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車隊的團支部正式宣布撤消了。

    又是一樁年初就轟動整個總站的新聞。按某些人的說法,今年是總站三十年的大慶年,必須要過幾個大檻。

    這前無先例,上無定論的出格行動,立刻招來了不少異議和非難。有指責輕率的,有擔心過火的,有預言前景的,有哀歎未來的。當然,這些論點主要來自與此沒有直接關係的車隊中老年幹部和車間及機關的青年,而車隊青年們,卻無一例外的全部舉雙手讚成,這不能不是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不隻是四隊先走一步已成定勢,其它隊的青年,尤其是各團支部的負責人,對此事都表現出少有的熱情和積極,不等上麵的文件下來,自己就跑到書記隊長跟前,詳細打聽,什麽時候咱隊也能照樣來一下。

    車隊的團員不好當,團支書就更難作了。組織不健全,工作沒人抓,連參加活動、交納團費這兩項基本義務都沒法保證,更不要提擴大發展,弄出成績。常年疲塌鬆散,眾人心也懶了,不把它當迴事。可是有這麽一個“團員”的紅帽子壓著,就不得不有所付出。

    就說四隊的團支書,也曾是運輸係統名噪一時的優秀團幹部。小夥子和周永福是同批畢業的專業生,七五年分到車隊時才二十一歲。從報到的那天起,許進山在他們眾多的證明文件中看到了幾張團員證,就開始注意每一個人了,盤算著如何把癱瘓多年的團組織重建起來。幾個月以後,周永福已成為全總站有口皆碑的明星級人物,而那個土裏土氣的小夥子姓甚名誰,在隊上卻僅有幾人知曉:一是管理員,二是財務員,三是許書記,四是易天昭(他是師傅)。其他人連這個叫楊亞林的名字都感到陌生,包括隊長也在內。因為他跟著易天昭的車,整天東奔西跑,用當年省報記者報道老易事跡的筆法分類列項,大概可以排成這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車路用去二百天,睡覺休息一百三,吃飯洗澡半個月,剩下娛樂帶吸煙。

    雖然這樣的比例統計並不夠嚴謹,但基本可以體現開車人的生活狀況。事實上,老易一年坐在隊裏的時間也不足二十個小時,聽說他還沒看過《海港》和《奇襲白虎團》,所以跟他的車實習的徒弟成了那樣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許進山把重整車隊團支部的計劃在支委會上攤開後,得到了全體委員的一致讚同。但是當他把新支書的候選人周永福推薦出來時,卻遭到眾人的反對。

    “什麽?你讓那個司令家的小少爺當支書?他算個啥貨色呀?”副隊長朱文山首先提出質問,“一年上車沒一月,技術不練政不學,成天滿世吹大牛,下棋常悔棋風劣。你想讓他搞出個什麽性質的團支部?我不同意,依我之見,他需要的是立刻跟車實習,先跑個十萬八千裏再說話。至於團支書,我看那個楊,楊什麽了,一下叫不出來,就是跟老易車跑的那個青年不錯。”

    他說的姓楊的小青年,車隊的多數人也不熟識,沒法形成決議。這件事就隻得掛起來了。為此許朱還鬧了場別扭,好在當時是老隊長當家,一力調解,才沒影響到正常工作。

    沒過多久,年輕的實習駕駛員轉正上崗了。楊亞林頭一個過關,單獨正式接受任務。有車就在隊上的運輸大榜上掛了名,有任務就能顯示開車人千裏之外是勤奮還是懶散。很快,許進山也注意起這個能幹的小夥子。多次找他談話,鼓勵他不僅生產要衝在前,政治也不能落後,要做又紅又專的新工人。

    楊亞林是個很懂事的青年,對擔任團支書的任命並不推托,隻是向書記提出一些沒法解決的困難。“我們做司機的第一任務就是在路上跑,要過次活動,人也難得聚攏,沒有半數的人也不成之為組織活動。你讓我如何操持。還是找個沒車的替補駕駛員來主持,也許更合乎車隊的特性。”

