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囤所在的洛城地處西南,此去帝京,騎馬約莫十日路程。劍修一路步行,習武之人步履輕巧,亦足走了小半月。堯砉建國數百年,三易其都,帝京建都三十年,適逢國力最盛之時,所築宮室、城門乃至街市、民居俱是富麗。
劍修坐在官道旁的茶棚裏,抬頭遠望城門,上懸金扁,禦筆親書“帝京”二字。二十年來每每站在這座雄渾的城池之前,皆令他歎服。劍修自幼長在深山,十歲來此,才知世間除了碧草白雲,還有如斯繁華景致。
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沉思,從隱隱震動的地麵和此起彼伏的馬蹄聲判斷,恐不隻一匹,且都應是日行千裏的北方良駒。見官道兩旁的百姓聞聲紛紛退到路旁空出當中的大道來。劍修心下詫異,帝京城乃天子腳下,怎會有人膽敢放肆至此,奔馬於繁華市井。正當好奇之時,恰聽到旁桌有人探問店小二,不禁也側耳細聽。
“這是什麽人?敢在皇城奔馬。怎就沒人前去管管?”
“嘿!您是外省來的吧,這是誰您還不知道?他可是咱們堯砉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當朝宰相故淵故大人。”
店小二將手中的茶壺放到一旁的桌上,坐到客人對麵,大有慢慢細說一番的架勢。
“現在小皇帝年幼,朝政都是故大人說了算,慢說是這城裏,就是這天下,有誰敢出來管他。”
“皇上雖然年幼,不是還有皇太後在麽?”
另一桌的客人聽到店小二這般一說,忍不住插了句嘴。
“這位客官,一聽您這話,就知道您是不知內情的人。這故大人可不簡單,父親是宏文館大學士,先皇跟前的大紅人,自己呢,十七歲中狀元,十八歲點了尚書令,二十歲就掌上相印,要不,怎麽說這朝裏有人好作官呢。要說當日,這故大人也不過是個才二十歲的少年郎,也沒什大功績,就這麽的步步高升,這滿朝文武誰都不服氣。可到現在,五年了,咱們堯砉在他的手裏可算得上是國泰民安,各國來朝,您說誰還敢不服氣,誰還敢站出來跟他說半個不字。不過啊,嘿嘿。”
店小二說到這裏突然停下來,喝了口茶,幹笑幾聲,環顧眾人,不再說下去。眾人都好奇的等著店小二接著說下去,隻有坐在茶棚最角落的兩個客人渾然不為所動,兀自自斟自飲,似乎根本沒將店小二適才的話聽到耳中。劍修忍不住多打量了那二人幾眼,這兩個男人都是一身青布衣衫,頭帶鬥笠,看來像是來往商旅。其中一人似乎察覺到劍修審視的目光,抬頭看向這一桌,那張臉很是年輕,膚色白淨,劍眉入鬢,雙目狹長,乍一看竟有幾分與青崖相似,雖然穿著普通卻難掩周身貴氣。劍修心中暗想:這二人必不是尋常商旅,不由得對二人多留了幾分神。
“不過什麽呀?你倒是說呀。”
一旁的茶客們正聽到興頭上,已忍不住催促起來。
“嘿嘿,不是小的不說了,實在是不敢亂說呀。”
店小二故做神秘的四下張望了一下,壓低嗓子接著說道:
“各位聽過就算了,可別往心頭放,要有人查問,小的可是不認帳的。我聽說啊,聽說這故大人來頭可不一般。他之所以能這麽平步青雲、仕途坦蕩,其實是因為有人在背後撐腰呢。”
說到這,店小二再度聽下來,四下望了一眼,接著道:
“你道這人是誰,就是先皇。”
“先皇?!”
“可不是嘛,聽說這故大人其實根本不是大學士的長子,是先皇送出宮來的皇子。”
“怕不會吧,這皇宮中警衛森嚴,要送一個皇子出宮可不是什麽易事。再說好好的,幹嘛要送出宮來呢?”
“別人送當然不容易了,可是皇上要送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客官,您盡說些外道話。說句掉腦袋的話,皇宮是什麽地方,那地方就是龍潭虎穴,那是全天下最不安全的地兒了。聽說這故大人的生母傳說還是皇貴妃呢,隻可惜後宮傾軋,華年早逝。正所謂,愛屋及烏,這皇貴妃生前受盡寵愛,留下這小小年紀的兒子,自然也極得先皇寵了,再加上這孩子聰穎伶俐,大有將來封太子的勢頭,自然有人眼熱見不得了。您說,這還安全得了嗎?
