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雨村口占一聯: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之後。
恰值士隱走來聽見,笑道:“雨村兄真抱負不淺也!”
雨村忙笑道:“不過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誕至此。”
因問:“老先生何興至此?”
士隱笑道:“今夜中秋,俗謂’團圓之節’,想尊兄旅寄僧房,不無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這裏甄士隱的“不知可納芹意否?”芹意指的是微薄的情意,《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裏的豪紳前大肆吹噓芹菜是如何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蟄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芹意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但是它暗藏了另一重意思。
就是自稱“芹”,這裏說的“不知可納芹意否?”,意思就是不知可否願意聽‘芹’的意思呢?
現代人已經沒有這種習俗了,古人對別人稱唿自己時,一般都是用名。比如諸葛亮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他在勸別人的時候就會說:“不知可願聽亮一言?”
這裏的亮,就是諸葛亮對自己的自稱,當一個人這樣說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他還有一個名,就是芹。
這就是作者的暗示,作者“芹”是甄士隱。
那這個“芹”是什麽意思呢?
《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楚葵也。”所謂的楚葵,指的是水芹,並不指所有的芹菜,之前我們講其他字時,提到過芹菜,指的是旱芹。所以,《說文解字》裏的“芹”,專指楚地的水芹,這跟現代漢語裏的芹,意思不完全一樣,現代漢語裏的芹,則包括水芹、旱芹等各種芹。
所以這個字特指生長在水中的芹菜,曹雪芹,身在水中,水,即清。甄士隱,就是身在清,隱藏真事的人。
那麽甄士隱也就是明末的皇族,在甄士隱夢見一僧一道,二人走時,說的是:
隻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甲戌眉批:佛以世謂“劫”,凡三十年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北邙山”就已經點明了甄士隱不凡的身份,它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北邙山為黃土丘陵地,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曆代多有帝王名人身葬於此。
關於甄士隱,後文再詳解,還是先看賈雨村:
雨村聽了,並不推辭,【蒙側批:“不推辭”語便不入□矣。】便笑道:“既蒙厚愛,何敢拂此盛情。”【甲戌側批:寫雨村豁達,氣象不俗。】
說著,便同士隱複過這邊書院中來。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說。
二人歸坐,先是款斟漫飲,次漸談至興濃,不覺飛觥限斝起來。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幹。
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雲:
時逢三五便團圓,【甲戌側批:是將發之機。】
滿把晴光護玉欄。【甲戌側批: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先解一下這首詩:這幾首詩和聯都是賈雨村隨口吟出,口號,口占都是隨口而出的意思,不必打草稿,作者為什麽讓賈雨村作詩詠聯都是是隨口而出呢?
現在有句話叫吹牛不打草稿,作者這樣寫就是在刻畫賈雨村這樣的性格,因為他隱射的袁崇煥就是這種人。
張岱記載袁崇煥說他:“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
所以作者這裏是很好的還原了袁崇煥這個人物的本來形象。
第一句表麵意思是每逢十五月亮就到了團圓的時刻,滿把晴光護玉欄是說月亮把光撒在欄杆上,好似在護佑著它。
背麵故事玉指寶玉,寶玉是代指大明的,意思就是隻要讓我負責遼東事務,一定可以護得大明北疆安全,準保萬無一失。
後兩句是仿宋太祖趙匡胤的:“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據陳師道《後山詩話》記載,趙匡胤將自己未出道時寫的詩念給徐鉉聽,到這兩句時徐鉉認為這兩句已經顯露了帝王之相。
所以這兩句其實是在暗示,後來袁崇煥領軍進京勤王時,別人據他的行徑想到了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但是袁崇煥的本意是願意效仿趙匡胤滅南唐一樣滅了後金。
故事的全部是:
當初趙匡胤率領軍隊去包圍了金陵,南唐的翰林學士徐鉉前來見趙匡胤,想要憑借著自己的才能話語去解開軍事上的圍困。徐鉉一來就說趙匡胤是一個武夫,不懂文學,同時還展示了自己的詩作《秋月》,讓趙匡胤退兵以保留文化種子。
結果趙匡胤在看完《秋月》以後大笑不止,奚落說:“這不過是寒酸腐儒的東西罷了!”隨後他念出了兩句詩:“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並且解釋說這是自己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喝醉了睡在華山腳下的田地裏,望著月亮有感而發作出來的,當時續不上來,你看你可能續得上來。
徐鉉一聽到趙匡胤的這兩句詩便滿頭大汗,很羞愧地退走了,滿朝文武大臣冥思苦想半天,發現確實續不上來,就算是在文字上可以對仗,卻也沒有那一種磅礴的氣勢,隻能夠算得上是狗尾續貂,所以趙匡胤的這兩句詩也始終都是無人能續,直到四百年後朱元璋才對了出來。
