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三和趙氏心驚肉跳,“這遊學路上咋這麽危險,要是出了事怎麽辦?”
趙六郎還沒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們先生說沒事。”
“你們就一個大人幾個小孩,走這麽遠的地,哪能沒事?”
趙六郎立即道:“不隻有我們跟先生,還有六個厲害的武師。”
趙老三心口氣略鬆,“那就好,這外邊有些地方亂,搶錢,殺人都沒人管。”
趙六郎一臉讚同的點頭,去外麵走了一圈,才知道花溪縣的好。
楊氏和趙老四下午才迴家,楊氏剛下車,一眼就看見了吃著東西的趙六郎,她快走幾步,摟著人“六郎六郎”的叫一會兒,隨即摸摸他的臉蛋,又拉著他轉了一圈,看人胖了還是瘦了,有沒有長高。
“瘦了,沒怎麽長。”
趙六郎欽佩她的火眼金睛,“娘,你真厲害,這都能看出來。”
一個母親隻有瞎了才看不出孩子身形的變化,“可是遊學辛苦?”
“也不苦,就是車裏不好睡覺。”趙六郎問,“娘,上迴我給你寄的鹹魚好吃嗎?”
“好吃,就是太鹹了,吃了小半年還有一大半呢。”
趙六郎壓低聲音,“你沒給大伯他們分分?”
楊氏搭著他的肩膀進屋,“你幾個伯伯,幾個姑姑都送了一大袋,家裏就留了幾斤。”
趙六郎突然扭頭,“爹,你可得把錢給我。”
趙老四裝傻充愣,“什麽錢?”
“你叫我買鹹魚的錢。”
“那是蓉寶嘉寶要吃。”趙老四一點都不厚道的說,“你們兩個,給錢!”
蓉寶氣的去頂他,“欺負小孩。”
“誰吃誰給錢,反正我沒吃。”
趙氏和趙老三心裏都有點黯淡,過年別家都團圓了,就趙五郎一個人在外麵。
一輪圓月,兩心離愁。
越到過年,京城的氣氛就越壓抑。
楊章成打著傘陪老師沿街走到城門口,新雪初落,草棚上白皚皚一片,這場極寒抑住了疫病,但也扼死了老人孩童。
官兵捂著嘴巴把棚子裏凍死的人拖出去。
崔賢站在城門上,默默數了一刻多鍾,“一、二、三……十七……三十……八十二……”
一直數到一百七十一才停下,“昨天死了三百五十七人,今天死了一百七十一人。”
“朝延還沒下衙。”崔賢歎了口氣,“人力有盡。”
楊章成沒有說話。
“你小叔可有與你談論過此事?”
“有。”
崔賢驚訝的“哦”了一聲,“他如何說?”
“我小叔說,澄州水役已成必然,隻是當初得知災情的時候就該安排好救災事宜。”
三十幾年前澄州也遭過水役,不過先帝意旨一天就到澄州,開閘泄洪,隻淹了京城幾個村莊,澄州得保。
如今一樣的形勢,任由崔賢如何上諫,皇帝都擔心萬一水淹京城了怎麽辦。
直到京城雨歇,皇帝鬆口泄洪之時,盧水大壩突然就塌了,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楊章成繼續道:“陛下是您教過的學生,他的性子,您應該最清楚不過了。”
如果站在崔賢這個位置上的人是楊文禮,他不會爭泄洪一事。
隻是崔賢太想把陛下培養成一位賢明的君王,他據理力爭,苦心勸諫,奈何君向明月,明月不喜。
崔賢手放在冰冷的城牆上,寒意蔓延,“是我之過……”
城門外。
“娘,我冷。”
衣裳單薄的婦人抱著瑟瑟發抖的孩童往火堆旁邊擠,隻是草屋漏風,柴火不足,剛經曆過水災的孩童再也扛不住了。
他伸出饅頭一樣的手摟住娘的脖子,害怕無措,“娘,冷。”
婦人把他緊緊護在懷裏,手在背部輕拍,“沒事,沒事,娘在,睡一會兒,睡一會兒就好了……”
懷裏的孩子漸漸沒有聲響,淚水滾燙,落在鮮血淋漓的雙手上,如同滾油煎肉,痛苦難抑,她越哭身子越暖和。
婦人抱著孩子踉蹌的走到城門口,“狗皇帝,你害死十幾萬人,你不得好死。”
官兵拿著刀兇神惡煞的,“幹嘛呢?亂說什麽,舌頭不要了。”
