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呂建突然好心的提出,和自己販賣食鹽,接收自己難民這樣的好事,皇太極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說實在話,他這些年,已經被呂建的層層設計,給弄怕了,心裏已經有了巨大的陰影。
凡是呂建想要針對自己做什麽,在他的潛意識裏,都是要給自己設套,要坑自己。
但這兩個事也正是自己眼前的命門所在,自己正愁著無法解決,而他卻突然間送來了這麽一份厚禮,卻又讓皇太極難以斷然拒絕。
“傳旨,諸王公貝勒貝子,諸位大臣,以及範先生齊集大正殿,商討軍國大事。
大政殿上,急匆匆趕來的王公大臣諸位重臣,在禮部禮儀官的指揮下,對高高在上的皇太極,行了三叩九拜之禮,然後分文武站立兩方。
這時候已經沒有了王公大臣諸位兄弟的座位了,一切都是按照中原朝廷的禮儀製度來執行,這就加重了皇太極的權力和威儀。
麵對底下群臣兄弟,那還不熟悉的禮儀,皇太極很滿意。
他輕聲的咳嗽了一聲,底下的群臣再次端正身子,洗耳恭聽。
“今天朕臨時召開這場朝會,是李永芳給朕帶來了一個消息,是關於呂建的消息。”
這個消息一出,在場的八旗旗主無不心中一激靈,打了一個冷顫。
呂建,又要出什麽幺蛾子?這次又要用誰去對付他,又要有誰倒黴?
諸位旗主王公以及重臣的表情,都落在了皇太極的眼中。這不由得讓他心中悲哀的歎息一聲。
這個呂建,已經打遍滿清朝堂無敵手了,所有的王公大臣八旗旗主,對呂建這個妖孽,已經在無形之中產生了懼怕的心理了。
如果在兩軍交戰之時,自己一方有這樣的心理,那就未戰先敗了。這可怎麽是好。
站在文臣之首的範文程,也將這樣的心態看在眼中。但即便他再被公認的睿智聰明,對於這種心態狀態,也隻能是束手無策。人怕人,從心裏怕的那種,是極難改變的。
心中歎息一聲,就讓李永芳站出來,將他和呂建會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尤其是呂建的那個什麽規劃,就是保住這塊租借來的土地,然後賺取一批銀錢,準備為他移民海外做儲備。
這樣的情報一出現,立刻讓滿殿的王公大臣一片嘩然。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莫名其妙的時候,範文程抓住了提升士氣,消減大家對呂建恐懼的好機會。
突然間高聲喊道:“吾皇萬歲,呂建膽怯了,他向咱們大清服軟了,我們大清的南疆將再無戰火了。”
他這一嗓子,喊的是相當的突兀。大家實在不明白,先不說他要收攏難民,就是一個他要向自己販賣食鹽,而且那麽大的量,那麽高的價格,一年千萬石,那就要從大清身上抽搐何止千萬兩白銀?自己的大清哪有那麽多血,供他如此貪婪的吸食?
任誰都可以看出,他雖然不再執行大明對大清的封鎖,其實他是在搞另一場,更可怕的削弱大清財政實力的經濟戰爭。
結果你卻說他向大清服軟,你這是說夢話了吧。
皇太極詢問:“先生如何這麽說?”
“首先,正如大家都明白的,大明已經拋棄了這個能征善戰的呂建。但是那個小皇帝卻猜忌多疑,正因為呂建的能征善戰,又讓那個小皇帝對他忌憚更甚,有除之而後快的思想。所以現在的大明,對呂建的東江鎮防範比我們更嚴,他已經沒有了大明物質上的資源。
而朝鮮他卻又不能去打,因為朝鮮一直是大明的藩屬國。先不說呂建頂著一個大明忠義侯的爵位,道義上他不能去打。而一旦他去打了,那個小皇帝就師出有名,就可能直接派兵滅了他。
而在北方就是咱們大清。雖然他戰勝了我們大清幾次,但諸位想一想,哪一次不是他偷機取巧。而我們現在與他的實力那是天壤之別,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他是不能夠抵抗我們滅亡他的。
所以他為了生存,他就必須向我們示好,在解決他的財政危機的情況下,希望能夠和我們相安無事。然後他積攢足夠的錢財,正如他自己規劃的那樣,也是這整個形勢逼迫著他,他必須帶著他的家人泛舟海外,否則他就死無葬身之地。
皇上,那個小家夥知道天命難違,才做出這樣的妥協啊。”
這樣的分析有理有據,而真正打動皇太極的,就是剛剛範文成說的那句,天命難違的話。
這讓他一直藏在心中,在遼河邊他和呂建孫承宗密談的事。
正是自稱為穿越者的呂建,為自己和大明,描述了未來的結局。
現在看來,他呂建是明白的,天命難違,宿命早定。他想繼續和自己抗衡,那不過是螳臂擋車。
看透了這些,所以他才有將來有了足夠的資金,泛舟海外不參與天下爭霸的決斷。
好,這小家夥終於是個識時務者了,他是在為自己爭取積攢財富,泛舟海外的時間。那我為何不成全他呢?