朱元璋在聽到這個典故以後,信口就念出了詩的下半部分“朗朗浩浩照長夜,掩盡微微無數星。滔滔宏願因之起,挺軀來濟蒼生靈。恆持此誌成永誌,百戰問鼎開太平”,趙匡胤的詩是純粹寫景,而朱元璋則由景入情,最終轉而到了一個帝王的向往,兩者之間無縫銜接,創造出了一個很雄奇的畫麵,而朱元璋的“百戰問鼎開太平”也隨之成為千古名句流傳下來。
所以這首詩的作用,還是在趙匡胤的那句“才到天中萬國明,”暗示書中此時是萬國來朝的大明。
在這詩的後麵有:
【甲戌眉批:這首詩非本旨,不過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詩起,用中秋詩收,又用起詩社於秋日。所歎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
三春即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雖起名春,表達美好的向往,但現實卻都活成了三秋,這些後文再解。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蒙側批:伏筆,作□言語。妙!】乃親斟一鬥為賀。【甲戌側批:這個“鬥”字莫作升鬥之鬥看,可笑。】
雨村因幹過,歎道:“非晚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甲戌側批:四字新而含蓄最廣,若必指明,則又落套矣。】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隻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
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並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
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蒙側批:”義利“二字,時人故自不識。】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戰,方不負兄之所學也。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之後。
恰值士隱走來聽見,笑道:“雨村兄真抱負不淺也!”
雨村忙笑道:“不過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誕至此。”
因問:“老先生何興至此?”
士隱笑道:“今夜中秋,俗謂’團圓之節’,想尊兄旅寄僧房,不無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這裏甄士隱的“不知可納芹意否?”芹意指的是微薄的情意,《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裏的豪紳前大肆吹噓芹菜是如何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蟄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芹意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但是它暗藏了另一重意思。
就是自稱“芹”,這裏說的“不知可納芹意否?”,意思就是不知可否願意聽‘芹’的意思呢?
現代人已經沒有這種習俗了,古人對別人稱唿自己時,一般都是用名。比如諸葛亮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他在勸別人的時候就會說:“不知可願聽亮一言?”
這裏的亮,就是諸葛亮對自己的自稱,當一個人這樣說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他還有一個名,就是芹。
這就是作者的暗示,作者“芹”是甄士隱。
那這個“芹”是什麽意思呢?
《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楚葵也。”所謂的楚葵,指的是水芹,並不指所有的芹菜,之前我們講其他字時,提到過芹菜,指的是旱芹。所以,《說文解字》裏的“芹”,專指楚地的水芹,這跟現代漢語裏的芹,意思不完全一樣,現代漢語裏的芹,則包括水芹、旱芹等各種芹。
所以這個字特指生長在水中的芹菜,曹雪芹,身在水中,水,即清。甄士隱,就是身在清,隱藏真事的人。
那麽甄士隱也就是明末的皇族,在甄士隱夢見一僧一道,二人走時,說的是:
隻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甲戌眉批:佛以世謂“劫”,凡三十年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北邙山”就已經點明了甄士隱不凡的身份,它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北邙山為黃土丘陵地,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曆代多有帝王名人身葬於此。
關於甄士隱,後文再詳解,還是先看賈雨村:
雨村聽了,並不推辭,【蒙側批:“不推辭”語便不入□矣。】便笑道:“既蒙厚愛,何敢拂此盛情。”【甲戌側批:寫雨村豁達,氣象不俗。】
說著,便同士隱複過這邊書院中來。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說。
二人歸坐,先是款斟漫飲,次漸談至興濃,不覺飛觥限斝起來。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幹。
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雲:
時逢三五便團圓,【甲戌側批:是將發之機。】
滿把晴光護玉欄。【甲戌側批: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先解一下這首詩:這幾首詩和聯都是賈雨村隨口吟出,口號,口占都是隨口而出的意思,不必打草稿,作者為什麽讓賈雨村作詩詠聯都是是隨口而出呢?
