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佬被迫種田後真香了 作者:於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遼叫住她:“先放著吧,下迴過來再看。”
廉長林從軍後蔣遼就很少過來,偶爾過來也是看看就迴去了,羅英詢問他中午需不需要在店裏用餐。
“後廚剛忙過一陣,要不讓他們先煮上,給你送房間去?”
“不用,我一會兒就走。”蔣遼道,“你去忙吧。”
“好。”羅英迴去櫃台,繼續剛才沒入完的賬。
蔣遼去後院走了一圈,準備離開時看到宋惕文提著食盒進來,身邊跟著的人,是何瑞雪的婢女。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店裏,看到他宋惕文有些意外,走過來笑道:“蔣老板,如今要想見你一麵,可是不容易。”
“最近事情比較多,忙不開身。”蔣遼問道,“宋先生今天怎麽有空過來了。”
說著他看了眼低頭候在宋惕文旁邊的婢女。
兩人是一起過來的。
“正好今日得空,就想著過來一趟。”宋惕文迴道,“我娘就喜歡吃你們家的小吃。”
廉長林離開後他不用過來講學,不過先前托他的福,如今家裏條件不再拮據,想吃些好的可以不用再多顧慮。
蔣遼和他聊了幾句,餘光看到他腰間佩戴的荷包,突然覺得有些眼熟。
上元節那晚,廉長林出去見何瑞雪,迴來後手裏拿的錦袋,麵上的繡紋跟這荷包上的很像。
蔣遼轉眼看去,發現兩者繡藝顯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再一看,荷包的大小恰好能裝進那時的錦袋,他抬眼看宋惕文。
宋惕文順著看了眼荷包,意識到後對他笑道:“說來還要多謝長林,其實我跟何小姐早就互通情意,何夫人一心想為她尋覓良家,對她又管束甚嚴,我身份低微不敢打擾,能有如今,多虧了長林替我們傳信。”
“原來是這樣……”蔣遼哂笑。
現在想起來,何瑞雪婢女過來的時候,都是宋惕文會來店裏講學的日子。
廉長林明明知道他誤會了,不僅不解釋,還怕他誤解的不夠深,連何府的馬車都要勞駕出來,就是想看他的反應。
真是……算的夠深的。
何瑞雪喜歡吃店裏的涼拌,奈何自小吃慣山珍海味並不能吃太多,宋惕文低聲提醒她的婢女,讓她少打一些。
小婢女為難道:“可是小姐說了,讓我統統都打一份迴去,要是您說了什麽讓我都不用聽……”
想到何瑞雪會怎麽吩咐的,宋惕文眼露無奈,隻能同意:“這迴就算了,下迴不能再買多了,她吃多生冷容易害病。”
“好勒,我迴去跟小姐說。”她提食盒去涼拌區。
蔣遼跟著看過去。
何瑞雪能讓婢女直接跟宋惕文過來,想來是已經過了何府明麵那關。
宋惕文家境貧寒,即使自己從不在意,但生活窘迫哪能由得了他,所以眉眼間總能窺出些內心的愁慮。
