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呂建對六君子畫像的一拜,氣氛融洽了。
上首老者,就是黃礦,微笑一指朱由檢的身邊一片席子道:“呂先生請坐。”
這個位置,在朱由檢之下,但在群弟子之上。而直唿先生,更顯示了黃礦對呂建的尊重推崇。
不單單是客,而還因為呂建的書法宗師身份,驚才絕豔的詩詞在士林中,換來的地位。
坦然坐下。
黃礦笑著道:“呂先生書法獨成一家,更有詩詞之才。而您和信王談論的,治國之柴米油鹽之論,更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雖然聽著粗鄙了些,但細想之後,卻是至理名言。可見先生必將在未來治國上,也會有與眾不同的建樹。這真是大明至張相(張居正)之後,從未有的大才。老朽深為大明出此才俊而慶幸。”
這樣的評價和期許,就過了。
呂建趕緊謙遜一陣。
“但先生一味的沉迷經商,又對信王講了經商治國之道,在品格上,就落了下乘了。”這是準備教育人了。
呂建笑眯眯的問道:“先生認為興商之法治國是下乘,何以如此說?”
黃礦笑道:“商人趨利,一切以利益為首,難免短視。而趨利之性,又讓人忘卻大義,這於國不利。”
這就是中國人的理念。
你看世界上中華文化圈之外的國家,幾乎整個國家是被商人所掌控的,隻要你有足夠的錢和實力,你就可以競選總統,當個元首。
但你再看看縱橫上下五千年,中國可曾被任何一個商人所控製過?除了最開始的呂不韋之外,可有商人站上廟堂?
別說站上廟堂了,不管你多麽的富可敵國,多麽的精明強幹,隻要你是商人,你連當一個官的可能性都絕對沒有。曆朝曆代,不但在體製上,嚴格的向商人關閉了通道,而更在最根本上剝奪了商人,參加政治的所有可能。比如說,商人地位,列在九流之末,還不如妓女,時刻受到任何人的排擠欺負,商人的財富,時刻可能就是別人的了;商人的子弟,沒有科舉的資格。而沒有了最起碼的秀才資格,你別說做官了,你連做個吏員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現在的呂建情況除外,但那那前提是,他當初不是商人,而是他爹曾經是官,他是官宦世家,是官二代,他還是個秀才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在呂不韋之後,就已經決定了,國家是國家,國家需要一批精英來治理;商業是商業,你可以建立一個商業帝國,但必須在我這群精英的掌控之下。發現你有危害國家的可能,轉眼就滅了你。
國家被財閥集團所掌控,而在後世這個教訓是最慘烈的。
不說已經是偽國家的韓國了,本來民國是可以正常發展下去的,結果被江浙財閥做代理人的蔣公,最終給折騰到一個小島上去了。
而之所以他能在那個小島上,最終站住腳跟,就是因為他痛定思痛之後,他擺脫了財閥,啟用了精英從政,才得以苟延殘喘。
所以到後來,國家對商人財閥集團參政,更是嚴防死守。
無論你有多麽大的商業帝國,你連一個鄉政府的科長你都做不上。你可以用錢財買通一切,但你就是不能轉換你商人的身份。
這就是黃礦,雖然對呂建期望極高,但他也對他前途擔心的地方。
以現在呂建的發展趨勢來看,隻要他身後,站著一個政治集團為他撐腰,他這個商人,就完全可能再憑借他的官二代,憑借當初的秀才出身,參與到政治中來,現在不已經站上朝堂了嗎。那麽憑借他的能量和能力,再想將他踢出政治精英集團,已經不太現實了。
最主要的是,隻要你想要將他踢出去,讓他好好的再迴歸本性,做個商人,結果朝廷就會出現,隻要有一點急需要他來解決的事,你還就得指望著他解決。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呂建,在商場上大展拳腳,而又能憑借著官二代秀才身,在朝堂上春風得意步步高升。
這在這些政治精英的眼裏,這是一件很不好,乃至可以用很可怕來形容。
但黃礦為人是公正的,他承認了呂健,柴米油鹽治國理論的正確性,也發現這時候這個朝廷,沒有呂建是不可以的。所以他準備要斧正這個歪才,讓他成為真正的政治精英,丟棄掉他的商人本性。
呂建很理解黃礦的思想,但還是笑著搖頭:“在下卻不這麽認為。”
他的這句話一出,本來十幾個學子就正襟危坐,這時候他們明白,一場辯論又要展開了,於是就更加聚精會神,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黃礦微笑詢問:“那麽思齊先生怎麽認為呢?”
