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就平淡了,呂建遞進去請見述職的折子,不久後,宮裏傳出話來了,皇上會在十二月十五大朝會後,在集英殿接見呂建。
讓他在這一段時間,也不必去戶部,履行他戶部陝西山西司的職務,也不必去信王府給信王說書,他可以安心的處理,四海商行的問題。
從這一點上看,天啟皇帝對人還是蠻貼心的。但是不是急等著他,把紅利的總數算出來,然後給他這個最大的股東分紅,也好他在過年的時候,給大臣們分發例行的年終賞賜?
整個大明有2萬多名官員,還有下屬的吏員,還有天下號稱一百一十三萬軍隊將士。年終的這筆由皇帝發內帑的例行賞賜,是一筆非常大的數字。
這也是所有這些人,都期盼的一份貼補,一份救命錢。
皇帝家也沒餘糧啦。
其實,在完善的規章製度下,大家各司其職,有序運作,實際呂建要是不再搞什麽新項目,就沒有他什麽事了。
按照這個時代商業的規矩,每年十一月底,就算一年運作結束,盈虧之下,賬目在過年前是必須完結的,該發紅包的發紅包,該上吊的,該去找繩子。
呂建在商行總部,已經看到了匯總後的賬目,就等著呂建核查,然後簽字認可了,然後封賬,開始第二年的記錄。
商行的業務現在分三大塊。
第一塊,是最基礎的鐵礦,煤礦還有鐵長,這算工業區塊。
現在這塊真的是興旺發達。由於趙四海將蜂窩煤,拓展到了整個北直隸,更是由於運河船夫全部接受,一個自用方便,還有的,已經開始帶迴南方了。所以淡季不淡,旺季更加紅火,帶動了原料的需求增加,工業方麵也就紅紅火火,利潤豐厚了。
第二塊,就是蜂窩煤的銷售這塊,現在單單滿足銷量,就已經在宣大地區,在通州,在河間,乃在在山東的濟南,都有了分廠。有規模,當然就有巨大的利潤。這算是商業區塊。
然後就是西北這塊,呂建主持的官督商辦的商屯酒廠,和對外貿易,這算是農業區塊。
這樣總算下來,整個商行的利潤,達到了四百萬兩之巨,而且還有了驚人的資產。
當初商行發行股票,合計正好是四百萬股,其中,呂建趙四海,趙河,三人是最大股東,占一百萬股,如此,隻在一年內,每股分紅正好翻倍。呂建自己就有了三十三萬多紅利收入。
然而,這還不算股票交易所的手續費,那是三人的小金庫。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竟然有二十多萬。
當然,三人還在皇家卷煙廠,那裏有百分之十的股份,具體紅利多少,到現在魏忠賢還死捂著不公布。但算下來,也不會少。但那個死要錢給不給,還另說呢。看樣子,估計是可能性不大。
但其實,呂建沒有這麽多錢的,因為他要養活三千欽差標營,一年下來,十多萬銀子,就燒沒了。這個可不能假公濟私,不能從商行紅利裏出。
最終,趙四海和趙河堅持,這支隊伍的費用由三人和出,才緩解了呂建的壓力。
就要發放紅利了,呂建還是準備,按照他在西北的辦法,發現銀。
十二月十二這天,是個雙數吉日。四海酒樓,再次人滿為患。所有持股一萬以上的股東,被邀請過來,分發紅利。
緊急籌措出來的銀子,堆在四海酒樓裏,那高度足足有兩層樓高,一個個人必須仰視。
在這裏,大股東們已經心如止水了。銀子太多,就成糞土了。
呂建站在二樓,手扶欄杆,不斷的對下麵的守衛提醒:“看嚴實點,不要讓人靠近,否則塌了,會砸死人的。
之所以他總是這麽叮囑,原因,是他心虛。
四百萬,不算自己三人的,那也有三百萬啊,上哪裏籌措那麽多現銀啊。真要那樣,整個商行的資金鏈就斷啦,還讓人活不。
所以,當初為籌措這麽多銀子,就在趙四海跺腳焦急的時候,呂建輕鬆道:“沒有那麽多怕什麽,你不會弄個空心的銀山嗎。”