這後宮之中,是友是敵的誰分得清楚?誰都信不過呀。所以最後,先皇為保兒子性命,逼不得已隻好將這孩子送到大學士府中來照顧,對外隻說皇子染疾病故了。這孩子就是眼前這位故大人。”
您說,這自個兒的孩子有誰不疼的,什麽宰相之位,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其實要說封個宰相位,那也是委屈了,要是當年沒出宮,現在坐在皇位上的人還指不定是誰呢。您說有了這層關係,皇太後也輕易動不得他呀。更何況,這故大人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按上迴那讀書人的話來說:‘年少拜相,專權朝政,排除異己,心機深沉’,您說這樣的人,哪那麽容易扳倒。”
“這些都是些市井傳言,哪做得了真。定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見不得人家官運亨通故意編排的。”
“嗬,真真假假的咱也說不清,我隨便說說,您也就隨便聽聽,出了這茶棚可就別亂傳了,權當聽了迴書。”
話說到這,店小二站起身,往各桌添了水,徑自忙去了。劍修聽到這裏,心下越發對這故大人好奇起來。正自想著已有兩匹玉驄馬拉著輛馬車奔出城門駛到近前。這馬車黑漆金紋,四角垂蘇,雖被馬兒拉著急奔,卻絲毫不聞車轍吱嘎聲,想來做工木料盡皆上成。
翻飛的白紗簾後隱約可見一個斜倚的身影,從這個角度看去,依稀可見一襲藏青色刺金紋長袍,麵容隱在簾後。劍修自來對這些行事張揚的達官顯貴沒甚好感,正待轉開頭去,突然瞥到兩旁人群中有青光閃過,劍修久曆江湖自然明白這是因何物而起,心下一緊,伸手握住驚鴻劍,正襟危坐,冷眼盯著街邊紛亂的人群。隻聽得“喝”的一聲暴喝,官道兩旁躍出五六個彪形大漢,將那馬車團團圍住。這一行人個個虎背熊腰,勁裝打扮,手持厚重彎刀,看樣子像是塞外人士。
兩馬受此一驚,立起前腿高聲嘶叫,掙紮著要四下奔逃,馬車被扯得左右搖晃幾欲翻倒。坐在前麵駕車的男人想要抓住韁繩,沒曾想反倒被甩下車來,滾到眾人腳邊方才停下來,再沒爬起來。路旁眾人見這情形,生怕遭馬蹄踐踏,驚叫著抱頭亂竄,一時之間官道上哀號聲四起。站在最前麵的男人隻有隻左眼,右眼罩著個黑色眼罩,頭發披散在肩上,額頭上戴著圈銅抹額,看樣子是這五六個人中的首領。隻聽他猛喝一聲,出刀快如閃電,一聲喝還未完,已將馬首一刀斬下,登是血花四濺,將那漢子噴了個滿頭滿臉。那馬頭尚眨著眼,已高高的飛到半空中,轉眼掉進紛亂的人群中。
劍修見他出招既快又準,知是江湖老手,卻一時看不出他所使的是何派功夫,正想再多觀望一時,又一顆馬頭破空而來,這一迴落點正好是劍修所坐的茶棚,這一砸下來必定要將這茶棚撞塌不可。此時茶棚中的眾茶客也早已四下奔逃開去,除了劍修外便隻有坐在角落裏那二人還安然不動的品著茶。劍修正待要有動作,突然見角落裏那二人中有一人縱身躍起,飛起一腳,將迎麵而來的馬頭向馬車又踢了迴去,複又坐下來靜心品茶。那人出腳極重,馬頭去勢飛快,砰的一聲正中車廂,又是砰的一聲巨響,馬車就勢倒地,車廂四裂,滾出個人來,趴在地上,卻是一動不動,看裝束正是宰相故淵。
眾漢子見他滾了出來,也不分神來招唿其他,圍上前去抓住衣領將他拎起來,見他雙目緊閉,並不掙紮唿喊,隻道他是嚇暈過去,伸手一探鼻息才知已然死了多時。
“娘的!沒用的家夥。費了老子這麽多事,弄了個死人來糊弄老子。”
為首的漢子罵罵咧咧的提起故淵的屍首隨手扔到一旁地上,正待要走,一旁卻有人指著屍首大叫道:
“不對!這不是故淵。你們看!”
