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紀大,身子弱,又累又凍自然扛不住,不完全是衙門害死了他們。


    就蓉寶所知道的,小塘村就有個五十歲的老人替兒子去幹活,聽說是活活累死的。


    許靈桃知道詳情,還說了好幾迴。


    那老人的小兒子跪到親爹麵前求,說家裏本來就窮,自己還有那麽多兒女,要是出了事,一大家子人怎麽辦。


    老頭去了,也許是為了兒子,也許是為了孫子,但沒人知道,他聽到那些話的時候心裏在想什麽。


    這話爹娘可以說得,但為人子的萬萬說不得。


    就像家裏老人得了治不好的病,兒女是該掏空家底去治病還是不治,老人主動開口說不治,是體恤兒女。


    但兒女說不治,萬般理由都是對的,外人也懂這個道理,但有一句話過不去,那是爹娘。


    蓉寶拿這個問題問莊先生,莊先生沒說自己的答案,他若為人子,就算傾家蕩產也一定會治,但他若為人父,一定不想看到兒女做這樣的選擇。


    可若不救,怎對的起父母養育之恩和慈愛之心,可若救了,妻子兒女又該怎麽辦?這一問本來就是極其痛苦的掙紮,是積年累月的折磨。


    他隻對自己的學生說,“人無法一輩子都做正確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就意味著一種放棄,而有些放棄,是做不到的。但先生希望你們可以做到,入朝為官,你們不隻是家中兒女的父親,更是一地百姓的父母,你們的任何決策,都關乎到萬民。”


    蓉寶攪著手指,神情失落,“先生,我不能當官。”


    莊先生笑了笑,“如今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


    蓉寶挺起胸膛,“先生,那以後是多久啊?”


    “先生無法給出一個時間,但隻要你想,願意去努力,去等,總有這麽一天。”


    蓉寶悶悶不樂道:“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我已經不在了。”


    “趙蓉不在,還有李蓉,總會有人跟蓉寶長的一樣,想的一樣。”


    蓉寶雖然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安慰,但她本來就是一個心寬的小姑娘,難受鬱悶過後,很快就打起精神,繼續問徐縣令的事。


    第一迴見麵是接風洗塵的時候,蓉寶看見徐縣令的第一眼還被嚇了一跳,又瘦又黑的,根本不像一個讀書人,更不像一個縣令。


    隻有走起路來的時候,斜陽落影,闊步而行,比板著臉的賀縣令威風多了。


    蓉寶和小夥伴在背後討論,都覺得徐縣令應該是個很貪玩的讀書人。


    後來也發現確實是這樣,蓉寶很多迴都在街上撞見徐縣令,尤其是在縣裏最好吃的餅鋪外邊,總能看到徐縣令和師爺,兩人像是從書院裏跑出來的學生一樣,躲起來偷偷摸摸的吃東西。


    再後來因為流民一事,蓉寶多次對徐縣令感到失望,覺得徐縣令跟書裏寫的好官不一樣,但他又是個好官。


    也許就跟先生說的,不好不壞的官,但蓉寶覺著這話也不對,因為在她心裏,徐縣令比賀縣令好多了。


    齊小六說,官員不能這麽評判,得往大事上看,比如說,賀縣令在任的時候,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不好,這是評判一個官員最好的辦法。


    蓉寶暫時迴答不上來,因為這樣算的話,賀縣令確實不算是壞官,他還免了不少入城費。


    按照她三伯的說法,上上上任縣令在的時候,入城費收的高,除了人頭費,還有貨物費,帶一個筐的東西就要多交一文錢,空牛車進城兩文錢,要是帶了一車東西,就得要五文錢。


    還有市金,隻要在街上賣東西,就得交五文錢,這些錢並不是朝廷收的,是衙門,更準確來說,是縣令收的。


    要交這麽多雜七雜八的錢,大家夥就不願意進城,就算是年節,城裏也冷冷清清的。


    那任縣令在任十多年,聽說就是官聲不好,最後還是花錢賄賂上官,才調走的。


    至於趙老三為什麽會了解的這麽清楚,自然是因為城裏百姓傳的閑話,大家夥除了背後罵縣令貪財無能,還說他好色。


    後院一窩小妾,還愛去煙花巷柳。


    這話趙老三是不會說的,蓉寶並不知情。


    後來上上任縣令取消了一些市金,老百姓也能稍微喘口氣。


    再後來就是賀縣令,他上任後規定入城費按人頭收取,逢年假還不用入城費,隻要不去大溪街上擺攤,就不用交市金。


    這一舉措,讓城裏格外熱鬧。


    不僅給了老百姓掙錢的機會,也吸引過來了很多商戶,城裏逐漸繁榮。


    但小孩總是執拗的,蓉寶就算知道自己錯了,但她也不是很想承認,就把問題偷偷藏起來,當做不知道。


    .


    徐先和最討厭的事就是休沐的時候下雨,他開了窗戶看書,身邊擺著兩個炭盆,時不時還有小丫鬟進屋撥炭奉茶。


    “大人,要不要用些糕點。”


    徐先和沒抬頭,“不必。”


    一邊看書一邊吃東西那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他已經不是小孩了。


    丫鬟輕手輕腳的退出去,小心的合上門。


    隻一會兒功夫,外頭又傳來腳步聲,一個年紀略大的丫鬟站在門外說,“大人,上迴那兩個孩子來了。”


    “倆孩子?”徐先和一時沒想到是誰,好半天才合上書,自言自語說,“這番言行舉止,竟忘了還是兩個小孩了。”


    他吩咐道:“把人帶過來吧,再上些茶水點心。”


    門外的人應下,徐先和繼續看書,但沒翻兩頁,就聽到一道嘹亮的嗓音,“縣令大人。”


    徐先和每迴聽這種稱唿都覺得十分奇怪,他起身開門,把小客人接進屋。


    這間書房是縣令和師爺談事的地方,屋內不隻亮堂,還很大,除了書案,還有小茶桌。


    不過沒有凳子,就像莊先生的書房一樣,都是跪坐。


    蓉寶的跪姿歪歪扭扭的,十分隨性,嘉寶倒是跪的筆直,但過於拘謹規矩。


    徐先和作為世家子弟,這些規矩禮儀都是從小就學的,雖然外放做了三年縣令,但無論端坐還是跪坐,都十分閑適雅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氏發家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安的平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安的平平並收藏趙氏發家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