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給孩子提供的精神食糧,是壓縮餅幹。最早的《倉頡》《史籀》之類,四言一句,情有可原,因為那是識字課本。後來說故事、講道理,為什麽也如此幹巴巴呢?古代羅馬的年輕學生,可以讀到荷馬、米南德、維吉爾的改編段落,還把那些場麵,自己一五一十地表演,我們為什麽沒有讓孩子讀……讀什麽呢,在有三國西遊之類的小說之前,還真沒什麽可讀的。
四字一句,還有人嫌多。朱熹寫過一篇墓誌銘,全篇三言,「朱氏女,生癸巳」雲雲,隻用了四五十個字,就把人家的一生說完了。我不相信,寫作者如果對題目有任何熱情,會簡略如此。他的學生陳淳編的《啟蒙初誦》,全篇三言,是《三字經》的先聲。為什麽用三言呢?他解釋說,兒童不能說很長的句子,—還有更奇怪的理由嗎?
後來就有了《三字經》了。裏邊的道理,和《太公家教》或更早的蒙書,大體一樣,隻是每句少了一個字。可惜近代外力橫來,打亂了我國文化的進程,不然,顯然可以期見的,是會出現《二字經》,甚至《一字經》,直至大道無言的無上境界。
《三字經》是供背誦的,而問題在於,古代的教師,並沒有同時給孩子提供豐富有趣的讀本。但即便是用來背誦,背《三字經》也不如背些更複雜的文本,因為語言的訓練就是頭腦的訓練,隻有複雜的句子,才能發展條理。有的人說一句話想半天,想出來的卻和前麵的話不搭界,在我來看,此人如非領導,就是他小時候的塾師唯恐孩子不懂,隻對他使用簡單句。
現在的孩子背背《三字經》,自然無傷大雅,因為他們有其他的讀物(盡管讀閑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有電視可看(盡管那上麵的人,越來越常作兒語),還可以打遊戲,裏邊也有對話(盡管沒人懂得說的是什麽)。
不讀目錄
尊敬的讀者,不知可曾拜訪荒涼的墓地,如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王陵、景縣的十八亂塚,或某處無名的墳地?特別是如果您獨身一人,再趕上某些特別的場景,黃昏或黑夜,梟啼或樹聲,您會不會生出些令人興奮的念頭,比如說,期望有人起於地下,同您談談心?至少您得好奇,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那現身的前人,會說些什麽呢?我知道有一個地方可以滿足這樣的好奇,那就是擁有許多舊書的圖書室,那精神的墓園,我們同先人交流的地方。
現在,書是十分易得的。過去不是這樣。在線裝書已在流行的明清兩代,擁有一部完整書籍的家庭,絕對不會超過百分之一;在更遙遠的古代,在手抄本的時代,一個著書人,在他活著的時候,讀者能有多少呢?幾十還是幾百?那時的作者,也是非常少的。孔子、墨子是已知最早的私人藏書者,擁書多少,不得而知;《莊子》裏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於是有成語「學富五車」,—五車是多少書呢?戰國時的魏王墓後來被盜發,得竹書數十車,一共才七十五篇!
那時的人,如非不吐不快,大概不會去做著書立說這種麻煩事。如同不甘心的逝者,他們把希望放在後世,以讀者為一個在時間裏綿延的整體。而唯有擁有如此野心的作者,作品才可能流傳下來,如同封土或碑石,標誌他自己和他的時代。這是一批使者,由遠逝的時代遣出,在時間裏漂流,有點像舊時羊報的水卒,把水簽投給每個時代,至於後人如何撿拾,就不是前者能力之內的事了。
書有二恨,一是恨其多,二是恨其少。恨其少的人,通常是學者,咱們普通人,唯恨書籍太多,讀不過來,又不知什麽是適合自己讀的,什麽是自己有可能喜歡的。尋好書如尋戀人,要向人海裏淘摸,又要聽人介紹,有的人還會坐在餐館臨街的窗前,看外麵的人流,納罕自己的精神伴侶,是不是剛剛路過。我們在無趣的書裏浪費了無數時光,也曾在書店或圖書館裏,掃過一排排的書脊,當然,我們也讀書評、書目,像光棍漢檢閱徵婚啟事。有時我們相信推薦,買下一本新書,有時我們隻是想了解一下還有那麽多書,那麽多可能。
讀書目是心曠神怡的事,也是讓人懊惱的事,書目向你顯耀風景,又告訴你有多無知,許多人都知道有一篇《漢書·藝文誌》,它所依據的更早的兩種目錄,沒有保存下來,自己便成了現存最早的分類目錄。這幾種漢代的書目,裏麵一共收錄了多少書籍呢?按現在的標準看,六百種左右。想不想做個漢代的讀書人?隻須幾年,就能讀盡天下書。到了南梁時編寫的《七錄》,書的數目增加了十倍,就很可觀了。至於現在,以出版物之多,編一種完全的書目,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了。
私人書目,一類是著錄自己的藏書,盡著守陵人的職責,另一類是為讀者挑選適當的讀者,如十分有名的《書目答問》。後一類的書目,是今天的讀者最需要的,隻是這種書目,十分難編,若依著自己的口味,讀者未必買帳,若盡依著公議,與自己又有何幹?若為每部書寫一篇詳細的評介,終其一生,怕也介紹不了多少書,若選別人的議論,則是另一筆糊塗帳。而讀者最頭痛之事,倒不是挑選經典著作,而是麵對一年年的新書,我們自己時代的書,不知該找什麽來看,至少我是如此,首先是到底出了哪些新書,懵然不知;其次是看報上的評論,無不說得天花亂墜,讓人恨不得都買到手中,心知不可能,又恨不得一本也不買,才免得雙重的悔恨。
四字一句,還有人嫌多。朱熹寫過一篇墓誌銘,全篇三言,「朱氏女,生癸巳」雲雲,隻用了四五十個字,就把人家的一生說完了。我不相信,寫作者如果對題目有任何熱情,會簡略如此。他的學生陳淳編的《啟蒙初誦》,全篇三言,是《三字經》的先聲。為什麽用三言呢?他解釋說,兒童不能說很長的句子,—還有更奇怪的理由嗎?