現在有句話叫吹牛不打草稿,作者這樣寫就是在刻畫賈雨村這樣的性格,因為他隱射的袁崇煥就是這種人。
張岱記載袁崇煥說他:“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
所以作者這裏是很好的還原了袁崇煥這個人物的本來形象。
第一句表麵意思是每逢十五月亮就到了團圓的時刻,滿把晴光護玉欄是說月亮把光撒在欄杆上,好似在護佑著它。
背麵故事玉指寶玉,寶玉是代指大明的,意思就是隻要讓我負責遼東事務,一定可以護得大明北疆安全,準保萬無一失。
後兩句是仿宋太祖趙匡胤的:“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據陳師道《後山詩話》記載,趙匡胤將自己未出道時寫的詩念給徐鉉聽,到這兩句時徐鉉認為這兩句已經顯露了帝王之相。
所以這兩句其實是在暗示,後來袁崇煥領軍進京勤王時,別人據他的行徑想到了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但是袁崇煥的本意是願意效仿趙匡胤滅南唐一樣滅了後金。
故事的全部是:
當初趙匡胤率領軍隊去包圍了金陵,南唐的翰林學士徐鉉前來見趙匡胤,想要憑借著自己的才能話語去解開軍事上的圍困。徐鉉一來就說趙匡胤是一個武夫,不懂文學,同時還展示了自己的詩作《秋月》,讓趙匡胤退兵以保留文化種子。
結果趙匡胤在看完《秋月》以後大笑不止,奚落說:“這不過是寒酸腐儒的東西罷了!”隨後他念出了兩句詩:“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並且解釋說這是自己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喝醉了睡在華山腳下的田地裏,望著月亮有感而發作出來的,當時續不上來,你看你可能續得上來。
徐鉉一聽到趙匡胤的這兩句詩便滿頭大汗,很羞愧地退走了,滿朝文武大臣冥思苦想半天,發現確實續不上來,就算是在文字上可以對仗,卻也沒有那一種磅礴的氣勢,隻能夠算得上是狗尾續貂,所以趙匡胤的這兩句詩也始終都是無人能續,直到四百年後朱元璋才對了出來。
朱元璋在聽到這個典故以後,信口就念出了詩的下半部分“朗朗浩浩照長夜,掩盡微微無數星。滔滔宏願因之起,挺軀來濟蒼生靈。恆持此誌成永誌,百戰問鼎開太平”,趙匡胤的詩是純粹寫景,而朱元璋則由景入情,最終轉而到了一個帝王的向往,兩者之間無縫銜接,創造出了一個很雄奇的畫麵,而朱元璋的“百戰問鼎開太平”也隨之成為千古名句流傳下來。
所以這首詩的作用,還是在趙匡胤的那句“才到天中萬國明,”暗示書中此時是萬國來朝的大明。
在這詩的後麵有:
【甲戌眉批:這首詩非本旨,不過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詩起,用中秋詩收,又用起詩社於秋日。所歎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
三春即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雖起名春,表達美好的向往,但現實卻都活成了三秋,這些後文再解。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蒙側批:伏筆,作□言語。妙!】乃親斟一鬥為賀。【甲戌側批:這個“鬥”字莫作升鬥之鬥看,可笑。】
雨村因幹過,歎道:“非晚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甲戌側批:四字新而含蓄最廣,若必指明,則又落套矣。】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隻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
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並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
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蒙側批:”義利“二字,時人故自不識。】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戰,方不負兄之所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