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教育和科學理論扶持


    就在常溫超導體和可控核聚變的消息震撼全球的時候。


    天啟集團陸續發布了幾款新的芯片,還有更先進製程的光刻機。


    不過,這些消息被淹沒在網絡上狂熱的議論聲中,倒是沒有多少人關注,隻有業內人士才注意到了其中跨越式的性能提升。


    隨後,天啟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磁懸浮列車項目方案獲得突破,並正式宣布麵對全世界承接訂單,又引起全球一陣轟動。


    而此時的蘇信,早已不再關注這些消息,迴到了自己的實驗室。


    這段時間,他雖然分出了精力在磁懸浮列車和可控核聚變兩個項目上進行技術指導,但更多時候還是專注於天龍細胞的研究。


    其他技術含量較低的項目,還有較為繁瑣的管理和運營方麵的事務,完全交給天啟集團就行。


    這就是有自己勢力的好處。


    錢有人幫他賺,業務有人幫他到處拓展,技術有人幫他研發。


    他隻需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蘇信多次長時間開啟萬倍神速狀態進行思索,又在超級計算機中初步建立了天龍細胞的大模型,用來輔助研發,讓他的研發效率大大提升。


    不過,外星人細胞終究與人類的細胞有較大的不同,沒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即便是蘇信,短時間也無法將天龍細胞成功強化。


    研究進度一時陷入了停滯。


    蘇信倒也沒有氣餒。


    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蘇信換下防護服,拿起自己的私人物品,前往二樓的食堂吃飯。


    實驗大樓二樓的食堂,安保人員和研究人員都在這裏用餐,隻是用餐時間段分隔開了,所以午餐的時候也顯得不那麽擁擠。


    蘇信打了一份飯,和擦肩而過的幾人打了聲招唿,一個人坐到靠邊的位置,安靜吃飯。


    大家早已習慣了蘇信的存在,倒也沒有因為他的到來而顯得不自在,各自邊吃飯邊閑聊。


    蘇信則習慣性地將手機放在前麵,一邊看新聞,一邊吃飯。


    他的手機是龍微公司研發生產的最高端係列,價格是五萬多信用幣,各種配置都是最頂尖,擁有最頂尖的視線追蹤技術,能準確檢測眼球的運動,捕捉瞳孔和虹膜的變化與移動,用來操控手機。


    哪怕不用手,不用語音,僅僅用視線就能簡單操控手機,控製手機界麵上下滑動和翻頁。


    此時,距離常溫超導體和可控核聚變的消息麵世,已經接近一個月,雖然這些產品都還沒有正式進入市場,但影響力已經無處不在。


    網絡上,這兩個話題直到現在都維持著爆炸般的熱度。


    萬誌宇和常敏娟兩個發明者的名字,更是被無數人多次提及,還有一些人將他們二人吹捧為當代僅次於蘇信的頂級科學家。


    有一小撮人甚至揚言,萬誌宇和常敏娟的科學貢獻已經超越了蘇信,位列當代之最。


    雖然可控核聚變這個項目中有著蘇信的不小功勞,但這一連串突破,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可以算是常溫超導體所帶來的。


    這些言論遭到不少人的反駁。


    蘇信倒是沒怎麽在意。


    他知道,這或許是某些勢力暗中挑撥離間,試圖激起他的傲氣。


    畢竟天科院的技術實力早已達到了全球領先,引起各國和各大企業的忌憚很正常。


    蘇信和天科院加在一起,全世界所有勢力都沒有追趕的機會。


    一旦離間成功,導致蘇信看不慣天科院的存在,甚至裁撤掉這個和自己搶風頭的部門,各國和各大企業起碼有機會在某些領域追趕天啟集團的發展腳步。


    這種希望雖然不大,但隻要有一線希望,他們也願意嚐試。


    這兩年來,他們在天啟集團的陰影下生存得太絕望了,完全看不到追趕的希望,更別說超越了。


    明明蘇信這麽久都沒有對外發布任何商用產品,天啟集團仍然在全世界各個科技領域橫掃無敵。


    就是因為天科院的存在。


    蘇信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僅沒有因為這些言論而不服,反而感到十分欣慰——


    這都是他培養出來的人才。


    “這說明,天科院計劃非常成功,或許,我可以考慮將天科院計劃進一步延伸,培養更多人才。”


    蘇信心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


    天啟集團這兩年的發展,早已驗證了天科院的成功。


    萬誌宇和常敏娟兩位研發出常溫超導體的科學家,更是讓蘇信覺得,多培養人才絕對有許多好處。


    萬一有誰像他們二人一樣運氣爆發,突然研發出一個什麽了不得的技術,或者發表出什麽天馬行空的理論,都可能對蘇信有幫助。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隻要人才足夠多,總會迸發出一些讓蘇信也眼前一亮的想法,甚至給蘇信帶來靈感,取得突破。


    “一個天科院還遠遠不夠。”


    “天科院是研究技術的場所,裏麵都是科學研究方麵的人才。”


    “而除了研發之外,科學理論對科學的發展也是尤為重要。”


    “我得培養更多人才,讓科學擁有更好的發展土壤,讓人才擁有更好的待遇,成為全民羨慕的對象。”


    “如果說天科院是從矮個子裏選高個,那麽當普通的科學家都擁有了原本諾獎級別的水平後,天科院的天學士,又會多麽厲害?科學發展又會有多快?”


