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天色剛過醜時,整個北京城,還在酣睡之中。驛站的驛卒,就提著小燈籠,小心翼翼的挨個房間,挨個院子叩響門扉,提醒住在驛站中的官員,準備洗漱參加大朝會。
一時間,清脆的叩門聲,和低聲的召喚聲響成一片。整個驛站,率先蘇醒熱鬧起來,然後就是京師各個官員的府邸,新的一天,就在這些官員率先的蘇醒中,提前開始了。
明朝的大朝會,簡直就是對上朝大臣們,一種殘酷的折磨。
在參加大朝會之前,凡有資格參加的,所有京官,和在京五品以上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 。
所以,在早上三點不到,呂建就被召喚起來,開始洗漱穿戴。
這是呂建第一次參加早朝,娘比呂建還興奮緊張。
隻要兒子登上那座大殿,就證明,從此,兒子正式走進了大明的權力中樞。衣錦還鄉的夙願實現不遠啦。
所以,半夜,娘就帶著家裏的廚娘丫鬟,趕到了驛站,幫著兒子拾掇。
看著緊張興奮,忙裏忙外張羅的娘,呂建笑道:“娘,不要緊張,也不要興奮。大朝會,平時是在京五品的,才有資格呢,我不過是一個六品的官,和五品差著遠呢。
這次被準許上朝,不過是臨時的述職罷了。
娘卻不這麽認為:“所謂登堂入室,步入廟堂,這是一個人地位轉變的開始。我兒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千萬不可錯過。皇上問對,絕不可隱瞞欺君,所提所說,一定秉持良心。像你爹那樣,做個正直之臣,做個忠君愛民的好官,決不可一味媚上。”
呂建就笑著迴答:“是的,是的。但如果兒能做到娘這樣的要求,我就不是一個清官,而是一個聖人啦。”
按照曆史的經驗,大明從明神宗正統之爭開始的朝會,基本就是黨派之間,掐架的盛會,不扯皮到地老天荒,那是絕對不會結束的。
這就是為什麽,天啟平不開早朝的原因。
而後來的崇禎雖然日日大朝,那就是君臣對立相抗。沒辦法,為了辦點正事,崇禎做的更絕,那就是不管朝會扯皮到什麽時候,連頓飯都不管,直到大臣們餓的堅持不住,才不得不說點正事,好早點迴去吃飯的地步。
於是,有了曆史借鑒的呂建,就為自己準備了肉幹,還悄悄的在自己的懷裏,準備了水囊,保證自己不餓昏。
一切準備就緒,就快到四點了。於是,努力的咽下去第五個包子之後,提起一盞小燈籠,邁出了驛站大門。
天上繁星點點,冷月在唿嘯的寒風裏,似乎都被刮的搖晃。
大街上,寒風唿嘯著,打著旋,將垃圾廢紙樹葉卷的漫天飛舞,暗巷牆角,時不時傳來流民乞丐一聲聲無助的慘叫哀嚎。
這已經不錯了,這已經比商行開張前,少了太多了。
已經接受了西北苦寒洗禮的呂建,不由得冷的一縮脖子。今年的冬天比前年更冷了,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沒有坐轎,不是雇不起,而是呂建認為,自己被人抬著,自己都感覺別扭不好意思。
在長安街騎馬,那是武將的專利。好在驛站離著皇宮午門不遠,安步當車也成。
縮著脖子,躲在沿街屋簷下避風處前行,不斷的有大轎小轎匆匆而過。即便是武將,都在這寒冷天氣裏做了轎子。行走的,隻有不多的幾個窮官。
來到了午門廣場,這裏靠南,那是一片轎子,所有的官員,都縮在轎子裏,等候時辰的到來。
呂建就提著小燈籠,躲在凹陷型的午門城牆底下,和幾個不認識的小官避風。
哆哆嗦嗦間,大家也懶得說話,隻是互相點頭打個招唿,就捂著耳朵,跺著腳取暖。
上朝,不許穿裘皮,不許帶棉帽,隻能這麽幹凍著,
突然,遠處一陣銅鑼響,一隊護從,保護著魏忠賢的大轎行來。
自從上次得了呂建的評論之後,魏忠賢收斂了許多。原本上萬人的儀仗,也被他悄悄的削減了。
但即便這樣,也有上千人。
看到魏忠賢過來,不管是躲在轎子裏的,還是在外麵的,除了死敵東林的官員,其他所有官員,都跪地迎接。
麵對百官跪迎,呂建沒有下跪,而是吹熄了燈籠,將自己隱入了高大城牆的陰影裏,看著魏忠賢旁若無人的,進了皇宮。
皇宮的門在他進去後,再次關閉。留下的是東林黨人的一片罵聲。
