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三路兵馬盡已退迴,而叛軍也已遠去,所以張溫待在隴關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引軍退迴到長安駐守,之後又上表功績,有功者獎,有過者罰。


    在等待封賞到達的這段日子裏,趙大寶駐守於陳倉,而董卓駐守於美陽,他們兩個人都跟張溫不對付,所以無一人願意進長安,眼不見心不煩,倒是落個清靜。


    冬去春來,一直等到二月份,封賞終於姍姍來遲。


    之前趙大寶自己上報的功績算是白瞎了,朝廷根本就沒拿他當迴事,怪不得一直都沒有迴消息呢,原來就是等張溫上報後,也好一塊進行封賞,這可真是操了蛋了,瞧不起誰呢這是?


    趙大寶有氣難舒,心裏尋思:“行,不用你們瞧不起我,現在的我你愛搭不理,未來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好嘛,你可真有出息。


    “不管怎麽說,終於還是等來了這個封賞的機會,所以我就不跟你們一般見識了。”趙大寶能活到現在,絕非偶然,至少自我安慰的本事已經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真是高人呐。


    平步青雲、光宗耀祖就指望這一哆嗦了,趙大寶信心滿滿,精神抖擻。


    先看周慎,因不聽勸諫、貪功冒進,導致全軍覆沒,罪在不赦,所以被革職免官押迴洛陽處置;他這是罪有應得,怨不得別人,不把他秋後問斬就是法外開恩了,他就偷著樂去吧。


    次看孫堅,因勸諫有功,拜為議郎;可是又因他受傷嚴重,幾乎喪命,所以朝廷準其迴江東養傷;這……無話可說,算他踩了狗屎運吧,隻說了兩句話就能升官,還能再離譜點嗎?


    難道是因為他快要死了,所以給他個安慰獎嗎?


    這也行?


    “唉算了,跟一個快要死的人慪什麽氣,就這樣吧,不要跟他計較了。”趙大寶表示理解。


    再看董卓,因擊退先零羌,又援救周慎、孫堅有功,所以封為台鄉侯,食邑千戶;好吧,救人的事雖然是意外,但毋庸置疑,有功則賞,所以這是董卓應該得到的封賞,沒什麽爭議。


    好,最後,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讓我們來看功勳卓著的偉大英雄趙大寶,因火燒木門道、收降叛軍、斬殺李文侯有功,賜關內侯,食邑百戶。


    ……


    誒?


    啥玩意?


    就一個關內侯就完事了?


    而且食邑百戶是什麽鬼,都不及董卓的一個零頭,這樣的封賞也敢拿出來丟人現眼,你是猴子派來的逗逼嗎?


    好吧,看在你不懂的份上,給你簡單解釋一下:“關內侯,位列二十等爵位中第十九等,有封號,無封地。”


    啥玩意?


    無封地?


    “那不就是純粹糊弄人的嗎?”趙大寶震驚了,猶如五雷轟頂,頓時裏焦外嫩,呆立當場。


    好吧,看來又是一個為了安慰人心,隨便給你安個名頭,叫你別鬧事的閑爵;而且因為沒有封地,所以自己不能親自收租,隻能依靠當地官吏派發。


    一兩豬油百人傳,這還能有好嗎?


    俗話說雁過拔毛,獸走留皮,就這麽經過層層剝削,說的好聽點他是食邑百戶,但是最後拿到手裏的能有十戶都得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讓我們在這裏相遇了。


    真是大白天點燈,好黑,好黑。


    哎,無奈。


    給的兵是最差的兵,而麵對的敵人卻是最強大的敵人,即便如此,趙大寶仍然義無反顧的孤軍深入,而且在沒有任何後援的情況下,憑一己之力斬殺李文侯,迫使叛軍退軍,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就這,卻僅僅隻得了個關內侯的爵位,甚至連列侯都算不上,還能再無恥點嗎?


    別急,還真有。


    啥?


    張溫因討賊有功,拜為太尉。


    太尉,三公之一,秩萬石,月奉三百五十斛;金印紫綬,掌天下武事,統天下兵馬。


    看看,什麽叫霸氣。


    呃……


    不好意思,這是人家張溫的官職,並不是趙大寶的,讓大夥失望了,哈哈。


    “行,算你狠。”趙大寶氣到無話可說。


    這也太欺負人了吧,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手裏有錢好辦事,朝中無人莫做官。”


    說得再不好聽點,那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


    好吧,趙大寶徹底服了,大寫的服,而且是五體投地,服你八輩祖宗的服。


    “行,我算是看透你們了,既然這樣,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老子不幹了。”趙大寶氣急敗壞,又犯了驢脾氣,一甩長袖,立馬就要迴冀州。


    真的可以這麽衝動嗎?


    別著急,這都是小場麵,還不會讓趙大寶因憤怒而失去理智。


    其實他心裏也明白,如果就這麽一走了之,張溫肯定會落井下石,隻需隨便告他一狀,一旦朝廷怪罪下來,估計連關內侯這種虛名都保不住,那不是虧大了,所以趙大寶才沒這麽傻。


    就見他眼珠一轉,有了主意;沒辦法,他的腦瓜就是這麽好使。


    嗬嗬!


    沒什麽,不吹會死係列;原諒他吧,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


    “涼州叛軍已退,而黑山賊又起,冀州諸郡縣深受其害,騎都尉趙大寶深受皇恩,無以為報,願以得勝之師進討黑山,保境安民,安撫百姓,祈望陛下恩準。”都說先禮後兵,所以趙大寶先上了一道奏章,表明自己出兵的目的,之後,也不管朝廷同不同意,點起兵馬就走。


    嘿,他就是這麽拽,你能奈他何,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唉,等等。


    是你的兵嗎你還點起來就走,你以為你能走得了嗎?


    哦,這麽一想,可能還真走不了。


    畢竟之前皇甫嵩借給他一千三百皇家侍衛,雖然後來死了一部分,隻剩下不到八百人;但是,就算是死了那也是皇家侍衛啊,平日裏吃慣了皇家飯,身份尊貴,所以肯定不會乖乖跟趙大寶迴冀州的;沒辦法,隻好如數還迴去,令旗也不敢私藏,就隨手交給了張溫。


    另外董卓借給他的三千騎兵也不敢私扣,隻好如數還給董卓,這樣剩下的那一萬多降兵可就是趙大寶自己的兵馬了,這都是他憑自己的本事收服的小兵,誰也別想要迴去。


    “誰敢說個不字,別怪我六親不認,勢必當場跟他翻臉。”你看,趙大寶這是真急眼了。


    誰說不是呢。


    出力的不討好,吃飯睡覺打豆豆、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反而升了太尉,這誰能忍?


    “拜拜了您呐!哥們不伺候了。”趙大寶伸手半握成劍指的樣子,舉過頭頂朝前一揮,瀟灑的跟張溫道別。


    搞得張溫一臉懵逼:“啥意思?”


    不懂就對了,鬱悶死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