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那天,不料自行趕來的陌生讀者竟逾百位,簽了到,不知誰是誰,也不知從哪裏來,如何地來。由各省市抵達浙江桐鄉,頗費周折,便是就近從滬杭開車尋來,高速路也常會錯過出口。木心初到那兩年,我曾幾度迷失道中,累先生久等。


    有位湖北來的大學生在追思會上說,聞知噩耗,他放下功課,從武漢坐十五個鍾頭火車來這裏,懷揣木心七本書,一路讀。我又問人叢中另一位小夥子哪裏來,迴說是煙臺,也從微博看到訃告,放下事情,上了火車,看他的孩子臉,頂多大學一年級。那天,總有七八位年輕人不約而同說,他們讀木心時正當高中。高中少年,讀得懂麽?再想想,木心在茅盾書屋讀古書、讀洋書,也就十幾歲。


    下午的追思會上,烏鎮外事導遊沈曉玉說出一件中午發生的故事:林慧宜,中國台灣女士,上午隨旅遊團來到烏鎮打聽木心,要見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她在對岸讀木心,時年十六歲,此後與先生通過書信;二十多年來,自認水準遠不及,不敢趨前見木心,其間留學德國,遠嫁義大利,近時聽說先生還鄉了,決定尋來烏鎮。


    於是陪同告訴林女士:「老先生逝世了,上午是桐鄉的葬禮,下午三點你來參加追思會。」旅遊團定兩點離烏鎮,中午,林女士走來昭明書院,獨自默坐一小時——那一小時,先生正在熔化——離開前,她給導遊留了自己的名姓與郵箱。


    多像是四流劇本的廉價情節,然而確有其人,是真事:本月我來紐約侍奉老母,兩位美國電影人在皇後美術館又辦了一場木心座談會。我早到了,出門抽菸,迎麵撞見前來赴會的林女士,身邊是異國的夫君,還有他們的小孩子。她認出我,登時大哭,從包裏取出木心給她的一遝信。我原以為她是年少浪漫的女書生,談下來,結果她去歐洲修的是康德與尼采,日後教的是美學,隻為眼界學問長進了,能來見木心。


    「他玩笑開得太大了!」林女士哭笑莫辨地說,「自己走了,偏要招我那天來!」


    木心的讀者在哪裏?木心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聽說有人讀他的書,他便誇口寫篇《論讀者》。多年來,若是傳過一兩句讀者的讚美——雖然很少,雖然很遲——他會長久記得,倘若話說得好看,他能複述如背誦,每次不會說錯。他說,他與世界的關係隻在讀者,但他不見人。


    讀者想要見他,也作難。那天,幾乎每一位不曾見過先生的發言者都說,他們想去看他,橫豎不敢去。守護病榻的青島青年劉正偉,當初隻為見木心,辭了工作,遠來烏鎮找份工,十八個月間每周騎了車繞著他的宅子轉,不敢去敲門。


    非要到他死了,讀者這才來麽?現在,上百位各地讀者與木心在葬禮上會麵了。


    十二月二十四日。嚴寒,大晴,大告別廳門首懸起黑色的布幅。一進門,隔夜新紮的十個鮮花圈分置左右,靈台周圍全換了黃白色的新菊。尚未進人的廳堂,寒冷空闊。八點後,烏鎮旅遊公司的工作團隊,桐鄉電視台主持人與若幹文聯成員,列名治喪委員會的京滬兩地近十位作家,陌生的青年讀者,還有晚晴小築司廚的沈師傅,洗衣打掃的阿姨,陸續到了。十餘位侍護先生的青年混在人叢中,期期艾艾,苦著臉,我想起醫院的日子,現在木心不需要他們了。


    先生躲著。他從來隱在不易找尋的地方,因為深深的羞怯、固執,還因為難以被解讀被尊敬的理由。過一會兒他將被移出來,給大家看——隻能用「移出」這個詞了——我知道木心每將見人,多麽鄭重。如今總算明白,人死了,頭一件事,便是任人擺布。兩天來我已熟悉這殯儀館,此刻舉哀在即,我卻對忙碌籌辦的喪儀,蕪然陌生。先生願意麽?有人送,沒人送,清寂,抑或隆重,如何是對?多年來我習慣凡事遵從他,成全他不肯屈就的性情。病床囈語中,他忽然說出他的倔強,沒有上下文,說時,提高了嗓音,一字一頓:


    不是不要,在乎要法,與其要法,不如不要。


    他當然並非是在說葬禮,而葬禮也是一種「要」。不能問他了。當他被扶起坐好,簽署文件,他惦念的是紛紛遺稿,沒一句提及葬禮。


    在花叢、靈台與大門口的近十米間距,圍欄豎了起來,弔客陸續增多,漫進大廳。不少學生模樣的男女,好年輕,一聲不響,靠牆站開。九點前,我記得自己與熟悉或初識的來人握手說話,或在門口,或在休息室,同時,工作人員不斷走來確認種種瑣事。曹立偉,我在美院與紐約的老友,居然趕到了,才剛伸手一握,他扭頭望見先生的遺像,猛地,撫臉哽咽(一九九〇年前後,先生一度借宿他家)。沈師傅,趁我稍空的當口探頭說道:「問問領導,接下去我和阿姨還在老先生這裏做事麽?」(是啊,人的離去是被這樣的家事提醒。)春陽來了,瞧見大廳的布置,破涕而有笑意:「很好看,很好看!」這麽說著,卻又眼淚淌下來(初起是她夫婦親送先生來桐鄉治病,此番再來,已是先生的喪儀)。在紛亂的人叢中,小代、小楊顯得次要而孤單,無所事事,來客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卻多年見慣了同一的情景:木心身邊,就是他倆,如先生的家眷,也如我的孩子。


    八點半,還是九點?忽然,昨日輯錄的音樂響起來,漫溢全廳。先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連串琴擊,明亮愉悅,漸次增高、遞進、飛散,接著是莫紮特《安魂曲》的集體女聲,絕望透頂,升舉盤旋:這裏不是教堂,而這異質的文化即便在一座中國的殯儀館,亦如霸權,挾持西來事物的律令與強勢,堂而皇之,籠罩人群,不顧人群,以音樂自己的主張,宣說行進——奇怪,在北京選取樂章及在烏鎮輯錄時的得意、興奮,全然消褪了。我幾乎沒在聽,或者,竟未聽見,此刻寫著,這才「想起」那天的靈堂樂音——人愈來愈多了,紛然嘈雜,漸漸聚到圍欄跟前,正對花叢環繞的靈台,對著遺像中的木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岪與木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丹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丹青並收藏張岪與木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