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些年,頗興將文言著作譯成白話的風氣。我曾對此不以為然,以為如此一譯,平添出許多錯誤,風味也完全不同。現在我不那麽想了,現在我想,這類譯本的流行,不會沒有道理。盡管是在如今,仍有許多人對過去的東西有興趣,隻是礙於文言難讀,不得不放棄或轉向譯本。也不能責怪於中學裏的文言教學,文言並非日常語言,在熟練之前,一旦不使用,自然很快忘掉。
傳統是一種背景,硬要拉它到前台,立刻扭歪了。讀文言的人越來越少,並不影響傳統的延續,因為畢竟還有人在讀,雖然少。這些人自會把影響傳遞開來,通過各種方式,到我們生活的細節中。或許有人有式微之嘆,但那是自然的進程,強去幹預,也沒什麽好結果。
呂叔湘提到的兩種理由,「或是為了理解過去的歷史,或是為了欣賞過去的文學」,仍然存在,隻是需要的力氣比過去大了。語體的文言的成分,比三十年前少多了,中學課本,程度也淺多了,再要讀文言,而且要讀懂,非下點工夫不可。比如「過去的文學」,白話小說與詩歌還好些,欣賞散文或賦體,就不是件容易事。如果是單純為了欣賞,會有多少人覺得下那樣的力氣是值得的呢?
有個朋友戲言道,讀豎排的古書,邊看邊點頭,讀橫排的今書,邊看邊搖頭。迴想起來,讀過那麽多文言著作,知識固有增添,若單從樂趣方麵,收穫與付出,不成比例,實該搖頭。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從不敢推薦別人讀古書,怕就怕人家萬一聽信,讀了半年,跑迴來罵我耽誤他的時間。有時被人問得狠了,也要先將醜話說在前麵,讀就讀吧,後果自負。
還要說的是,《文言讀本》現在看來,也是很好的課本。如有人願意在中學的程度上再進一步,自然不妨用它作教材,隻要後果自負。
不讀世說
倒退十年,要我在《世說新語》和《顏氏家訓》裏選一種,推薦入「不讀書目」,我怎麽也不會選中《世說新語》。《顏氏家訓》代表著健全的常識,可常識,那是人人都有的,且人人都自以為多得向外溢,擺上小攤,一毛錢一堆,也沒人買哩;而《世說新語》,才是趣味和才智的薈萃,一批奇妙的人,過著奇妙的生活,每天說奇妙的話,要擺脫平庸的日常生活,還有更好的教材嗎?一個人要是不看看《世說新語》,恐怕自己做了雅人,自己還不知道呢。
曾有個人,某天忽然想出一句俏皮話,跌足嘆道,可惜今無《世說》,致令佳句不傳。其實各代都有自己的故事,讀讀舊書,便知差不多每位傳主,都有一兩條出奇的言行,不過不要輕易相信古時候的奇人奇事果那麽多,因為多少年來,士子一直在偷偷模仿魏晉人士的風度,連老成的人,也要找適當的時機,做一兩件瘋癲的事,好給自己的人生,添上色彩,令後代的讀者,以為他有豐富的內心,不然怎麽會偶爾露崢嶸呢。還有的人,平日積攢機鋒,專等用在特別的場合,好令人人傳誦,有的人沒機會,或者說了不少機智言語,而沒什麽反響,心中難受,隻好寫下來,收在文集裏,中古以後,格言體的文章,往往如此。