她抱著孩子滾落在雪裏,又艱難爬起身,“你們不得好死……”
官兵見她還敢出言不遜,立即拔出了配刀,“若不是陛下心係百姓,誰管……”
他話還沒說完,婦人就撞上了刀刃,紅梅濺雪,眼神渙散之際,還不斷呢喃,“十多萬冤魂找你索命……”
明明不該是這樣的,家裏的長輩和縣令都說京城會泄洪,叫大家不用擔心,誰都沒跑,就守著那片沃土。
澄州是天下糧倉,南北遭役,都是從澄州調糧過去,隻一個澄州,就可以養活十州百姓。
是以先帝寧願舍了京城也要保澄州。
崔賢仰頭觀雪,如一頭迷途的老鹿,辨不清方向。
楊章成扶住他,“老師,迴去吧。”
“再看看吧。”崔賢又旁邊走了幾步,正看到官兵抬著幾大鍋白粥出來,除了稻米還有番薯豆子,一起熬煮,盛到碗裏總算不是湯湯水水。
草棚裏鑽出很多個人,密密麻麻,蓬頭垢麵,雙眼無神,手腳腫的老高,在官兵的訓斥下瑟縮著脖子。
好在隻有凍死病死的,倒還沒有餓死的,隻是今年還有口薄粥,明年呢,崔賢又想了想,開春了好,山裏的野菜多,餓不死人。
但京城的糧價又該往上漲了。
“這是天子腳下,我能看到之地……”崔賢望向遠方,“其餘州縣呢?該是何種境況。”
大批流民來了京城,但也有去往其他州縣的,怕生疫病,縣令都不敢開城門,但不作為又怕死的流民太多,烏紗帽不保,隻得草草建了幾個草棚安置。
沒錢沒糧,都從衙門裏掏,一天能吃一頓算是好事,其餘時間都是煮開的熱水,倒是有城中富戶施粥,不過來了幾迴後,都迴家準備過年了。
不知城裏哪家大戶過壽,炮仗打了六十幾掛,聽的外麵的人還以為是過年了。
“娘,我們什麽時候迴家?”
“等雪停了就迴。”
“那雪什麽時候停?”
“過完年了就停。”
“娘,我想迴家過年,哥哥買了好幾個炮仗,我還沒放。”
趙六郎還沒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們先生說沒事。”
“你們就一個大人幾個小孩,走這麽遠的地,哪能沒事?”
趙六郎立即道:“不隻有我們跟先生,還有六個厲害的武師。”
趙老三心口氣略鬆,“那就好,這外邊有些地方亂,搶錢,殺人都沒人管。”
趙六郎一臉讚同的點頭,去外麵走了一圈,才知道花溪縣的好。
楊氏和趙老四下午才迴家,楊氏剛下車,一眼就看見了吃著東西的趙六郎,她快走幾步,摟著人“六郎六郎”的叫一會兒,隨即摸摸他的臉蛋,又拉著他轉了一圈,看人胖了還是瘦了,有沒有長高。
“瘦了,沒怎麽長。”
趙六郎欽佩她的火眼金睛,“娘,你真厲害,這都能看出來。”
一個母親隻有瞎了才看不出孩子身形的變化,“可是遊學辛苦?”
“也不苦,就是車裏不好睡覺。”趙六郎問,“娘,上迴我給你寄的鹹魚好吃嗎?”
“好吃,就是太鹹了,吃了小半年還有一大半呢。”
趙六郎壓低聲音,“你沒給大伯他們分分?”
楊氏搭著他的肩膀進屋,“你幾個伯伯,幾個姑姑都送了一大袋,家裏就留了幾斤。”
趙六郎突然扭頭,“爹,你可得把錢給我。”
趙老四裝傻充愣,“什麽錢?”
“你叫我買鹹魚的錢。”
“那是蓉寶嘉寶要吃。”趙老四一點都不厚道的說,“你們兩個,給錢!”
蓉寶氣的去頂他,“欺負小孩。”
“誰吃誰給錢,反正我沒吃。”
趙氏和趙老三心裏都有點黯淡,過年別家都團圓了,就趙五郎一個人在外麵。
一輪圓月,兩心離愁。
越到過年,京城的氣氛就越壓抑。
楊章成打著傘陪老師沿街走到城門口,新雪初落,草棚上白皚皚一片,這場極寒抑住了疫病,但也扼死了老人孩童。
官兵捂著嘴巴把棚子裏凍死的人拖出去。
崔賢站在城門上,默默數了一刻多鍾,“一、二、三……十七……三十……八十二……”
一直數到一百七十一才停下,“昨天死了三百五十七人,今天死了一百七十一人。”
“朝延還沒下衙。”崔賢歎了口氣,“人力有盡。”
楊章成沒有說話。
“你小叔可有與你談論過此事?”
