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誰不喜歡呢?


    種田,修補水利,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麽苦差事。


    伍錦他們出發的時候,是跟著張莫的鏢局分局一起出發的。


    是的,之前祁秋年提過要張莫開一條京城到建渝州府的路線,張莫迴去找兄弟們商量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跟著侯爺幹。


    隻不過他們錢不太夠,祁秋年投了一部分初始資金。


    前段時間祁秋年和蘇尋安的信件來往,都是張莫鏢局運貨途中順道送來的。


    這次他們出發,祁秋年也寫了信,不過這次沒給張莫,直接給了伍錦。


    算是表達一下自己的信任。


    果然,拿到信的伍錦,對他的態度更加尊敬了。


    收服人心,祁秋年還是有一套的。


    送走伍錦他們,祁秋年這邊算是閑下來了,但他還要做一些之後的規劃。


    食之禪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平穩,春闈時的文豪盛會,也早就落下的帷幕,煙鎖池塘柳到最後也沒有人獲得高級貴賓的獎勵。


    是有幾人對上了下聯,但學子們誰都不服氣,哪個都不滿意,獎勵給誰都不合適。


    最後祁秋年隻能換成了其他的獎勵。


    那些祁秋年從家鄉帶來的詩詞,也從食之禪撤下來了,


    隻不過食之禪的書香氣息,以及學習氛圍卻沒有因此消散。


    如今,也有不少學子在休沐的時候去食之禪點一壺水果茶,與同窗一起探討學問。


    而那些詩集,通過進京趕考的學子,幾乎已經傳播到全國去了。


    最近有人問起了那些詩集什麽時候才能刊印。


    聽說許多外地的學子,還有書院,都派人來食之禪打探過口風。


    有的貧困學子甚至自告奮勇,想來替他抄書。


    把詩集刊印出版,這是祁秋年之前就答應過的。


    其實他有打印機,隻要把那些詩詞稍加排版整理,唰唰唰地幾下就可以打印出來了,簡單裝訂成冊就能出售了。


    但是祁秋年不打算這麽做,也算是他不想自己太過於依賴後世的機械了。


    他才二十多歲,如果運氣好的話,他活個八十多歲應該沒問題,他還需要在這個時代度過漫長的一生,他總要學著適應這個落後時代帶來不便利。


    他空間裏的機械雖然多,但這些器械也終究會有老化的一天,複印材料也總有用完的一天。


    如今的技術有限,他也不知道往後是否還能研究出這些機械的替代品,讓他再次過上便利的生活。


    所以,如今他除了自己日常使用之外,其他的東西,他盡量用這個時代能實現的平替。


    比如說這印刷術。


    大晉現目前的印刷技術還停留在雕版印刷上,如果隻是需要複製大批量同樣的內容的話,雕版印刷其實還是很方便的,比如說四書五經,一個雕版能用幾輩子了。


    其餘的雜書,說實際點,除非流傳較廣的,會有人願意刻一個雕版,其他的大多都是雇傭讀書人抄寫。


    實在是因為雕版要刻完整本書,投入成本太高了。


    至於像這種詩集這樣的書籍,每篇每頁都不一樣的話,雕版就顯得有些雞肋了。


    這讓祁秋年想到了活字印刷,將常用字全部雕刻成小方塊,需要用到的時候,再拿出來排列組合。


    大大降低了成本問題。


    隻是選擇活字的原料上,祁秋年還在琢磨。


    起初,畢發明活字印刷的時候用的原材料是膠泥,也就是陶製模板,能用,但損壞度高。


    不過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改進,又有了其他的材質,金屬,木質,玉石等等。


    如果要做活字印刷,祁秋年優先就排除了木料。


    這個時代的抗腐技術有限,木料容易腐壞,而且也不夠堅硬。


    其次是金屬物料,講個實在點的,這個時代常見的金屬,金銀銅鐵,哪個不是貴重物品?


    活字印刷,要大幾千個常用字兒,而且每個字兒還不能隻做一個,要是全用金屬,那投入量就更大了。


    再加上,民間也不允許大批量的私自融金屬做別的,金銀還好說,能用來打造首飾擺件等物件,一般金銀行是有這個權利的,也在官府掛了號的。


    銅板和鐵,那是控製得更嚴格了。


    要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觸線了,雖然陛下未必會責罰他,但保不齊被有心之人利用。


    所以祁秋年琢磨著,用玉石會不會好一些?


    不用那種貴重的玉石,這樣最次等的玉料就足夠了,再不濟,大理石也行,堅硬程度完全足夠了。


    首先來說,玉石的堅硬程度不錯,而且不會有腐壞的風險,隻要不是暴力對待,做一套應該能用很久。


    祁秋年想到就準備去做了,臨出門,他才突然想起,自己沒有玉料方麵的人脈,轉個身,又去極樂苑找晏雲澈了。


    晏雲澈聽他要找玉料商人,還有些意外,從前都不見祁秋年對玉石有所偏愛,甚至是頭頂的發冠或發簪都是很基礎的用料,隨便找個首飾鋪子就能買一堆。


    “你說要大批量的玉料?是不是還要能信得過的最好?”


    祁秋年忍不住輕輕撞了一下他的肩膀,“你也太懂我了吧。”


    他把活字印刷的事情解釋了一下,不出意外地見到了佛子眼中的震顫。


    “怎麽樣?可行不?”


