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材、吳調侯教書教得高興,把課業編輯起來,竟成比肩《文選》、《唐詩三百首》的暢銷書。命名為觀止,但從他們在《自序》裏說的話看,二人並沒有什麽狂妄的念頭。實際上,《古文觀止》的流行,一大原因是選心的隨和,連駢文也選了幾篇,不像前後一些選本那麽壁壘森嚴。
「古文」有多種意思,作為文體的古文,是唐代叫起來的。實際上,就是散文。以前的散文,隻是實用的文體,六朝前後發生了文學的自覺性,那第一批為文章而文章的作者,寫的是駢體文。駢文雖好,要經過艱苦的練習才寫得出,謀生不暇的寒士們,哪有那種從容呢?唐代的古文運動,把寫散文升為專門的技藝,文人自此多矣。且有不止於技藝的地方,按韓愈等人的說法,寫古文,還有裨於世道人心呢。
既然古文就是散文,一種茹爾丹先生說了四十多年的、人人都能寫一點的東西,為什麽唐代有古文運動,宋代也有,明代有前後七子的復古,各自大張旗鼓,好像不如此則散文亡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爭奪論壇的領導權。所以古文運動的第一件事是找對手,先前的對手是駢文,後來的對手是時文。然而,有諷刺意味的是,時文,或後來之八股文,正是唐宋古文的衍生品。要將一點點意思敷演成一大篇,中間的技巧,總結起來,就是八股。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著名的《師說》,幾乎就是以此為題寫成的八股文。
名文、名言是那種我們無力旁觀的事。換個環境比較一下。孔子那句話,有理雅各的英譯: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韓愈《師說》裏的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羅經國先生的英譯是:
a student is not necessarily inferior to his teacher, nor dose a teacher necessarily be more virtuous and talented than his student.
一比,原形就露出來了。韓愈的文章,大抵如此,但以他為代表的(狹義的)古文,修辭是非常出色的。今天的學生,當然最好能多讀一點老祖宗的文章,但教師應當講明唐宋古文的長短,該學的是古人的修辭本領,至於邏輯嚴密,那是古文所短,隻能向別處訓練。還以《師說》為例,「師」的定義混亂了好幾次,在韓愈以為無所謂,今天的學生卻不可不察。
古代的好文章,在史部、子部的多,在集部的少。修養好的文人,寫起傳記、政論之類,往往非常非常好,同一個人,要「做文章」,寫一篇「古文」,公諸同好,傳諸後世,就要苦心經營,描眉畫眼起來。—文章是應該經營的,可惜古文運動的趣味,和八股實在相去不遠。
二吳選的是古文,但他們沒有辦法不受時文的影響。《左傳》本是事多話少的史書,《古文觀止》從《左傳》裏選了三十多篇文章,算是推崇至極了,選的卻幾乎都是議論,這便有應試文字的影子在後麵了。八股如酒,越醉越要喝,越要聲稱自己沒喝酒。如當今的作文教學,若說骨子裏仍是八股,教育部一千個不答應,人民教師一萬個不答應,若說不是,那又是什麽呢?