時辰到了,宮內響起了一陣悠揚的音樂,午門上,鍾鼓齊鳴,厚重的宮門,在鍾鼓聲中徐徐打開;
百官魚貫進入宮門,在殿前廣場整隊,文官位東麵西,武官位西麵東;
負責糾察的禦史開始點名,並且記下說話、咳嗽、吐痰、牙笏墜地、步履不穩等屬於“失儀”範圍的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然後,大家魚貫入殿,再次按照品級次序站好。
一切就緒以後,皇帝駕到,鳴鞭,百官在讚禮官的口令下轉身,向皇帝舞拜叩頭如儀。
呂建就隨著大隊,緊緊的盯著前麵的官員照做,倒是沒有出差。
跪拜時候,呂建向前看去,一片朱紫,往後看去,孤家寡人一個。
上麵傳來天啟免禮平身的禦音。
官員們謝恩站起,
按照品級,呂建一路靠後,靠後,再靠後之後,將他擠進了大殿,最後的角落裏,後背靠牆,而且不遠的前麵,還有一根巨大的蟠龍柱子遮擋,誰也看不到他了。
至於和那個自己念念不忘整死的,曾經嶽父王侍郎,自己和他的品級差的太遠呢,自己連看他一眼,給他一個憤怒的眼神機會都沒有。
起的早,有些犯困,就抱著牙笏,窩在牆角裏,昏昏欲睡了。
鴻臚寺官員,高唱新年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職的官員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對皇帝行禮謝恩。一番之後,下麵就要進行官員上書言事了。
結果天啟卻不給他們機會,先站了起來,將一個手劄遞給身邊太監:“讀到的官員,到集英殿問對,散朝。”
然後也不等群臣跪拜恭送,直接轉過屏風,他跑了。根本就不給群臣說廢話的機會。
看來,天啟對朝會扯皮,已經到了多麽厭惡的程度了。
這一場準備充足的呂建第一次大朝會,就這麽還不到兩刻鍾就結束了。這雖然很出乎呂建意料,但似乎也很天啟。
被點到名字的人不多,呂建當然在其中,王侍郎卻早早的走了,他也真的不想和自己這個曾經的女婿相見了。
於是,在剛剛升起的朝陽裏,呂建跟著一群官員,再迴曾經來過的集英殿。
一時間,清脆的叩門聲,和低聲的召喚聲響成一片。整個驛站,率先蘇醒熱鬧起來,然後就是京師各個官員的府邸,新的一天,就在這些官員率先的蘇醒中,提前開始了。
明朝的大朝會,簡直就是對上朝大臣們,一種殘酷的折磨。
在參加大朝會之前,凡有資格參加的,所有京官,和在京五品以上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 。
所以,在早上三點不到,呂建就被召喚起來,開始洗漱穿戴。
這是呂建第一次參加早朝,娘比呂建還興奮緊張。
隻要兒子登上那座大殿,就證明,從此,兒子正式走進了大明的權力中樞。衣錦還鄉的夙願實現不遠啦。
所以,半夜,娘就帶著家裏的廚娘丫鬟,趕到了驛站,幫著兒子拾掇。
看著緊張興奮,忙裏忙外張羅的娘,呂建笑道:“娘,不要緊張,也不要興奮。大朝會,平時是在京五品的,才有資格呢,我不過是一個六品的官,和五品差著遠呢。
這次被準許上朝,不過是臨時的述職罷了。
娘卻不這麽認為:“所謂登堂入室,步入廟堂,這是一個人地位轉變的開始。我兒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千萬不可錯過。皇上問對,絕不可隱瞞欺君,所提所說,一定秉持良心。像你爹那樣,做個正直之臣,做個忠君愛民的好官,決不可一味媚上。”
呂建就笑著迴答:“是的,是的。但如果兒能做到娘這樣的要求,我就不是一個清官,而是一個聖人啦。”
按照曆史的經驗,大明從明神宗正統之爭開始的朝會,基本就是黨派之間,掐架的盛會,不扯皮到地老天荒,那是絕對不會結束的。
這就是為什麽,天啟平不開早朝的原因。
而後來的崇禎雖然日日大朝,那就是君臣對立相抗。沒辦法,為了辦點正事,崇禎做的更絕,那就是不管朝會扯皮到什麽時候,連頓飯都不管,直到大臣們餓的堅持不住,才不得不說點正事,好早點迴去吃飯的地步。