    許進山把各方麵的情況都向他做了講解。“黨支部對這些問題都做了細致的研究,最後大家還是認為,既然是車隊的團支部,沒有一個比較出色的駕駛員擔任這個支書,是難得叫人信服的。”接著他又認真的說道:“你放心,我們要重建團支部的目的,無非就是要把車隊的工作搞好,為了這個大根本,全隊人都會幫你的。”

    楊亞林沒有多說什麽,承擔起了在文革中癱瘓了七八年的團組織的支書職責。大張旗鼓地搞了幾次活動,在七十年代末的總站大整頓中也算個不小的事件。

    車隊的共青團工作確實難做,楊亞林剛上任時熱血沸騰,情緒激昂,用盡一切手段來維持這久病未愈殘缺不全的組織。象最基本的召開支部大會,學習文件也湊不足最低要求的人數,他幹脆按體裁衣,見機行事,有幾人就召幾人,履行最簡單的會議程序,然後帶上記錄材料,在路上遇到一個傳達一個。盡管一次會議要拖上兩三個星期,到底還是做到了團員與團組織保持緊密的聯係。這種被譽為“盤山路工作法”的先進經驗,一時在運輸戰線傳得紅紅火火,抄得沸沸揚揚。為此楊亞林被評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四車隊團支部也被評為優秀團支部,為車隊贏得了一麵錦旗。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亞林的年齡在默默增長,小夥子的滿腔熱情在滇西北高原逐漸冷卻。駕車以外的時間,自然而然開始向談情說愛,成家立業的方向傾斜,原先搞的那套見縫插針的團支部活動,也就不聲不響的被人忘記了。許進山相當著急,又找他談了幾次話,已近而立之年的楊亞林,這迴口氣也不一樣了。

    “許書記,按團的章程,我已是超齡的老團員了,還當什麽團支書呀。又來了不少年輕人,讓他們幹吧。你給我卸了包袱,輕輕爽爽幹個痛快,象易師傅那樣爭個大勞模。”

    “小楊,你可不能一走了之。對新學徒,你們負有傳幫帶的任務。看一看哪個有這方麵的才能,我讓他跟你的車跑上半年,你耐心的把那些工作法傳授傳授。”

    “不用,不用。聽說這批學員可能著呢,還有三個秀才,比我們那時候的水平要高一頭呢。”

    許進山並不相信他的話,隻以為是普通的托詞。這裏說不通,又到總站黨委那邊去找老友商量。正好這期間換了個辛書記,新書記也想把團委的工作大刀闊斧的抓一抓,聽他如此自薦,非常開心。“你隊上有如此能人,怎麽能長期埋藏呢,快快上調,盡其所力,盡其所用。”

    不久,總站的紅頭文件就下來了,一個成績顯赫的基層團支部書記升為團委書記。四車隊的團支部又一次癱瘓了,黨支部想了多種辦法也沒有使它正常運轉起來。

    啥時下來個文件,要求做這做那的,這一盤散沙,如何放得到一塊呢?去年“五•四”青年節,團委的幾個人心血來潮,一時興起,要搞個全站青年籃球友誼大賽。文件一下來,車隊支部可抓瞎了。每個隊三十歲以下的不足十人,多在外邊奔跑,留家的隻剩三五人。以往應付乒乓球、羽毛球之類單人小球賽還將就,打這些集體大球實在無法。說起來倒是真有幾個中學時的籃球高手,無奈長期不沾球,一是手感生,二是體力差,在球場上猛跑兩個來迴就喘不上氣了。不肯輕易服輸的車隊團員們,在四隊管理員的撮合下,湊一塊商量了兩個下午,最後決定幾家聯合組隊,才算沒有被拋開,好歹還爭了個第五名。

    看人家四隊這迴幹得多痛快,掛名的事沒有了。實際上,該出車照樣出車,該休息還是休息,一點不影響工作。青年有個什麽思想包袱,理念雛形,直接向黨支部匯報,也讓人們覺得心有中堅,眼有方向,意有寄托,行有實地。

    各車隊的黨支部書記,一邊旁觀著做為試點的四隊先行一步都有些什麽意料中的惡性變化,一邊還得承受著本隊青年們旁敲側擊的鼓動和緊鑼密鼓的諮詢。少不了要常到四隊走動走動,找熟悉的人談談,討論一些尚且不明朗的問題。將近一個月了,也不見少了團支部的四隊出現什麽真空地帶,小夥子跑車的勢頭反越幹越盛,似乎就是不容反駁的注釋。

