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曾經是一座隻有六條彎曲街道的邊陲小鎮,人口不足3萬,清一色的低矮平房和茅草房,最高的樓不過六層,周邊是一片荒坡野嶺。但是它臨近香港,一河之隔就是已實現經濟騰飛的東方之珠。1979年4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對廣東省領導人說:「還是辦經濟特區好,過去陝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錢,你們自己去搞,爭取殺出一條血路來。」於是便有了南海邊的「那個圈」,小鎮深圳被列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深圳迅速崛起,沉睡的山丘被推平、荒溝被填平,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在這裏平地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式城市,一畝畝良田、一個個漁村迅速變為高樓大廈,國貿大廈建設工程中三天一層樓的速度被概括為「深圳速度」,迅速震撼全國。「深圳速度」引發了中國社會的一場觀念革命,「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成為中國改革發展大潮中的最強音。一時間,全國的人都在談論充滿生機的深圳,談論那裏遍地黃金的傳說。


    轉入地方後,任正非才發現,軍隊裏那種淳樸的作風與現實情況簡直是天壤之別,商品經濟大潮中唯利是圖、陰謀算計的伎倆,讓他一時難以適應,更無駕馭它的能力。如此一來,他淳厚樸實、耿直的秉性也就免不了栽跟頭。由於看不慣一些部門領導得過且過的行為,他豪情滿懷地給老總立「軍令狀」,要求將旗下的一個公司交給他管理。然而熱情換來的隻是冷漠,他的要求沒有獲得批準。瞬間,他的心變得冰涼冰涼的。


    老總為了安慰任正非,讓他到下麵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正是在那裏,40多歲的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冬天」。


    由於習慣了部隊慷慨與坦誠的環境,對一些商業陷阱毫無防備,任正非做一筆生意被別人騙了,200多萬貨款收不迴來。20世紀80年代末,200萬元人民幣不是一筆小數目(按當時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不亞於2009年的1個億),當年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


    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在令人羨慕的大國企南油集團待不下去了。此時的任正非下有一兒一女要撫養,上有退休的老父老母要贍養,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正值所謂「上有老下有小」、青春不再、未來尚長的中年之際。想必那時的任正非對人生的坎坷無比傷感。


    之後,任正非開了一個電子公司,但是結果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麽美好,收益不大,隻能在生存線上徘徊。


    這一係列的不順直接導致了任正非的家庭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他的夫人是四川省省領導的女兒,在任正非轉業的時候就已經是南油集團的高層了,而任正非混得很一般。任正非比較愛家,自己轉到深圳後,也把家人都接來深圳住。父母和弟妹們的到來,讓家庭矛盾與工作矛盾開始有了糾葛。這段原本圓滿的婚姻不得不以解體告終。任正非曾感嘆過生活無常,愛情難測,年輕時滿腔熱情但感情失意,功成名就後愛人已經遠去。


    當兵出身的人最大優點是敢於打硬仗,啃硬骨頭,吃苦耐勞;但缺點也是明顯的,如不適應商品經濟,領導與服從意識濃,抑製個性發展等。為了支援特區建設,當時國務院、中央軍委曾調基建工程兵兩萬人到深圳執行基建任務,次年他們被集體轉業改編為地方國有建築企業。脫下軍裝的建設者們麵對市場經濟中的如林強手和不規則競爭,由於思想意識跟不上、服務意識差、不熟悉環境,一度幾乎無飯可吃。


    來到這座新興城市的任正非似乎也沒有完全適應過來,麵對花團錦簇的外部世界他的雄心被本能地激發出來,但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途徑。


    一個曾經豪情滿懷、自信堅強的人混成這樣,這種打擊落在一般人的身上,估計早就一蹶不振了。但是,任正非不是一般人,他沒有時間去感傷,家庭的責任、事業的急迫,令任正非走上了一條下海幹實事的道路。就這樣,處於中年危機之中的任正非被逼無奈開始創業,華為誕生了。就這樣,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多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這幾年,挫折成了任正非的夥伴,隨影而行、揮之不去。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最後的「撒手鐧」也許就是冒險、「賭一把」了。正是無處可以就業,所以任正非才被迫重新走上通信行業這一塊屬於自己的優勢領域。


    第二章 稚嫩華為,破土而出


    「創業艱難百戰多。」創業是一個篳路藍縷的過程,時時充滿風險,它是對人生的一次磨鍊。前方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創業需要披荊斬棘,經歷無數的失敗與挫折;需要堅強的意誌、堅持不懈的努力。華為創立之初,任正非就提出以技術立足,獨立自主,決不向跨國巨頭低頭,為此他「潑金如水」,保證每年把銷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中,聚集了大批研發人員,頂著負債和破產的壓力,他毫不畏懼。就是憑著這股倔強勁,華為的路越走越寬。


    第一節 闖通信江湖,華為橫空出世


    電影大師卓別林的《淘金熱》,以19世紀中葉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黃金為背景,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人們趨之若鶩、急於淘金髮財致富的場景。20世紀80年代,中國也經歷了一場「淘金熱」。當時的深圳,正值倒買倒賣階段,「知識無用論」盛極一時,接著又經歷了泡沫經濟(房地產、股票),不少人從中大發橫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任正非正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凡禹/燕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凡禹/燕君並收藏任正非正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