《古文觀止》本是初學者很好的讀本,它的毛病,是有一點八股氣。八股並非一無是處,裏邊的組織技巧,有高明處。假如時下文章,缺少那種訓練,我一定全力推薦《古文觀止》,可惜,八股恰恰是今天過剩的東西。又《古文觀止》的精神,是非禮勿視,比如它不選諸子書,因為莊墨荀韓這批人,不合正道,記了他們的主張,一不小心,流出到應試文章裏,就要倒黴。而在今天,這就顯得單調了。
古代文章,中學課本裏有好多,質和量,對中學生來說都足夠了。最好的辦法是當作口耳記誦之學,大聲念熟。千萬不要想裏邊有什麽微言大義。那是沒有的。再進一步,更好的選本,代表一種經典風格的,有王伯祥先生的《史記選》,網羅眾美的,有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特別是後者,比《古文觀止》好得太多,可惜不那麽流行。
不讀西遊
我知道為什麽古時候文盲多,識字的少,—如果沒什麽有趣的讀物,識字又有什麽用呢?我國的古代著作,確實有很多好道理,很多好故事,無論是在道德上、哲學上,或是實用方麵,無論是對世道還是人心,都大有裨益;甚至還有些讓人微笑的文字,但要想找到一種讓人捧腹大笑,笑得打滾,笑出眼淚的作品—我找過,門兒也沒有,究其原因,或者是好玩的人都不著書立說,或者是寫文章的人本來也好玩,但一拿起筆來,他的那些有趣的品質立刻被壓製住了,換上哀哀欲絕的,大義凜然的,或深謀遠慮的,反正是專門和有趣對著幹的性情,偶爾開一點玩笑,也像是在葬禮上試圖說幾句輕鬆的話,我們這些聽眾,把嘴角捧場地翹起來,心中卻是悲痛萬分。我現在十分確信,古人大多不肯識字,就是對這種情形的抗議。
找到一本有趣的書,已實不易,找到之後,仍不易安安靜靜地享受。無趣之人自古就結成秘密的軍隊,專門破壞別人的好心情,不惜耗時花錢,寫下一本本沉悶的大部頭,以把有意思的書從架上擠開,還潛藏在各種地方,偵察人們的笑容,來製止快樂這種罪惡。他們經常埋伏的一個地方,是書籍的前幾頁,—是的,敬愛的讀者,您想必也和我一樣,屢次遭受這樣的伏擊,滿懷希望地打開一本書,先讀到的,卻是長達幾十頁的前言之類,等我們把它讀完,精神和身體都下垂了,心裏沉甸甸的;本來是想跳到歡樂的馬背上馳騁一番,結果變成了馱夫,要給—據說是—自己的精神,運輸一大批救濟品。這類前言,把我們對作品的理解,限製在一兩種之內,同樣糟糕的,是他們預測到我們有可能因作品的哪些內容,哪種品質,而發生趣味,便防患未然,把所有這些所在,用各種大義,統統悶死,使我們一旦讀到該處,心中湧起的不是歡樂,而是沉痛了。在這個前言盛行的時代(想一想,他們為什麽不肯放到正文後麵呢?),一本書還能有那麽多讀者,隻能說我們的快樂是如此匱乏,從而如此渴望,連書本子這種笑容的荒漠,都要去裏麵找上一找。
「古文」有多種意思,作為文體的古文,是唐代叫起來的。實際上,就是散文。以前的散文,隻是實用的文體,六朝前後發生了文學的自覺性,那第一批為文章而文章的作者,寫的是駢體文。駢文雖好,要經過艱苦的練習才寫得出,謀生不暇的寒士們,哪有那種從容呢?唐代的古文運動,把寫散文升為專門的技藝,文人自此多矣。且有不止於技藝的地方,按韓愈等人的說法,寫古文,還有裨於世道人心呢。
既然古文就是散文,一種茹爾丹先生說了四十多年的、人人都能寫一點的東西,為什麽唐代有古文運動,宋代也有,明代有前後七子的復古,各自大張旗鼓,好像不如此則散文亡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爭奪論壇的領導權。所以古文運動的第一件事是找對手,先前的對手是駢文,後來的對手是時文。然而,有諷刺意味的是,時文,或後來之八股文,正是唐宋古文的衍生品。要將一點點意思敷演成一大篇,中間的技巧,總結起來,就是八股。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著名的《師說》,幾乎就是以此為題寫成的八股文。
名文、名言是那種我們無力旁觀的事。換個環境比較一下。孔子那句話,有理雅各的英譯: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韓愈《師說》裏的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羅經國先生的英譯是:
a student is not necessarily inferior to his teacher, nor dose a teacher necessarily be more virtuous and talented than his student.