    在這個時候,四車隊黨支部書記許進山探親歸隊了。

    兩個月的假期,說長不算長。沒想到家鄉那樣貧窮落後的山區,竟然也乘改革的大潮,有了基本溫飽奔小康的大變化了。這其實給了他深刻的印象,以前誰家有個人出來幹工,就是鄉裏人人羨慕的富裕戶。象自己這樣正式的高級駕駛員,肯定是村裏數一數二的高薪者,但這迴到家一算帳,他的工資隻能達到去年全村分配的中等水平。祖先傳下的千百年不變的傳統耕作開始更新,貧窮無知的山民們也懂得學著外邊的樣,摸索適合高原氣候,山林環境的農林牧付綜合致富之路。成績雖還不太顯赫,但其精神非常可嘉,發人深思。迴家的兩個月中,許進山想了很多,也動手幫他們幹了不少。他自信是帶著一種全新的觀念迴來的。

    迴到了長年工作的崗位,又有種嶄新的親切感。可以說,家鄉是生養他出世的母親,總站是教育他成人的父親。許進山一到車隊,先去管理員那兒銷了假,並同久別的熟人同事們談上幾句,順便把從家中帶迴來的特色水果,風味小食品散給眾人分享。

    剛到宿舍,扛迴來的提拉式大旅行袋還未收拾利索,坐下的座位還未發熱,旁邊的五車隊黨支書就聞訊來訪了。簡單的寒暄過後,很快就談起了青年工作的事情。一個是誠心求教,一個卻一無所知。當得知從此四車隊的團支部已不再複有,許進山大驚,連問“為什麽?”

    “你們隊的小劉副書記真有遠見。”人一有名,很快就傳開了,別的隊也這麽稱唿了。“這事抓的,幹脆利落,沒有一人反對。我想就不用再拖下去了,照樣跟著幹,錯不了。”

    “還是慎重點。有不少問題得從頭考慮。青年工作不能不做,撤了團組織可怎麽行?”許進山對現實狀況還缺乏了解,隻能用公式化的語言來迴答。

    “咱們明眼人不說瞎話,你我都是十年的老書記了。憑良心說,這十年來咱們團組織總共做了幾件象樣的事。依我看,撤了也不影響什麽。他們幹得就挺好的,年底搞大慶也沒聽說就空了。”

    “一陣子好,不等於長時期都好。多少年了,我們吃這方麵的苦頭還不夠多嗎?上麵發個號召,下麵起陣台風。不問青紅皂白,隻怕人說不忠。特別是我們這些山裏出來的民族幹部,哪個跟得不緊呢?迴頭想想,十多年做了多少有價值的好事。雖說主要是上麵的決策失誤,不是也同樣體現了我們本身的水平不高嗎。往後得學著多想想了,不能一聽風雷就躲雨。現在搞開放抓生產,頭腦一熱就把團支部撤掉。等過後呢?爛攤子還是要我們來收拾。政治工作是基礎,什麽時候也不能少,就象黨支部是命根子一樣,團支部怎麽能輕易撤消呢。”

    話不投機,說了幾句,說不到一塊兒,五隊支書就告辭走了。許進山也想找幾個隊上的人了解一下近來車隊的情況,尤其是劉正榮,要從頭問一問撤消團支部到底出於什麽用心。

    第二天一大早,許進山就來到了車隊。這是他迴來後頭迴組織學習,有許多新思想,新見解要對大家說說,使眾人有意無意地對這次學習留下較深刻的映象。當他走到本隊的地域,出乎意料的是竟發現四個辦公室的門一個也沒開,相鄰的車隊也是一樣,這是怎麽迴事?難道人們趁他離隊,連早已形成製度的早學習也撤消了?這如何了得?覺悟問題,不可姑息遷就,他憋著一肚子火,打開了大廳的門,走了進去。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驚訝不已。

