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鄉兵是忙時種地閑時練兵,有戰隨時應召參戰,但大多時候還是負責本村治安。有時山上下來個野豬狗熊啥的帶著人圍獵或攆出村子,有時候也充當一下運輸隊兼鏢隊,村裏交皇糧的時候他們得負責押運,服勞役的時候他們也得衝在前頭……


    總的來說唐德華在村民中的評價不錯,村民們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不錯,舍得吃苦,舍得吃虧,做事踏實勤勉,處事大方得體。本村另一大姓袁氏其中之一房有一女叫袁潔穎,年方十六,雖說生在農家常幹農活風吹日曬,但也不掩芳華,一頭烏雲也是的秀發下是一張唇紅齒白的錐子臉……


    村裏有媒婆給倆人拉纖,郎情妾意,成了。倆人也算青梅竹馬一起長大,自小彼此就有好感,現在有中間人幫忙捅破窗戶紙,雙方正好順勢而為。於是唐家擇日下了三書六禮,還請客吃了酒,雙方家庭就算正式結親了,就等過兩年擇吉日結婚了。


    卻說這一天莊頭走來七個人,五男倆女,一長須仙風道骨中年道人帶著六個風姿出眾年青道人立於村口,其中一個青年道士開口問莊頭老樟樹下曬太陽的老頭們:“請問這是唐家壩嗎?馮東山家怎麽走?”曬太陽的幾人早就停止了交談,一直用熱切又努力裝作平淡的眼神望著來人,就像蹲坐在酒桌下翹首期盼的忠犬。


    “正是唐家壩,找他啥子事?”開口的是唐德春姨父鍾老大,對麵的年輕人心裏咧了咧嘴心說我能告訴你?!但他還是耐著性子迴答道:“我們都是他師門的人。”


    隻聽一陣劈劈噗噗的忙亂聲,村口曬太陽的老少爺們兒忙不迭的站起身來,臉上帶著三分諂媚七分卑微,還是鍾老大開口:“原來是國教仙師,我這就領幾位去他家。”說完伸手一引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並轉過身吩咐一旁的唐德春幺爸:“唐老四,你跑一趟去通知老馮。”唐老四領命飛奔而去。


    “幾位仙師請!”一行人向村裏走去,以中年道士為首自然形成一個縱列,鍾老大則側身落後中年道士半個身位隨伺在側,幾個小屁孩遠遠的跟在隊伍後麵。走了有三百米左右,遠遠的看到馮半仙和唐老四一路小跑迎麵而來。


    馮半仙見到宗門之人後加快了腳步,雙方很快碰頭。還有三丈遠,馮八字快走幾步“參見劉師叔。”叫劉師叔的中年道士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免禮,走,到你家裏說。”


    “對對對,”馮半仙一邊說一邊側身做個請的手勢,道士帶頭舉步往馮家走去,馮半仙迴頭拍拍鍾老大肩頭:“老大謝了。”而後快步向前緊走兩步到了中年道士身側落後半個身位引著一行人向自家走去。


    一行人走到一片竹林前時,身後好像嗚的一聲刮過來一陣風,幾人忽然後頸發冷頭皮發麻,手中劍或拂塵都微微顫動,幾人都下意識的握緊了手中劍。然後就見一個小男孩像一隻兔子般從他們身邊竄了過去,幾人剛鬆了口氣正愣神的功夫,又一道黑影從身旁竄過去,一邊追還一邊嚷:“死娃子,看我今天不打死你!”隻見一個四十多歲婦女手裏高舉著一根樹枝追著男孩進了竹林裏的院子……


    “快走,快去看春娃挨打”。一直跟在隊伍後的倆大點的男孩越眾而出向唐家跑去,聽語氣就像前麵在下銀子般充滿焦急和欣喜。


    馮半仙連忙向劉道長解釋:“這是唐家大嫂在管教小孩。”聲音有點大,隻是方便其他幾位同門都能聽到。


    “東山,我們這次下山就是來為宗門收人的,”劉道士遞了個你懂的眼神後補了一句:“具體情況到你家裏說,我們先到這家去看看。”說完邁步向唐德春家院子走去,一行人到了院門口,已經可以清楚地聽到王氏高聲的訓斥唐德春,還有唐德春大聲的為自己辯解……


