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炊煙背著長槍的影子突然就跑了起來,肖寅想著這孩子怎麽總是莫名其妙地又讓自己尷尬,
就看著他跑到了三夫人的麵前。
“姐姐的好朋友!你怎麽在這裏?”
常樂至平易近人的笑臉有些僵硬了,怎麽?自己不像是同萬舒望來的三夫人是嗎?
“啊,對啊,我怎麽在這裏呢?”
“對啊,你怎麽在這裏呢。”
“咳咳。我不在這裏該在哪裏?”
常樂至暗示不成,白炊煙還是不知道她什麽意思。
唉,這個傻孩子。
“我就是白疏疏。”
“白、疏疏……是誰?白……哦~”
這傻孩子終於想明白了。
白炊煙恍然大悟,喜悅地說道:“姐姐你就是三夫人?!哦……你就是南鳶白家的那個姐姐,原來我們是一家人!”
白炊煙和看上去的一點不一樣啊。 常樂至心裏想著,還以為幾年不見變成熟穩重了,結果還是個喜形於色,咋咋唬唬的小孩子。
白炊煙把幾位請上了去白府的馬車。車裏空間有限,原本是給兩個人安排的,現在沒想到擠了五個人,顯得有些局促。
白炊煙看著對坐的“白疏疏”傻笑,肖寅今天不擺臭臉了,而是愁眉苦臉地偶爾瞥身旁的楞頭小子。常樂至同杏子和萬舒望擠在另一邊。
萬舒望一直保持著得體的沉默,沒有過問白炊煙和她怎麽會認識?他預感到這麽多年常樂至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朋友、經曆或者說是秘密,這些涉及她個人的故事,自己不應該無故地好奇、詢問。恐會給她帶去煩惱和心理負擔。
馬車的氣氛不算和諧融洽,但又並非冷淡。
杏子一直附在常樂至的耳邊說話。
“小姐,您真是出乎意料杏子的意料啊。隻聽說書的說您是被人在北荒之地的客棧找到的,沒想到您居然還認識涼越的人,還是涼越了不起的白秫女將軍。”
白秫確實挺出名的,連不識事的小丫頭杏子都知道。不過……“你什麽時候又跑出去聽別人說書了,小丫頭?”
杏子嘿嘿一笑,“這事……唉呀。您不是老是突然離開嘛,我也就偷偷出去了幾次。”
常樂至笑裏藏刀地看著杏子:“杏子,你還真是聽話真隨著性子。獨自出去不怕被人拐跑了。”
“嘿嘿,放心吧。我自己出去也找不到路的。有人帶我一起的。”
常樂至佯裝著生氣,心裏卻是很欣慰 ,替她開心的,她本就該如此,小孩子、童年,同無拘無束才最匹配,能有多少年能再童年呢。
“你還在蒲親王府混得風生水起的,交到好朋友了?是誰是誰?”
“小姐您又不認識。就是再外院掃灑的阿茵,您認識嗎?”
“還真不認識。”
主仆兩人盡量小聲的說著話,卻一言一語都落入了坐在常樂至身邊的萬舒望耳朵裏。萬舒望倒是知道阿茵,蒲親王府上的每一個人他都知根知底,雖然旁人都覺得蒲親王眼盲,是個眼盲不知事的,但他實則事無巨細都知曉。
馬車行進得平穩,平複後情緒的肖寅警惕地觀望著馬車外的情況,唯恐會不明不白的入了敵人的圈套陷阱。
一看馬車上的三夫人還在那裏和杏子有說有笑的,一點沒有警惕意識,肖寅又擺著個臭臉。果然,三夫人配不上做蒲親王夫人,一點不沉穩。
馬車在官道上拐了兩個巷子,終於停在了白府的大門口。門口聲勢浩大,比起蒲親王府迎親那天熱鬧得比過千萬倍。
一下馬車,門口按照長幼站著的二十幾號人都圍上前來。常樂至瞬間有一種在大街上被人群圍著看猴戲表演的感覺。
一張張陌生的麵孔,但都帶著和善的表情,為首的一位老人,頭發已經花白慈祥地看著自己。後麵的後生晚輩雖然是好奇地打量卻也是友善的表情。
這又不同於被圍觀的猴子,這些人有種自帶的親切,雖然常樂至知道他們不是自己的家人,自己也不是白疏疏,還是受到了溫暖的衝擊。
“這應該是叫曾孫女了。沒想到還能見到白家出去的晚輩啊!”老奶奶雖然頭發花白,身子硬朗得很,說話也鏗鏘有力的。
她伸出皺紋的手一手抓住常樂至,就像是熟悉地長輩對待後生一般,並無芥蒂,略顯渾濁的眼眸之中竟是關懷。
常樂至一摸她手就知道,這位老夫人也是舞蹈弄棍之人,這手也不如南鳶經商起家的白家大夫人那般。