    原本沿牆根四周擺放的長椅依然順序排列著,然而光彩全無。屋中央堂堂正正地佇放著一張大台球桌,按麵積算不過大廳的五分之一,以感覺看卻象占了半個屋子,搶盡了所有風流。包括牆上大大小小的獎狀錦旗,都黯淡無光。這些玩意兒隻在電影上見過,好象隻有將軍級的人才玩得起,怎麽也搬到這裏來了,不影響抓革命促生產嗎?試想,駕駛員都操杆打球了,還有人把方向盤嗎。認識問題,堅決堅定不移。

    再往四下看看,黑板安放在正麵,上邊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創建新時期一流的駕駛隊伍。”下邊豎寫著八行小字:“學習政治,提高覺悟;學習法律,遵紀守法;學習科學,精通技術;學習條例,文明禮貌。”看架勢簡直象個俱樂部,他們是要幹什麽呢?許進山想,是誰讓他們這樣幹的。聽專家說,人與萬物一般,有種天生的惰性,經常斥責著,催趕著,它就處於下風,不顯山不露水的。若是讓他們放開去玩耍,去休閑,誰還會收起心來幹吃苦耐勞的活呢?你看,這時已到上班時間了,還不見有人來。不用說,早都玩野了,得狠狠的……

    可以聽到走廊間有三兩個人走動,但都是其它隊的,沒有本車隊的。許進山坐在長椅上,煙都吸了半截了,還不見有人進來。他在這個隊當書記有二十多年了,政治學習經曆了幾個高潮和幾個低穀。就是在最糟糕的時候,也沒有過一人不到的現象,他越想越惱火,使勁把煙撳滅,想找個人發發火。

    就在這時,總算有人進來了。管理員見許進山臉色不好,沒等他出聲,搶先開口解釋道:今天是星期三,學習日程的安排是科技。為提高效率,幾個隊都集中在一隊大廳裏,聽技術人員講授有關汽車的生產和發展的知識。這也是近來幾個隊在一起商討製定的新學習方法。許進山沒話說,隻好跟管理員來到一隊的大課堂。

    同樣的大廳,這邊完全是另一個景象,另一種氣氛。按他十多年在車隊組織學習的經驗,這些成天在外的駕駛員一聚在一塊,三人煙不斷,五人聲難禁。這裏卻不見一絲煙霧,沒有一點竊語。往裏麵一看,滿屋盡人頭,百首同定眸,不分老中青,隻聽一人授。門邊的幾個人見他倆進來,誰也不吭聲,相互擠了擠,空出兩個座位讓他們坐下。

    今天主講人是技術科的副科長金技術員,講的是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許進山對這一切有些不能理解,但他知道必須承認現實,看來車隊也進步了。

    下了課,他叫上劉正榮迴到四隊的書記辦公室。代理書記細致地介紹了這段時間車隊工作的情況,重點講解了支部工作的變化和發展,自己的遠景規劃和幾個步驟,並且交代了幾項改動的具體事宜。準備結束黨支部臨時交給的任務,重返駕駛崗位。

    許進山止住了他,有些事還生疏,尤其是對一些安排和設想基礎理念還不清楚,他要劉正榮暫不上車,繼續進行工作。兩人接著對更大方麵的話題談開了,當得知總站已有通知,決定調車隊的胡秀才到團委工作,他的激動情緒再一次迸發而不能自已。

    什麽?就是那個油嘴滑舌,調皮搗蛋的小夥子,他不是才犯了大錯嗎?怎麽一轉眼又被誰看中,打算上調重用呢?其中的奧秘他弄不懂。另一方麵,即是上麵要調,肯定是有一技之能,不管從前對此人是何看法,此時也要考慮一下車隊會有多大損失。

    就象去年調走的那個於秀才吧。原先在隊上一直是個不起眼的角兒,調出去了幾個月,很快就紅火起來了。沒多久就當上了副科長,行政職務同自己平級,總站開的幹部會,人家也大模大樣地和自己同去參加,瞧著心裏真不舒服。當初這批年輕人剛到車隊時,聽人常提起“三秀才”,當時隻以為是這群毛頭小子相互間的玩笑話,那種年代能有幾個正正經經的秀才?一時沒在意,這才輕易放走了一個,不料一年來人家已是出人頭地,小有名氣了。如今又要抓一個,盡管以前是把他同周永福相待,然而卻有點出眾的能耐,也是不能草率答應的。