眾人順著他的手看去,卻見原本覆在屍首麵上的人皮麵具剝落下來,露出一張中年男人的臉來,乍一見這張臉,漢子們都是一驚,萬想不到會在這裏看到這張臉,赫然是自家首領。劍修心中也是一嚇,這人名叫魯為,曾與他打過幾次交道,是漠北專侍刺殺的羅刹門掌門人,此人武功雖然平平,但為人奸狡,幾年前憑著算計謀篡了掌門之位,隻不知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江南帝京,又怎會無緣無故被人殺死在故淵的馬車之上。
眾漢子這下也再顧不得再想其他,半跪在地抱起掌門屍首細看,見他外表整潔全無外傷,隻是經脈盡斷,似是被人以深厚的內力震斷。雖然魯為平日裏嫉賢妒能,在門中不得人心,但好歹也是一派之主,今日見他殞命於此,眾人心中也頗憤懣,咬牙發願道:
“我等必將尋出兇手來,為掌門報此大仇。”
語畢,抱起魯為屍首縱身離去,一轉眼便消失在人群中。見這一行人離去,劍修迴頭看向茶棚一角,那二人也早已不見了蹤影。劍修心中有諸多好奇,一時也不得解,取出幾枚銅板擲到桌上往城中而去。
憑著記憶中的印象,劍修在城中繞了足有一圈,方才尋到城南青衣巷顧家。顧家在城中也算是有名頭的望族,雖不能與公侯九卿之家相比,但仰著世代積下的祖業田產,也算大戶詩禮之家。況顧老爺及顧家諸公子小姐皆是親善仁厚的品性,是以顧家在帝京城裏口碑甚好。
顧家在青衣巷的盡頭,青衣巷是條死胡同,兩邊都是高高的青磚院牆,除了顧家外別無其他住家。走到巷口便可以遠遠的看見顧家刻著蝙蝠的高大門頭和朱紅大門兩側迎風搖擺的大紅燈籠。
劍修在緊鎖的朱漆大門前停下,舉手扣了扣門上的獸首銅環,片刻之後便聽到門裏邊有紛遝的腳步聲響起,幾個剛剛總角的小童合力把側門開了個縫,幾個小腦袋都擠在門縫裏好奇的看著站在門口的劍修。
“你找誰啊?”
“在下劍修,奉師命前來拜訪顧家小姐。”
雖然前來應門的都是些垂髫小童,劍修仍然中規中矩的雙手抱拳朗聲說道。
“劍修?不認識。我們家有好幾個顧小姐呢,你找的是哪一個啊?”
劍修剛要答話,卻聽見門後傳來一聲重重的咳嗽,小童們爭先恐後的將湊在門縫裏的腦袋縮了迴去,厚重的大門也隨即打開。一個看似精壯的中年男子從門內走出來,看到抱劍等在門口的劍修,微微一怔,旋即滿臉堆笑迎上前,一邊把劍修往裏讓,一邊笑道:“劍修公子,您許久未來,老仆都快認不出您了。快往裏麵請。”
“秦管家,您不必這麽客氣,我此番是奉了師命前來訪師妹的。”
秦管家的熱絡倒讓習慣離群索居的劍修頗有些不適應,隻是站在原地,略微點頭作答。
“哦,那您可來得太不湊巧了,我家三小姐去了城外三裏鋪的別莊避暑,算日子有小半月了。”
“是麽?既如此,我就不進府叨擾了,請代為向顧老爺、顧夫人問好,劍修告辭。”
“那就不虛留公子了,您慢走,恕老仆不能遠送。”
“請留步。”
尋人不遇,劍修竟反倒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緩步沿街而行。適才城門口那番打鬥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騷動,街旁的酒肆裏飄出一陣陣飯菜香味,引人食指大動。趕了這半日的路,劍修撫了撫肚子,不覺也有些餓了,抬頭恰好看到前麵路口有家掛著“香客來”酒幌的小店,許是因為店小的緣故,客人倒不若其他酒樓的多,劍修思忖著待吃過了午飯再趕去城外三裏鋪,於是急步往店中走去。
守在店門口的小二一見有生意上門,連忙快步迎上前來,殷勤的將劍修讓進店,安排在臨街的位置上。
“客官,您要點什麽?小店有上好的陳年女兒紅,煎鹵蒸炸樣樣齊全,還有道‘嚇煞人香’可是我們店出了名的好茶。”
“嚇煞人香?怎麽取了這麽個名字?”
乍一聽這茶的名字,劍修倒頗有些好笑,離塵山半山腰上有一片當地人栽種的茶園,平日裏沒事時青崖也時常去那裏買一些新茶,卻從來沒有聽他說過這麽一個名目,不知這茶產自何處。劍修平日雖也讀書甚多,卻不雜,大多以武學為主,間或也讀一些禪經佛典,以求於武學中融會貫通。是以,對茶之一道卻是不甚了解,往日飲茶,也從不在品字上下功夫。此刻聽這店小二一番說道,心中也不禁有幾分好奇。
“公子別笑這茶名不好聽,茶可是好茶,可是咱們掌櫃的大老遠從老家太湖洞庭山費盡心思才帶到帝京城來的,一泡出來,那可真是香飄萬裏。得,小的沒有讀過什麽書,也說不出什麽好來,我還是給您上一壺,公子您自己品品。您還要點什麽小菜?小店有個八寶釀鴨味道不錯,要不給您上一盤?”