於是,我們都知道竹林七賢,慢慢地不大記得正始玄學了,我們記得雪夜訪戴,慢慢地忘掉戴逵是大畫家,又是位音樂家了。魏晉是心智史上少有的兩個大時代之一,不過誰在乎,知道王衍的人比知道王弼的人多十倍呢。如果連佛學的譯者和理論家,也變身為名士,如放鶴的林公,投門的深公,就不要怪一大批著作,藏在圖書館的角落,等候有人從旁邊經過,帶起一些風,好吹掉一點灰塵呢。
魏晉人的著作傳下來的其實不少,但可推薦給普通讀者的,竟意外地少。陶淵明的詩,很多人都讀過,但選本裏的常客,往往是「悠然見南山」之類,他的另一種心聲,酒後麵的憂思,詩後麵的詩,肯聽的人就很少。而陶淵明還不算以思考見長,他隻是使用著那個時代的思考題,就把我們難住了。
和戰國相比,魏晉人的運氣差。戰國人的話題,一直延續下來,成為古典的第二源,魏晉人的痛苦,最核心的部分,後世的士大夫一聽就要掩耳,所以或變形或隱藏,給流放到傳統的煙瘴之地。當然,今天的學者,完全能理解魏晉人的著作,讀出他們的心事,但時過境遷,激盪人心的時機已經錯過,死而復生,卻來到一個和自己無涉的時代,隻好留在玻璃屋裏,供人參觀了。
和後代不同,魏晉文章是小圈子文學,作者無意令其流布到階層之外,所以難讀。問一個受過很好教育的人,他對魏晉的了解,怕是和你我一樣,先來自《三國演義》呢,再進一步,便是《世說新語》,再進一步,則是《文選》,—不,宋明以來,認真讀《文選》的,已不很多了,不過也無妨,因為《文選》和《世說新語》一樣,對那個時代,並不能給我們一個全麵的印象,反會讓我們以為那隻是一批文學之士呢。
隻從《世說新語》,我們無法知道嵇康臨刑,為何如此泰然,無法明白他詩中說的「事與願違」是什麽意思,—但是,我們為什麽要去關心近兩千年前人的心事呢,何不揀好吃的吃,揀好看的看,一部《世說新語》,讀起來又愉快又不累人,難道不該是首選?應該是的,不過若隻為消遣,世麵上有那麽多文白如話的好作品,和它們相比,《世說新語》又算是艱澀的了,所以不妨猜想它的讀者,是以之為纜車似的捷徑,一覽整個時代,又不需忍受爬山的勞苦。這給了我們一個讀《世說新語》的理由,但同時也給了兩個不讀的理由,若要了解自己身邊的事,還是當代的文章好,若要了解魏晉人,《世說新語》未必是最合適的入門。
傳統是一種背景,硬要拉它到前台,立刻扭歪了。讀文言的人越來越少,並不影響傳統的延續,因為畢竟還有人在讀,雖然少。這些人自會把影響傳遞開來,通過各種方式,到我們生活的細節中。或許有人有式微之嘆,但那是自然的進程,強去幹預,也沒什麽好結果。
呂叔湘提到的兩種理由,「或是為了理解過去的歷史,或是為了欣賞過去的文學」,仍然存在,隻是需要的力氣比過去大了。語體的文言的成分,比三十年前少多了,中學課本,程度也淺多了,再要讀文言,而且要讀懂,非下點工夫不可。比如「過去的文學」,白話小說與詩歌還好些,欣賞散文或賦體,就不是件容易事。如果是單純為了欣賞,會有多少人覺得下那樣的力氣是值得的呢?
