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獨屬於大明的盛世


    朱樉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不解的問道:“先生,若是耕地的人不夠了,廣種薄收倒也能維持一定的糧食產出。”


    “可這樣肯定是與精耕細作有區別的,怎麽可能不影響到賦稅”


    對於林澈提出的官吏貪贓問題,朱樉覺得完全是天方夜譚。


    種田百姓的多寡,根本不可能扭轉這些人的作惡之心。


    搞不好糧食減產之後,留在家鄉種田的百姓,會被施以更繁重的勞作。


    用他們的汗水,將減少的糧食補迴來。


    “都說了多少次了,在軍事之外的事情上,多用點心思。”


    “還有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要老是鑽牛角尖。”


    林澈被朱樉的反問,搞得有些無語。


    他用食指輕輕敲了敲桌子,道:“我怕之前不是說過嗎遏製底層貪官汙吏與化肥改變社會格局的問題,是有很大的關聯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哪怕從精耕細作,退迴到粗耕粗種。”


    “在有了化肥的加持下,糧食的產量也不會降低多少。”


    在土地產出不變的情況下,越多的人進入工廠和移民。


    留在鄉間種田的百姓,就越是顯得彌足珍貴。


    朱樉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激動的說道:“先生,我懂了,天下的田畝和承載力,雖然都是有限的。”


    “但要是百姓的人數,低於田畝的上限,那麽就會出現地多人少的局麵。”


    “地主鄉紳們想要種田,就得切著留下來的百姓,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百姓求著地主老爺們當佃戶。”


    都不用林澈仔細講述,化肥在民間推廣開來後。


    鄉間地頭社會格局如何變化。


    朱樉就已經根據林澈之前的課程,推廣出了化肥推廣之後,百姓的日子恐怕不會比現在好多少。


    畢竟,地主士紳的貪婪,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唯一的好處,便是使用化肥之後。


    不用再像伺候親爹一樣,日以繼夜的伺候莊稼。


    就能得到不錯的收成。


    如此,便可以如林澈說的那樣,將更多的人送進工廠,和移民到海外了。


    “我說的沒錯吧,你小子別隻將腦筋都放在軍事上,就能想明白很多的問題。”


    林澈聽到朱樉的分析,給出了一個很高的評價。


    他咳了一聲道:“正如你所說,隻有百姓有了,除去種田之外,保證自己不餓死的途徑。”


    “才能有和地主鄉紳們,討價還價的權利,而不是隻能任人宰割。”


    “而底層的官吏,若不是因為收稅之事丟掉烏紗帽,就不會對百姓盤剝太多。”


    “不然人家直接撂挑子進工廠,亦或是加入移民隊伍。”


    “那老爺們的田地沒人種了,到時候倒黴的還是他們自己。”


    林澈很清楚,在封建時代想讓底層官吏,不與士紳地主同流合汙欺負百姓。


    基本上都是當地百姓武德充沛,讓這些蛀蟲們不敢妄動而已。


    除此之外,想要遏製他媽的貪婪。


    就隻有增加百姓的選擇,降低土地一條路可以走。


    畢竟在許多亂世平定的初年。


    因為人少地多的緣故,鄉紳地主得求著佃戶耕田。


    否則他們祖祖輩輩坑蒙拐騙來的土地。


    就要變成沒人種的荒地了。


    由於勞動力稀缺,以至於佃戶的地位,在短時間內得以提升。


    有的身子都能跟地主鄉紳,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


    這也是許多人吹噓的,地主都是好人的明證之一。


    隻可惜,這種和睦的情況,持續不了多長時間。


    等到人口滋生,鄉間再次出現人多地少的情況後。


    就又會變成佃戶求著地主老爺種地了。


    如今林澈提出去工廠做工,與移民良策。


    就是要將隻有在亂世平定後,百姓才會過上的好日子,強行提前數百年,再次在鄉野隻見重現。


    ……


    隔壁密室內。


    太子朱標默默的記下林澈的話後,不禁感歎道:“林先生,看問題總是這麽透徹。”


    “我大明的士紳地主,對於土地的渴望幾乎是無極限的。”


    “所以不論是檢舉,還是派都尉府檢校監督底層官吏,都無法完全解決百姓受到欺壓的問題。”


    “唯有主動減少種地的人口,使得大明再次出現人少地多的情況,都無需朝廷再費心費力,百姓的日子自己就好過了。”


    麵對這種另辟蹊徑的計策。


    朱元璋總算徹底明白了,林澈之前宣講的,工廠對大明的重要性了。


    如果能在大明各地,修滿紡織、化肥、白砂糖廠之類的工廠。


    在海外開拓無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殖民地…


    天下的士紳們,對待百姓的態度,必然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大明也會變成人人安居樂業的樂土。


    邁入連漢唐都沒有過的,獨屬於大明的盛世。


    朱元璋知道,要達到這個目的,還要走很長的路。


    不過他已然下定決心,至少要在有生之年,看到此等盛世的開端。


    於是向朱標吩咐道:“河南之地,百姓一名之事要抓緊。”


    “盡量趁著旱災的機會,將盡可能多的人轉移出來。”


    “林先生已經給了我們,指出了一條通往盛世王朝的路,但真正能走到哪一步,還得看你我父子的努力,伱懂嗎”


    朱標此時也是信心萬丈。


    對於朱元璋的命令,自然是不打折扣的答應下來。


    ……


    再說另一邊。


    林澈將工廠與移民的話題,做出了總結後,興之所至,提起了關於水師艦隊的問題。


    “你們可知道,我們大明雖然在鄱陽湖水戰中,使用了大量的艦船。”


    “但並不意味著,這些船隻就適合在海上航行的。”


    “若是不將其中的巨大缺陷改正,殖民新大陸的事,可能就隻是一句空話了。”


    朱樉還在琢磨,要不要在應天府。


    來個小範圍的移民,測試下百姓的日子會不會變好。


    沒想到,林澈突然拋出了,這個驚雷般的問題。


    朱樉雖然認為,大明水師天下無敵。


    收編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以及前元的船隊,現在大明的水師實力空前。


    但林澈突然之處大明艦隊有缺陷,還嚴重影響殖民大事。


    朱樉心裏雖然不怎麽信。


    可還是連忙收斂心神,問道:“先生,我大明水師到底存在什麽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