店小二滔滔不絕的講了這一席話,笑容可鞠的站在桌邊,等著劍修點菜。
“揀幾道菜蔬端上來就成了。”
“得勒!客官您稍侯。”
看從劍修身上也撈不到多少油水,小二也就不再和他多話,將手中的抹布往肩上一搭,轉身往後廚走去。
等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店小二方才將一盤燜豆腐、一盤炒白菜端上桌,等劍修已經吃得差不多了,才又送過來一壺香茶。
劍修將茶倒進一旁的白瓷杯中,隻見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觀之賞心悅目,聞之清香襲人,倒著實是好茶。
“如此好茶,公子一人獨品,未免小氣。可否讓小女子也沾沾這茶的仙氣?”
正品著茶,一個紫衫女子盈盈坐到了劍修對麵,嘴裏雖然說著客套話,卻早已徑自為自己斟了一杯香茶。女子品了一口茶,將杯子握在手中輕輕轉動,仿佛自語道:
“這嚇煞人香產自蘇州太湖洞庭山,東山盛產嚇煞人香。此乃茶中珍品,有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天下,‘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細,味甚甘香,俗唿為''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碧螺春?”
劍修為自己續了一杯茶,卻並不喝,隻是端到鼻前深嗅其香味,聽到“碧螺春”這幾個字時,心下暗詫,常聽人道碧螺春乃茶中上品,今日一品,果然是名不虛傳。忍不住隨口接了一句。紫衫女子聽到劍修插話,抬頭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如此好茶,要烹製起來可是極為講究的:
品茶之前,先點一支香,此為‘焚香通靈’。
其二滌器,名曰‘仙子沐浴’。
衝泡碧螺春,水溫不能過高,須敞開壺蓋,壺口蒸汽氤氳,稱之為‘玉壺含煙’。
此茶“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一絕:“形美”,此謂‘碧螺亮相’。
而後,向杯中注水,美其名曰‘雨漲秋池’,取自‘巴山夜雨漲秋池’。撥茶入杯,此曰‘飛雪沉江’。杯中的水逐漸變綠,此謂‘春染碧水’。這之後是聞香。名為‘綠雲飄香’。
飲碧螺春,初嚐如玄玉之膏,雲華之液,色淡、香幽、湯味鮮雅。此曰‘初嚐玉液’,再品感到湯更綠、香更濃、味更醇,舌本迴甘,滿口生津。品第二口茶,稱為‘再啜瓊漿’。
品第三口時,所品已不再是茶,而是品太湖靈氣,洞庭生機,人生百味。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是以,這迴的名目是‘三品醍醐’。
茶要靜品、慢品、細品,“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品了三口茶之後,可慢慢自斟細品,靜心體會 ‘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此乃‘神遊三山’。
如此這般才算是不辜負了這人間仙品。想來這樣的市井小店,是斷然不可能泡得出的,不過是暴殄天物而已。”
紫衫女子悠悠的歎了口氣,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抬頭望著坐在正對麵的劍修,臉上的笑容略帶出幾分嘲諷的味道。
“請教貴姓芳名。”
聽到那紫衫女子出言譏諷自己,劍修倒也並不著惱,將杯子握在手中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道。
“嗬嗬,不急呢,如有機會再見,到時你自然就知道了。擾了你品茗的雅興,實在是抱歉得很,小女子先行告辭了,後會有期。”
語畢,紫衫女子站起身,轉身出了店門,劍修留心看她,但覺她步履輕盈,行動之間絲毫不聞足音,竟像個輕功卓絕的個中高手,不禁暗忖帝京城果然是個藏龍臥虎之地,一個市井之中貌不驚人的尋常女子居然也有如此才識身手,自己可是孤陋寡聞了。
在他轉念之間,那女子早已不見了蹤影,劍修抬頭看了看天色,時辰已過正午,遂招來小二結了帳,繼續往城外三裏鋪趕路。
三裏鋪,雖名為三裏,實則是個離帝京城三十多裏開外的小鎮,人口不過百餘,鎮上唯一的莊園建在鎮西伏波潭邊上,是帝京城顧家的別莊,名曰汀雨苑,不過鎮上的人都習慣的稱它為顧莊。
鎮子不大,家家戶戶都是熟識的,少有外人出入,偶爾見到過路的客商也足以讓村民們欣喜上小半日。是以,打從正午時兩個青衣男人進了鎮口,沿路便有不少村民駐足打量。看二人一身尋常行商打扮,卻未見任何貨物隨身,有村民好奇的站在路邊衝二人道:
“嘿!趕路的,你們這做的什麽買賣?怎不見你們的貨品啊?”
“是啊,也給我們瞧瞧,或許還能做成幾筆買賣呢。”
聽到村人的話,走在前麵的男人停下腳步,磚頭低聲對跟在身旁狀似隨從的男人吩咐道:
“畢絡,去問問他們顧家怎走。”
那名喚畢絡的男人點點頭轉身往村民們這邊走過來,大聲問道:
“顧家的別莊怎走?”
