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朱由檢要去西本,查自己的工作成績,呂建點點頭:“這個,微臣到是很希望王爺去西北走走,要不明春你跟我去西北,實地考察一番如何?”
看到呂建說的這麽有信心,再聯想那些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大臣,彈劾呂建的,隻是彈劾他如何囂張跋扈,如何慢待地方官員,如何越權,但就沒有人彈劾他盤剝百姓。朱由檢到是信了他。
於是,就嘀咕:“當初我哥讓我做你的副手,就說過,我的性子急,他舍不得揍我讓我改正,就是想讓你這個傻大膽揍我,磨礪我。我要去,也是自己去,我可不和你一起走,要不然你一到沒人地方,揍我怎麽辦?”
說完,就和呂建一起,一個大笑,一個尷尬的賠笑。
呂建轉換尷尬的話題:“分紅一倍,這多嗎?不多,這裏,還不算被魏忠賢勒索的酒稅。按照正常,我多繳納了三十幾萬呢。”
朱由檢難得第一次,幫著魏忠賢說話了:“他勒索的,也都進了戶部財政,算你為朝廷做貢獻了。”
呂建冷冷一笑,恐怕又讓戶部貪官的腰包,肥了一點吧。
“這是經濟效益,而我還恢複了百萬畝農田複耕,安置了不下百萬流民。同時,變相的打壓了西北佃戶的地租,減輕了地主豪情對他們的壓榨,更穩定了人心。從而,按照洪承疇的計算來說,整個西北,今年就照比頭年,少產生了不下十萬流寇杆子,你說這筆賬怎麽算?”
朱由檢的腦袋就不夠用了:“被世人君子詬病輕視的商業,竟然有這麽大的作用?你如此與民爭利,百姓不怨恨你,這是為什麽呢?”
隻要你好奇,隻要你問,就好。那我就借機,好好的給你上一堂經濟課,讓你不要隻相信,治國隻要相信君子的理論,就無往而不利。治國,要多元素發展才行啊。
“王爺隻看到了我似乎在經商,似乎與民爭利。但你沒深入的看,經過我的運作,每一畝土地農民收入達到了三兩銀子,比原先增加了二兩銀子的收入。如此我不但沒與民爭利,反而給百姓帶來了利益。這樣,那些承擔賦稅的百姓,沒有拖欠朝廷的賦稅,足額完稅,難道這不是改變嗎?”
朱由檢點頭;“你說的沒錯,不久前,我哥哥在乾清宮,給我看過了今年咱們朝廷,戶部的收入清單。江南那些富庶的省份,還有欠缺。但每年都有欠缺的山西陝西兩省,今年卻出奇的沒有欠缺,是足額完成。當時我還誇這兩個省的布政使和巡撫,都是能員呢。結果我哥哥卻誇你,說是你的功勞,當時我還不信呢。但被你這麽一說,我信了。”
呂建搖頭:“你不應該信我,而是應該相信,這種運作模式。”
“可是,先賢歐陽修曾經說過,天下財富有定額,這也就是人們堅信,商人經商獲得的財富,百姓們自然也就損失了財富,所以才有與民爭利之說。可是你這樣運作,為什麽你和百姓都得到了收入。那這憑空多出來的財富,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呢?”
呂建就笑著解釋:“天下財富有定數,這個理論本來就不對。因為人們不斷的在創造新的財富,這就是商業所帶動的,手工業和工業的財富增長道理。說起來那可就是長篇大論了,你不需要懂這些,但你需要了解最基礎的皮毛。對你以後發展有幫助。”
“你給我說說,如果你的道理可行,將來我會在我的封地裏,去推行實行,也讓百姓們富足安康。”
未來你的封地大了,你真的要施行我的政策方針,那大明就有救了,你也就不用上吊了。
“我就簡單的給你說說,歐陽修的理論錯在哪裏了。”
抓起桌子上的幹果,一麵往嘴裏丟,一麵說到:“你這個人,總是有歪理邪說。今天,我就聽聽,你對先賢的理論,又有什麽批判。”
“歐陽修的理論基礎是,百姓種出糧食,最終又被天下人吃光,消耗沒了,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就出現了有人挨餓的現象,才有了這個理論的基礎。是吧。”
“是啊。這不就是,糧食就那麽多,你多吃了,自然就有人要挨餓,你商人賺了錢,自然就應該有人賠錢啊。”
“我不說農業,在水利和技術上加持之後的增收,那很複雜,說深了你不懂。我給你舉個例子吧。一根木頭,十文錢。但是,做成一把椅子,就可賣一百文,做出兩把,就是兩百文,那是不是增加了一百九十文?”