後來就有了《三字經》了。裏邊的道理,和《太公家教》或更早的蒙書,大體一樣,隻是每句少了一個字。可惜近代外力橫來,打亂了我國文化的進程,不然,顯然可以期見的,是會出現《二字經》,甚至《一字經》,直至大道無言的無上境界。
《三字經》是供背誦的,而問題在於,古代的教師,並沒有同時給孩子提供豐富有趣的讀本。但即便是用來背誦,背《三字經》也不如背些更複雜的文本,因為語言的訓練就是頭腦的訓練,隻有複雜的句子,才能發展條理。有的人說一句話想半天,想出來的卻和前麵的話不搭界,在我來看,此人如非領導,就是他小時候的塾師唯恐孩子不懂,隻對他使用簡單句。
現在的孩子背背《三字經》,自然無傷大雅,因為他們有其他的讀物(盡管讀閑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有電視可看(盡管那上麵的人,越來越常作兒語),還可以打遊戲,裏邊也有對話(盡管沒人懂得說的是什麽)。
不讀目錄
尊敬的讀者,不知可曾拜訪荒涼的墓地,如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王陵、景縣的十八亂塚,或某處無名的墳地?特別是如果您獨身一人,再趕上某些特別的場景,黃昏或黑夜,梟啼或樹聲,您會不會生出些令人興奮的念頭,比如說,期望有人起於地下,同您談談心?至少您得好奇,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那現身的前人,會說些什麽呢?我知道有一個地方可以滿足這樣的好奇,那就是擁有許多舊書的圖書室,那精神的墓園,我們同先人交流的地方。
現在,書是十分易得的。過去不是這樣。在線裝書已在流行的明清兩代,擁有一部完整書籍的家庭,絕對不會超過百分之一;在更遙遠的古代,在手抄本的時代,一個著書人,在他活著的時候,讀者能有多少呢?幾十還是幾百?那時的作者,也是非常少的。孔子、墨子是已知最早的私人藏書者,擁書多少,不得而知;《莊子》裏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於是有成語「學富五車」,—五車是多少書呢?戰國時的魏王墓後來被盜發,得竹書數十車,一共才七十五篇!
那時的人,如非不吐不快,大概不會去做著書立說這種麻煩事。如同不甘心的逝者,他們把希望放在後世,以讀者為一個在時間裏綿延的整體。而唯有擁有如此野心的作者,作品才可能流傳下來,如同封土或碑石,標誌他自己和他的時代。這是一批使者,由遠逝的時代遣出,在時間裏漂流,有點像舊時羊報的水卒,把水簽投給每個時代,至於後人如何撿拾,就不是前者能力之內的事了。
書有二恨,一是恨其多,二是恨其少。恨其少的人,通常是學者,咱們普通人,唯恨書籍太多,讀不過來,又不知什麽是適合自己讀的,什麽是自己有可能喜歡的。尋好書如尋戀人,要向人海裏淘摸,又要聽人介紹,有的人還會坐在餐館臨街的窗前,看外麵的人流,納罕自己的精神伴侶,是不是剛剛路過。我們在無趣的書裏浪費了無數時光,也曾在書店或圖書館裏,掃過一排排的書脊,當然,我們也讀書評、書目,像光棍漢檢閱徵婚啟事。有時我們相信推薦,買下一本新書,有時我們隻是想了解一下還有那麽多書,那麽多可能。
讀書目是心曠神怡的事,也是讓人懊惱的事,書目向你顯耀風景,又告訴你有多無知,許多人都知道有一篇《漢書·藝文誌》,它所依據的更早的兩種目錄,沒有保存下來,自己便成了現存最早的分類目錄。這幾種漢代的書目,裏麵一共收錄了多少書籍呢?按現在的標準看,六百種左右。想不想做個漢代的讀書人?隻須幾年,就能讀盡天下書。到了南梁時編寫的《七錄》,書的數目增加了十倍,就很可觀了。至於現在,以出版物之多,編一種完全的書目,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了。
私人書目,一類是著錄自己的藏書,盡著守陵人的職責,另一類是為讀者挑選適當的讀者,如十分有名的《書目答問》。後一類的書目,是今天的讀者最需要的,隻是這種書目,十分難編,若依著自己的口味,讀者未必買帳,若盡依著公議,與自己又有何幹?若為每部書寫一篇詳細的評介,終其一生,怕也介紹不了多少書,若選別人的議論,則是另一筆糊塗帳。而讀者最頭痛之事,倒不是挑選經典著作,而是麵對一年年的新書,我們自己時代的書,不知該找什麽來看,至少我是如此,首先是到底出了哪些新書,懵然不知;其次是看報上的評論,無不說得天花亂墜,讓人恨不得都買到手中,心知不可能,又恨不得一本也不買,才免得雙重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