“有。”
崔賢驚訝的“哦”了一聲,“他如何說?”
“我小叔說,澄州水役已成必然,隻是當初得知災情的時候就該安排好救災事宜。”
三十幾年前澄州也遭過水役,不過先帝意旨一天就到澄州,開閘泄洪,隻淹了京城幾個村莊,澄州得保。
如今一樣的形勢,任由崔賢如何上諫,皇帝都擔心萬一水淹京城了怎麽辦。
直到京城雨歇,皇帝鬆口泄洪之時,盧水大壩突然就塌了,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楊章成繼續道:“陛下是您教過的學生,他的性子,您應該最清楚不過了。”
如果站在崔賢這個位置上的人是楊文禮,他不會爭泄洪一事。
隻是崔賢太想把陛下培養成一位賢明的君王,他據理力爭,苦心勸諫,奈何君向明月,明月不喜。
崔賢手放在冰冷的城牆上,寒意蔓延,“是我之過……”
城門外。
“娘,我冷。”
衣裳單薄的婦人抱著瑟瑟發抖的孩童往火堆旁邊擠,隻是草屋漏風,柴火不足,剛經曆過水災的孩童再也扛不住了。
他伸出饅頭一樣的手摟住娘的脖子,害怕無措,“娘,冷。”
婦人把他緊緊護在懷裏,手在背部輕拍,“沒事,沒事,娘在,睡一會兒,睡一會兒就好了……”
懷裏的孩子漸漸沒有聲響,淚水滾燙,落在鮮血淋漓的雙手上,如同滾油煎肉,痛苦難抑,她越哭身子越暖和。
婦人抱著孩子踉蹌的走到城門口,“狗皇帝,你害死十幾萬人,你不得好死。”
官兵拿著刀兇神惡煞的,“幹嘛呢?亂說什麽,舌頭不要了。”
她抱著孩子滾落在雪裏,又艱難爬起身,“你們不得好死……”
官兵見她還敢出言不遜,立即拔出了配刀,“若不是陛下心係百姓,誰管……”
他話還沒說完,婦人就撞上了刀刃,紅梅濺雪,眼神渙散之際,還不斷呢喃,“十多萬冤魂找你索命……”
明明不該是這樣的,家裏的長輩和縣令都說京城會泄洪,叫大家不用擔心,誰都沒跑,就守著那片沃土。
澄州是天下糧倉,南北遭役,都是從澄州調糧過去,隻一個澄州,就可以養活十州百姓。
是以先帝寧願舍了京城也要保澄州。
崔賢仰頭觀雪,如一頭迷途的老鹿,辨不清方向。
楊章成扶住他,“老師,迴去吧。”
“再看看吧。”崔賢又旁邊走了幾步,正看到官兵抬著幾大鍋白粥出來,除了稻米還有番薯豆子,一起熬煮,盛到碗裏總算不是湯湯水水。
草棚裏鑽出很多個人,密密麻麻,蓬頭垢麵,雙眼無神,手腳腫的老高,在官兵的訓斥下瑟縮著脖子。
好在隻有凍死病死的,倒還沒有餓死的,隻是今年還有口薄粥,明年呢,崔賢又想了想,開春了好,山裏的野菜多,餓不死人。
但京城的糧價又該往上漲了。
“這是天子腳下,我能看到之地……”崔賢望向遠方,“其餘州縣呢?該是何種境況。”
大批流民來了京城,但也有去往其他州縣的,怕生疫病,縣令都不敢開城門,但不作為又怕死的流民太多,烏紗帽不保,隻得草草建了幾個草棚安置。
沒錢沒糧,都從衙門裏掏,一天能吃一頓算是好事,其餘時間都是煮開的熱水,倒是有城中富戶施粥,不過來了幾迴後,都迴家準備過年了。
不知城裏哪家大戶過壽,炮仗打了六十幾掛,聽的外麵的人還以為是過年了。
“娘,我們什麽時候迴家?”
“等雪停了就迴。”
“那雪什麽時候停?”
“過完年了就停。”
“娘,我想迴家過年,哥哥買了好幾個炮仗,我還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