常往低處流,甘願處於卑下,而江海因位於低下,納百川之細流,是為百穀之王,保持謙卑之心,就是要學水之德,此乃上善若水。”
常寧昂著頭,一副說教模樣。
李常樂詫異地看了她一眼,怎麽感覺這丫頭怎麽突然長大了?
他還是第一次從常寧口中聽到這種話。
李常樂笑道:“你這是在說教我?”
常寧故作無奈狀:“當師兄的總是思慮不周,做師妹的自然要幫忙找補一下。”
“還找補一下,你上哪學的這個詞?”
“不過你這次說的很對,我的確是思慮不周了。”
李常樂忽然發現常寧好像不隻是那個隻會跟在他屁股後麵的小師妹了。
師兄妹二人彼此都露出欣慰的目光。
“師妹長大了……”
“師兄認錯了……”
可惜道門沒有讀心之術……
剛與梁渠切磋完一場的王成吃下丹藥,一邊調息一邊說道。
李常樂道:“水到渠成即可,不必刻意尋求突破機會。”
然後伸出手,龍影棍現於掌中。
“這根龍影棍便是你的了。”
“可是道長,我還隻是第二境。”
李常樂笑了一聲:“我想告訴你的是修行不必急於求成,厚積而薄發根基才穩。”
王成納悶:“那為什麽道長之前還要我在一個月之內修成第三境?”
李常樂被問住了,他的確不擅長教徒。
隻好敷衍說道:“這一個月隻是為了看看你資質如何,勉勉強強算是塊修行的料。”
“接下來你隻需按部就班修行即可,戒驕戒躁,快慢有度,對你突破中三境會有所幫助。”
王成點了點頭,覺得李道長說得很有道理。
“還不接棍?”
“謝謝道長。”
王成接過龍影棍,忽然有些局促:“道長,真的給我嗎,是不是太貴重了?”
李常樂看到王成的模樣,忍俊不禁:“這棍子於我又無用,你要是用不習慣那便還我。”
“雖是上三境的法器,但能稱得上貴重的也隻有這上麵的龍紋,仙人刻畫,其中道韻深厚,你可以時時感悟。”
“如果你悟性高,說不定還能感悟大道,對日後成仙也有幫助。”
說完,李常樂又補充道:“不過你也不用太執著於鑽研這上麵的龍紋,要是真這麽容易的話,我也不會將這龍影棍給你。”
李道長說起話來還是這麽無情,王成心中如此想到。
李常樂向外麵看去,青青正領著崇陽帝進來。
“皇帝來了。”
“什麽皇帝?”
王成反應過來有些手足無措。
“道長,那就是我大陽的皇帝陛下?”
“我聽說皇帝出行,不都是先喊駕到嗎?”
李常樂說道:“什麽駕到不駕到的,我們去迎接一下,多少給皇帝點麵子。”
王成有些心虛,道長真是什麽話都敢說,幸虧離得遠。
王成跟在李常樂身後,雖然很好奇,但是他不怎麽敢抬頭看。
“見過陛下。”
崇陽帝笑容和煦:“李道長不必多禮。”
“近來政務繁忙,許久未來蓮花觀聽國師講道了。”
“師叔在茶室,我帶陛下過去。”
自從李常樂把蓮花池占了以後,紅蓮打坐都在靜室內。
常寧偶爾會過去幫師叔斟茶。
“陛下,後日便是祭天大典,陛下不用在宮中嗎?”
李常樂一邊走一邊問道。
崇陽帝笑道:“正因如此,才需聆聽國師講道以靜心。”
路過涼亭,崇陽帝停下腳步,似是要賞魚。
李常樂隻好陪著皇帝坐下。
“師叔肯定已經知曉皇帝來訪,為何不出來?”
李常樂可沒什麽興趣陪皇帝聊天。
崇陽帝醉翁之意不在酒,池中魚兒甚多,他卻是一眼沒看。
“李道長,有一事想請你幫忙。”
李常樂疑惑:“陛下有何事會讓我幫忙?”
崇陽帝說道:“事關秦思武,能否請李道長護送他迴南昭。”
“我?”
“道長是知曉秦思武在玉楊遇刺之事的。”
李常樂一怔,不過皇帝既然知道刺殺一事,肯定也知道是他救下了秦思武,這般說也算開門見山。
崇陽帝繼續說道:“雖不知到底是哪方勢力的細作,但想要以此來離間南昭與朝廷,多半是蠻國細作。”
“既然能派出兩名五境修士,誰也不能保證是否有更高境界的修士在外環伺。”
“已經讓捕風堂去查了,不過道長也知道,高境修士手段玄奧詭譎,查起來困難重重。”
“眼下朝廷要派往南方大批高境修士爭奪秘境,想必李道長聽說了。”
李常樂搖頭:“師叔未曾與我說過。”
“哦?”
崇陽帝笑道:“那李道長是否有興趣一同前去?”
“據探查,此次現世的福澤秘境規模不小,很有可能是一處仙家道統,李道長若是有意,給道長一個名額也無妨。”
李常樂想了想後婉拒,理由是師妹想家了。
福澤秘境,中洲有不少,大部分都是些高境修士的閉關之所,雖有道韻殘留,但沒什麽好東西。
不過經年累月,也有許多仙宗遺跡被歲月封印,偶爾現世一兩處都會引得天下修士趨之若鶩。
可李常樂不在此列,他八角銅盤墜中的寶貝之多足以開宗立派。
這秘境對他沒什麽吸引力。
崇陽帝也不再強求,繼續說道:“本想讓秦思武與修士隊伍一起南下,但是出了這種事,修士隊伍中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了。”
“那為何不等查完再南下?”李常樂問道。
“時不我待,秘境開啟之日就在一月後,祭天大典結束,修士隊伍便要啟程南下,已經來不及了。”
“有欽天監兩位九境監事坐鎮,倒是不用太擔心,不過若是讓他們保護秦思武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畢竟我在明敵在暗,高境修士突然暴起,九境也可能來不及救援。”
李常樂無奈問道:“那陛下就信任我?”
