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的大正殿,再一次召開了一次,所有王公大臣齊聚一堂的重要會議。
原因無他,因為南麵傳來了緊急軍報,呂建帶著三千五百鐵騎,突然間撕毀了雙方隔江而至的默契,出兵遼東了。
這是一個相當不好的消息,這需要謹慎的應對。
皇太極站在丹闕之上,像滿朝的文武王公大臣宣布了這個壞消息。
一時間滿殿大嘩。
正如大家給呂建定性的那樣,呂健是一個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他的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目的。而一旦謎底揭曉,總能讓人措手不及,難於應付。
“諸位愛卿,麵對呂建突然間出兵遼東,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然後咱們采取應對之策。”
代善第1個站出來說道:“呂建這次僅僅帶著三千五百鐵騎,而且還親身率領進入遼東,其目的絕對暗藏陰謀,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然後就退迴了班列。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但也是,你讓一個粗線條的人,去琢磨繡花的事,也的確是難為他了。他站出來不過是暖場,不過是在刷存在感罷了。
鼇拜站出來冷笑:“禮親王太過謹慎了,呂建隻帶三千五百人入遼,即便有再大的陰謀,在我們絕對的實力麵前,也不會得逞。請皇上讓我領一隻隊伍,前去圍剿他們,我一定將它驅逐出遼東。”
第1巴圖魯鼇拜,是個狂妄驕傲的人,但即便是這樣的人,現在麵對呂建,也隻能敢保證將他驅逐走,而不是就地殲滅。
可見現在呂建在清朝群臣心中,那陰影得有多麽大。
莽古爾泰站出來:“呂健雖然隻是帶著三千五百人,就敢深入遼東,難道他要打破我們雙方的默契,開始對我們遼東進行主動進攻啦?”
肅親王豪格冷笑道:“他撕毀默契協議又能怎麽樣?正如鼇拜所說,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是沒有弱者生存空間的,也沒有他們的發言權。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將呂建這個東江鎮的主心骨,隔絕在遼東地區,然後咱們派出大兵,對群龍無首的東江鎮,進行堅決的打擊殲滅。晚打不如早打,早打早解決咱們的後顧之憂,然後咱們再次進入大明去劫掠一番,以報當年之仇。”
這樣的論調,立刻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讚同。
之所以堂堂的大清,要和小小的東江鎮劃江而治,他們不是忌憚東江鎮,而是忌憚呂建。
現在呂建已經進入遼東,大家沒有把握將他殲滅生擒,但趁著他不在東江鎮,東江鎮群龍無首的時候,對東江鎮展開狂風暴雨的打擊,一戰定乾坤,正是時候。
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皇太極看向了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
範文程是皇太極最倚重的人,他在自己在整個發展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尤其是從後金改年號為大清這一段時間,整個的運籌幾乎他全程都與參與,而各種規章製度的設定,更是他幾乎全部操辦。其功勞足可以封一個王爺當的。
但不管怎麽說,他畢竟還是漢人,他是不能被封王的,於是皇太極,就學著明朝的製度,設立秘書院,成立了變相的內閣。封範文程為大學士,相當於是內閣首輔。進世職二等甲喇章京,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拖沙喇哈番,複進二等精奇尼哈番,就是大清的子爵。議政大臣。
是一個表麵沒有實權,卻可以左右朝局炙手可熱的人物。
看到皇上看向自己,範文成穩步的走了出來。
他一站出來,滿殿的大臣就停止了爭論,都將目光投向了他,看看他有什麽話說。
範文程慢悠悠的沒有奔向主題,看似說出了一番,與本次會議毫無關係的事。
“據奴才所知,在勤王戰爭結束後,等待封賞其間,呂建在家,召集了大明朝廷中許多的同僚同黨,大談什麽對咱們大清,要行持久戰的歪理邪說。當時不但折服了在場的所有人,而且後來還吸引了孫承宗,黃礦,黃道周等一群內閣參與,聽他詳細解說論持久戰的理論和操作方式。”
這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
為此皇太極也曾經召集手下的群臣,對這個論持久戰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其尋求出來破解之法。
結果大家卻發現,這是一個完完全全,就是針對自己的國策方針理論。其完美程度已經達到了隻要大明的朝廷,不走樣的執行,那自己的大清,就沒有幾天活頭了,就必將滅亡。
而大家窮經皓首熬白了無數人的頭,卻竟然發現,這個理論不需要隱瞞保密,就那麽明明白白的公布天下。如果呂健願意,會怕咱們這些人看不懂,估計他都能給你翻譯成滿文,印刷出來分發給你。
因為這是一個陽謀,陽謀無解。
所以你明明知道這個論持久戰策略,就是為了將自己的大清送入墳墓製定的,但你還就拿他沒有任何反駁的辦法。
最終大家下了結論:這個理論唯一破解的辦法,就是祈禱大明的君臣,不執行這個策略。
老天開眼,如人所願,大明的君臣,真的就沒有執行這個,讓自己必死無疑的偉大理論。
於是在大家彈冠相慶之後,就把這事忘了。
今天範文程突然間舊事重提。提這事兒的時候,大家的後背就不由得發涼。有許多人心中暗暗的埋怨:“我們剛剛從驚嚇中緩過神來,結果你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你繼續給我驚嚇,你到底是幾個意思?”