“先生認為,商人趨利這是弊端,但如果這個人將趨利性,用於治國上,讓整個國家趨利避害,一切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先,難道這不好嗎?”
就這一句話,當時就讓黃礦噎了一下。
這個時代不像後世,政治精英們,張開閉口‘這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將利益堂而皇之,理直氣壯的擺在台麵上。
這個時代,是個含蓄的時代。這個年代的人出口言利,是會被鄙視的。一切都應該以聖人言論為基礎,隻講大義。那樣,你的人品才被承認是高潔的,而不是驅利小人。皇帝才能放心的,將這個國家交給你管理,百姓才能心甘情願的接受你的管理。
黃礦沉思了好久,最終道:“如果一切都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先,那對友邦,就會有損害。如果對友邦有了損害,就會引起友邦的不滿。就會由不滿而生怨恨,最終導致雙方友誼破裂,形成對抗,最終導致戰爭。對內對外,對待親朋友人,還是要待以至誠,吃些虧,知道取舍,才是第一啊,這一點,還請呂先生在意。”
呂建淡然一笑:“難道吃虧就能獲得友誼和平嗎?在下愚鈍,卻不認同。不說別的,先賢就說,當年七國爭雄,其他諸侯不斷割地侍秦,以求和平。結果呢,倒是養肥了秦國,削弱了自己,最終被強秦所滅。
再從小處說,升米恩鬥米仇不更是明言嗎。你一味吃虧,結果卻養成了他們認為,你的吃虧是理所當然的思維,一旦不說你要取他一點利了,就是要和他平等,那他也認為你是欺負了他,搶了他你應該給他的利益,那不一樣對你心生怨恨,最終成仇嗎?”
黃礦被這先賢之論和眼前實際,駁斥的一時間啞口無言了。
最終有些強詞奪理的道:“無論如何,做事做人,當以大義為主,這個是不可辯駁的吧。商人之業畢竟是小道,賤業,非君子所為啊。”
呂建一笑——
上首老者,就是黃礦,微笑一指朱由檢的身邊一片席子道:“呂先生請坐。”
這個位置,在朱由檢之下,但在群弟子之上。而直唿先生,更顯示了黃礦對呂建的尊重推崇。
不單單是客,而還因為呂建的書法宗師身份,驚才絕豔的詩詞在士林中,換來的地位。
坦然坐下。
黃礦笑著道:“呂先生書法獨成一家,更有詩詞之才。而您和信王談論的,治國之柴米油鹽之論,更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雖然聽著粗鄙了些,但細想之後,卻是至理名言。可見先生必將在未來治國上,也會有與眾不同的建樹。這真是大明至張相(張居正)之後,從未有的大才。老朽深為大明出此才俊而慶幸。”
這樣的評價和期許,就過了。
呂建趕緊謙遜一陣。
“但先生一味的沉迷經商,又對信王講了經商治國之道,在品格上,就落了下乘了。”這是準備教育人了。
呂建笑眯眯的問道:“先生認為興商之法治國是下乘,何以如此說?”
黃礦笑道:“商人趨利,一切以利益為首,難免短視。而趨利之性,又讓人忘卻大義,這於國不利。”
這就是中國人的理念。
你看世界上中華文化圈之外的國家,幾乎整個國家是被商人所掌控的,隻要你有足夠的錢和實力,你就可以競選總統,當個元首。
但你再看看縱橫上下五千年,中國可曾被任何一個商人所控製過?除了最開始的呂不韋之外,可有商人站上廟堂?