戶部尚書,開國五大臣之一的安費揚古站出來說道:“如果按照範先生的說法,他呂建先是燒了我們的莊稼,製造出許多難民,然後又破壞了我們的鹽場,其實以他走一步看三步的性格,他就是為這次逼迫我們,接受他的示好做準備的。”
所有的人對呂健的印象已經固定了,那就是那個小家夥曆來是走一步算三步。安費揚古這樣的解釋,就再合情合理不過了。
那個小家夥是打不過自己的,所以他準備以戰促和。這個策略自己在後金的時候,已經幾次使用過了。
不過就是那個愛麵子的小皇帝,性格是又臭又硬,死要麵子活受罪,最終沒有實現罷了。
尤其在所有的大臣心中,本能的願意接受這樣的推理。
安費揚古說道:“雖然它的價格高,似乎他要掏空我們的國庫財政。但卻不然,因為在咱們遼東的食鹽價格,一直是保持在一百五十錢一斤的價格上,掏錢買鹽的是百姓,又不是咱們朝廷。不過是我們財政少賺了一筆食鹽的利潤罷了,在解決嚴重的食鹽緊缺的狀況下,這一點損失,我們是能承受的。
還有就是,一旦我們掌握了他海量的食鹽產量,我們轉賣到蒙古去,還是按照蒙古的規矩,一頭羊換三斤鹽,我們依舊是賺了幾倍的利潤。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夠平息蒙古人的怒火,也能控製住他們的命脈,還能為咱們大清帶來更豐厚的利潤收入,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他願意接收我們50萬的難民,這是好事啊。我們完全可以,在這50萬難民中,多送老弱婦孺。就這50萬張廢物的嘴,就能將他從我們這兒獲得去的錢財,給他吃光,最終吃垮他。”
一聽這樣的規劃,皇太極眼前豁然一亮,對呀,我拿你的食鹽做中間商賺差價,再把一些累贅的老弱婦孺塞給你,解決了我的困難,增加了你的負擔。呂建,你自以為聰明,你就等著破產吧。
於是站起來大聲的宣布:“朕正式宣布,任命李永芳為通商大使,正是與東江鎮展開貿易。”
說實在話,他這些年,已經被呂建的層層設計,給弄怕了,心裏已經有了巨大的陰影。
凡是呂建想要針對自己做什麽,在他的潛意識裏,都是要給自己設套,要坑自己。
但這兩個事也正是自己眼前的命門所在,自己正愁著無法解決,而他卻突然間送來了這麽一份厚禮,卻又讓皇太極難以斷然拒絕。
“傳旨,諸王公貝勒貝子,諸位大臣,以及範先生齊集大正殿,商討軍國大事。
大政殿上,急匆匆趕來的王公大臣諸位重臣,在禮部禮儀官的指揮下,對高高在上的皇太極,行了三叩九拜之禮,然後分文武站立兩方。
這時候已經沒有了王公大臣諸位兄弟的座位了,一切都是按照中原朝廷的禮儀製度來執行,這就加重了皇太極的權力和威儀。
麵對底下群臣兄弟,那還不熟悉的禮儀,皇太極很滿意。
他輕聲的咳嗽了一聲,底下的群臣再次端正身子,洗耳恭聽。
“今天朕臨時召開這場朝會,是李永芳給朕帶來了一個消息,是關於呂建的消息。”
這個消息一出,在場的八旗旗主無不心中一激靈,打了一個冷顫。
呂建,又要出什麽幺蛾子?這次又要用誰去對付他,又要有誰倒黴?
諸位旗主王公以及重臣的表情,都落在了皇太極的眼中。這不由得讓他心中悲哀的歎息一聲。
這個呂建,已經打遍滿清朝堂無敵手了,所有的王公大臣八旗旗主,對呂建這個妖孽,已經在無形之中產生了懼怕的心理了。
如果在兩軍交戰之時,自己一方有這樣的心理,那就未戰先敗了。這可怎麽是好。
站在文臣之首的範文程,也將這樣的心態看在眼中。但即便他再被公認的睿智聰明,對於這種心態狀態,也隻能是束手無策。人怕人,從心裏怕的那種,是極難改變的。
心中歎息一聲,就讓李永芳站出來,將他和呂建會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尤其是呂建的那個什麽規劃,就是保住這塊租借來的土地,然後賺取一批銀錢,準備為他移民海外做儲備。
這樣的情報一出現,立刻讓滿殿的王公大臣一片嘩然。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莫名其妙的時候,範文程抓住了提升士氣,消減大家對呂建恐懼的好機會。
突然間高聲喊道:“吾皇萬歲,呂建膽怯了,他向咱們大清服軟了,我們大清的南疆將再無戰火了。”
他這一嗓子,喊的是相當的突兀。大家實在不明白,先不說他要收攏難民,就是一個他要向自己販賣食鹽,而且那麽大的量,那麽高的價格,一年千萬石,那就要從大清身上抽搐何止千萬兩白銀?自己的大清哪有那麽多血,供他如此貪婪的吸食?