“哦,原來你們是顧莊的客人。你們一直往西出了鎮子有個水潭子,水潭子那邊就是了。”
顧家是鎮上唯一的大戶,往日也曾多次周濟村民,在鎮上頗得人心。故而一聽他們打聽顧家怎走,村民們都極是熱情的指點二人。
劍修坐在官道旁的茶棚裏,抬頭遠望城門,上懸金扁,禦筆親書“帝京”二字。二十年來每每站在這座雄渾的城池之前,皆令他歎服。劍修自幼長在深山,十歲來此,才知世間除了碧草白雲,還有如斯繁華景致。
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沉思,從隱隱震動的地麵和此起彼伏的馬蹄聲判斷,恐不隻一匹,且都應是日行千裏的北方良駒。見官道兩旁的百姓聞聲紛紛退到路旁空出當中的大道來。劍修心下詫異,帝京城乃天子腳下,怎會有人膽敢放肆至此,奔馬於繁華市井。正當好奇之時,恰聽到旁桌有人探問店小二,不禁也側耳細聽。
“這是什麽人?敢在皇城奔馬。怎就沒人前去管管?”
“嘿!您是外省來的吧,這是誰您還不知道?他可是咱們堯砉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當朝宰相故淵故大人。”
店小二將手中的茶壺放到一旁的桌上,坐到客人對麵,大有慢慢細說一番的架勢。
“現在小皇帝年幼,朝政都是故大人說了算,慢說是這城裏,就是這天下,有誰敢出來管他。”
“皇上雖然年幼,不是還有皇太後在麽?”
另一桌的客人聽到店小二這般一說,忍不住插了句嘴。
“這位客官,一聽您這話,就知道您是不知內情的人。這故大人可不簡單,父親是宏文館大學士,先皇跟前的大紅人,自己呢,十七歲中狀元,十八歲點了尚書令,二十歲就掌上相印,要不,怎麽說這朝裏有人好作官呢。要說當日,這故大人也不過是個才二十歲的少年郎,也沒什大功績,就這麽的步步高升,這滿朝文武誰都不服氣。可到現在,五年了,咱們堯砉在他的手裏可算得上是國泰民安,各國來朝,您說誰還敢不服氣,誰還敢站出來跟他說半個不字。不過啊,嘿嘿。”
店小二說到這裏突然停下來,喝了口茶,幹笑幾聲,環顧眾人,不再說下去。眾人都好奇的等著店小二接著說下去,隻有坐在茶棚最角落的兩個客人渾然不為所動,兀自自斟自飲,似乎根本沒將店小二適才的話聽到耳中。劍修忍不住多打量了那二人幾眼,這兩個男人都是一身青布衣衫,頭帶鬥笠,看來像是來往商旅。其中一人似乎察覺到劍修審視的目光,抬頭看向這一桌,那張臉很是年輕,膚色白淨,劍眉入鬢,雙目狹長,乍一看竟有幾分與青崖相似,雖然穿著普通卻難掩周身貴氣。劍修心中暗想:這二人必不是尋常商旅,不由得對二人多留了幾分神。
“不過什麽呀?你倒是說呀。”
一旁的茶客們正聽到興頭上,已忍不住催促起來。
“嘿嘿,不是小的不說了,實在是不敢亂說呀。”
店小二故做神秘的四下張望了一下,壓低嗓子接著說道:
“各位聽過就算了,可別往心頭放,要有人查問,小的可是不認帳的。我聽說啊,聽說這故大人來頭可不一般。他之所以能這麽平步青雲、仕途坦蕩,其實是因為有人在背後撐腰呢。”
說到這,店小二再度聽下來,四下望了一眼,接著道:
“你道這人是誰,就是先皇。”
“先皇?!”
“可不是嘛,聽說這故大人其實根本不是大學士的長子,是先皇送出宮來的皇子。”
“怕不會吧,這皇宮中警衛森嚴,要送一個皇子出宮可不是什麽易事。再說好好的,幹嘛要送出宮來呢?”
“別人送當然不容易了,可是皇上要送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客官,您盡說些外道話。說句掉腦袋的話,皇宮是什麽地方,那地方就是龍潭虎穴,那是全天下最不安全的地兒了。聽說這故大人的生母傳說還是皇貴妃呢,隻可惜後宮傾軋,華年早逝。正所謂,愛屋及烏,這皇貴妃生前受盡寵愛,留下這小小年紀的兒子,自然也極得先皇寵了,再加上這孩子聰穎伶俐,大有將來封太子的勢頭,自然有人眼熱見不得了。您說,這還安全得了嗎?