“對呀,那這一百九十文哪裏來的呢?”朱由檢有些迷糊。
“來至於創造加工。那一百九十文,是來自於工匠的技術,還有他們的工錢。”
朱由檢就似懂非懂,但多少懂了點。
“然後,這兩把椅子,被商人收購,賣給了需要的人,賺了四十文。”
朱由檢就拍手:“這就對了。前麵的一百九十文有出處了,但這四十文,是在需要的人手中賺的,這不就是需要的人賠了嗎,這不就是與民爭利了嗎?”
呂建再搖頭:“不是這樣的。”
“那是怎麽樣?”
“因為商人,要付出運費,要付出時間,要付出本錢,本錢是有利息的。所以,商人的利,不是白白的在需要的人手中得到的,他們也是要付出的,付出就是本錢。”
“噢——似乎,似乎也有點道理。”
“你隻看到了商人們,將貨物一轉手,左手倒換右手就增加的利潤。但你沒有看到商業,對手工業和工業的生產刺激。也就是說,讓木匠將木頭變成椅子的動力。別的不說,依舊用這個地瓜政策來說事兒吧。我免費給百姓發放秧苗,然後給他們貸款,而我又和他們簽訂合同未來迴收。
這樣百姓們就安了心,所以這天下原本定數的糧食中,是不是就多出了幾億斤的地瓜?難道這不是財富增加嗎。”
“你說的對。”
“然後我將這多出來幾億斤的地瓜,加工成了美酒。然後我再將這些美酒,以三倍的價格,賣到了蒙古,賣到了西域,難道這多出來的兩倍利潤,不是財富增加嗎?”
“是這個道理。”
“而正是因為這種真正的財富增加,才解決了西北百姓的肚子問題,生活問題。才使社會變得安定,使得股東獲利,使得國庫增收,難道這不是商業,運作起來之後的效果嗎?”
“你說的很有道理。”然後一拍手:“既然這樣,那我們明年,就更要加大地瓜的播種麵積,和推廣力度,真正做到民富國強。”
呂建就痛苦的搖頭:“咱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已經幾乎是我在西北,所能做的極限了。”
“為什麽?”
“因為我手中,再也沒有土地可以利用了。在整個大明包括西北,也就是鹽商商屯釋放出來這百萬畝土地,供我利用。而四成的土地在地主豪強士紳手中,他們不賣出土地,我就不能搶。
然而真正擁有最大土地的,就是你們老朱家的子孫,他們占天下四成的土地,我根本就沒有資格,沒有膽量去動。”
“全國在冊土地五億六千萬畝,我們老朱家就占了將近三億畝啦?”
“這還不算山林。”
朱由檢嚇了一跳:“怪不得朝廷稅收年年下降呢,感情問題出在了這裏啊。”
“王爺現在看到的,這不過是危害最小的。”
朱由檢的表情就帶上了驚恐:“還有比這更大的危害?”
“是的,他們將隨著土地賞賜帶過去的農民百姓,變成了農奴。他們收取的王田賦稅,居高不下,而且還隨著他們子孫的繁衍,還在不斷的層層上漲。最終逼迫的那些農奴走投無路,隻有兩條路選擇,要麽憤而造反,要麽成為流民。”
然後歎息一聲:“我這裏竭盡全力的安置流民,讓西北的局勢穩定下來,但你們老朱家的子孫們,卻在不斷的製造大批的流民反叛。從這一點看,你們老朱家的子孫,才是真正禍害這個大明的禍根啊。”
朱由檢就沉默了:“你說這些話,真的是大逆不道啊。”
呂建一笑:“我拿你當做朋友,所以才推心置腹。如果你要告發,隨你吧,看看最終受害的是誰。”
朱由檢就站起來,帶著沉思,慢慢的往外走:“我不會向官府告發你的,我要迴去和我哥哥,仔細的琢磨一下你的這個說法。”
你這還不算告發?你都直接告到最上麵去了,都頂了天了。
看到呂建說的這麽有信心,再聯想那些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大臣,彈劾呂建的,隻是彈劾他如何囂張跋扈,如何慢待地方官員,如何越權,但就沒有人彈劾他盤剝百姓。朱由檢到是信了他。
於是,就嘀咕:“當初我哥讓我做你的副手,就說過,我的性子急,他舍不得揍我讓我改正,就是想讓你這個傻大膽揍我,磨礪我。我要去,也是自己去,我可不和你一起走,要不然你一到沒人地方,揍我怎麽辦?”