於是,有了曆史借鑒的呂建,就為自己準備了肉幹,還悄悄的在自己的懷裏,準備了水囊,保證自己不餓昏。
一切準備就緒,就快到四點了。於是,努力的咽下去第五個包子之後,提起一盞小燈籠,邁出了驛站大門。
天上繁星點點,冷月在唿嘯的寒風裏,似乎都被刮的搖晃。
大街上,寒風唿嘯著,打著旋,將垃圾廢紙樹葉卷的漫天飛舞,暗巷牆角,時不時傳來流民乞丐一聲聲無助的慘叫哀嚎。
這已經不錯了,這已經比商行開張前,少了太多了。
已經接受了西北苦寒洗禮的呂建,不由得冷的一縮脖子。今年的冬天比前年更冷了,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沒有坐轎,不是雇不起,而是呂建認為,自己被人抬著,自己都感覺別扭不好意思。
在長安街騎馬,那是武將的專利。好在驛站離著皇宮午門不遠,安步當車也成。
縮著脖子,躲在沿街屋簷下避風處前行,不斷的有大轎小轎匆匆而過。即便是武將,都在這寒冷天氣裏做了轎子。行走的,隻有不多的幾個窮官。
來到了午門廣場,這裏靠南,那是一片轎子,所有的官員,都縮在轎子裏,等候時辰的到來。
呂建就提著小燈籠,躲在凹陷型的午門城牆底下,和幾個不認識的小官避風。
哆哆嗦嗦間,大家也懶得說話,隻是互相點頭打個招唿,就捂著耳朵,跺著腳取暖。
上朝,不許穿裘皮,不許帶棉帽,隻能這麽幹凍著,
突然,遠處一陣銅鑼響,一隊護從,保護著魏忠賢的大轎行來。
自從上次得了呂建的評論之後,魏忠賢收斂了許多。原本上萬人的儀仗,也被他悄悄的削減了。
但即便這樣,也有上千人。
看到魏忠賢過來,不管是躲在轎子裏的,還是在外麵的,除了死敵東林的官員,其他所有官員,都跪地迎接。
麵對百官跪迎,呂建沒有下跪,而是吹熄了燈籠,將自己隱入了高大城牆的陰影裏,看著魏忠賢旁若無人的,進了皇宮。
皇宮的門在他進去後,再次關閉。留下的是東林黨人的一片罵聲。
時辰到了,宮內響起了一陣悠揚的音樂,午門上,鍾鼓齊鳴,厚重的宮門,在鍾鼓聲中徐徐打開;
百官魚貫進入宮門,在殿前廣場整隊,文官位東麵西,武官位西麵東;
負責糾察的禦史開始點名,並且記下說話、咳嗽、吐痰、牙笏墜地、步履不穩等屬於“失儀”範圍的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然後,大家魚貫入殿,再次按照品級次序站好。
一切就緒以後,皇帝駕到,鳴鞭,百官在讚禮官的口令下轉身,向皇帝舞拜叩頭如儀。
呂建就隨著大隊,緊緊的盯著前麵的官員照做,倒是沒有出差。
跪拜時候,呂建向前看去,一片朱紫,往後看去,孤家寡人一個。
上麵傳來天啟免禮平身的禦音。
官員們謝恩站起,
按照品級,呂建一路靠後,靠後,再靠後之後,將他擠進了大殿,最後的角落裏,後背靠牆,而且不遠的前麵,還有一根巨大的蟠龍柱子遮擋,誰也看不到他了。
至於和那個自己念念不忘整死的,曾經嶽父王侍郎,自己和他的品級差的太遠呢,自己連看他一眼,給他一個憤怒的眼神機會都沒有。
起的早,有些犯困,就抱著牙笏,窩在牆角裏,昏昏欲睡了。
鴻臚寺官員,高唱新年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職的官員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對皇帝行禮謝恩。一番之後,下麵就要進行官員上書言事了。
結果天啟卻不給他們機會,先站了起來,將一個手劄遞給身邊太監:“讀到的官員,到集英殿問對,散朝。”
然後也不等群臣跪拜恭送,直接轉過屏風,他跑了。根本就不給群臣說廢話的機會。
看來,天啟對朝會扯皮,已經到了多麽厭惡的程度了。
這一場準備充足的呂建第一次大朝會,就這麽還不到兩刻鍾就結束了。這雖然很出乎呂建意料,但似乎也很天啟。
被點到名字的人不多,呂建當然在其中,王侍郎卻早早的走了,他也真的不想和自己這個曾經的女婿相見了。
於是,在剛剛升起的朝陽裏,呂建跟著一群官員,再迴曾經來過的集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