    平時再不順眼,有再多的勾心鬥角,一要出門看法就變了,立刻身價百倍。朱文山走了自不必說,就連周永福走了他都感到有點舍不得。許進山思前想後,覺得有必要主動出馬,勸說領導改變即定的主張,阻止這件事的發展。

    他關了門,向管理員交代了一下,直奔黨委辦公室。不巧,剛進門就讓小江給攔住了。老爺好見,秘書難求,不管說什麽,人家告訴他辛書記正與幾個省工會的官員談事,有天大的急事也請到旁邊的屋裏等上一小時。

    辦公室主任正好在這邊屋裏,兩人是老相識,久別重逢的問候過後,隨口談開了。“又是來檢查工作的?”許進山朝那邊會客室努努嘴,在他印象中,上麵來人非檢即查。

    “落實‘五•一’大匯演的。”年過中年的老主任臉上露出少有的喜色,得意地賣弄道:“看樣子今年的大獎,又該落在咱下關總站的囊中了。有多少年沒享受這份榮耀了。”

    “你都準備了什麽節目,這麽有把握。”

    “夠多的了。你要沒事,也去看看嘛。不是休假剛迴來嗎,還沒接班吧,再補休兩天。趁這機會先睹為快,他們就在大禮堂排練,天天有人彩排。我昨天去看了,挺有意思的。又是唱,又是跳,話劇看得眼淚冒。”

    許進山心不在此,無意多打聽,隨便應付道:“當年唱樣板戲也夠熱鬧的了。”

    “今非昔比,不可相提並論。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房頂碰破頭,保管還說妙。這些年輕人呀,平時給人的映象非瘋即癲,非呆即傻,一到上了舞台,想不到個個都成如此啦。特別是你們隊上的幾個小秀才,真有他們的能耐。”他聽到那邊辦公室有了響動,來不及多說了。“可能完了吧,我得去看看,你坐一會。有功夫就去看一眼吧,這時正排得紅火呢。”

    送走了客人,許進山被請進了辛書記的辦公室了坐穩。“怎麽樣?家裏都好嗎?”辛書記簡單地問道。他的思緒可能依然停留在剛才的談話中。

    “好,太好了。真沒想到,我們那個窮山區,也有了不小的變化。”這些話是昨晚想好的,準備對全隊的同事們說的,可惜早上學習沒輪到他講,憋在肚裏真不自在。這時有了機會,他也不顧聽者是什麽人,滔滔不絕地說開了。“那種民族地區,你不知道,千百年來都是一個樣,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從來不變。沒人管,沒人問,外邊改了多少朝,換了多少代,裏邊總是自己過自己的。隻有共產黨毛主席領導建立的人民共和國,才算徹底改變了一個樣。窮苦人翻身作主,推倒了落後的奴隸封建製度。自己種自己吃,那裏從來都列為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解放幾十年,又是老樣子。外邊再搞什麽政治運動,思想鬥爭,都跟他們無關。就象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國性的大運動,對他們的影響僅限於每家貼了主席像,連語錄本還做不到人手一冊,因為有大半人不識字。每天上山下地幹活,吃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年景好了,有點節餘可以拿到街子上換點穿的用的,這就是老少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了。年景不好連吃的也成問題。八一年我迴去過一趟,那時咱們這兒正轟轟烈烈的搞改革,全國農村也熱火朝天的興起聯產承包的新風,我想家裏也會變化吧。一到家,好象是另一個世界,一點動靜沒有。跟他們說什麽也不懂,還說眼下的生活就知足了。我一生氣,沒到期就趕迴來了。心想,省著一把勁,不如迴車隊來幹。”

    一開口講了這麽多,痛快了不少,這時他記起管理員教過的說話理論,不管在什麽場合,對什麽聽眾,都不可隻憑著一時性起,沒完沒了的添油加醋任意發揮。講話聽聲,必須看聽話的人是何態度,如果人家沒有興趣聽,就應該及早結束。他注意了一下辛書記的臉色,從溫和的微笑中得到鼓勵,於是他繼續說道:“這次迴去可就不是原來的樣了。人都動起來了,不光會做,而且還知道怎麽做。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幾百家上千人,都講改革,講致富,再不會滿足最普通的溫飽水平了。有些現象都是從沒想到的,比起他們來,我才發現自己落後了。他們見我迴家,說我在外麵見多識廣,要我做他們的顧問,我真不好意思呀。”