聽得老婦人的話,常樂至乖乖地接過話茬甜甜地叫了聲:“曾祖母。”
“真乖。”說罷,老婦人就讓諸位散開,準備入座開席。去宴會的路上,老婦人唏噓不已:“沒想到你會答應來府上。”
“白炊煙告訴我了,府上為了我們早早備了宴席,哪有不來的道理。我可是白家的後代啊。”
老婦人搖搖頭,喜悅地眼神中夾著些悲傷:“還以為這輩子都看不見白丘山的後代了。白丘山,是曾祖母我最喜歡的孫子。他離開涼越去南鳶的時候才剛剛滿十五歲。”
白丘山的故事,同在南鳶京都的常樂至聽過一些。他死得很早,所以現在的白老爺,也就是白疏疏的父親三十歲出頭就開始掌管整個白家。
不過也是在現在的白老爺接管後,白家發展的勢頭大好。幾年之間就成了京都的首富,大街小巷到處都有掛著白家紋樣的旗幟招攬顧客,各行各業白家都去沾。
“沒想到外公這麽厲害,還沒成年呢就遠走他鄉了。”
“是啊,真是令人心疼。那時候涼越戰火紛飛的,南鳶那時候也才擺脫戰火成立不久,但是卻願意支援涼越。為了維係兩國的關係國主決定讓白家遷一部分人丁去南鳶,畢竟白家即是將士出身,可以幫助南鳶穩定局勢,同時又是涼越的大世家,國主也算是最放心白家,另一方麵也覺得隻有白家才能代表涼越願意同南鳶共進和諧相處的決心。”
“雖然國主話是這麽說,但白家的人並沒有主動願意離開自己故土的。還是白丘山他爹……哦,也是我的小兒子接下了國主的授命書,從此帶著妻兒和幾位家仆一路山高路遠的離開了涼越去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南鳶。”
“原來這就是南鳶白家和涼越白家的出處……”常樂至代入自己是白疏疏的角色,深沉地應答著。
“看樣子,白丘山也沒和你說過啊~”白老婦人帶著悲哀又不得不接受現實的無奈笑著說道。
常樂至感受到老婦人的失望,解釋道:“不是外公不說。是外公已經不在了,他在約二十來年前就過世了,那時候我還沒出生。”
白老婦人比起聽到死亡時的震驚,更多的是痛心。她舒緩著一口氣說道:“我說怎麽這麽多年不安排同本家人來往了呢。他在的話,肯定不會,白丘山最喜歡我這個奶奶了。嗬嗬嗬嗬……”
白老婦人陷入迴憶時,露出了思戀子孫時甜蜜的笑顏。
“那現在是他那個兒子?白……”
看得出,白家的曾祖母確實同現在這一代生疏,名字也記不清楚了。
“爹爹叫,白生。”
“哦~是這個名字。丘山同我說過好幾次,我就是記不住,可能是因為我這麽多年,也隻見過他唯一一次吧。那孩子嫌路遠,總是不肯參加每年的會麵的。唯一見麵那次還是被丘山硬拽來的,來了還討了一頓打。”
常樂至看得到老婦人臉上保持著得體的慈善笑意,但依舊聽得出語氣裏不怎麽喜歡白生。
說話間也快走到宴席入口了,老婦人重新煥發喜悅對常樂至叮囑道:“前事咱們今夜都不論。隻要開心,今晚多吃點曾孫女!我真是太開心了,還以為這輩子也沒機會同白丘山的子嗣見麵了,看見你,就像看見我的兒子、我的丘山。”
老婦人說到此處時,眼淚直在眼眶打轉,她忍了忍用手給擦去了。再看像諾大的廳裏,白家的人丁興旺,一家人坐了三大桌,主桌上留了四個位置,顯然其中三個,一個是曾祖母的、一個是常樂至的還有一個是萬舒望的……還空下一個?
“姐姐,姐姐你來了!”
身後傳來白炊煙驚喜地說話聲:“還以為你不會迴來呢。你不昨天才在說南鳶白家的白眼狼有什麽好看的嗎?”
哎喲,白炊煙說話確實是很不看人臉色和場合啊,一點沒減的尷尬傷害啊。 站在遠一點地方的肖寅這麽想著。
緊接著就看到一個裝著輕布甲的女人,颯爽英姿地從側麵的庭廊走出來,隻給了白炊煙一個吃人的眼神,然後無視他,直接錯身往白老婦人那裏走去。
肖寅從她的身上找到兩個字:夠強。 這應該就是傳聞中最給白家長臉的女將軍白秫了吧!和五皇子同歲,很合適。可惜是涼越的女將軍,不是南鳶的。
“曾祖母,您怎麽都一百零二歲了,還像個小孩子似得。
就看著他跑到了三夫人的麵前。
“姐姐的好朋友!你怎麽在這裏?”