現在看,愁慮確實還有,心境卻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他的家境跟何瑞雪比起來天差地別,能堅持走到今天肯定不容易。
蔣遼想了想。
好事多磨,他們現在這樣,挺好。
來長盛齋教學解了宋惕文一時拮據,他已經不盡感激。
廉長林不僅答應幫他們傳信守口如瓶,之後還向何大人引薦他。他對治世之道有自己的見解,那次談話深得何大人賞識,久而久之,他現在已經能時常跟何瑞雪見麵。
那天廉長林向他辭行,宋惕文很意外,想不明白他突然要去從軍,現在見到蔣遼,他是知道為何了。
蔣遼如今整日忙得脫不開身,看什麽都索然無味,跟他以為不能再見何瑞雪那段時間何其相似。
不過如今,當局者迷罷了。
食盒已經裝好,他取錢袋付錢,和蔣遼告辭後帶婢女離開。
長盛酒樓開業,等生意一穩定下來,蔣遼就把酒樓丟給李二泉,整天又忙得不見人影。不是跑地裏就是進山上,跟個陀螺一樣,李二泉都難能見他一迴,直到自己兒子滿月宴,這才暫時把人叫停了。
蔣遼半個月前到過李家,當時李二泉兒子就一丁點兒大,看不出長相。
現在他模樣長開了些,白白胖胖的福氣相,眼睛黑溜溜的到處看人,一點不怕生,蔣遼拿出要送的長命鎖。
這對長命鎖是和廉長林一起買的。
當時買完廉長林讓他拿著,給的理由相當敷衍,說是一對的,放身上怕掉了。
那時距離軍隊出發不過幾天,廉長林做什麽都提不起勁,現在想來,其實當時已經初見端倪,他要是留意到的話,廉長林……就跑不掉了。
蔣遼垂眼看了看長命鎖,放到繈褓裏麵。
剛足月的小孩精神頭再足玩個一陣就得犯困,今天見的人多,眼睛沒轉多久直打哈欠,蔣遼接過來抱了一會兒。
估計手勢不對抱的小家夥不舒服,沒一會兒嘴就撇起來,蔣遼上次已經見識過他的嗓門,嚎起來就收不住,趁著哭聲沒出來把人還給周梅了。
“哎呦,遼叔忙著呢,這會兒可沒功夫陪你玩,來娘這兒,娘帶你去找哥哥姐姐去……”周梅把兒子抱好,沒哄兩句小家夥安靜下來躺得好好的。
現在村裏除了蔣遼,最有錢的就屬李家了,孫子滿月宴手筆一揮就擺了幾十桌宴請村民。
李叔的野兔養的好最近又搭了新棚,兒子在鎮上又是掌廚又是管事,大孫子送去私塾念書,聽說以後小孫女都要送去,早兩年誰能想到他們會有這等好日子。
大夥兒看的著實羨慕。
不過他們口袋的錢雖然遠遠比不上李家,但比起以前已經好太多了,家裏有人在作坊幹活的更是不用擔心會過苦日子了。
現在看到蔣遼,他們又不免好奇,今年村裏需要出丁從軍的有好幾家,不夠錢的都想法子湊齊錢給官府放行。
怎麽都沒想到,蔣遼和廉長林都那麽有錢了竟然還去從軍,最後去的還是廉長林,這事每次一說起來怎麽都說不完。
蔣遼和李家的親戚坐一桌,除了李芳都是些他不認識的人,聽他們熱情閑聊了一陣,他下意識摸出腰間的玉笛,手指撫上那片竹林,觸感光滑。
壯子走過來在旁邊站了一陣,說了句什麽後一屁股坐到他旁邊。
“林子偏心……”
蔣遼轉頭看他:“什麽?”
壯子鼓著腮幫子,氣鼓鼓道:“林子偏心!他都不給我做笛子!”