有個朋友戲言道,讀豎排的古書,邊看邊點頭,讀橫排的今書,邊看邊搖頭。迴想起來,讀過那麽多文言著作,知識固有增添,若單從樂趣方麵,收穫與付出,不成比例,實該搖頭。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從不敢推薦別人讀古書,怕就怕人家萬一聽信,讀了半年,跑迴來罵我耽誤他的時間。有時被人問得狠了,也要先將醜話說在前麵,讀就讀吧,後果自負。
還要說的是,《文言讀本》現在看來,也是很好的課本。如有人願意在中學的程度上再進一步,自然不妨用它作教材,隻要後果自負。
不讀世說
倒退十年,要我在《世說新語》和《顏氏家訓》裏選一種,推薦入「不讀書目」,我怎麽也不會選中《世說新語》。《顏氏家訓》代表著健全的常識,可常識,那是人人都有的,且人人都自以為多得向外溢,擺上小攤,一毛錢一堆,也沒人買哩;而《世說新語》,才是趣味和才智的薈萃,一批奇妙的人,過著奇妙的生活,每天說奇妙的話,要擺脫平庸的日常生活,還有更好的教材嗎?一個人要是不看看《世說新語》,恐怕自己做了雅人,自己還不知道呢。
曾有個人,某天忽然想出一句俏皮話,跌足嘆道,可惜今無《世說》,致令佳句不傳。其實各代都有自己的故事,讀讀舊書,便知差不多每位傳主,都有一兩條出奇的言行,不過不要輕易相信古時候的奇人奇事果那麽多,因為多少年來,士子一直在偷偷模仿魏晉人士的風度,連老成的人,也要找適當的時機,做一兩件瘋癲的事,好給自己的人生,添上色彩,令後代的讀者,以為他有豐富的內心,不然怎麽會偶爾露崢嶸呢。還有的人,平日積攢機鋒,專等用在特別的場合,好令人人傳誦,有的人沒機會,或者說了不少機智言語,而沒什麽反響,心中難受,隻好寫下來,收在文集裏,中古以後,格言體的文章,往往如此。
於是,我們都知道竹林七賢,慢慢地不大記得正始玄學了,我們記得雪夜訪戴,慢慢地忘掉戴逵是大畫家,又是位音樂家了。魏晉是心智史上少有的兩個大時代之一,不過誰在乎,知道王衍的人比知道王弼的人多十倍呢。如果連佛學的譯者和理論家,也變身為名士,如放鶴的林公,投門的深公,就不要怪一大批著作,藏在圖書館的角落,等候有人從旁邊經過,帶起一些風,好吹掉一點灰塵呢。
魏晉人的著作傳下來的其實不少,但可推薦給普通讀者的,竟意外地少。陶淵明的詩,很多人都讀過,但選本裏的常客,往往是「悠然見南山」之類,他的另一種心聲,酒後麵的憂思,詩後麵的詩,肯聽的人就很少。而陶淵明還不算以思考見長,他隻是使用著那個時代的思考題,就把我們難住了。
和戰國相比,魏晉人的運氣差。戰國人的話題,一直延續下來,成為古典的第二源,魏晉人的痛苦,最核心的部分,後世的士大夫一聽就要掩耳,所以或變形或隱藏,給流放到傳統的煙瘴之地。當然,今天的學者,完全能理解魏晉人的著作,讀出他們的心事,但時過境遷,激盪人心的時機已經錯過,死而復生,卻來到一個和自己無涉的時代,隻好留在玻璃屋裏,供人參觀了。
和後代不同,魏晉文章是小圈子文學,作者無意令其流布到階層之外,所以難讀。問一個受過很好教育的人,他對魏晉的了解,怕是和你我一樣,先來自《三國演義》呢,再進一步,便是《世說新語》,再進一步,則是《文選》,—不,宋明以來,認真讀《文選》的,已不很多了,不過也無妨,因為《文選》和《世說新語》一樣,對那個時代,並不能給我們一個全麵的印象,反會讓我們以為那隻是一批文學之士呢。
隻從《世說新語》,我們無法知道嵇康臨刑,為何如此泰然,無法明白他詩中說的「事與願違」是什麽意思,—但是,我們為什麽要去關心近兩千年前人的心事呢,何不揀好吃的吃,揀好看的看,一部《世說新語》,讀起來又愉快又不累人,難道不該是首選?應該是的,不過若隻為消遣,世麵上有那麽多文白如話的好作品,和它們相比,《世說新語》又算是艱澀的了,所以不妨猜想它的讀者,是以之為纜車似的捷徑,一覽整個時代,又不需忍受爬山的勞苦。這給了我們一個讀《世說新語》的理由,但同時也給了兩個不讀的理由,若要了解自己身邊的事,還是當代的文章好,若要了解魏晉人,《世說新語》未必是最合適的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