這後宮之中,是友是敵的誰分得清楚?誰都信不過呀。所以最後,先皇為保兒子性命,逼不得已隻好將這孩子送到大學士府中來照顧,對外隻說皇子染疾病故了。這孩子就是眼前這位故大人。”
您說,這自個兒的孩子有誰不疼的,什麽宰相之位,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其實要說封個宰相位,那也是委屈了,要是當年沒出宮,現在坐在皇位上的人還指不定是誰呢。您說有了這層關係,皇太後也輕易動不得他呀。更何況,這故大人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按上迴那讀書人的話來說:‘年少拜相,專權朝政,排除異己,心機深沉’,您說這樣的人,哪那麽容易扳倒。”
“這些都是些市井傳言,哪做得了真。定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見不得人家官運亨通故意編排的。”
“嗬,真真假假的咱也說不清,我隨便說說,您也就隨便聽聽,出了這茶棚可就別亂傳了,權當聽了迴書。”
話說到這,店小二站起身,往各桌添了水,徑自忙去了。劍修聽到這裏,心下越發對這故大人好奇起來。正自想著已有兩匹玉驄馬拉著輛馬車奔出城門駛到近前。這馬車黑漆金紋,四角垂蘇,雖被馬兒拉著急奔,卻絲毫不聞車轍吱嘎聲,想來做工木料盡皆上成。
翻飛的白紗簾後隱約可見一個斜倚的身影,從這個角度看去,依稀可見一襲藏青色刺金紋長袍,麵容隱在簾後。劍修自來對這些行事張揚的達官顯貴沒甚好感,正待轉開頭去,突然瞥到兩旁人群中有青光閃過,劍修久曆江湖自然明白這是因何物而起,心下一緊,伸手握住驚鴻劍,正襟危坐,冷眼盯著街邊紛亂的人群。隻聽得“喝”的一聲暴喝,官道兩旁躍出五六個彪形大漢,將那馬車團團圍住。這一行人個個虎背熊腰,勁裝打扮,手持厚重彎刀,看樣子像是塞外人士。
兩馬受此一驚,立起前腿高聲嘶叫,掙紮著要四下奔逃,馬車被扯得左右搖晃幾欲翻倒。坐在前麵駕車的男人想要抓住韁繩,沒曾想反倒被甩下車來,滾到眾人腳邊方才停下來,再沒爬起來。路旁眾人見這情形,生怕遭馬蹄踐踏,驚叫著抱頭亂竄,一時之間官道上哀號聲四起。站在最前麵的男人隻有隻左眼,右眼罩著個黑色眼罩,頭發披散在肩上,額頭上戴著圈銅抹額,看樣子是這五六個人中的首領。隻聽他猛喝一聲,出刀快如閃電,一聲喝還未完,已將馬首一刀斬下,登是血花四濺,將那漢子噴了個滿頭滿臉。那馬頭尚眨著眼,已高高的飛到半空中,轉眼掉進紛亂的人群中。
劍修見他出招既快又準,知是江湖老手,卻一時看不出他所使的是何派功夫,正想再多觀望一時,又一顆馬頭破空而來,這一迴落點正好是劍修所坐的茶棚,這一砸下來必定要將這茶棚撞塌不可。此時茶棚中的眾茶客也早已四下奔逃開去,除了劍修外便隻有坐在角落裏那二人還安然不動的品著茶。劍修正待要有動作,突然見角落裏那二人中有一人縱身躍起,飛起一腳,將迎麵而來的馬頭向馬車又踢了迴去,複又坐下來靜心品茶。那人出腳極重,馬頭去勢飛快,砰的一聲正中車廂,又是砰的一聲巨響,馬車就勢倒地,車廂四裂,滾出個人來,趴在地上,卻是一動不動,看裝束正是宰相故淵。
眾漢子見他滾了出來,也不分神來招唿其他,圍上前去抓住衣領將他拎起來,見他雙目緊閉,並不掙紮唿喊,隻道他是嚇暈過去,伸手一探鼻息才知已然死了多時。
“娘的!沒用的家夥。費了老子這麽多事,弄了個死人來糊弄老子。”
為首的漢子罵罵咧咧的提起故淵的屍首隨手扔到一旁地上,正待要走,一旁卻有人指著屍首大叫道:
“不對!這不是故淵。你們看!”
