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趙大寶自己收服的那一萬多名降兵外,張溫東拚西湊還給了他一萬兵,趙大寶從中挑出來五千名精壯之士留在自己的隊伍中,剩下的那五千老弱病殘就全都還給了張溫。
而且口中還振振有詞:“張太尉坐守長安,可分兵一半給我,若是討伐黑山賊有功,必然有張太尉一半的功勞,待我功成名就時,諸多賞賜也少不了你的,試問,還能繼續高升否?”
他現在已經是太尉了,再升,難道還能封王不成,你這是在暗示他造反嗎?
膽也太大了吧。
果然,一句話把張溫氣得吹胡子瞪眼,破口大罵:“豎子不得無禮,安敢出此逆言。”
趙大寶冷眼相看,自嘲道:“我自出兵以來,盡心討賊,食不果腹夜不能寐,生怕落個討賊不利的罪名;如今戰戰兢兢立些功勞,好歹獲賜關內侯,倍感恩寵,安敢有二心。”
他這是不滿關內侯這個封賞啊,像個怨婦似的,不讓他說出來,心裏就不痛快。
“隻是我等出生入死,卻不似張太尉這等悠閑,坐著就把功勞得了,當真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豈不是可喜可賀。”這是諷刺張溫不勞而獲嗎?
這家夥,怎麽啥話都敢說,人家張溫好歹是新上任的太尉,三公之一,而且他這個太尉與眾不同,乃是第一個不在朝廷的三公,恩寵至極,你就不能他留點麵子嗎?
難道你就不怕他隨便告你一狀,叫你吃不了兜著走嗎?
趙大寶表示:“他敢搶我的功勞,為什麽就不能被我罵幾句了;罵他都是輕的,依著我的暴脾氣,打一頓都不夠解氣的,至少要打兩頓,打到連他老媽都不認得才好。”
你是出氣了,可是張溫哪受得了這種氣,頓時氣急攻心,幾欲吐血,雙手捂著胸口劇烈的咳嗽,憋得滿臉通紅。
“哎呀不好,別再氣死他,可就是罪過了。”趙大寶見他如此,也不敢過度刺激他。
於是改了口氣,笑著安慰他:“西北的天氣幹燥清冷,陰晴不定,張太尉年事已高,一定要多加注意保暖,別傷了身體;這樣,您老兒好好息著吧,我就不叨擾了;保重,告辭。”
這個趙大寶,可真能瞎掰扯。
張溫已經氣到說不出話來了,伏在案上顫抖不已。
“哎呀不好,我得趕緊走,再不走可就晚了,等我離開長安後你再死,可別害我。”趙大寶也怕惹事,趕緊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真是氣死人不償命。
離了長安後一路風風火火來到潼關,趙大寶卻突然停下腳步,滿臉愁容,看樣子甚是猶豫。
“完了,草率了,私自出兵可是謀逆之罪,我雖然上報了行程,可是還沒收到迴複,萬一不允許我出兵,那豈不是就麻煩了。”原來他還在想著這事呢,看來確實是有些魯莽了。
一旦越過潼關,可就沒有迴頭路了,等走出大山的時候,京師洛陽就擺在了眼前,萬一到了皇城之下再被人攔住,誣告他私自出兵,那不就成了千裏送人頭了嗎?
“不行,不能去洛陽,那裏實在太危險了,我還是另尋他路迴冀州吧。”俗話說一失足成千萬恨,再迴首已是百年身,還是小心點吧,小心駛得萬年船,趙大寶可不敢隨便冒這個風險。
“眼下我軍士氣正盛,正是討伐黑山之時,由此向北,從井陘驛道橫穿太行山,就在此陘之中擊破黑山賊。”趙大寶果斷的改變了行軍路線,而且選了一條離常山最近的路線。
他倒是很會算計。
而趙雲、典韋早已心知肚明,也都知道打黑山賊不過是個借口,迴冀州才是正事,隻是大家心照不宣,都不說出來而已,看來大家都挺懂行啊。
那是,這個時候誰敢說實話,一旦泄露了他們的真正心思,可就是欺君之罪,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所以逢人就得說是為了討伐黑山賊而來,這也是被逼無奈啊。
可是黑山張燕也不是吃素的,真能讓趙大寶順利通過井陘嗎?