    蘇信雙眼漸漸亮起。


    他的所有知識,都是從各種專業書籍中學習的,那些書籍的創作者,知識水平遠遠比不上蘇信,但仍然對蘇信有著極大的幫助。


    因為蘇信能從各種書籍中看到每一位創造者的思路,能拓寬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靈感。


    他的智慧再高,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知識來,而是需要汲取其他人的知識,推陳出新,才能擁有比所有人都強的知識水平。


    而如果大家的知識水平全都大幅提升,各種理論知識不斷湧現,蘇信的水平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鼓勵科學教育。”


    “全社會培養人才。”


    “進一步推動科學進步。”


    蘇信腦海中閃過種種想法。


    他幹脆放下碗筷,迴到辦公室裏,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記下,並開始思考計劃的種種細則。


    “科學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第一步,推動全世界的基礎教育,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設置天才學生的激勵政策。”


    “可以成立藍星教育聯盟,強行推動各國的基礎教育……”


    想到這裏,蘇信搖了搖頭。


    “算了,現在還不是時候,有些地方的人文環境實在太落後了,短時間根本沒法推動教育普及,還是先以龍國的教育環境為主吧。”


    “第一步的義務教育階段,就以科學興趣和環境的培養為主。”


    “應試教育需要調整……”


    蘇信皺了皺眉,開始思索當前龍國的教育環境。


    他自己就是應試教育的典型,從小就專注於學習,基本沒有什麽愛好,也沒什麽特殊技能。


    如果不是覺醒了神速能力,他的正常發展路線,應該是考上一個好大學,然後考研考博,再步入社會,找一家大企業入職。


    他的學習,都隻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為了考上更好的大學,為了畢業後獲得更高的工資待遇,為了將來過上更好的生活。


    談不上對或不對。


    努力都是為了將來過得更好。


    這很正常。


    但他以前從來沒有真正對學習感興趣,更別說是科學研究了。


    很多時候,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往往也是在科學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最大驅動力。


    此外,科學需要想象力。


    所以,還需要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還有種種奇思妙想。


    如果死板地以分數排名次,那會扼殺大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但是,如果在考試中加入平時的表現分,或者加入靈活評分的項目,那就留下了很多操作空間,一定會滋生許多不為人知的黑幕。


    尤其是高考這種重要的考試。


    對未來的影響太大了,無論設置多麽嚴格的審核製度和懲罰製度,都一定會有人鋌而走險,以歪門邪道來操作分數。


    “興趣培養……”


    “考試製度……”


    蘇信思索了片刻。


    暫時沒有好的方案,他便將這個問題放下,準備抽時間和郝祖德提提建議,找一些頂尖的教育專家一起商量具體政策。


    基礎教育的問題,涉及麵實在太廣,即便是蘇信,也沒法貿然提議調整,還需要官方配合才行。


    “那麽,先考慮第二步,高等教育,還有科學理論扶持。”


    “這一步倒是簡單很多。”


    蘇信繼續在電腦中輸入文字。


    “高等教育方麵,可以設立一項針對全國所有高校的高額獎學金,激勵那些優等生,盡量讓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沒有後顧之憂,也激勵其他人專注學習成長。”


    “再設置各種科學競賽,以高額的獎勵吸引那些天才學生參加。”


    “另外,針對一些優秀論文的作者發放獎勵,無論是學生也好,還是社會上的人才也好,隻要發表有價值的論文,就給予獎勵。”


    “有天衛管家這個強大的人工智能程序,還有超級計算機的加持,完全可以智能查重,還可以精準地篩選掉灌水論文,隻留下真正的精品,再請一些資深教授和集團的天學士作為特聘編輯,對論文質量進一步交叉審核,評定等級。”


    “根據不同的等級,無條件給予不同額度的現金獎勵。”


    輸入到這裏時,蘇信雙手頓了頓,思考了一會,繼續輸入:


    “幹脆創辦一個網站,用於收錄各種論文,無條件開放給所有人。”


    “論文等級的評定,還有獎勵的發放,都可以放在網站中公示。”


    “網站的名字就叫……天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山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山北並收藏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