眾人順著他的手看去,卻見原本覆在屍首麵上的人皮麵具剝落下來,露出一張中年男人的臉來,乍一見這張臉,漢子們都是一驚,萬想不到會在這裏看到這張臉,赫然是自家首領。劍修心中也是一嚇,這人名叫魯為,曾與他打過幾次交道,是漠北專侍刺殺的羅刹門掌門人,此人武功雖然平平,但為人奸狡,幾年前憑著算計謀篡了掌門之位,隻不知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江南帝京,又怎會無緣無故被人殺死在故淵的馬車之上。
眾漢子這下也再顧不得再想其他,半跪在地抱起掌門屍首細看,見他外表整潔全無外傷,隻是經脈盡斷,似是被人以深厚的內力震斷。雖然魯為平日裏嫉賢妒能,在門中不得人心,但好歹也是一派之主,今日見他殞命於此,眾人心中也頗憤懣,咬牙發願道:
“我等必將尋出兇手來,為掌門報此大仇。”
語畢,抱起魯為屍首縱身離去,一轉眼便消失在人群中。見這一行人離去,劍修迴頭看向茶棚一角,那二人也早已不見了蹤影。劍修心中有諸多好奇,一時也不得解,取出幾枚銅板擲到桌上往城中而去。
憑著記憶中的印象,劍修在城中繞了足有一圈,方才尋到城南青衣巷顧家。顧家在城中也算是有名頭的望族,雖不能與公侯九卿之家相比,但仰著世代積下的祖業田產,也算大戶詩禮之家。況顧老爺及顧家諸公子小姐皆是親善仁厚的品性,是以顧家在帝京城裏口碑甚好。
顧家在青衣巷的盡頭,青衣巷是條死胡同,兩邊都是高高的青磚院牆,除了顧家外別無其他住家。走到巷口便可以遠遠的看見顧家刻著蝙蝠的高大門頭和朱紅大門兩側迎風搖擺的大紅燈籠。
劍修在緊鎖的朱漆大門前停下,舉手扣了扣門上的獸首銅環,片刻之後便聽到門裏邊有紛遝的腳步聲響起,幾個剛剛總角的小童合力把側門開了個縫,幾個小腦袋都擠在門縫裏好奇的看著站在門口的劍修。
“你找誰啊?”
“在下劍修,奉師命前來拜訪顧家小姐。”
雖然前來應門的都是些垂髫小童,劍修仍然中規中矩的雙手抱拳朗聲說道。
“劍修?不認識。我們家有好幾個顧小姐呢,你找的是哪一個啊?”
劍修剛要答話,卻聽見門後傳來一聲重重的咳嗽,小童們爭先恐後的將湊在門縫裏的腦袋縮了迴去,厚重的大門也隨即打開。一個看似精壯的中年男子從門內走出來,看到抱劍等在門口的劍修,微微一怔,旋即滿臉堆笑迎上前,一邊把劍修往裏讓,一邊笑道:“劍修公子,您許久未來,老仆都快認不出您了。快往裏麵請。”
“秦管家,您不必這麽客氣,我此番是奉了師命前來訪師妹的。”
秦管家的熱絡倒讓習慣離群索居的劍修頗有些不適應,隻是站在原地,略微點頭作答。
“哦,那您可來得太不湊巧了,我家三小姐去了城外三裏鋪的別莊避暑,算日子有小半月了。”
“是麽?既如此,我就不進府叨擾了,請代為向顧老爺、顧夫人問好,劍修告辭。”
“那就不虛留公子了,您慢走,恕老仆不能遠送。”
“請留步。”
尋人不遇,劍修竟反倒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緩步沿街而行。適才城門口那番打鬥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騷動,街旁的酒肆裏飄出一陣陣飯菜香味,引人食指大動。趕了這半日的路,劍修撫了撫肚子,不覺也有些餓了,抬頭恰好看到前麵路口有家掛著“香客來”酒幌的小店,許是因為店小的緣故,客人倒不若其他酒樓的多,劍修思忖著待吃過了午飯再趕去城外三裏鋪,於是急步往店中走去。
守在店門口的小二一見有生意上門,連忙快步迎上前來,殷勤的將劍修讓進店,安排在臨街的位置上。
“客官,您要點什麽?小店有上好的陳年女兒紅,煎鹵蒸炸樣樣齊全,還有道‘嚇煞人香’可是我們店出了名的好茶。”
“嚇煞人香?怎麽取了這麽個名字?”
乍一聽這茶的名字,劍修倒頗有些好笑,離塵山半山腰上有一片當地人栽種的茶園,平日裏沒事時青崖也時常去那裏買一些新茶,卻從來沒有聽他說過這麽一個名目,不知這茶產自何處。劍修平日雖也讀書甚多,卻不雜,大多以武學為主,間或也讀一些禪經佛典,以求於武學中融會貫通。是以,對茶之一道卻是不甚了解,往日飲茶,也從不在品字上下功夫。此刻聽這店小二一番說道,心中也不禁有幾分好奇。
“公子別笑這茶名不好聽,茶可是好茶,可是咱們掌櫃的大老遠從老家太湖洞庭山費盡心思才帶到帝京城來的,一泡出來,那可真是香飄萬裏。得,小的沒有讀過什麽書,也說不出什麽好來,我還是給您上一壺,公子您自己品品。您還要點什麽小菜?小店有個八寶釀鴨味道不錯,要不給您上一盤?”
店小二滔滔不絕的講了這一席話,笑容可鞠的站在桌邊,等著劍修點菜。
“揀幾道菜蔬端上來就成了。”
“得勒!客官您稍侯。”
看從劍修身上也撈不到多少油水,小二也就不再和他多話,將手中的抹布往肩上一搭,轉身往後廚走去。
等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店小二方才將一盤燜豆腐、一盤炒白菜端上桌,等劍修已經吃得差不多了,才又送過來一壺香茶。
劍修將茶倒進一旁的白瓷杯中,隻見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觀之賞心悅目,聞之清香襲人,倒著實是好茶。
“如此好茶,公子一人獨品,未免小氣。可否讓小女子也沾沾這茶的仙氣?”