任誰都可以看出,他雖然不再執行大明對大清的封鎖,其實他是在搞另一場,更可怕的削弱大清財政實力的經濟戰爭。
結果你卻說他向大清服軟,你這是說夢話了吧。
皇太極詢問:“先生如何這麽說?”
“首先,正如大家都明白的,大明已經拋棄了這個能征善戰的呂建。但是那個小皇帝卻猜忌多疑,正因為呂建的能征善戰,又讓那個小皇帝對他忌憚更甚,有除之而後快的思想。所以現在的大明,對呂建的東江鎮防範比我們更嚴,他已經沒有了大明物質上的資源。
而朝鮮他卻又不能去打,因為朝鮮一直是大明的藩屬國。先不說呂建頂著一個大明忠義侯的爵位,道義上他不能去打。而一旦他去打了,那個小皇帝就師出有名,就可能直接派兵滅了他。
而在北方就是咱們大清。雖然他戰勝了我們大清幾次,但諸位想一想,哪一次不是他偷機取巧。而我們現在與他的實力那是天壤之別,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他是不能夠抵抗我們滅亡他的。
所以他為了生存,他就必須向我們示好,在解決他的財政危機的情況下,希望能夠和我們相安無事。然後他積攢足夠的錢財,正如他自己規劃的那樣,也是這整個形勢逼迫著他,他必須帶著他的家人泛舟海外,否則他就死無葬身之地。
皇上,那個小家夥知道天命難違,才做出這樣的妥協啊。”
這樣的分析有理有據,而真正打動皇太極的,就是剛剛範文成說的那句,天命難違的話。
這讓他一直藏在心中,在遼河邊他和呂建孫承宗密談的事。
正是自稱為穿越者的呂建,為自己和大明,描述了未來的結局。
現在看來,他呂建是明白的,天命難違,宿命早定。他想繼續和自己抗衡,那不過是螳臂擋車。
看透了這些,所以他才有將來有了足夠的資金,泛舟海外不參與天下爭霸的決斷。
好,這小家夥終於是個識時務者了,他是在為自己爭取積攢財富,泛舟海外的時間。那我為何不成全他呢?
戶部尚書,開國五大臣之一的安費揚古站出來說道:“如果按照範先生的說法,他呂建先是燒了我們的莊稼,製造出許多難民,然後又破壞了我們的鹽場,其實以他走一步看三步的性格,他就是為這次逼迫我們,接受他的示好做準備的。”
所有的人對呂健的印象已經固定了,那就是那個小家夥曆來是走一步算三步。安費揚古這樣的解釋,就再合情合理不過了。
那個小家夥是打不過自己的,所以他準備以戰促和。這個策略自己在後金的時候,已經幾次使用過了。
不過就是那個愛麵子的小皇帝,性格是又臭又硬,死要麵子活受罪,最終沒有實現罷了。
尤其在所有的大臣心中,本能的願意接受這樣的推理。
安費揚古說道:“雖然它的價格高,似乎他要掏空我們的國庫財政。但卻不然,因為在咱們遼東的食鹽價格,一直是保持在一百五十錢一斤的價格上,掏錢買鹽的是百姓,又不是咱們朝廷。不過是我們財政少賺了一筆食鹽的利潤罷了,在解決嚴重的食鹽緊缺的狀況下,這一點損失,我們是能承受的。
還有就是,一旦我們掌握了他海量的食鹽產量,我們轉賣到蒙古去,還是按照蒙古的規矩,一頭羊換三斤鹽,我們依舊是賺了幾倍的利潤。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夠平息蒙古人的怒火,也能控製住他們的命脈,還能為咱們大清帶來更豐厚的利潤收入,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他願意接收我們50萬的難民,這是好事啊。我們完全可以,在這50萬難民中,多送老弱婦孺。就這50萬張廢物的嘴,就能將他從我們這兒獲得去的錢財,給他吃光,最終吃垮他。”
一聽這樣的規劃,皇太極眼前豁然一亮,對呀,我拿你的食鹽做中間商賺差價,再把一些累贅的老弱婦孺塞給你,解決了我的困難,增加了你的負擔。呂建,你自以為聰明,你就等著破產吧。
於是站起來大聲的宣布:“朕正式宣布,任命李永芳為通商大使,正是與東江鎮展開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