呂建堅信,分發紅利的時候,絕對有絕大部分人,銀子轉股份的。
為什麽不會出現在西北欽差行轅,全部轉股的出現呢。
因為,這裏有兩個大股東,是最窮,最需要錢的,那就是皇上和魏忠賢,以及小信王。
如果小信王不提現銀,估計今晚四人麻將,就打不成啦。
正因為此,一定不能讓人靠近了銀山,萬一空心不穩,被誰碰了一下,轉眼坍塌了,那可就出大事故,到時候,崩塌的就不是銀山,而是人心啦。
然後,呂建不斷朝底下看,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還和永平那樣,股東們,再給自己抬進來一個,自己模樣的財神爺,讓自己跪拜開光,那可就太尷尬了。
好在,銀山沒有崩塌,自己的神像也沒有出現,股東們按部就班的,在大廳二樓坐好了。
老閣老是股東的總代表,但卻沒有敢坐在第一排的中間,因為第一排的中間,赫然坐著魏忠賢的代表,皇宮二十四監,三寶監總管大太監,張寶。
而他身邊坐著的,是信王府大太監總管王承恩。
第三個坐在這裏的,是東林在京基地,首善書院的總管王廣為。
首善書院是江南士紳,為進京的士林學子食宿方便,讚助的。是東林在京的基地。
為了擴大首善書院的經費來源,給他們買了一批四海商行股票,做為基金。
老閣老,隻能陪在第四了。剩下的,就沒有資格坐著了,全部站著。
前麵是兩個黨派的代表,還有老閣老代表的呂建派,難得的坐在了一起,其樂融融而沒有爭吵。
放眼形形色色的背景出身的股東,一個個也都一團和氣。這裏沒有無處不在的黨爭,大家都是在最公平的商行製度下運作,沒有分歧,哪裏來的爭執?
再說了,在錢上,大家沒分歧。
現在,這是大明最公平和諧的,唯一一塊地方了。
人們目標一致,翹首企盼,等待著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讓他在這一段時間,也不必去戶部,履行他戶部陝西山西司的職務,也不必去信王府給信王說書,他可以安心的處理,四海商行的問題。
從這一點上看,天啟皇帝對人還是蠻貼心的。但是不是急等著他,把紅利的總數算出來,然後給他這個最大的股東分紅,也好他在過年的時候,給大臣們分發例行的年終賞賜?
整個大明有2萬多名官員,還有下屬的吏員,還有天下號稱一百一十三萬軍隊將士。年終的這筆由皇帝發內帑的例行賞賜,是一筆非常大的數字。
這也是所有這些人,都期盼的一份貼補,一份救命錢。
皇帝家也沒餘糧啦。
其實,在完善的規章製度下,大家各司其職,有序運作,實際呂建要是不再搞什麽新項目,就沒有他什麽事了。
按照這個時代商業的規矩,每年十一月底,就算一年運作結束,盈虧之下,賬目在過年前是必須完結的,該發紅包的發紅包,該上吊的,該去找繩子。
呂建在商行總部,已經看到了匯總後的賬目,就等著呂建核查,然後簽字認可了,然後封賬,開始第二年的記錄。
商行的業務現在分三大塊。
第一塊,是最基礎的鐵礦,煤礦還有鐵長,這算工業區塊。
現在這塊真的是興旺發達。由於趙四海將蜂窩煤,拓展到了整個北直隸,更是由於運河船夫全部接受,一個自用方便,還有的,已經開始帶迴南方了。所以淡季不淡,旺季更加紅火,帶動了原料的需求增加,工業方麵也就紅紅火火,利潤豐厚了。
第二塊,就是蜂窩煤的銷售這塊,現在單單滿足銷量,就已經在宣大地區,在通州,在河間,乃在在山東的濟南,都有了分廠。有規模,當然就有巨大的利潤。這算是商業區塊。
然後就是西北這塊,呂建主持的官督商辦的商屯酒廠,和對外貿易,這算是農業區塊。