正品著茶,一個紫衫女子盈盈坐到了劍修對麵,嘴裏雖然說著客套話,卻早已徑自為自己斟了一杯香茶。女子品了一口茶,將杯子握在手中輕輕轉動,仿佛自語道:
“這嚇煞人香產自蘇州太湖洞庭山,東山盛產嚇煞人香。此乃茶中珍品,有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天下,‘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細,味甚甘香,俗唿為''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碧螺春?”
劍修為自己續了一杯茶,卻並不喝,隻是端到鼻前深嗅其香味,聽到“碧螺春”這幾個字時,心下暗詫,常聽人道碧螺春乃茶中上品,今日一品,果然是名不虛傳。忍不住隨口接了一句。紫衫女子聽到劍修插話,抬頭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如此好茶,要烹製起來可是極為講究的:
品茶之前,先點一支香,此為‘焚香通靈’。
其二滌器,名曰‘仙子沐浴’。
衝泡碧螺春,水溫不能過高,須敞開壺蓋,壺口蒸汽氤氳,稱之為‘玉壺含煙’。
此茶“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一絕:“形美”,此謂‘碧螺亮相’。
而後,向杯中注水,美其名曰‘雨漲秋池’,取自‘巴山夜雨漲秋池’。撥茶入杯,此曰‘飛雪沉江’。杯中的水逐漸變綠,此謂‘春染碧水’。這之後是聞香。名為‘綠雲飄香’。
飲碧螺春,初嚐如玄玉之膏,雲華之液,色淡、香幽、湯味鮮雅。此曰‘初嚐玉液’,再品感到湯更綠、香更濃、味更醇,舌本迴甘,滿口生津。品第二口茶,稱為‘再啜瓊漿’。
品第三口時,所品已不再是茶,而是品太湖靈氣,洞庭生機,人生百味。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是以,這迴的名目是‘三品醍醐’。
茶要靜品、慢品、細品,“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品了三口茶之後,可慢慢自斟細品,靜心體會 ‘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此乃‘神遊三山’。
如此這般才算是不辜負了這人間仙品。想來這樣的市井小店,是斷然不可能泡得出的,不過是暴殄天物而已。”
紫衫女子悠悠的歎了口氣,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抬頭望著坐在正對麵的劍修,臉上的笑容略帶出幾分嘲諷的味道。
“請教貴姓芳名。”
聽到那紫衫女子出言譏諷自己,劍修倒也並不著惱,將杯子握在手中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道。
“嗬嗬,不急呢,如有機會再見,到時你自然就知道了。擾了你品茗的雅興,實在是抱歉得很,小女子先行告辭了,後會有期。”
語畢,紫衫女子站起身,轉身出了店門,劍修留心看她,但覺她步履輕盈,行動之間絲毫不聞足音,竟像個輕功卓絕的個中高手,不禁暗忖帝京城果然是個藏龍臥虎之地,一個市井之中貌不驚人的尋常女子居然也有如此才識身手,自己可是孤陋寡聞了。
在他轉念之間,那女子早已不見了蹤影,劍修抬頭看了看天色,時辰已過正午,遂招來小二結了帳,繼續往城外三裏鋪趕路。
三裏鋪,雖名為三裏,實則是個離帝京城三十多裏開外的小鎮,人口不過百餘,鎮上唯一的莊園建在鎮西伏波潭邊上,是帝京城顧家的別莊,名曰汀雨苑,不過鎮上的人都習慣的稱它為顧莊。
鎮子不大,家家戶戶都是熟識的,少有外人出入,偶爾見到過路的客商也足以讓村民們欣喜上小半日。是以,打從正午時兩個青衣男人進了鎮口,沿路便有不少村民駐足打量。看二人一身尋常行商打扮,卻未見任何貨物隨身,有村民好奇的站在路邊衝二人道:
“嘿!趕路的,你們這做的什麽買賣?怎不見你們的貨品啊?”
“是啊,也給我們瞧瞧,或許還能做成幾筆買賣呢。”
聽到村人的話,走在前麵的男人停下腳步,磚頭低聲對跟在身旁狀似隨從的男人吩咐道:
“畢絡,去問問他們顧家怎走。”
那名喚畢絡的男人點點頭轉身往村民們這邊走過來,大聲問道:
“顧家的別莊怎走?”
“哦,原來你們是顧莊的客人。你們一直往西出了鎮子有個水潭子,水潭子那邊就是了。”
顧家是鎮上唯一的大戶,往日也曾多次周濟村民,在鎮上頗得人心。故而一聽他們打聽顧家怎走,村民們都極是熱情的指點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