蔣遼聽得好笑:“你一小孩要什麽笛子。”
“這些不就是給我們小孩玩兒的嘛。”壯子伸手過去,“遼叔你把笛子借我玩玩。”
手沒摸上去,笛子就被蔣遼收走了。
“今天凳子都沒坐熱你跑出去幾迴了,等下給我弄壞了。”
“遼叔你太小氣了。”壯子不滿地看他。
“我還能更小氣,”蔣遼把玉笛收迴身上,“以後看都不給你看。”
“遼叔你咋能這樣,一個笛子我還拿不穩嗎,還給弄壞了,騙誰呢,那麽大個人還欺負小孩……”
李嬸他們都忙著招唿客人,石頭跑去廚房幫忙,石塊牽著二丫過來湊熱鬧。
玉笛精致,他們巴掌小拿不穩就得摔地上,哪怕知道摔不碎蔣遼也不樂意給磕出點印來。
這幾個小鬼現在都能說的很,已經不好輕易打發了,蔣遼答應下次帶他們去跑馬才終於消停下來。
把客人都安頓好,李嬸終於得空上桌,對蔣遼道:“現在咋那麽忙,天天擱外頭跑,以後啊,怕是不樂意到家裏坐坐咯。”
“您說的哪裏話,最近事情比較多,都堆著沒忙完就趕過來了。”蔣遼冤枉道,笑道,“您別看我煩了不讓我進門就行。”
“家裏大門都敞著呢,誰敢不讓你進,啊,誰敢不讓你進門。”剛才見他就沒怎麽動筷,光跟人喝酒,多久不見胃口還小了,李嬸給他夾菜,“多吃些,這一天天的,忙點就沒忙點,可別不好好吃飯……”
廉長林那天把話都說開了,蔣遼是什麽樣,李嬸都看在眼裏,沒想過要勸他。
人啊,就活一輩子。能好好的就成,該折騰的不該折騰的,由著去好了。
現在天黑的晚,傍晚宴席散場,蔣遼迴到家時太陽還掛在天邊。
最近一直都忙,他其實也經常迴來,就是每次呆的時間都不長,晚上已經很久沒在家裏住過。
可能在這裏生活久了,一進來總會覺得恍惚,感覺哪裏都空落落的。
後院的菜地種著青菜,李嬸平時會帶二丫過來打理,順道打掃下家裏。
蔣遼迴來時都會收拾一下,現在看時間還早,他走去廚房打水。
家裏經常打掃一直都很幹淨,每次都不需要怎麽折騰,他很快清掃完堂屋。
廉長林平時看完的書籍都會自己整理好,進房間看到案桌上他沒用完的書紙,蔣遼過去收拾好放去書箱。
打開箱子,意外看到他去年畫的水車圖,剩下的那些紙張,有他寫的長盛齋的店名,還有他教廉長林寫下的簡體字。
蔣遼默聲望了半晌,把書紙放好,看到箱底露出的一點書角,他鬼使神差伸手拿出來。
好像是廉長林從哪兒得來的畫冊,翻開看到裏麵露骨的畫像他愣了下,往後翻了幾頁,低笑出聲,合起來放迴去。
怪不得當時嚇成那樣。
把家裏都打掃完天還亮著,蔣遼出到堂屋,隨手從小書架上拿出那本廉長林走之前經常看的雜記。
剛打開他就停住手,視線落到夾在中間的紙條上,默讀完上麵的字抬手翻頁,嘴角笑嗤。
真是長本事了。
我倒要看看,誰先打斷誰的腿。
第136章 商隊
自從趙潭離開碼頭,在他手底下幹活的兄弟經常被上頭的管事打壓,現在全都幹不下去要另謀出路。
外麵世道亂,行商危險商人越來越少,但相反,這時候走商確實會比以往更多些機會,趙潭打算帶兄弟們出去闖闖。
拖家帶口的兄弟都去了蔣遼的作坊,剩下想跟他走商的多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趙潭想先去近點像府城這些地方跑跑,開始需要的本錢他能湊來,不過前前後後加起來幾十號人,他負擔不來。
作坊的辣椒主要是銷往外地,盜賊橫行後隻剩近縣的商人來拿貨,蔣遼就有意建立商隊。
他讓趙潭跟他合作,長盛齋先出錢出貨,趙潭帶人走商運送,發展更多商戶跟他們拿貨。
“至於你說淘迴來倒手的東西,除了布匹茶葉這些,盡量買那種這邊沒有又比較新奇的,我要在鎮上開家店,專門賣這些。”
他們頭迴出去走商,人生地不熟的貨是不太好轉手,趙潭仔細想了想,迴道:“我看行,我是想先帶十幾個人出去探探路,這批你打算運多少辣醬出去?”