“奴才的意思是,明朝的君臣愚蠢的不執行這個理論策略,但是呂建來到了東江鎮,他也明白咱們雙方之間,力量的巨大對比。他不但不能夠堂堂正正的和我們對決,而且還要防備我們發展壯大之後,對他展開雷霆一擊。”
皇太極若有所思了:“先生的意思是——”
“奴才敢斷定,呂建為了解決自己的危機,明朝不執行論持久戰的政策,那麽他執行。他要利用小股隊伍,不斷的進入我遼東進行騷擾。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占領一城一地,而是為了削弱疲憊我們,讓我們不能全心全意的發展,給他爭取時間。”然後重重的加了一句點評:“這件事就在他攻取了鎮江,劫掠了遼南,就退走,足可以作為證明了。”
這句話立刻點撥了皇太極,他豁然站起:“那麽好吧,我們絕對不讓他得逞。我宣布正藍旗鑲藍旗,對呂建進行圍追堵截。最低的限度,讓他對我們的破壞減輕。”
剛開始的思路就被帶跑偏了,那麽結局會是什麽呢?
原因無他,因為南麵傳來了緊急軍報,呂建帶著三千五百鐵騎,突然間撕毀了雙方隔江而至的默契,出兵遼東了。
這是一個相當不好的消息,這需要謹慎的應對。
皇太極站在丹闕之上,像滿朝的文武王公大臣宣布了這個壞消息。
一時間滿殿大嘩。
正如大家給呂建定性的那樣,呂健是一個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他的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目的。而一旦謎底揭曉,總能讓人措手不及,難於應付。
“諸位愛卿,麵對呂建突然間出兵遼東,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然後咱們采取應對之策。”
代善第1個站出來說道:“呂建這次僅僅帶著三千五百鐵騎,而且還親身率領進入遼東,其目的絕對暗藏陰謀,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然後就退迴了班列。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但也是,你讓一個粗線條的人,去琢磨繡花的事,也的確是難為他了。他站出來不過是暖場,不過是在刷存在感罷了。
鼇拜站出來冷笑:“禮親王太過謹慎了,呂建隻帶三千五百人入遼,即便有再大的陰謀,在我們絕對的實力麵前,也不會得逞。請皇上讓我領一隻隊伍,前去圍剿他們,我一定將它驅逐出遼東。”
第1巴圖魯鼇拜,是個狂妄驕傲的人,但即便是這樣的人,現在麵對呂建,也隻能敢保證將他驅逐走,而不是就地殲滅。
可見現在呂建在清朝群臣心中,那陰影得有多麽大。
莽古爾泰站出來:“呂健雖然隻是帶著三千五百人,就敢深入遼東,難道他要打破我們雙方的默契,開始對我們遼東進行主動進攻啦?”