說完,就和呂建一起,一個大笑,一個尷尬的賠笑。
呂建轉換尷尬的話題:“分紅一倍,這多嗎?不多,這裏,還不算被魏忠賢勒索的酒稅。按照正常,我多繳納了三十幾萬呢。”
朱由檢難得第一次,幫著魏忠賢說話了:“他勒索的,也都進了戶部財政,算你為朝廷做貢獻了。”
呂建冷冷一笑,恐怕又讓戶部貪官的腰包,肥了一點吧。
“這是經濟效益,而我還恢複了百萬畝農田複耕,安置了不下百萬流民。同時,變相的打壓了西北佃戶的地租,減輕了地主豪情對他們的壓榨,更穩定了人心。從而,按照洪承疇的計算來說,整個西北,今年就照比頭年,少產生了不下十萬流寇杆子,你說這筆賬怎麽算?”
朱由檢的腦袋就不夠用了:“被世人君子詬病輕視的商業,竟然有這麽大的作用?你如此與民爭利,百姓不怨恨你,這是為什麽呢?”
隻要你好奇,隻要你問,就好。那我就借機,好好的給你上一堂經濟課,讓你不要隻相信,治國隻要相信君子的理論,就無往而不利。治國,要多元素發展才行啊。
“王爺隻看到了我似乎在經商,似乎與民爭利。但你沒深入的看,經過我的運作,每一畝土地農民收入達到了三兩銀子,比原先增加了二兩銀子的收入。如此我不但沒與民爭利,反而給百姓帶來了利益。這樣,那些承擔賦稅的百姓,沒有拖欠朝廷的賦稅,足額完稅,難道這不是改變嗎?”
朱由檢點頭;“你說的沒錯,不久前,我哥哥在乾清宮,給我看過了今年咱們朝廷,戶部的收入清單。江南那些富庶的省份,還有欠缺。但每年都有欠缺的山西陝西兩省,今年卻出奇的沒有欠缺,是足額完成。當時我還誇這兩個省的布政使和巡撫,都是能員呢。結果我哥哥卻誇你,說是你的功勞,當時我還不信呢。但被你這麽一說,我信了。”
呂建搖頭:“你不應該信我,而是應該相信,這種運作模式。”
“可是,先賢歐陽修曾經說過,天下財富有定額,這也就是人們堅信,商人經商獲得的財富,百姓們自然也就損失了財富,所以才有與民爭利之說。可是你這樣運作,為什麽你和百姓都得到了收入。那這憑空多出來的財富,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呢?”
呂建就笑著解釋:“天下財富有定數,這個理論本來就不對。因為人們不斷的在創造新的財富,這就是商業所帶動的,手工業和工業的財富增長道理。說起來那可就是長篇大論了,你不需要懂這些,但你需要了解最基礎的皮毛。對你以後發展有幫助。”
“你給我說說,如果你的道理可行,將來我會在我的封地裏,去推行實行,也讓百姓們富足安康。”
未來你的封地大了,你真的要施行我的政策方針,那大明就有救了,你也就不用上吊了。
“我就簡單的給你說說,歐陽修的理論錯在哪裏了。”
抓起桌子上的幹果,一麵往嘴裏丟,一麵說到:“你這個人,總是有歪理邪說。今天,我就聽聽,你對先賢的理論,又有什麽批判。”
“歐陽修的理論基礎是,百姓種出糧食,最終又被天下人吃光,消耗沒了,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就出現了有人挨餓的現象,才有了這個理論的基礎。是吧。”
“是啊。這不就是,糧食就那麽多,你多吃了,自然就有人要挨餓,你商人賺了錢,自然就應該有人賠錢啊。”
“我不說農業,在水利和技術上加持之後的增收,那很複雜,說深了你不懂。我給你舉個例子吧。一根木頭,十文錢。但是,做成一把椅子,就可賣一百文,做出兩把,就是兩百文,那是不是增加了一百九十文?”