崇陽帝笑道:“李道長既是白玉觀修士,又是國師的師侄,我豈會不信任道長?”
“況且李道長心地善良,對於秦思武之事也是熱忱,擔當護送人選再合適不過。”
李常樂臉皮抽搐。
師叔你快來看,這皇帝在道德綁架我!
他隻是聽了師叔的話,所以才在禦書房替秦思武說話,秦思武能不能迴南昭關他屁事。
他很想說陛下你誤會了,但是礙於師叔,又開不了這個口。
李常樂問道:“如果我不護送他迴南昭,陛下可還有其他人選?”
“或者說陛下還讓不讓秦思武迴南昭?”
崇陽帝說道:“此中原由也是與李道長說過了,為了秦思武的安全,不能冒這個險,可是王妃病重,若是拖延久了思勞過度,恐怕病情還會加重。”
“難辦啊難辦。”
李常樂看著崇陽帝滿臉憂鬱的神情,隻好說道:“陛下容我考慮考慮,畢竟我與師妹下山已久,也該迴山修行了。”
“這是自然,道長是方外之人,我也不會強人所難。”崇陽帝說道。
李常樂沒有注意到的是崇陽帝自稱我而不是朕。
不多時,崇陽帝起身走向茶室。
又過了一會兒,常寧鬼鬼祟祟地溜了出來。
李常樂看著她:“幹什麽呢,怎麽跟做賊一樣。”
常寧說道:“皇帝來了,師兄怎麽不提醒我,我剛剛在打瞌睡!”
李常樂嗤笑:“這也能怪我?我又不知道你在打瞌睡,再說了,我總不能大聲喊常寧,皇帝陛下來了,你快出來吧。”
“你應該怪師叔,剛剛皇帝在這裏坐了好一會兒,她肯定知道的,但是沒有叫醒你。”
總算逮到機會詆毀師叔了。
但是常寧根本聽不進去。
“對了常寧,剛剛皇帝拜托我護送秦思武迴南昭。我們要不要答應?”
常寧想了想問道:“南昭和青雲山順路嗎?”
李常樂說道:“如果我們的目的地是南昭,中途去一趟青雲山,那就是順路,可我們是要迴青雲山的,去南昭要多繞一圈。”
“那能不能走到青雲山時讓他自己迴去啊?”
李常樂眼睛一亮:“按理說這麽做不道德,但是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這一切前提是基於李常樂知道那兩名五境修士不是蠻國細作,而是那位明王派的。
不過這畢竟是秦思武的推測。
萬一真有什麽蠻國細作,秦思武出了事,自己隻是辦砸了倒是無所謂,就怕給師叔丟人。
想來想去還是得跑一趟,因為他覺得師叔肯定會答應皇帝這個請求。
他開始後悔來太安城了,師叔這明顯是把他當壯丁了。
“師兄,皇帝為什麽要請你護送秦思武?”
“因為他懷疑路上會有人害秦思武,別人信不過,就信我。”
李常樂又開始在師妹麵前吹噓:“怎麽樣,連大陽皇帝都知道你師兄的厲害了。”
常寧白了他一眼:“我猜是因為師兄喜歡出風頭,連皇帝都聽說了,所以才請你護送秦思武。”
“我何時喜歡出風頭了?”
“師兄你這叫當局者迷,明明愛顯擺還不自知。”
“我什麽時候,咳咳,王成你沒用過法器,這龍影棍你上手可能不太適應,抓緊磨合去吧。”
李常樂發現這小子竟在看他笑話。
王成乖乖走到遠處開始修煉。
“我顯擺什麽了?”
“修為啊,師兄總愛在外人麵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而且還對欽天監之流不屑一顧,人家好歹還有仙人坐鎮呢。”
李常樂說道:“可欽天監在白玉觀麵前的確不入流。”
常寧煞有其事道:“師兄,你別忘了我們修行講究的是清靜無為,我估計如果我們在外麵惹了事,能為我們出頭的也隻有二師姐和四師兄了。”
“像大師兄,三師兄,五師姐他們,雖然對我們很好,但是以他們的性格,師弟師妹在外闖了禍肯定不會管的。”
“除非我們小命不保,等死翹翹以後說不定會幫我們報個仇什麽的。”
李常樂道:“可我們並沒有惹禍。”
“要說唯一意料之外的事也就是搶了梁渠。”
“但是欽天監還沒有那個膽子為難我們。”
常寧繼續說道:“我這是在告誡師兄,要上善若水。”
“我們修道之人,要常懷謙卑之心,就像水常往低處流,甘願處於卑下,而江海因位於低下,納百川之細流,是為百穀之王,保持謙卑之心,就是要學水之德,此乃上善若水。”
常寧昂著頭,一副說教模樣。
李常樂詫異地看了她一眼,怎麽感覺這丫頭怎麽突然長大了?
他還是第一次從常寧口中聽到這種話。
李常樂笑道:“你這是在說教我?”
常寧故作無奈狀:“當師兄的總是思慮不周,做師妹的自然要幫忙找補一下。”
“還找補一下,你上哪學的這個詞?”
“不過你這次說的很對,我的確是思慮不周了。”
李常樂忽然發現常寧好像不隻是那個隻會跟在他屁股後麵的小師妹了。
師兄妹二人彼此都露出欣慰的目光。
“師妹長大了……”
“師兄認錯了……”
可惜道門沒有讀心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