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了眼若有所悟的太子朱標。


    朱元璋正色問道:


    “老大,剛才林先生說的東西,你都記下來了”


    “啊”


    朱標似乎聽得入了神,居然忘了自己的任務。


    好在他的記性很好,向朱元璋告了聲罪,便龍飛鳳舞的記錄了起來。


    另一邊。


    朱樉聽完林澈的話,琢磨了片刻之後。


    卻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先生,既然在春秋時期,就有人知道這種情況發生,難道就沒人去主動的做點什麽幹預嗎”


    林澈微微一笑,沒有直接迴答朱樉的問題。


    轉而提起了另一件事:


    “我之前給你留的作業,你想出答案了嗎”


    聞言。


    在隔壁偷聽的朱元璋,瞬間就想到了,林澈在詔獄向朱樉提出的問題。


    同時也明白了林澈的意思。


    “皇帝在社會的整體結構裏,便是處於幹預者的角色。”


    “掌控!林先生,天子的功能,就是掌控這所有一切。”


    身為帝王,朱元璋對這兩句話深有感觸。


    另一邊的朱樉,在朱元璋低聲自語後,也激動的說出了自己與之相似的答案。


    林澈點了點頭,將朱樉的迴答,換了一個更加精確的詞。


    “準確的說,當今天子就是社會結構裏的調節者!”


    他侃侃而談,道:


    “在整個王朝的結構裏,天子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當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的時候。”


    “為了維護皇權,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天子必然會竭盡所能的去調節,想盡辦法的遏製這些無組織的力量,所以不能說沒有幹預。”


    朱樉有些不解的問道:


    “林先生,既然是有幹預的,那為什麽無組織力量,還會一直增長啊”


    很顯然,朱樉又被封建時代的局限性,束縛了思維。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皇帝在社會結構中,調節的方向和目的。”


    林澈抬了抬手,示意朱樉不要心急。


    他豎起一根手指緩緩說道。


    “其一,便是讓官僚機構,保持統一性和流動性。”


    “簡而言之,便是在維護政權同意的情況下。”


    “盡量給底層讀書人,留下上升通道,避免出現像兩晉時期之類的門閥大族。”


    朱樉史書讀得不多,聞言不禁疑惑道:


    “先生,教我的那些大儒們,對魏晉門閥的風骨多有褒獎。”


    “也說過,隋唐時期真是有門閥的存在,才有了大唐鐵騎橫掃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


    “可是在黃巢將門閥世家屠戮殆盡,各地再無世家門閥,幫助皇帝穩固皇權,以至於釀出五代十國之亂,無世家門閥庇護,我漢人竟然淪為雜胡韃子口中的挨宰羔羊!”


    “哪怕大宋結束亂世,卻也無力抗衡契丹、女真、西夏,最終引發華夏覆滅於偽元的悲慘境地。”


    盡管林澈已經和朱樉,從根本上解釋過。


    大宋軍事積貧積弱的原因。


    可是長久以來的傳統思想,還有那些大儒們日複一日的灌輸。


    使得他雖然認可林澈的說法。


    但也認為,華夏在大唐之後的衰弱,也與世家門閥脫不開關係。


    “吹大唐的世家也就算了,他們雖然也趴在大唐身上吸血,但打蠻族的時候也是出了力的。”


    “可是,魏晉是世家門閥,算什麽東西”


    林澈聽到朱樉一番胡謅,頓時忍不住笑了出來。


    在他眼裏,盡是掩飾不住的不屑。


    “所謂的魏晉風骨,不過是一群世襲罔替的達官貴族,磕五石散磕成了神經病,經常做出些常人難以理解的,瘋子行徑而已!”


    “伱以為,某些讀書人動不動就稱讚魏晉,懷念的是當時真正有風骨的名士嗎”


    “狗屁!他們懷念的是,魏晉時期達官貴族的世襲罔替!”


    在黑暗的兩晉時代。


    對於眾多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因自家實力強弱,確定了此生官職的門閥子弟。


    從來都不需要擔心,做官做的不好,會不會被罷官的問題。


    也不要妄想,在做出成績後,會得到升官的機會。


    一個蘿卜一個坑,這都是早就定好的。


    乍一看,朝廷似乎用官位,將天下大大小小的勢力。


    都籠絡到自己的麾下。


    從此整個王朝,便能夠享受萬事之太平。


    事實上,結果恰恰相反。


    因為上升通道的消失,整個王朝直接陷入一潭死水。


    而世家門閥除了造反之外,不管做什麽都不會影響自家地位。


    於是便想盡辦法,挖朝廷牆角,壯大自家的實力。


    最終,便是兩晉的覆滅,五胡亂華。


    “原來,魏晉時期的門閥世家,其實是趴在朝廷身上的吸血蟲”


    “他們控製了天下多數的資源,把持了所有的上升通道。”


    “以至於社會各階層失去了流動性,最終導致胡人在中原肆虐”


    朱樉經過林澈毫不客氣的揭露,所謂魏晉風骨的真想後。


    心中對世家門閥的好感大減。


    同時,還想向父皇申請,換掉如今在大學堂裏的那些大儒。


    這些人簡直胡說八道,害人不是。


    林澈等朱樉想明白了,便將話題轉了迴來。


    “正是如此,晉朝時有才卻出身低微的讀書人。”


    “因為身份限製,一怒之下就轉投了胡人,然後帶著胡兵暴打晉朝的門閥世家。”


    “所以往後的王朝,很多皇帝都在盡量保證,避免父死子替的門閥出現,給普通讀書人留下上升通道,以此將權力中心捏在自己手裏。”


    其實不止是中原王朝。


    就連隔壁的倭奴都出現過,很長時間被門閥貴族壟斷的情況。


    還是遣唐使在大唐求學歸來之後。


    經過一番血腥的爭鬥。


    最終進行了打架革新,廢棄古老的奴隸製度,施行了當時還很先進的封建製。


    正式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國家。


    “先生,那皇帝調節的第二點是什麽”


    朱樉消化了林澈講的內容後,便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後麵的知識。


    “聽說,應天府的燒鵝,配上紹興的女兒紅,味道可謂是一絕。”


    林澈沒有迴答朱樉的問題呢,而是摸了摸肚皮,說起不相幹的事情來。


    一聽這話,朱樉頓時怒了:


    “那個雜碎,讓他出門買吃的,都這麽久還不迴來。”


    “他是想要餓死先生,這時間眼看就要過午時了。”


    “等他迴來咱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不長眼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顛沛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顛沛人生並收藏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