常樂至平易近人的笑臉有些僵硬了,怎麽?自己不像是同萬舒望來的三夫人是嗎?
“啊,對啊,我怎麽在這裏呢?”
“對啊,你怎麽在這裏呢。”
“咳咳。我不在這裏該在哪裏?”
常樂至暗示不成,白炊煙還是不知道她什麽意思。
唉,這個傻孩子。
“我就是白疏疏。”
“白、疏疏……是誰?白……哦~”
這傻孩子終於想明白了。
白炊煙恍然大悟,喜悅地說道:“姐姐你就是三夫人?!哦……你就是南鳶白家的那個姐姐,原來我們是一家人!”
白炊煙和看上去的一點不一樣啊。 常樂至心裏想著,還以為幾年不見變成熟穩重了,結果還是個喜形於色,咋咋唬唬的小孩子。
白炊煙把幾位請上了去白府的馬車。車裏空間有限,原本是給兩個人安排的,現在沒想到擠了五個人,顯得有些局促。
白炊煙看著對坐的“白疏疏”傻笑,肖寅今天不擺臭臉了,而是愁眉苦臉地偶爾瞥身旁的楞頭小子。常樂至同杏子和萬舒望擠在另一邊。
萬舒望一直保持著得體的沉默,沒有過問白炊煙和她怎麽會認識?他預感到這麽多年常樂至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朋友、經曆或者說是秘密,這些涉及她個人的故事,自己不應該無故地好奇、詢問。恐會給她帶去煩惱和心理負擔。
馬車的氣氛不算和諧融洽,但又並非冷淡。
杏子一直附在常樂至的耳邊說話。
“小姐,您真是出乎意料杏子的意料啊。隻聽說書的說您是被人在北荒之地的客棧找到的,沒想到您居然還認識涼越的人,還是涼越了不起的白秫女將軍。”
白秫確實挺出名的,連不識事的小丫頭杏子都知道。不過……“你什麽時候又跑出去聽別人說書了,小丫頭?”
杏子嘿嘿一笑,“這事……唉呀。您不是老是突然離開嘛,我也就偷偷出去了幾次。”
常樂至笑裏藏刀地看著杏子:“杏子,你還真是聽話真隨著性子。獨自出去不怕被人拐跑了。”
“嘿嘿,放心吧。我自己出去也找不到路的。有人帶我一起的。”
常樂至佯裝著生氣,心裏卻是很欣慰 ,替她開心的,她本就該如此,小孩子、童年,同無拘無束才最匹配,能有多少年能再童年呢。
“你還在蒲親王府混得風生水起的,交到好朋友了?是誰是誰?”
“小姐您又不認識。就是再外院掃灑的阿茵,您認識嗎?”
“還真不認識。”
主仆兩人盡量小聲的說著話,卻一言一語都落入了坐在常樂至身邊的萬舒望耳朵裏。萬舒望倒是知道阿茵,蒲親王府上的每一個人他都知根知底,雖然旁人都覺得蒲親王眼盲,是個眼盲不知事的,但他實則事無巨細都知曉。
馬車行進得平穩,平複後情緒的肖寅警惕地觀望著馬車外的情況,唯恐會不明不白的入了敵人的圈套陷阱。
一看馬車上的三夫人還在那裏和杏子有說有笑的,一點沒有警惕意識,肖寅又擺著個臭臉。果然,三夫人配不上做蒲親王夫人,一點不沉穩。
馬車在官道上拐了兩個巷子,終於停在了白府的大門口。門口聲勢浩大,比起蒲親王府迎親那天熱鬧得比過千萬倍。
一下馬車,門口按照長幼站著的二十幾號人都圍上前來。常樂至瞬間有一種在大街上被人群圍著看猴戲表演的感覺。
一張張陌生的麵孔,但都帶著和善的表情,為首的一位老人,頭發已經花白慈祥地看著自己。後麵的後生晚輩雖然是好奇地打量卻也是友善的表情。
這又不同於被圍觀的猴子,這些人有種自帶的親切,雖然常樂至知道他們不是自己的家人,自己也不是白疏疏,還是受到了溫暖的衝擊。
“這應該是叫曾孫女了。沒想到還能見到白家出去的晚輩啊!”老奶奶雖然頭發花白,身子硬朗得很,說話也鏗鏘有力的。
她伸出皺紋的手一手抓住常樂至,就像是熟悉地長輩對待後生一般,並無芥蒂,略顯渾濁的眼眸之中竟是關懷。
常樂至一摸她手就知道,這位老夫人也是舞蹈弄棍之人,這手也不如南鳶經商起家的白家大夫人那般。
聽得老婦人的話,常樂至乖乖地接過話茬甜甜地叫了聲:“曾祖母。”
“真乖。”說罷,老婦人就讓諸位散開,準備入座開席。去宴會的路上,老婦人唏噓不已:“沒想到你會答應來府上。”