肅親王豪格冷笑道:“他撕毀默契協議又能怎麽樣?正如鼇拜所說,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是沒有弱者生存空間的,也沒有他們的發言權。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將呂建這個東江鎮的主心骨,隔絕在遼東地區,然後咱們派出大兵,對群龍無首的東江鎮,進行堅決的打擊殲滅。晚打不如早打,早打早解決咱們的後顧之憂,然後咱們再次進入大明去劫掠一番,以報當年之仇。”
這樣的論調,立刻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讚同。
之所以堂堂的大清,要和小小的東江鎮劃江而治,他們不是忌憚東江鎮,而是忌憚呂建。
現在呂建已經進入遼東,大家沒有把握將他殲滅生擒,但趁著他不在東江鎮,東江鎮群龍無首的時候,對東江鎮展開狂風暴雨的打擊,一戰定乾坤,正是時候。
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皇太極看向了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
範文程是皇太極最倚重的人,他在自己在整個發展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尤其是從後金改年號為大清這一段時間,整個的運籌幾乎他全程都與參與,而各種規章製度的設定,更是他幾乎全部操辦。其功勞足可以封一個王爺當的。
但不管怎麽說,他畢竟還是漢人,他是不能被封王的,於是皇太極,就學著明朝的製度,設立秘書院,成立了變相的內閣。封範文程為大學士,相當於是內閣首輔。進世職二等甲喇章京,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拖沙喇哈番,複進二等精奇尼哈番,就是大清的子爵。議政大臣。
是一個表麵沒有實權,卻可以左右朝局炙手可熱的人物。
看到皇上看向自己,範文成穩步的走了出來。
他一站出來,滿殿的大臣就停止了爭論,都將目光投向了他,看看他有什麽話說。
範文程慢悠悠的沒有奔向主題,看似說出了一番,與本次會議毫無關係的事。
“據奴才所知,在勤王戰爭結束後,等待封賞其間,呂建在家,召集了大明朝廷中許多的同僚同黨,大談什麽對咱們大清,要行持久戰的歪理邪說。當時不但折服了在場的所有人,而且後來還吸引了孫承宗,黃礦,黃道周等一群內閣參與,聽他詳細解說論持久戰的理論和操作方式。”
這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
為此皇太極也曾經召集手下的群臣,對這個論持久戰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其尋求出來破解之法。
結果大家卻發現,這是一個完完全全,就是針對自己的國策方針理論。其完美程度已經達到了隻要大明的朝廷,不走樣的執行,那自己的大清,就沒有幾天活頭了,就必將滅亡。
而大家窮經皓首熬白了無數人的頭,卻竟然發現,這個理論不需要隱瞞保密,就那麽明明白白的公布天下。如果呂健願意,會怕咱們這些人看不懂,估計他都能給你翻譯成滿文,印刷出來分發給你。
因為這是一個陽謀,陽謀無解。
所以你明明知道這個論持久戰策略,就是為了將自己的大清送入墳墓製定的,但你還就拿他沒有任何反駁的辦法。
最終大家下了結論:這個理論唯一破解的辦法,就是祈禱大明的君臣,不執行這個策略。
老天開眼,如人所願,大明的君臣,真的就沒有執行這個,讓自己必死無疑的偉大理論。
於是在大家彈冠相慶之後,就把這事忘了。
今天範文程突然間舊事重提。提這事兒的時候,大家的後背就不由得發涼。有許多人心中暗暗的埋怨:“我們剛剛從驚嚇中緩過神來,結果你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你繼續給我驚嚇,你到底是幾個意思?”
“奴才的意思是,明朝的君臣愚蠢的不執行這個理論策略,但是呂建來到了東江鎮,他也明白咱們雙方之間,力量的巨大對比。他不但不能夠堂堂正正的和我們對決,而且還要防備我們發展壯大之後,對他展開雷霆一擊。”
皇太極若有所思了:“先生的意思是——”
“奴才敢斷定,呂建為了解決自己的危機,明朝不執行論持久戰的政策,那麽他執行。他要利用小股隊伍,不斷的進入我遼東進行騷擾。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占領一城一地,而是為了削弱疲憊我們,讓我們不能全心全意的發展,給他爭取時間。”然後重重的加了一句點評:“這件事就在他攻取了鎮江,劫掠了遼南,就退走,足可以作為證明了。”
這句話立刻點撥了皇太極,他豁然站起:“那麽好吧,我們絕對不讓他得逞。我宣布正藍旗鑲藍旗,對呂建進行圍追堵截。最低的限度,讓他對我們的破壞減輕。”
剛開始的思路就被帶跑偏了,那麽結局會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