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比袁大二十來歲,兩人本不相識,直到兩淮鹽運史盧雅雨虹橋修禊,有名無名的文人,來了無數,袁枚從杭州趕來,見到了鄭板橋。從頭到尾,他們隻見過這一麵。
那次,板橋送袁枚兩句詩,「室藏美婦鄰誇艷,君有奇才我不貧」,口氣微有調笑之意。除此,鄭板橋留下的文字,沒提過袁枚。板橋的名氣已經很大時,袁枚還在上升期。若幹年後,板橋已歿,袁枚成了詩壇大佬,再提起鄭板橋,口氣就變了:「板橋書法野狐禪也,……亂爬蚯蚓,不識妃狶,以揠苗助長之功,作索隱行怪之狀……」
袁枚常受到兩方麵的攻擊,一方麵,是說他傷風敗俗,沒學問,等等。風化的事,與詩無涉,置之勿論,至於學問,可用袁枚自己的話來反駁,「考據家不可與論詩」。在今天看來,袁枚的「鄭孔門前不掉頭,程朱席上懶勾留」,是他的好處。
另一方麵,又有人批評他行止不夠堅定。這就有點複雜了。南宋大詩人陸遊,曾和韓侂胄交往,為他寫《南園記》,道學家群起攻之。袁枚評論說,按宋儒的意思,「必使侂胄鏟盡善念,不許親近一正人」,才是壞人本色,而正人又之要視侂胄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遠才行,正是這種對人性的狹隘理解,啟迪了明代的黨禍。
袁枚的意見,是很合人情的。但他又在別處說,大聖孔子,乃古之周旋世故者,最會察言觀色,體貼人情。嵇康箕踞,就未免太驕矜了,所以要思「聖人之所以處世,而勿效名士之覆轍」。
這是不是有點鄉願呢?也未必如此,不過,袁枚對這個關節很敏感,比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稿成,袁枚讀到了。《儒林外史》對文士的諷刺,可謂刻骨,但並沒有針對袁枚的地方。袁枚皮袍裏藏著小,對號入座,看了極不舒服,到處說吳敬梓的壞話。吳敬梓知道了,上門找他理論,袁枚知道吳敬梓口辯功夫了得,不敢攖其鋒,閉門不納,然後迴信,說了些亂攪的話,什麽「雖不見如見,雖見如不見」,什麽不見客是「藏己之拙,養人之高」,等等。提到《儒林外史》,他說:
「朝廷清明,賢者在上,不屑者在下。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君子不惡其窮而惡其所以窮也。安得如書中憤忿語,以悖教而傷化哉。」
意思就是說,你書裏寫的那些與世不偕而混得不好的人,是他們活該。
同樣的意思,後來他給程晉芳的信裏,說得更明白:
「我輩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誕,當不受文人之厄。」
這樣的話,不似出自袁枚之口,恰恰出自袁枚之口。但評價袁枚,可以參考他本人的一個好見解:
「孔門四科,不必盡歸德行,此聖門之所以為大也;宋儒將政事、文學、言語一繩捆束,驅而盡納諸德行一門,此程朱之所以為小也。」
在泛道德主義盛行的古代,有這樣的見識,很了不起。孔子不也說過嘛,「有言者不必有德」,袁枚的讀者,盡可以隻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詩文上。
可惜的是,盡管以詩立身,袁枚的詩並不特別好,整篇出色的尤其少。我喜歡的,是他的一些警句,如「文士鐫碑僧鑿佛,萬山無語一齊愁」,「才子合從三楚謫,美人愁向六朝生」之類。他的文章,要比他的詩好,他的《隨園六記》,也比《隨園詩話》好看些。
也許他並不是天生的詩人,「自嘆匡時好才調,被天強派作詩人」。但在古代,詩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是寫作方式。
不讀文言
題中的「文言」,既是泛指,又特指《文言讀本》。
