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設想一種場景,討論一下。
某山區裏種了很多果木,山楂、棗、梨、杏、核桃之類。果賤傷農,總有人在路邊販賣,往往是女人或老人,擺幾隻荊筐,相守一天,不見得賣出多少。話說這年早秋,山楂初熟,一輛汽車在路邊停下來,因為看見了賣山楂的人。他們下來,心情極佳,大聲讚嘆且拍攝山麓上的樹木,至於買山楂,大是義舉,非做不可。
「山楂真紅啊!」「多少錢一斤?」「是您家裏種的嗎?」「酸嗎?」「我要串成項鍊,你們說怎麽樣?」……
在混亂中,果農深中肯綮地迴答:「五塊一斤。」一個人向同伴說:「五塊,貴嗎?」
「剛下來,不算貴。山裏的,最『生態』,沒打農藥什麽的……您沒打吧?」
果農臉不變色,說:「沒打。」「山楂種起來很辛苦吧,」路人一邊挑選一邊寒暄,「是不是要爬上樹摘?」
果農順著說:「是啊。」
路人大聲驚嘆:「太危險了。咱們合個影吧。」
這便是我所說的角色對話。我知道,因為當時我歇腳,就在旁邊看著呢。
這些人走了,又來一個人。其實沒有,下麵的對話是我瞎編的。假定這人是稀泥客一派,又自稱是追求真實的人。
「怎麽賣啊?」
「五塊。」
「什麽玩意就五塊?我們家那邊才三塊。收購價也就一塊吧?」
「這山楂好,在城裏買不到。」「哪兒好?也不怎麽紅,還一股農藥味……天呢,活活酸死我了。」
「放放就甜了……種點東西不容易,還得上樹摘,淨刺兒……」
「騙誰呀?我還沒聽說上樹摘山楂呢。這麽著,十塊三斤。」果農忍無可忍:「不賣。多少錢也不賣給你。」
這個假想的人在我想像中離開後,我歇夠了,來到攤邊。「怎麽賣?」
「一斤五塊。」
「稱二斤。」
這才是我理想中的對話。不過我臨走時,果農又來了一句:「慢走啊!」——真是個怪人。
大道和小道
孟子說:「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但說到遊玩,我最喜歡的是縣道,其次省道,國道又次之,最不喜歡的是端端正正的高速公路。
一百多條國道中,大有非常美妙的路段,不過多數情況下,國道對我來說,太熱鬧了。人們把房屋、集市、作坊、營地等等,或建在大路兩側,或遷移至此,自古而然。有時,在國道開一天車,如同穿過幾百公裏的長鎮,是極其疲勞的。經常,你從幾公裏連片村鎮中掙紮出來,駛入一段安靜、陰涼、平整的公路,舒適地把身體靠在座椅上,喘一口氣,甚至想喝口水,這時,一條狗躥過公路,你有點警惕了,這是個不好的信號。果然,又一條狗出現了,然後是它的主人,然後是更多的狗和主人,猝不及防地,轉過一個彎,眼前便是一長排夾道的房屋,各種車輛朝你駛來,水窪和暗坑也開始散布在道路上了。
是的,國道大抵是平整的,而穿村過寨的地方例外。由於頻繁的人類活動,村鎮中的國道不但擁擠,還幾乎總是破破爛爛的。我這麽說,有點無情,因為對於生活在國道兩側的居民來說,要求他們限製自己的活動,是過於殘忍的要求。我很小的時候,有四年生活在101國道旁邊,那時路上的車很少,公路就是我們的遊樂場,我們在公路上滑冰、推鐵圈,用彈弓打電線桿上的瓷瓶(想必是別的孩子,不是我),成年人也有他們的公路娛樂或工作,易勢而處,也就不好說別人了。公路是沿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有多豐富,公路就有多熱鬧。
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對國道上五花八門的內容,就不大皺眉頭了。有一件事我記得很清楚,在甘肅的舟曲縣,一位老人穿過公路,我是從來不向行人鳴笛的,即使如此,汽車駛近時,他仍然迴過頭,向我怒目而視,且示威似的放慢了步子。我不喜歡他老人家流露出來的乖僻氣質,卻欣賞他反抗的姿態,所以,對此刻自己充當著他生活中敵對力量的象徵物,也不覺得有什麽委屈。在貴州的山區,天冷的時候,可敬的狗都在國道上曬太陽,車輛經過時,隻有一些格外老成的,抬一下頭,給予注目,其餘繼續保養它們的毛皮,至多搖搖尾巴而已。我是不喜歡狗的,然而行車至此,無法不對這從容的哲學讚嘆有加,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國道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經常可以趕集。我喜歡趕集,盡管很少買什麽,但在孤單的時候,忽然熱鬧一下,心裏高興。我知道自己身上有一種漠視生活的危險傾向,趕一趕集,不論是自我糾正還是自我欺騙,總有些遏止之功吧。車輛穿過摩肩接踵的集市,本來就困難,索性慢下來,停下來,對心情是很好的調整。盡管有這些好處,這些年,如有可能,我還是盡量迴避國道,主要的原因,是大卡車太多了,它們把道路壓得稀爛,它們轟鳴,它們的司機打瞌睡。出去遊玩,如果隻需要一種準備工作,那一定是先查一下,你要去或經過的地方有沒有「礦產豐富」的,千萬要躲開這些所在。一次,我很不幸地途經鄂爾多斯與山西的交界地區,夾在幾萬輛重型卡車之間,探頭探腦地鑽不出來。上麵是障天的煙塵,下麵是大坑和小坑,在工業家眼中,這自是繁榮景象,對我而言則有點像世界末日。