別說站上廟堂了,不管你多麽的富可敵國,多麽的精明強幹,隻要你是商人,你連當一個官的可能性都絕對沒有。曆朝曆代,不但在體製上,嚴格的向商人關閉了通道,而更在最根本上剝奪了商人,參加政治的所有可能。比如說,商人地位,列在九流之末,還不如妓女,時刻受到任何人的排擠欺負,商人的財富,時刻可能就是別人的了;商人的子弟,沒有科舉的資格。而沒有了最起碼的秀才資格,你別說做官了,你連做個吏員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現在的呂建情況除外,但那那前提是,他當初不是商人,而是他爹曾經是官,他是官宦世家,是官二代,他還是個秀才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在呂不韋之後,就已經決定了,國家是國家,國家需要一批精英來治理;商業是商業,你可以建立一個商業帝國,但必須在我這群精英的掌控之下。發現你有危害國家的可能,轉眼就滅了你。
國家被財閥集團所掌控,而在後世這個教訓是最慘烈的。
不說已經是偽國家的韓國了,本來民國是可以正常發展下去的,結果被江浙財閥做代理人的蔣公,最終給折騰到一個小島上去了。
而之所以他能在那個小島上,最終站住腳跟,就是因為他痛定思痛之後,他擺脫了財閥,啟用了精英從政,才得以苟延殘喘。
所以到後來,國家對商人財閥集團參政,更是嚴防死守。
無論你有多麽大的商業帝國,你連一個鄉政府的科長你都做不上。你可以用錢財買通一切,但你就是不能轉換你商人的身份。
這就是黃礦,雖然對呂建期望極高,但他也對他前途擔心的地方。
以現在呂建的發展趨勢來看,隻要他身後,站著一個政治集團為他撐腰,他這個商人,就完全可能再憑借他的官二代,憑借當初的秀才出身,參與到政治中來,現在不已經站上朝堂了嗎。那麽憑借他的能量和能力,再想將他踢出政治精英集團,已經不太現實了。
最主要的是,隻要你想要將他踢出去,讓他好好的再迴歸本性,做個商人,結果朝廷就會出現,隻要有一點急需要他來解決的事,你還就得指望著他解決。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呂建,在商場上大展拳腳,而又能憑借著官二代秀才身,在朝堂上春風得意步步高升。
這在這些政治精英的眼裏,這是一件很不好,乃至可以用很可怕來形容。
但黃礦為人是公正的,他承認了呂健,柴米油鹽治國理論的正確性,也發現這時候這個朝廷,沒有呂建是不可以的。所以他準備要斧正這個歪才,讓他成為真正的政治精英,丟棄掉他的商人本性。
呂建很理解黃礦的思想,但還是笑著搖頭:“在下卻不這麽認為。”
他的這句話一出,本來十幾個學子就正襟危坐,這時候他們明白,一場辯論又要展開了,於是就更加聚精會神,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黃礦微笑詢問:“那麽思齊先生怎麽認為呢?”
“先生認為,商人趨利這是弊端,但如果這個人將趨利性,用於治國上,讓整個國家趨利避害,一切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先,難道這不好嗎?”
就這一句話,當時就讓黃礦噎了一下。
這個時代不像後世,政治精英們,張開閉口‘這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將利益堂而皇之,理直氣壯的擺在台麵上。
這個時代,是個含蓄的時代。這個年代的人出口言利,是會被鄙視的。一切都應該以聖人言論為基礎,隻講大義。那樣,你的人品才被承認是高潔的,而不是驅利小人。皇帝才能放心的,將這個國家交給你管理,百姓才能心甘情願的接受你的管理。
黃礦沉思了好久,最終道:“如果一切都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先,那對友邦,就會有損害。如果對友邦有了損害,就會引起友邦的不滿。就會由不滿而生怨恨,最終導致雙方友誼破裂,形成對抗,最終導致戰爭。對內對外,對待親朋友人,還是要待以至誠,吃些虧,知道取舍,才是第一啊,這一點,還請呂先生在意。”
呂建淡然一笑:“難道吃虧就能獲得友誼和平嗎?在下愚鈍,卻不認同。不說別的,先賢就說,當年七國爭雄,其他諸侯不斷割地侍秦,以求和平。結果呢,倒是養肥了秦國,削弱了自己,最終被強秦所滅。
再從小處說,升米恩鬥米仇不更是明言嗎。你一味吃虧,結果卻養成了他們認為,你的吃虧是理所當然的思維,一旦不說你要取他一點利了,就是要和他平等,那他也認為你是欺負了他,搶了他你應該給他的利益,那不一樣對你心生怨恨,最終成仇嗎?”
黃礦被這先賢之論和眼前實際,駁斥的一時間啞口無言了。
最終有些強詞奪理的道:“無論如何,做事做人,當以大義為主,這個是不可辯駁的吧。商人之業畢竟是小道,賤業,非君子所為啊。”
呂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