現在主要是先把路線走熟,往府城這一路有部分跟作坊拿貨的商人,蔣遼預算出他們可能會拿的量,再帶上一批存貨。
去的人多有個照應但目標會更大,他迴道:“十幾個人就行,先運兩車,剩下的人我給他們安排活兒做著先。”
廉長林從軍後蔣遼就很少過來,偶爾過來也是看看就迴去了,羅英詢問他中午需不需要在店裏用餐。
“後廚剛忙過一陣,要不讓他們先煮上,給你送房間去?”
“不用,我一會兒就走。”蔣遼道,“你去忙吧。”
“好。”羅英迴去櫃台,繼續剛才沒入完的賬。
蔣遼去後院走了一圈,準備離開時看到宋惕文提著食盒進來,身邊跟著的人,是何瑞雪的婢女。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店裏,看到他宋惕文有些意外,走過來笑道:“蔣老板,如今要想見你一麵,可是不容易。”
“最近事情比較多,忙不開身。”蔣遼問道,“宋先生今天怎麽有空過來了。”
說著他看了眼低頭候在宋惕文旁邊的婢女。
兩人是一起過來的。
“正好今日得空,就想著過來一趟。”宋惕文迴道,“我娘就喜歡吃你們家的小吃。”
廉長林離開後他不用過來講學,不過先前托他的福,如今家裏條件不再拮據,想吃些好的可以不用再多顧慮。
蔣遼和他聊了幾句,餘光看到他腰間佩戴的荷包,突然覺得有些眼熟。
上元節那晚,廉長林出去見何瑞雪,迴來後手裏拿的錦袋,麵上的繡紋跟這荷包上的很像。
蔣遼轉眼看去,發現兩者繡藝顯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再一看,荷包的大小恰好能裝進那時的錦袋,他抬眼看宋惕文。
宋惕文順著看了眼荷包,意識到後對他笑道:“說來還要多謝長林,其實我跟何小姐早就互通情意,何夫人一心想為她尋覓良家,對她又管束甚嚴,我身份低微不敢打擾,能有如今,多虧了長林替我們傳信。”
“原來是這樣……”蔣遼哂笑。
現在想起來,何瑞雪婢女過來的時候,都是宋惕文會來店裏講學的日子。
廉長林明明知道他誤會了,不僅不解釋,還怕他誤解的不夠深,連何府的馬車都要勞駕出來,就是想看他的反應。
真是……算的夠深的。
何瑞雪喜歡吃店裏的涼拌,奈何自小吃慣山珍海味並不能吃太多,宋惕文低聲提醒她的婢女,讓她少打一些。
小婢女為難道:“可是小姐說了,讓我統統都打一份迴去,要是您說了什麽讓我都不用聽……”
想到何瑞雪會怎麽吩咐的,宋惕文眼露無奈,隻能同意:“這迴就算了,下迴不能再買多了,她吃多生冷容易害病。”
“好勒,我迴去跟小姐說。”她提食盒去涼拌區。
蔣遼跟著看過去。
何瑞雪能讓婢女直接跟宋惕文過來,想來是已經過了何府明麵那關。
宋惕文家境貧寒,即使自己從不在意,但生活窘迫哪能由得了他,所以眉眼間總能窺出些內心的愁慮。
現在看,愁慮確實還有,心境卻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他的家境跟何瑞雪比起來天差地別,能堅持走到今天肯定不容易。