這樣總算下來,整個商行的利潤,達到了四百萬兩之巨,而且還有了驚人的資產。
當初商行發行股票,合計正好是四百萬股,其中,呂建趙四海,趙河,三人是最大股東,占一百萬股,如此,隻在一年內,每股分紅正好翻倍。呂建自己就有了三十三萬多紅利收入。
然而,這還不算股票交易所的手續費,那是三人的小金庫。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竟然有二十多萬。
當然,三人還在皇家卷煙廠,那裏有百分之十的股份,具體紅利多少,到現在魏忠賢還死捂著不公布。但算下來,也不會少。但那個死要錢給不給,還另說呢。看樣子,估計是可能性不大。
但其實,呂建沒有這麽多錢的,因為他要養活三千欽差標營,一年下來,十多萬銀子,就燒沒了。這個可不能假公濟私,不能從商行紅利裏出。
最終,趙四海和趙河堅持,這支隊伍的費用由三人和出,才緩解了呂建的壓力。
就要發放紅利了,呂建還是準備,按照他在西北的辦法,發現銀。
十二月十二這天,是個雙數吉日。四海酒樓,再次人滿為患。所有持股一萬以上的股東,被邀請過來,分發紅利。
緊急籌措出來的銀子,堆在四海酒樓裏,那高度足足有兩層樓高,一個個人必須仰視。
在這裏,大股東們已經心如止水了。銀子太多,就成糞土了。
呂建站在二樓,手扶欄杆,不斷的對下麵的守衛提醒:“看嚴實點,不要讓人靠近,否則塌了,會砸死人的。
之所以他總是這麽叮囑,原因,是他心虛。
四百萬,不算自己三人的,那也有三百萬啊,上哪裏籌措那麽多現銀啊。真要那樣,整個商行的資金鏈就斷啦,還讓人活不。
所以,當初為籌措這麽多銀子,就在趙四海跺腳焦急的時候,呂建輕鬆道:“沒有那麽多怕什麽,你不會弄個空心的銀山嗎。”
呂建堅信,分發紅利的時候,絕對有絕大部分人,銀子轉股份的。
為什麽不會出現在西北欽差行轅,全部轉股的出現呢。
因為,這裏有兩個大股東,是最窮,最需要錢的,那就是皇上和魏忠賢,以及小信王。
如果小信王不提現銀,估計今晚四人麻將,就打不成啦。
正因為此,一定不能讓人靠近了銀山,萬一空心不穩,被誰碰了一下,轉眼坍塌了,那可就出大事故,到時候,崩塌的就不是銀山,而是人心啦。
然後,呂建不斷朝底下看,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還和永平那樣,股東們,再給自己抬進來一個,自己模樣的財神爺,讓自己跪拜開光,那可就太尷尬了。
好在,銀山沒有崩塌,自己的神像也沒有出現,股東們按部就班的,在大廳二樓坐好了。
老閣老是股東的總代表,但卻沒有敢坐在第一排的中間,因為第一排的中間,赫然坐著魏忠賢的代表,皇宮二十四監,三寶監總管大太監,張寶。
而他身邊坐著的,是信王府大太監總管王承恩。
第三個坐在這裏的,是東林在京基地,首善書院的總管王廣為。
首善書院是江南士紳,為進京的士林學子食宿方便,讚助的。是東林在京的基地。
為了擴大首善書院的經費來源,給他們買了一批四海商行股票,做為基金。
老閣老,隻能陪在第四了。剩下的,就沒有資格坐著了,全部站著。
前麵是兩個黨派的代表,還有老閣老代表的呂建派,難得的坐在了一起,其樂融融而沒有爭吵。
放眼形形色色的背景出身的股東,一個個也都一團和氣。這裏沒有無處不在的黨爭,大家都是在最公平的商行製度下運作,沒有分歧,哪裏來的爭執?
再說了,在錢上,大家沒分歧。
現在,這是大明最公平和諧的,唯一一塊地方了。
人們目標一致,翹首企盼,等待著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