不讓過,就打。
那能怎麽辦,反正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不打黑山賊就得背上‘造反’的罪名;打的話,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所以,該冒的風險還是要冒的,這才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趙大寶又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早已爛熟於胸。
這家夥,你是不是又忘了點啥?
啥?
你是隻看到了井陘驛道離常山最近,可是卻沒想到這條路卻是最難通行的;號稱‘太行八陘第五陘,天下九塞第六塞’的井陘古驛道,又豈是浪得虛名。
怎麽樣,傻眼了吧。
“嘿,這話說的,我趙大寶在裝逼的路上一路狂奔,從下曲陽一路狂奔到西涼,有人敢攔我嗎?這麽說吧,不是路太平而是你不行,就問你服不服?”好家夥,你這是又皮癢了吧。
“出發,過黃河去並州。”趙大寶一聲令下,大軍即刻掉頭北上,從蒲阪津渡過黃河,進入河東郡,之後循山穀一路北上經安邑過聞喜來到臨汾地界。
臨汾,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
汾水,汾者,大也,汾水因此而得名。
<莊子>曰:“白波若山,海水震蕩。”
因此此處山穀又叫白波穀。
什麽?
白波穀?
“白波賊出沒的地方嗎?”趙大寶一聽,頓時有股不祥的預感。
這可是足以比肩黑山賊的存在,而且這夥人可是第一批挾持天子,把天子當作傀儡的人,這麽一看,比黑山賊還牛;想不到傳說中的白波穀竟然是在這種地方,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全軍,小心戒備。”趙大寶不敢大意。
雖然白波賊不是多厲害的人物,但是也足有十幾萬人,俗話說好漢架不住人多,而且此處地形複雜,還是小心為妙。
西涼一戰,讓趙大寶學會了很多知識,天時地利人和,絕不隻是說說而已,連身經百戰的趙子龍都能被困山穀之中,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呢?
“此處雖然是山穀,可是地勢寬闊平坦,比較適合衝鋒,所以趙子龍打頭陣,典韋壓後,我親自居中調度。”趙大寶根據地勢很快就做出了部署,然後小心翼翼的沿著汾水繼續前進。
蛇行鼠步,說的就是你嗎?
也太小心了吧,要知道這個時候白波賊還沒開始發威呢,你緊張個什麽勁。
而且口中還振振有詞:“張太尉坐守長安,可分兵一半給我,若是討伐黑山賊有功,必然有張太尉一半的功勞,待我功成名就時,諸多賞賜也少不了你的,試問,還能繼續高升否?”
他現在已經是太尉了,再升,難道還能封王不成,你這是在暗示他造反嗎?
膽也太大了吧。
果然,一句話把張溫氣得吹胡子瞪眼,破口大罵:“豎子不得無禮,安敢出此逆言。”
趙大寶冷眼相看,自嘲道:“我自出兵以來,盡心討賊,食不果腹夜不能寐,生怕落個討賊不利的罪名;如今戰戰兢兢立些功勞,好歹獲賜關內侯,倍感恩寵,安敢有二心。”
他這是不滿關內侯這個封賞啊,像個怨婦似的,不讓他說出來,心裏就不痛快。
“隻是我等出生入死,卻不似張太尉這等悠閑,坐著就把功勞得了,當真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豈不是可喜可賀。”這是諷刺張溫不勞而獲嗎?
這家夥,怎麽啥話都敢說,人家張溫好歹是新上任的太尉,三公之一,而且他這個太尉與眾不同,乃是第一個不在朝廷的三公,恩寵至極,你就不能他留點麵子嗎?
難道你就不怕他隨便告你一狀,叫你吃不了兜著走嗎?