一比,原形就露出來了。韓愈的文章,大抵如此,但以他為代表的(狹義的)古文,修辭是非常出色的。今天的學生,當然最好能多讀一點老祖宗的文章,但教師應當講明唐宋古文的長短,該學的是古人的修辭本領,至於邏輯嚴密,那是古文所短,隻能向別處訓練。還以《師說》為例,「師」的定義混亂了好幾次,在韓愈以為無所謂,今天的學生卻不可不察。
古代的好文章,在史部、子部的多,在集部的少。修養好的文人,寫起傳記、政論之類,往往非常非常好,同一個人,要「做文章」,寫一篇「古文」,公諸同好,傳諸後世,就要苦心經營,描眉畫眼起來。—文章是應該經營的,可惜古文運動的趣味,和八股實在相去不遠。
二吳選的是古文,但他們沒有辦法不受時文的影響。《左傳》本是事多話少的史書,《古文觀止》從《左傳》裏選了三十多篇文章,算是推崇至極了,選的卻幾乎都是議論,這便有應試文字的影子在後麵了。八股如酒,越醉越要喝,越要聲稱自己沒喝酒。如當今的作文教學,若說骨子裏仍是八股,教育部一千個不答應,人民教師一萬個不答應,若說不是,那又是什麽呢?
《古文觀止》本是初學者很好的讀本,它的毛病,是有一點八股氣。八股並非一無是處,裏邊的組織技巧,有高明處。假如時下文章,缺少那種訓練,我一定全力推薦《古文觀止》,可惜,八股恰恰是今天過剩的東西。又《古文觀止》的精神,是非禮勿視,比如它不選諸子書,因為莊墨荀韓這批人,不合正道,記了他們的主張,一不小心,流出到應試文章裏,就要倒黴。而在今天,這就顯得單調了。
古代文章,中學課本裏有好多,質和量,對中學生來說都足夠了。最好的辦法是當作口耳記誦之學,大聲念熟。千萬不要想裏邊有什麽微言大義。那是沒有的。再進一步,更好的選本,代表一種經典風格的,有王伯祥先生的《史記選》,網羅眾美的,有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特別是後者,比《古文觀止》好得太多,可惜不那麽流行。
不讀西遊
我知道為什麽古時候文盲多,識字的少,—如果沒什麽有趣的讀物,識字又有什麽用呢?我國的古代著作,確實有很多好道理,很多好故事,無論是在道德上、哲學上,或是實用方麵,無論是對世道還是人心,都大有裨益;甚至還有些讓人微笑的文字,但要想找到一種讓人捧腹大笑,笑得打滾,笑出眼淚的作品—我找過,門兒也沒有,究其原因,或者是好玩的人都不著書立說,或者是寫文章的人本來也好玩,但一拿起筆來,他的那些有趣的品質立刻被壓製住了,換上哀哀欲絕的,大義凜然的,或深謀遠慮的,反正是專門和有趣對著幹的性情,偶爾開一點玩笑,也像是在葬禮上試圖說幾句輕鬆的話,我們這些聽眾,把嘴角捧場地翹起來,心中卻是悲痛萬分。我現在十分確信,古人大多不肯識字,就是對這種情形的抗議。
找到一本有趣的書,已實不易,找到之後,仍不易安安靜靜地享受。無趣之人自古就結成秘密的軍隊,專門破壞別人的好心情,不惜耗時花錢,寫下一本本沉悶的大部頭,以把有意思的書從架上擠開,還潛藏在各種地方,偵察人們的笑容,來製止快樂這種罪惡。他們經常埋伏的一個地方,是書籍的前幾頁,—是的,敬愛的讀者,您想必也和我一樣,屢次遭受這樣的伏擊,滿懷希望地打開一本書,先讀到的,卻是長達幾十頁的前言之類,等我們把它讀完,精神和身體都下垂了,心裏沉甸甸的;本來是想跳到歡樂的馬背上馳騁一番,結果變成了馱夫,要給—據說是—自己的精神,運輸一大批救濟品。這類前言,把我們對作品的理解,限製在一兩種之內,同樣糟糕的,是他們預測到我們有可能因作品的哪些內容,哪種品質,而發生趣味,便防患未然,把所有這些所在,用各種大義,統統悶死,使我們一旦讀到該處,心中湧起的不是歡樂,而是沉痛了。在這個前言盛行的時代(想一想,他們為什麽不肯放到正文後麵呢?),一本書還能有那麽多讀者,隻能說我們的快樂是如此匱乏,從而如此渴望,連書本子這種笑容的荒漠,都要去裏麵找上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