“白炊煙告訴我了,府上為了我們早早備了宴席,哪有不來的道理。我可是白家的後代啊。”
老婦人搖搖頭,喜悅地眼神中夾著些悲傷:“還以為這輩子都看不見白丘山的後代了。白丘山,是曾祖母我最喜歡的孫子。他離開涼越去南鳶的時候才剛剛滿十五歲。”
白丘山的故事,同在南鳶京都的常樂至聽過一些。他死得很早,所以現在的白老爺,也就是白疏疏的父親三十歲出頭就開始掌管整個白家。
不過也是在現在的白老爺接管後,白家發展的勢頭大好。幾年之間就成了京都的首富,大街小巷到處都有掛著白家紋樣的旗幟招攬顧客,各行各業白家都去沾。
“沒想到外公這麽厲害,還沒成年呢就遠走他鄉了。”
“是啊,真是令人心疼。那時候涼越戰火紛飛的,南鳶那時候也才擺脫戰火成立不久,但是卻願意支援涼越。為了維係兩國的關係國主決定讓白家遷一部分人丁去南鳶,畢竟白家即是將士出身,可以幫助南鳶穩定局勢,同時又是涼越的大世家,國主也算是最放心白家,另一方麵也覺得隻有白家才能代表涼越願意同南鳶共進和諧相處的決心。”
“雖然國主話是這麽說,但白家的人並沒有主動願意離開自己故土的。還是白丘山他爹……哦,也是我的小兒子接下了國主的授命書,從此帶著妻兒和幾位家仆一路山高路遠的離開了涼越去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南鳶。”
“原來這就是南鳶白家和涼越白家的出處……”常樂至代入自己是白疏疏的角色,深沉地應答著。
“看樣子,白丘山也沒和你說過啊~”白老婦人帶著悲哀又不得不接受現實的無奈笑著說道。
常樂至感受到老婦人的失望,解釋道:“不是外公不說。是外公已經不在了,他在約二十來年前就過世了,那時候我還沒出生。”
白老婦人比起聽到死亡時的震驚,更多的是痛心。她舒緩著一口氣說道:“我說怎麽這麽多年不安排同本家人來往了呢。他在的話,肯定不會,白丘山最喜歡我這個奶奶了。嗬嗬嗬嗬……”
白老婦人陷入迴憶時,露出了思戀子孫時甜蜜的笑顏。
“那現在是他那個兒子?白……”
看得出,白家的曾祖母確實同現在這一代生疏,名字也記不清楚了。
“爹爹叫,白生。”
“哦~是這個名字。丘山同我說過好幾次,我就是記不住,可能是因為我這麽多年,也隻見過他唯一一次吧。那孩子嫌路遠,總是不肯參加每年的會麵的。唯一見麵那次還是被丘山硬拽來的,來了還討了一頓打。”
常樂至看得到老婦人臉上保持著得體的慈善笑意,但依舊聽得出語氣裏不怎麽喜歡白生。
說話間也快走到宴席入口了,老婦人重新煥發喜悅對常樂至叮囑道:“前事咱們今夜都不論。隻要開心,今晚多吃點曾孫女!我真是太開心了,還以為這輩子也沒機會同白丘山的子嗣見麵了,看見你,就像看見我的兒子、我的丘山。”
老婦人說到此處時,眼淚直在眼眶打轉,她忍了忍用手給擦去了。再看像諾大的廳裏,白家的人丁興旺,一家人坐了三大桌,主桌上留了四個位置,顯然其中三個,一個是曾祖母的、一個是常樂至的還有一個是萬舒望的……還空下一個?
“姐姐,姐姐你來了!”
身後傳來白炊煙驚喜地說話聲:“還以為你不會迴來呢。你不昨天才在說南鳶白家的白眼狼有什麽好看的嗎?”
哎喲,白炊煙說話確實是很不看人臉色和場合啊,一點沒減的尷尬傷害啊。 站在遠一點地方的肖寅這麽想著。
緊接著就看到一個裝著輕布甲的女人,颯爽英姿地從側麵的庭廊走出來,隻給了白炊煙一個吃人的眼神,然後無視他,直接錯身往白老婦人那裏走去。
肖寅從她的身上找到兩個字:夠強。 這應該就是傳聞中最給白家長臉的女將軍白秫了吧!和五皇子同歲,很合適。可惜是涼越的女將軍,不是南鳶的。
“曾祖母,您怎麽都一百零二歲了,還像個小孩子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