    “不錯嘛。看來這趟探親收獲不小哇。”辛書記含蓄地說道:“有沒有注意到,這邊家裏的變化也不少呀。”

    “聽他們說到一些,我也是為這個來找你的。書記,你來了有一年了,你曉得,我這人理論水平低,最大的缺點就是對人才的關心培養得不夠。長期的經驗讓我認識到了一點,要搞好工作,光靠一人是不行的。要有一大批優秀的中老年和青年的同誌相幫著才行。這次迴來,準備著重抓一下青年駕駛員的工作。我想,黨委是不是先不要調人。”

    辛書記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淡淡地說道:“總站也打算要大抓共青團工作。從全局出發,你應該把眼光放開些。”

    “象小胡這樣的青年,還有很多缺點,正需要在運輸戰線上進行鍛煉教育和培養。”

    “看來你已經了解了不少,但有些事還不清楚。我不批評你,才迴來嘛,對情況不熟悉,情有可原。調不調人還要由上級決定,不是你我可以講價的。”

    “不管怎麽說,人我是不能放的。你想,一年來,總站從四隊調出去了多少人,一有個好些的就往外調,再調我的隊不垮了?”道理上講不通,許進山使起性子,采用強硬的口氣抵製道:“除非先撤了我。”

    “不許這樣說話。”辛書記也一改往常謙和的笑容,嚴肅地對他說道:“許進山同誌,這是什麽性質的問題,你迴去認真想一想。你是黨的老幹部了,怎麽可以這樣對待組織。事情還沒結束,我不多說了。等最後決定下來,該怎麽辦還怎麽辦。迴去至少把黨章讀上三遍。”

    許進山垂頭喪氣,蕩然若失的離開了黨委辦公室。他從家裏帶著一腔熱血而歸,可上班的第一天,就碰上那麽多的不可思議的麻煩,結果還挨了黨委書記的一通嚴厲批評,實在叫人想不通。自己的良苦用心誰能解?那麽多的委屈憂愁向誰訴?

    從辦公室出來,他在總站內無目的地轉來轉去,在車間旁遇上了老搭檔,四車隊隊長易天昭。兩人來曆、學曆、工齡、黨齡都相差無幾,恐怕此時隻有他能理解自己了。許進山走上前,就把一肚子的怨氣朝他發泄。可是易隊長正忙著,時不時東跑西顛走動著,與工人們粗聲大氣地交談著,根本沒功夫停在某個固定的地點。許進山也不管這些,一直跟隨在左右,有機會就講幾句。

    直到下班,易天昭結束了工場裏繁忙的事務,拉他到附近一家遠房親戚辦的個體經營的小飯館裏吃飯。坐下來後,隨便點了幾份酒菜,許進山才得以順順當當表達內心的苦惱。“看架勢,我們這些老家夥都過時了。如今是年輕人的天下,老東西該靠邊站了。”

    “哎,你這話可說得不太好,不象你一貫的態度,又在家中賭了氣了?不要緊,先緩兩天,熟悉熟悉隊上的事,慢慢再開始工作。”易天昭心胸開闊,不象老夥計那麽煩躁。“來,喝上半杯,解解悶,想開點。我覺得,這陣子倒是我們一展雄姿的時候了。”

    “時代一去不複返了。不是二十年前的年代了,不中用了,走到哪裏都沒人理。”

    “不對,不對。這是偏見。有些時候,年輕人看問題比我們精明,這個必須承認。但做起來以後,我們的老經驗又可以幫助他們少走許多彎路,這也是事實。我的看法是,老年和青年要緊密團結在一起,千萬不能有相互看不起,或者相互不信任的想法,才能搞好工作。這一段隊上的各項工作都開展得有聲有色,你這幾天多了解了解,認真總結一下。”易天昭給老友的碗裏夾了一塊肉,“吃。人到什麽時候也不能灰心喪氣,還記得師傅的話嗎?沒有不動的車,隻要無能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滇路盤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2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20°並收藏滇路盤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