“對呀,那這一百九十文哪裏來的呢?”朱由檢有些迷糊。
“來至於創造加工。那一百九十文,是來自於工匠的技術,還有他們的工錢。”
朱由檢就似懂非懂,但多少懂了點。
“然後,這兩把椅子,被商人收購,賣給了需要的人,賺了四十文。”
朱由檢就拍手:“這就對了。前麵的一百九十文有出處了,但這四十文,是在需要的人手中賺的,這不就是需要的人賠了嗎,這不就是與民爭利了嗎?”
呂建再搖頭:“不是這樣的。”
“那是怎麽樣?”
“因為商人,要付出運費,要付出時間,要付出本錢,本錢是有利息的。所以,商人的利,不是白白的在需要的人手中得到的,他們也是要付出的,付出就是本錢。”
“噢——似乎,似乎也有點道理。”
“你隻看到了商人們,將貨物一轉手,左手倒換右手就增加的利潤。但你沒有看到商業,對手工業和工業的生產刺激。也就是說,讓木匠將木頭變成椅子的動力。別的不說,依舊用這個地瓜政策來說事兒吧。我免費給百姓發放秧苗,然後給他們貸款,而我又和他們簽訂合同未來迴收。
這樣百姓們就安了心,所以這天下原本定數的糧食中,是不是就多出了幾億斤的地瓜?難道這不是財富增加嗎。”
“你說的對。”
“然後我將這多出來幾億斤的地瓜,加工成了美酒。然後我再將這些美酒,以三倍的價格,賣到了蒙古,賣到了西域,難道這多出來的兩倍利潤,不是財富增加嗎?”
“是這個道理。”
“而正是因為這種真正的財富增加,才解決了西北百姓的肚子問題,生活問題。才使社會變得安定,使得股東獲利,使得國庫增收,難道這不是商業,運作起來之後的效果嗎?”
“你說的很有道理。”然後一拍手:“既然這樣,那我們明年,就更要加大地瓜的播種麵積,和推廣力度,真正做到民富國強。”
呂建就痛苦的搖頭:“咱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已經幾乎是我在西北,所能做的極限了。”
“為什麽?”
“因為我手中,再也沒有土地可以利用了。在整個大明包括西北,也就是鹽商商屯釋放出來這百萬畝土地,供我利用。而四成的土地在地主豪強士紳手中,他們不賣出土地,我就不能搶。
然而真正擁有最大土地的,就是你們老朱家的子孫,他們占天下四成的土地,我根本就沒有資格,沒有膽量去動。”
“全國在冊土地五億六千萬畝,我們老朱家就占了將近三億畝啦?”
“這還不算山林。”
朱由檢嚇了一跳:“怪不得朝廷稅收年年下降呢,感情問題出在了這裏啊。”
“王爺現在看到的,這不過是危害最小的。”
朱由檢的表情就帶上了驚恐:“還有比這更大的危害?”
“是的,他們將隨著土地賞賜帶過去的農民百姓,變成了農奴。他們收取的王田賦稅,居高不下,而且還隨著他們子孫的繁衍,還在不斷的層層上漲。最終逼迫的那些農奴走投無路,隻有兩條路選擇,要麽憤而造反,要麽成為流民。”
然後歎息一聲:“我這裏竭盡全力的安置流民,讓西北的局勢穩定下來,但你們老朱家的子孫們,卻在不斷的製造大批的流民反叛。從這一點看,你們老朱家的子孫,才是真正禍害這個大明的禍根啊。”
朱由檢就沉默了:“你說這些話,真的是大逆不道啊。”
呂建一笑:“我拿你當做朋友,所以才推心置腹。如果你要告發,隨你吧,看看最終受害的是誰。”
朱由檢就站起來,帶著沉思,慢慢的往外走:“我不會向官府告發你的,我要迴去和我哥哥,仔細的琢磨一下你的這個說法。”
你這還不算告發?你都直接告到最上麵去了,都頂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