蔣遼想了想。
好事多磨,他們現在這樣,挺好。
來長盛齋教學解了宋惕文一時拮據,他已經不盡感激。
廉長林不僅答應幫他們傳信守口如瓶,之後還向何大人引薦他。他對治世之道有自己的見解,那次談話深得何大人賞識,久而久之,他現在已經能時常跟何瑞雪見麵。
那天廉長林向他辭行,宋惕文很意外,想不明白他突然要去從軍,現在見到蔣遼,他是知道為何了。
蔣遼如今整日忙得脫不開身,看什麽都索然無味,跟他以為不能再見何瑞雪那段時間何其相似。
不過如今,當局者迷罷了。
食盒已經裝好,他取錢袋付錢,和蔣遼告辭後帶婢女離開。
長盛酒樓開業,等生意一穩定下來,蔣遼就把酒樓丟給李二泉,整天又忙得不見人影。不是跑地裏就是進山上,跟個陀螺一樣,李二泉都難能見他一迴,直到自己兒子滿月宴,這才暫時把人叫停了。
蔣遼半個月前到過李家,當時李二泉兒子就一丁點兒大,看不出長相。
現在他模樣長開了些,白白胖胖的福氣相,眼睛黑溜溜的到處看人,一點不怕生,蔣遼拿出要送的長命鎖。
這對長命鎖是和廉長林一起買的。
當時買完廉長林讓他拿著,給的理由相當敷衍,說是一對的,放身上怕掉了。
那時距離軍隊出發不過幾天,廉長林做什麽都提不起勁,現在想來,其實當時已經初見端倪,他要是留意到的話,廉長林……就跑不掉了。
蔣遼垂眼看了看長命鎖,放到繈褓裏麵。
剛足月的小孩精神頭再足玩個一陣就得犯困,今天見的人多,眼睛沒轉多久直打哈欠,蔣遼接過來抱了一會兒。
估計手勢不對抱的小家夥不舒服,沒一會兒嘴就撇起來,蔣遼上次已經見識過他的嗓門,嚎起來就收不住,趁著哭聲沒出來把人還給周梅了。
“哎呦,遼叔忙著呢,這會兒可沒功夫陪你玩,來娘這兒,娘帶你去找哥哥姐姐去……”周梅把兒子抱好,沒哄兩句小家夥安靜下來躺得好好的。
現在村裏除了蔣遼,最有錢的就屬李家了,孫子滿月宴手筆一揮就擺了幾十桌宴請村民。
李叔的野兔養的好最近又搭了新棚,兒子在鎮上又是掌廚又是管事,大孫子送去私塾念書,聽說以後小孫女都要送去,早兩年誰能想到他們會有這等好日子。
大夥兒看的著實羨慕。
不過他們口袋的錢雖然遠遠比不上李家,但比起以前已經好太多了,家裏有人在作坊幹活的更是不用擔心會過苦日子了。
現在看到蔣遼,他們又不免好奇,今年村裏需要出丁從軍的有好幾家,不夠錢的都想法子湊齊錢給官府放行。
怎麽都沒想到,蔣遼和廉長林都那麽有錢了竟然還去從軍,最後去的還是廉長林,這事每次一說起來怎麽都說不完。
蔣遼和李家的親戚坐一桌,除了李芳都是些他不認識的人,聽他們熱情閑聊了一陣,他下意識摸出腰間的玉笛,手指撫上那片竹林,觸感光滑。
壯子走過來在旁邊站了一陣,說了句什麽後一屁股坐到他旁邊。
“林子偏心……”
蔣遼轉頭看他:“什麽?”
壯子鼓著腮幫子,氣鼓鼓道:“林子偏心!他都不給我做笛子!”