上世紀四十年代,開明書店請朱自清、呂叔湘、葉聖陶編輯了一套文言課本,題為《開明文言讀本》。這幾位都是通人,又甚少習氣(桐城派的文章,一篇也沒有選,不知算不算另一種習氣),選文視野廣,評釋精當,本來很可推薦於今日的讀書人的,隻是這書多年沒有再版,已不很容易買到。容易找到的,是三十年後,呂、葉二先生自它改編的《文言讀本》,此時朱自清早已作古了。
《文言讀本》較其前身,篇目減少了一些,而主旨仍舊。當《開明文言讀本》出版時,語文教育中,語體已居上風,三位編者又都是支持白話的,所以在編輯例言中聲明:
「我們認為,作為一般人的表情達意的工具,文言已經逐漸讓位給語體,而且這個轉變不久即將完成。因此,現代的青年若是還有學習文言的需要,那就隻是因為有時候要閱讀文言的書籍:或是為了理解過去的歷史,或是為了欣賞過去的文學。寫作文言的能力決不會再是一般人所必須具備的了。」
本篇就著這幾句話,說說文言閱讀的事。什麽人還要讀文言呢?請注意前引文字中的「一般人」一詞,是結合著「表情達意」和「寫作」出現的,在《開明文言讀本》的編者看來,普通人是不想,也不需要寫文言的。呂、葉二先生改編《文言讀本》時,又補充說明道:「文言作為通用的書麵語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去《文言讀本》的編輯出版,又是三十多年,「一般人」不但不寫文言,也不怎麽讀文言了。
是啊,誰還要讀文言呢?在我的印象中,除非有額外的興趣,或職業需要,「一般人」對古人作品的接觸,最多的是古詩詞,除專門的選本外,還散布在各種讀物中,甚至飯店的牆上,其次是古代的格言,因為經常引用,大家也是熟悉的,然後就是小說,大多是白話,而也有一些,如《三國演義》,有不少文言成分。我知道還有許多讀者,喜歡讀禪宗語錄(其實那裏麵白話很多)、短小的筆記等,但說真的,有幾個人會拿起一本《震川集》或《東華錄》之類的書,津津有味地看呢?便是大學裏的教授,除了專門研究古代的,或別有興趣的,據我所知,也是不大看古書的。
那次,板橋送袁枚兩句詩,「室藏美婦鄰誇艷,君有奇才我不貧」,口氣微有調笑之意。除此,鄭板橋留下的文字,沒提過袁枚。板橋的名氣已經很大時,袁枚還在上升期。若幹年後,板橋已歿,袁枚成了詩壇大佬,再提起鄭板橋,口氣就變了:「板橋書法野狐禪也,……亂爬蚯蚓,不識妃狶,以揠苗助長之功,作索隱行怪之狀……」
袁枚常受到兩方麵的攻擊,一方麵,是說他傷風敗俗,沒學問,等等。風化的事,與詩無涉,置之勿論,至於學問,可用袁枚自己的話來反駁,「考據家不可與論詩」。在今天看來,袁枚的「鄭孔門前不掉頭,程朱席上懶勾留」,是他的好處。
另一方麵,又有人批評他行止不夠堅定。這就有點複雜了。南宋大詩人陸遊,曾和韓侂胄交往,為他寫《南園記》,道學家群起攻之。袁枚評論說,按宋儒的意思,「必使侂胄鏟盡善念,不許親近一正人」,才是壞人本色,而正人又之要視侂胄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遠才行,正是這種對人性的狹隘理解,啟迪了明代的黨禍。
袁枚的意見,是很合人情的。但他又在別處說,大聖孔子,乃古之周旋世故者,最會察言觀色,體貼人情。嵇康箕踞,就未免太驕矜了,所以要思「聖人之所以處世,而勿效名士之覆轍」。
這是不是有點鄉願呢?也未必如此,不過,袁枚對這個關節很敏感,比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稿成,袁枚讀到了。《儒林外史》對文士的諷刺,可謂刻骨,但並沒有針對袁枚的地方。袁枚皮袍裏藏著小,對號入座,看了極不舒服,到處說吳敬梓的壞話。吳敬梓知道了,上門找他理論,袁枚知道吳敬梓口辯功夫了得,不敢攖其鋒,閉門不納,然後迴信,說了些亂攪的話,什麽「雖不見如見,雖見如不見」,什麽不見客是「藏己之拙,養人之高」,等等。提到《儒林外史》,他說:
「朝廷清明,賢者在上,不屑者在下。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君子不惡其窮而惡其所以窮也。安得如書中憤忿語,以悖教而傷化哉。」
意思就是說,你書裏寫的那些與世不偕而混得不好的人,是他們活該。
同樣的意思,後來他給程晉芳的信裏,說得更明白:
「我輩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誕,當不受文人之厄。」
這樣的話,不似出自袁枚之口,恰恰出自袁枚之口。但評價袁枚,可以參考他本人的一個好見解:
「孔門四科,不必盡歸德行,此聖門之所以為大也;宋儒將政事、文學、言語一繩捆束,驅而盡納諸德行一門,此程朱之所以為小也。」
在泛道德主義盛行的古代,有這樣的見識,很了不起。孔子不也說過嘛,「有言者不必有德」,袁枚的讀者,盡可以隻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詩文上。
可惜的是,盡管以詩立身,袁枚的詩並不特別好,整篇出色的尤其少。我喜歡的,是他的一些警句,如「文士鐫碑僧鑿佛,萬山無語一齊愁」,「才子合從三楚謫,美人愁向六朝生」之類。他的文章,要比他的詩好,他的《隨園六記》,也比《隨園詩話》好看些。
也許他並不是天生的詩人,「自嘆匡時好才調,被天強派作詩人」。但在古代,詩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是寫作方式。
不讀文言
題中的「文言」,既是泛指,又特指《文言讀本》。
上世紀四十年代,開明書店請朱自清、呂叔湘、葉聖陶編輯了一套文言課本,題為《開明文言讀本》。這幾位都是通人,又甚少習氣(桐城派的文章,一篇也沒有選,不知算不算另一種習氣),選文視野廣,評釋精當,本來很可推薦於今日的讀書人的,隻是這書多年沒有再版,已不很容易買到。容易找到的,是三十年後,呂、葉二先生自它改編的《文言讀本》,此時朱自清早已作古了。
《文言讀本》較其前身,篇目減少了一些,而主旨仍舊。當《開明文言讀本》出版時,語文教育中,語體已居上風,三位編者又都是支持白話的,所以在編輯例言中聲明:
「我們認為,作為一般人的表情達意的工具,文言已經逐漸讓位給語體,而且這個轉變不久即將完成。因此,現代的青年若是還有學習文言的需要,那就隻是因為有時候要閱讀文言的書籍:或是為了理解過去的歷史,或是為了欣賞過去的文學。寫作文言的能力決不會再是一般人所必須具備的了。」
本篇就著這幾句話,說說文言閱讀的事。什麽人還要讀文言呢?請注意前引文字中的「一般人」一詞,是結合著「表情達意」和「寫作」出現的,在《開明文言讀本》的編者看來,普通人是不想,也不需要寫文言的。呂、葉二先生改編《文言讀本》時,又補充說明道:「文言作為通用的書麵語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去《文言讀本》的編輯出版,又是三十多年,「一般人」不但不寫文言,也不怎麽讀文言了。
是啊,誰還要讀文言呢?在我的印象中,除非有額外的興趣,或職業需要,「一般人」對古人作品的接觸,最多的是古詩詞,除專門的選本外,還散布在各種讀物中,甚至飯店的牆上,其次是古代的格言,因為經常引用,大家也是熟悉的,然後就是小說,大多是白話,而也有一些,如《三國演義》,有不少文言成分。我知道還有許多讀者,喜歡讀禪宗語錄(其實那裏麵白話很多)、短小的筆記等,但說真的,有幾個人會拿起一本《震川集》或《東華錄》之類的書,津津有味地看呢?便是大學裏的教授,除了專門研究古代的,或別有興趣的,據我所知,也是不大看古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