某山區裏種了很多果木,山楂、棗、梨、杏、核桃之類。果賤傷農,總有人在路邊販賣,往往是女人或老人,擺幾隻荊筐,相守一天,不見得賣出多少。話說這年早秋,山楂初熟,一輛汽車在路邊停下來,因為看見了賣山楂的人。他們下來,心情極佳,大聲讚嘆且拍攝山麓上的樹木,至於買山楂,大是義舉,非做不可。
「山楂真紅啊!」「多少錢一斤?」「是您家裏種的嗎?」「酸嗎?」「我要串成項鍊,你們說怎麽樣?」……
在混亂中,果農深中肯綮地迴答:「五塊一斤。」一個人向同伴說:「五塊,貴嗎?」
「剛下來,不算貴。山裏的,最『生態』,沒打農藥什麽的……您沒打吧?」
果農臉不變色,說:「沒打。」「山楂種起來很辛苦吧,」路人一邊挑選一邊寒暄,「是不是要爬上樹摘?」
果農順著說:「是啊。」
路人大聲驚嘆:「太危險了。咱們合個影吧。」
這便是我所說的角色對話。我知道,因為當時我歇腳,就在旁邊看著呢。
這些人走了,又來一個人。其實沒有,下麵的對話是我瞎編的。假定這人是稀泥客一派,又自稱是追求真實的人。
「怎麽賣啊?」
「五塊。」
「什麽玩意就五塊?我們家那邊才三塊。收購價也就一塊吧?」
「這山楂好,在城裏買不到。」「哪兒好?也不怎麽紅,還一股農藥味……天呢,活活酸死我了。」
「放放就甜了……種點東西不容易,還得上樹摘,淨刺兒……」
「騙誰呀?我還沒聽說上樹摘山楂呢。這麽著,十塊三斤。」果農忍無可忍:「不賣。多少錢也不賣給你。」
這個假想的人在我想像中離開後,我歇夠了,來到攤邊。「怎麽賣?」
「一斤五塊。」
「稱二斤。」
這才是我理想中的對話。不過我臨走時,果農又來了一句:「慢走啊!」——真是個怪人。
大道和小道
孟子說:「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但說到遊玩,我最喜歡的是縣道,其次省道,國道又次之,最不喜歡的是端端正正的高速公路。
一百多條國道中,大有非常美妙的路段,不過多數情況下,國道對我來說,太熱鬧了。人們把房屋、集市、作坊、營地等等,或建在大路兩側,或遷移至此,自古而然。有時,在國道開一天車,如同穿過幾百公裏的長鎮,是極其疲勞的。經常,你從幾公裏連片村鎮中掙紮出來,駛入一段安靜、陰涼、平整的公路,舒適地把身體靠在座椅上,喘一口氣,甚至想喝口水,這時,一條狗躥過公路,你有點警惕了,這是個不好的信號。果然,又一條狗出現了,然後是它的主人,然後是更多的狗和主人,猝不及防地,轉過一個彎,眼前便是一長排夾道的房屋,各種車輛朝你駛來,水窪和暗坑也開始散布在道路上了。
是的,國道大抵是平整的,而穿村過寨的地方例外。由於頻繁的人類活動,村鎮中的國道不但擁擠,還幾乎總是破破爛爛的。我這麽說,有點無情,因為對於生活在國道兩側的居民來說,要求他們限製自己的活動,是過於殘忍的要求。我很小的時候,有四年生活在101國道旁邊,那時路上的車很少,公路就是我們的遊樂場,我們在公路上滑冰、推鐵圈,用彈弓打電線桿上的瓷瓶(想必是別的孩子,不是我),成年人也有他們的公路娛樂或工作,易勢而處,也就不好說別人了。公路是沿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有多豐富,公路就有多熱鬧。
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對國道上五花八門的內容,就不大皺眉頭了。有一件事我記得很清楚,在甘肅的舟曲縣,一位老人穿過公路,我是從來不向行人鳴笛的,即使如此,汽車駛近時,他仍然迴過頭,向我怒目而視,且示威似的放慢了步子。我不喜歡他老人家流露出來的乖僻氣質,卻欣賞他反抗的姿態,所以,對此刻自己充當著他生活中敵對力量的象徵物,也不覺得有什麽委屈。在貴州的山區,天冷的時候,可敬的狗都在國道上曬太陽,車輛經過時,隻有一些格外老成的,抬一下頭,給予注目,其餘繼續保養它們的毛皮,至多搖搖尾巴而已。我是不喜歡狗的,然而行車至此,無法不對這從容的哲學讚嘆有加,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國道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經常可以趕集。我喜歡趕集,盡管很少買什麽,但在孤單的時候,忽然熱鬧一下,心裏高興。我知道自己身上有一種漠視生活的危險傾向,趕一趕集,不論是自我糾正還是自我欺騙,總有些遏止之功吧。車輛穿過摩肩接踵的集市,本來就困難,索性慢下來,停下來,對心情是很好的調整。盡管有這些好處,這些年,如有可能,我還是盡量迴避國道,主要的原因,是大卡車太多了,它們把道路壓得稀爛,它們轟鳴,它們的司機打瞌睡。出去遊玩,如果隻需要一種準備工作,那一定是先查一下,你要去或經過的地方有沒有「礦產豐富」的,千萬要躲開這些所在。一次,我很不幸地途經鄂爾多斯與山西的交界地區,夾在幾萬輛重型卡車之間,探頭探腦地鑽不出來。上麵是障天的煙塵,下麵是大坑和小坑,在工業家眼中,這自是繁榮景象,對我而言則有點像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