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總算袖手,不再為這些無人問津的畫傷腦筋:木心哎,不是我無能,家鄉為你蓋了美術館,還有比這更好的歸宿嗎?


    而域外的陌生人卻一槓子插進來。今年春,英國bbc電台將要製作大型文獻紀錄片《文明》,中國部分,擬拍攝宋元以降的山水畫。攝製組輾轉找來,走訪烏鎮,導演艾什利事先致信,解釋了他的初步計劃:


    木心可能是這部關於山水畫電影的第一個故事。我們為以下幾個理由選擇了木心。


    這是意外的消息。他們從哪裏得知木心,並選擇他?


    這部電影將探討逾千年的中國山水畫歷程,但需要一個作為開場的故事,以便詮釋山水畫藝術的力量及其理由。無論山水畫作為慰藉、作為靈感的來源,是對天堂的嚮往抑或伊甸園的輓歌,木心的故事會讓我們體認:山水畫可以如此個人,同時,還能寄託畫家的憧憬和慰藉。我們對記錄木心的故事感興趣,它可以代表非常傳統的中國式山水畫藝術。


    老頭子要是活著,讀到,我猜他會一愣:慰藉、靈感、天堂、伊甸園……?他的轉印畫居然潛伏著這位英國人所窺見的歷史線索?他竟「代表非常傳統的中國式山水畫藝術」?以國內理所當然的定義,木心不是「國畫家」(太多「國畫家」正畫著無數「山水畫」),而這位英國佬的視角來自異文化,他的說法,會被此岸認同嗎?


    但艾什利的意思正可借我一個維度(這維度是中國與「世界」的,也是木心自身的),循入有趣而困難的話題:由西洋人看來,木心來自山水畫傳統,由我們看來,無論作為背景還是資源,「中國」(如果有必要動用這個詞)對木心意味著什麽?事情落到他的實踐與姿態,「中國」在哪裏?為什麽他不肯凸顯他的中國身份,而且不畫國畫?


    通常,國內的西畫家(更別提國畫家)會以不同的理由(民族性、文化傳統、東方風格、道家淵源、政治語境)渲染並利用中國背景(這是失根的一代才會當真的話語),木心不玩這類花招。中國背景之於他、於他那代人,不言而喻,但木心不言,也不喻,仿佛若無其事。


    他的若有其事是什麽呢,是他在茲念茲的所謂「世界性」。


    他的趣味(江南藝專胎記),說過了;他長期有誌於現代藝術(臨老玩弄「純抽象」),也說過了。這些故事都能對應他的寫作立場的「世界性」——雖然進入他的文學、文字、文風,「世界性」這一宏大表述仍將步入迷津,但如木心這般在乎「世界性」的作家,本土當代文學恐怕很難遇到另一個例子,《文學迴憶錄》,便是世界主義文學觀的長篇獨白。


    但文學的「世界主義」會在他的繪畫中遭遇兩難(抑或:什麽是繪畫中的「古文」或「白話」?),而他的畫麵與他自述的宋元人名單,並沒有可指認的關係,何況轉印畫根本不是「國畫」。但在外人看來(譬如艾什利),為什麽上千年來,中國人喜歡描繪山水畫(沒有一個國族具有這等綿長而延續的「風景畫」傳統)?木心獨鍾山水畫,這是他無可迴避的「中國」資源,而他為之緘默。他能以十四行的商籟體,全部重寫《詩經》,繪畫,是另一迴事:繪畫不是語言。所謂「繪畫語言」,不過是形容詞。


    所以我不確定以下的分析是關於文學與繪畫,抑或關於木心。


    我不是在暗示:紐約時期的木心迴向中國背景——有如迴家,多數留洋畫家晚歲轉向中國畫工具:劉海粟、趙無極、吳冠中——木心不做這件事。他的寓所不設文房四寶(美術館陳列的老硯台,是他迴烏鎮後有人送他的,他從未用過),也沒有半張宣紙(我幾次送他,他不要);他嘲笑留洋前輩的晚年國畫(他說,那是「票友」水準)。他接受林風眠既非西畫、亦非「國畫」的那樣一種曖昧的方式,是不願陷入似是而非的所謂「文化」的界分。


    他一筆好字,抄詩,弄題簽,就寫在硬紙或複印紙上(也許他是對的:直到明清這才出現宣紙)。我說可惜了,他順下目光,嗒然說道:「寫字麽,根本是絕望的……魏晉人寫過了,寫什麽寫!」同樣,談及所謂國畫,他的斷語很簡單:「國畫是完了的,走不下去的。」別說今人,兩宋之後,他僅矚目可數的幾位元明畫家。但他的意見無涉文化激進主義(譬如「國畫衰亡論」),隻如訪談中所示:喜歡,或不喜歡。


    在他,繪畫與文學顯然是兩件事。他坐下寫作,極度警策。「一杯茶、一支煙,頭腦光清!」他常這樣凜然說道;他畫畫,卻是感覺的、直截的:


    想什麽想,畫畫不要想!


    單隻寫作的人不會這樣看待文學——也不會這樣看待繪畫——忽而,木心快意地說:「還是寫作爽氣!」我聽出,他是在指繪畫:繪畫,令他犯難。長達十餘年不畫畫的歲月,他沒完沒了說他還想寫什麽、怎樣寫——繪畫,他想幹什麽?瞧著紐約美術館與畫廊滿進滿出的「世界」藝術,他心裏明白,那不是他要做、他能做的事。


    他的文學世界觀,相對一貫(譯作,就是他的世界文學、文學世界),他的繪畫世界觀(假如可以這麽說的話)則相對曖昧,藏著他自己未予深究的隱衷與變數。晚年他說自己是個「古典主義者」,那是針對他曾嚮往的「現代主義」,這個「現代主義」,包括他的繪畫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岪與木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丹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丹青並收藏張岪與木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