    晏雲澈又是歎息,又是感慨。


    普通老百姓,讀書困難不僅僅隻是因為經濟問題,還有知識傳播的問題。


    而這個知識傳播的載體便是書籍,那些想要通過讀書科舉改變人生的普通人,不可能隻看四書五經就夠了。


    他還需要很多拓展的書籍,書籍貴就不說了,而是很多書籍在市麵上根本買不到,


    晏雲澈幾乎可以想象到,若是這一套活字印刷術能夠普及,天底下或許就能少許多的孤本了。


    而傳播知識載體的書籍也不會像如今這麽昂貴了。


    晏雲澈記起一個事情,從前,他外出遊曆的時候,經過一個小村莊,那村子裏有個讀書人。


    他意外路過,瞧著那書生的書都快散頁了,於是便想,這人定然是日日翻看,書籍的損壞度才能這麽高。


    好奇心的驅使下,於是便上前搭了幾句話,不過就那幾句話,他就約莫知曉了那讀書人的水平,很一般。


    那書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說“這幾本書是我祖父留下來的,我祖父傳給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又傳給了我,這算是窮人家的常態了,一本書都能當成傳家寶。”


    隻不過他們家似乎都沒有讀書的天賦,即便是這幾本書,翻來覆去都快倒背如流了,在科舉一道上依舊沒有太大的建樹。


    那書生還算好,吊車尾考了一個秀才,他的父親和祖父,勉強考了個童生,之後就再也沒有更進一步了。


    是了,四書五經通讀,能夠做到倒背如流,考個秀才確實不成問題,但是要再往上走,需要的知識麵就不僅僅是四書五經裏的內容了。


    比如說,某某大儒的手稿流出,基本上都能被學子爭相傳閱,普通人若是想要傳閱,身後沒點背景人脈或者金錢的支撐,太難了。


    沒有印刷版,多是靠手抄。


    而手抄的書籍,又往往容易出錯,哪怕隻是錯一個字,也極有可能改變整段話的意思,從而對知識的傳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晏雲澈歎息了一聲,明明這活字印刷也僅僅隻比雕版印刷多了個步驟,而從前居然都沒有人想過這條思路上的改進。


    是他們太愚鈍?還是太過於守舊不知革新呢?


    祁秋年似乎知道晏雲澈在想什麽,“活字印刷術,定然是要傳播出去的,本侯爺也沒想著把這技術捏在手裏。畢竟本侯爺也不靠拓印書籍來賺錢嘛。”


    晏雲澈目光溫柔,“那我就替天底下所有的讀書人先謝過侯爺了。”


    “晏雲澈。”祁秋年嘖了他一聲,“你跟我見外幹什麽?他們若是想謝我,唉,那就等他們以後自己來道謝,幹嘛用得著你替他們來道謝呢?”


    仔細想想,那些讀書人也確實該跟他說一聲謝謝的。別的不說,紙張的價格都被他打下來了,如今其他州府最次等的紙,基本上都降到三百文錢左右了。


    有陳氏傾塌的這個前車之鑒,即便是造紙坊心裏不爽憋屈,那也隻能憋著。


    那萬一要被那些書生舉報鬧大了,他們也心虛,誰手上沒點見不得人的勾當呢。


    於是隻能把最次等的黃麻紙給降下來,其他好一些的,稍微降一點,意思一下就差不多了。


    不過這活字印刷,要傳播的話,祁秋年也有其他的想法。


    京城最大的造紙坊陳氏,已經倒台了,從前被陳氏擠壓到關閉,不敢再做造紙生意的作坊,也逐漸開始投入了生產。


    所以京城裏除了他的那間買珠玉紙的小鋪子,其他的書畫商鋪,也不缺紙賣,隻不過價格會比他的一百文錢一刀要貴一些。


    能理解,其他的造紙作坊,沒有他那麽高的產量。


    那些書畫坊的老板也托人來問過,能不能去他的造紙坊裏批發進貨。


    祁秋年的態度當然是可以。


    但他提了一個要求,就是他們批發迴去,價格不能高於一百文錢,而他能給出的批發價是七十文錢一刀。


    書畫坊一刀紙隻能賺三十文錢,自然會覺得這利潤太低,不值當做這個生意。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批發價,祁秋年隻賺了他們三文錢一刀。


    不過倒是有不少外地的書畫坊來他這裏批發,因為要運送到外地,路上要投入運輸成本,祁秋年雖然給他們限製了價格,卻也會比京城好一些。


    甚至還有些普通老百姓去他廠裏,找到造紙廠的負責人蔡漾,也想批發珠玉紙。


    蔡漾不敢自作主張,又找到老餘。


    老餘問過之後,才知道他們是準備人肉。背到京城周邊的城鎮去賣,賺一點腳力錢。


    老餘的辦事能力不錯,這種小事兒,祁秋年向來都是讓他自己做主的,所以老餘也沒多考慮,直接就答應了。


    到現在,已經有不少的周邊百姓隔三差五去造紙廠批發,每次拿的也不多,大約就一百刀到兩百刀左右。


    投入資金有限,他們人力也有限,幾乎都是背到周邊城鎮,再遠一些的,也不過兩三日的路程。


    他們也聰明,直接到那些學堂或者書院門口去擺攤售賣。


    價格也不貴,比京城漲了差不多二十文錢左右,讀書人們也都能接受,跑腳力的百姓也高興,這麽跑一趟,他們就能賺好幾兩銀子。


    這對普通百姓來說也算是一條不錯的增產路線了。


    祁秋年聽之任之,而且樂見其成,他巴不得這便宜的紙能傳播得更遠。


    反正他造紙作坊三班倒,輪流生產,產量是完全跟得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生後我富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假酒喝了頭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假酒喝了頭疼並收藏穿越重生後我富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