趙大寶表示:“他敢搶我的功勞,為什麽就不能被我罵幾句了;罵他都是輕的,依著我的暴脾氣,打一頓都不夠解氣的,至少要打兩頓,打到連他老媽都不認得才好。”
你是出氣了,可是張溫哪受得了這種氣,頓時氣急攻心,幾欲吐血,雙手捂著胸口劇烈的咳嗽,憋得滿臉通紅。
“哎呀不好,別再氣死他,可就是罪過了。”趙大寶見他如此,也不敢過度刺激他。
於是改了口氣,笑著安慰他:“西北的天氣幹燥清冷,陰晴不定,張太尉年事已高,一定要多加注意保暖,別傷了身體;這樣,您老兒好好息著吧,我就不叨擾了;保重,告辭。”
這個趙大寶,可真能瞎掰扯。
張溫已經氣到說不出話來了,伏在案上顫抖不已。
“哎呀不好,我得趕緊走,再不走可就晚了,等我離開長安後你再死,可別害我。”趙大寶也怕惹事,趕緊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真是氣死人不償命。
離了長安後一路風風火火來到潼關,趙大寶卻突然停下腳步,滿臉愁容,看樣子甚是猶豫。
“完了,草率了,私自出兵可是謀逆之罪,我雖然上報了行程,可是還沒收到迴複,萬一不允許我出兵,那豈不是就麻煩了。”原來他還在想著這事呢,看來確實是有些魯莽了。
一旦越過潼關,可就沒有迴頭路了,等走出大山的時候,京師洛陽就擺在了眼前,萬一到了皇城之下再被人攔住,誣告他私自出兵,那不就成了千裏送人頭了嗎?
“不行,不能去洛陽,那裏實在太危險了,我還是另尋他路迴冀州吧。”俗話說一失足成千萬恨,再迴首已是百年身,還是小心點吧,小心駛得萬年船,趙大寶可不敢隨便冒這個風險。
“眼下我軍士氣正盛,正是討伐黑山之時,由此向北,從井陘驛道橫穿太行山,就在此陘之中擊破黑山賊。”趙大寶果斷的改變了行軍路線,而且選了一條離常山最近的路線。
他倒是很會算計。
而趙雲、典韋早已心知肚明,也都知道打黑山賊不過是個借口,迴冀州才是正事,隻是大家心照不宣,都不說出來而已,看來大家都挺懂行啊。
那是,這個時候誰敢說實話,一旦泄露了他們的真正心思,可就是欺君之罪,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所以逢人就得說是為了討伐黑山賊而來,這也是被逼無奈啊。
可是黑山張燕也不是吃素的,真能讓趙大寶順利通過井陘嗎?
不讓過,就打。
那能怎麽辦,反正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不打黑山賊就得背上‘造反’的罪名;打的話,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所以,該冒的風險還是要冒的,這才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趙大寶又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早已爛熟於胸。
這家夥,你是不是又忘了點啥?
啥?
你是隻看到了井陘驛道離常山最近,可是卻沒想到這條路卻是最難通行的;號稱‘太行八陘第五陘,天下九塞第六塞’的井陘古驛道,又豈是浪得虛名。
怎麽樣,傻眼了吧。
“嘿,這話說的,我趙大寶在裝逼的路上一路狂奔,從下曲陽一路狂奔到西涼,有人敢攔我嗎?這麽說吧,不是路太平而是你不行,就問你服不服?”好家夥,你這是又皮癢了吧。
“出發,過黃河去並州。”趙大寶一聲令下,大軍即刻掉頭北上,從蒲阪津渡過黃河,進入河東郡,之後循山穀一路北上經安邑過聞喜來到臨汾地界。
臨汾,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
汾水,汾者,大也,汾水因此而得名。
<莊子>曰:“白波若山,海水震蕩。”
因此此處山穀又叫白波穀。
什麽?
白波穀?
“白波賊出沒的地方嗎?”趙大寶一聽,頓時有股不祥的預感。
這可是足以比肩黑山賊的存在,而且這夥人可是第一批挾持天子,把天子當作傀儡的人,這麽一看,比黑山賊還牛;想不到傳說中的白波穀竟然是在這種地方,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全軍,小心戒備。”趙大寶不敢大意。
雖然白波賊不是多厲害的人物,但是也足有十幾萬人,俗話說好漢架不住人多,而且此處地形複雜,還是小心為妙。
西涼一戰,讓趙大寶學會了很多知識,天時地利人和,絕不隻是說說而已,連身經百戰的趙子龍都能被困山穀之中,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呢?
“此處雖然是山穀,可是地勢寬闊平坦,比較適合衝鋒,所以趙子龍打頭陣,典韋壓後,我親自居中調度。”趙大寶根據地勢很快就做出了部署,然後小心翼翼的沿著汾水繼續前進。
蛇行鼠步,說的就是你嗎?
也太小心了吧,要知道這個時候白波賊還沒開始發威呢,你緊張個什麽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