蔣遼聽得好笑:“你一小孩要什麽笛子。”
“這些不就是給我們小孩玩兒的嘛。”壯子伸手過去,“遼叔你把笛子借我玩玩。”
手沒摸上去,笛子就被蔣遼收走了。
“今天凳子都沒坐熱你跑出去幾迴了,等下給我弄壞了。”
“遼叔你太小氣了。”壯子不滿地看他。
“我還能更小氣,”蔣遼把玉笛收迴身上,“以後看都不給你看。”
“遼叔你咋能這樣,一個笛子我還拿不穩嗎,還給弄壞了,騙誰呢,那麽大個人還欺負小孩……”
李嬸他們都忙著招唿客人,石頭跑去廚房幫忙,石塊牽著二丫過來湊熱鬧。
玉笛精致,他們巴掌小拿不穩就得摔地上,哪怕知道摔不碎蔣遼也不樂意給磕出點印來。
這幾個小鬼現在都能說的很,已經不好輕易打發了,蔣遼答應下次帶他們去跑馬才終於消停下來。
把客人都安頓好,李嬸終於得空上桌,對蔣遼道:“現在咋那麽忙,天天擱外頭跑,以後啊,怕是不樂意到家裏坐坐咯。”
“您說的哪裏話,最近事情比較多,都堆著沒忙完就趕過來了。”蔣遼冤枉道,笑道,“您別看我煩了不讓我進門就行。”
“家裏大門都敞著呢,誰敢不讓你進,啊,誰敢不讓你進門。”剛才見他就沒怎麽動筷,光跟人喝酒,多久不見胃口還小了,李嬸給他夾菜,“多吃些,這一天天的,忙點就沒忙點,可別不好好吃飯……”
廉長林那天把話都說開了,蔣遼是什麽樣,李嬸都看在眼裏,沒想過要勸他。
人啊,就活一輩子。能好好的就成,該折騰的不該折騰的,由著去好了。
現在天黑的晚,傍晚宴席散場,蔣遼迴到家時太陽還掛在天邊。
最近一直都忙,他其實也經常迴來,就是每次呆的時間都不長,晚上已經很久沒在家裏住過。
可能在這裏生活久了,一進來總會覺得恍惚,感覺哪裏都空落落的。
後院的菜地種著青菜,李嬸平時會帶二丫過來打理,順道打掃下家裏。
蔣遼迴來時都會收拾一下,現在看時間還早,他走去廚房打水。
家裏經常打掃一直都很幹淨,每次都不需要怎麽折騰,他很快清掃完堂屋。
廉長林平時看完的書籍都會自己整理好,進房間看到案桌上他沒用完的書紙,蔣遼過去收拾好放去書箱。
打開箱子,意外看到他去年畫的水車圖,剩下的那些紙張,有他寫的長盛齋的店名,還有他教廉長林寫下的簡體字。
蔣遼默聲望了半晌,把書紙放好,看到箱底露出的一點書角,他鬼使神差伸手拿出來。
好像是廉長林從哪兒得來的畫冊,翻開看到裏麵露骨的畫像他愣了下,往後翻了幾頁,低笑出聲,合起來放迴去。
怪不得當時嚇成那樣。
把家裏都打掃完天還亮著,蔣遼出到堂屋,隨手從小書架上拿出那本廉長林走之前經常看的雜記。
剛打開他就停住手,視線落到夾在中間的紙條上,默讀完上麵的字抬手翻頁,嘴角笑嗤。
真是長本事了。
我倒要看看,誰先打斷誰的腿。
第136章 商隊
自從趙潭離開碼頭,在他手底下幹活的兄弟經常被上頭的管事打壓,現在全都幹不下去要另謀出路。
外麵世道亂,行商危險商人越來越少,但相反,這時候走商確實會比以往更多些機會,趙潭打算帶兄弟們出去闖闖。
拖家帶口的兄弟都去了蔣遼的作坊,剩下想跟他走商的多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趙潭想先去近點像府城這些地方跑跑,開始需要的本錢他能湊來,不過前前後後加起來幾十號人,他負擔不來。
作坊的辣椒主要是銷往外地,盜賊橫行後隻剩近縣的商人來拿貨,蔣遼就有意建立商隊。
他讓趙潭跟他合作,長盛齋先出錢出貨,趙潭帶人走商運送,發展更多商戶跟他們拿貨。
“至於你說淘迴來倒手的東西,除了布匹茶葉這些,盡量買那種這邊沒有又比較新奇的,我要在鎮上開家店,專門賣這些。”
他們頭迴出去走商,人生地不熟的貨是不太好轉手,趙潭仔細想了想,迴道:“我看行,我是想先帶十幾個人出去探探路,這批你打算運多少辣醬出去?”
現在主要是先把路線走熟,往府城這一路有部分跟作坊拿貨的商人,蔣遼預算出他們可能會拿的量,再帶上一批存貨。
去的人多有個照應但目標會更大,他迴道:“十幾個人就行,先運兩車,剩下的人我給他們安排活兒做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