    馮八字走到門前,伸手推開虛掩的院門,眾人看見院裏六個人,唐道述正拿著一把柴刀在院裏劃篾條(蜀人把成材的竹子剖開,剖成均勻的條,再把竹條外皮和內層分離,得到可以做器具的竹青﹝篾條﹞和隻能編籬笆或當柴火的黃篾,黃篾還有一個作用是刮掉毛刺後斬成二十公分一節的廁簡,你沒看錯,就是廁簡,蜀中農村普通家庭男人自古以來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上大號後的清潔神器,這還是作者家這種處於川西平原的農村家庭。再偏僻點的地方從廁簡到廁紙時間可能還要往後推。所以那時候的田間地頭常能看到二十公分的竹片,那是因為施用農家肥的遺存,有的還是黃篾本色,有的已經發黑。畢竟竹子這東西很經漚,馬王堆及郭店楚墓竹簡在地下水和腐爛有機物的混合物中浸泡了兩千多年還沒分解呢)。


    王氏正拿枝條指著唐德春,唐德春則像是一隻小公雞般一臉倔強中帶著委屈和王氏對視。旁邊還有仨小孩在努力繃住臉裝出一副嚴肅的神色,但那眉梢眼角仍有抑製不住的喜悅像陽光透過竹葉灑下來,其中的女孩卻正是鍾靈,神色裏不僅有嚴肅、期待和喜悅,還有委屈以及焦急的等待大娘手中的條子始終沒有落下去之後的失望……


    院裏一看來了客人,唐道述倆口子連忙放下手裏的枝條和活計,“馮兄,這是咋個(有什麽事、有時也可以作要怎樣?蜀東地區則變為要啷個、啷個嘛,上世紀九十年代成都的小青年為了顯示自己見多識廣也開始接受並說一些巴地方言土話,其中啷個用得特別多。)?”


    “唐老大,這幾位都是我師門的人,他們說到你家來看看。”


    “幾位仙師請了!不知道有何指教?”唐道述放下手中柴刀問道,他卻不知,那柴刀放下一瞬幾位道士心裏頓時一鬆,他們就像潛泳者出水的瞬間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福生無量天尊,貧道幾人隨便看看,叨擾了。”劉道士宣了一聲道號答到。


    “快請坐,”唐道述連忙伸手一引,示意眾人進堂屋(客廳)。


    “就不進屋了,”劉道士邁步走到院左牆邊一張石桌邊坐下,“我們就隨便看看。”幾個年青道士則站在他身後,


    “要得,”唐道述迴頭吩咐王氏:“你快去燒水泡茶。”自己也進屋抱了一摞粗陶茶盞出來擺在桌上。


    “一嘿兒(一會兒)再跟你兩個說(事後算賬),”王氏轉身進了屋裏。唐德春則和那倆男孩站在一起盯著幾個道士看,眼裏有好奇有渴望有探求有欲言又止。鍾靈則是自來熟,跑到幾位客人麵前緊盯著倆位十幾歲的女道士看,其中一位女道士臉上露出和善的微笑,向她招招手,她就馬上褪去最後一絲生澀向女道士跑去,十幾歲的仙子也不嫌她土,將她一把摟住……


    王氏很快提著一把腰部黑不溜秋隻有壺蓋和提梁還能看出紅泥本色的粗陶水壺出來了,給幾隻茶盞注入茶水,正是當地的紅白茶(蜀地土茶,由茶樹的粗枝大葉曬製而成,微發酵,入口微澀,入喉迴甜,屬於黑茶的半成品,飲用前需得把茶葉放入水裏一起煮開)。


    “請喝茶”,唐道述對幾位道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幾個年青道士有的出言不渴,有的直接搖頭,倒是馮半仙和劉道士不以為意端起茶盞飲了一口,讚了句好茶,唐道述得此評價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劉道士又對這個土茶點評了幾句,唐道述和馮半仙諾諾連聲,大有得一知己,相見恨晚之感。


    這個世界的大宋朝不管是修行界還是俗世,都和地球上的大宋朝一樣,流行點茶。說白了和唐德春前世的河南胡辣湯有得一比,唐家別出心裁以清水煮茶卻是因為唐德春的強烈要求。他實在受不了在美味的胡辣湯裏放茶葉的味道,更受不了在清香的茶葉水裏加油鹽醬醋。


    三人閑話幾句後劉道士對縮在一旁的唐德春招招手:“童兒過來說話。”


    唐德春臉上露出驚喜、惶恐、不敢置信的神色,指著自己的鼻子問:“仙師是叫我嗎?”


    “就是你,”劉道士點點頭。


    唐德春躡手躡腳小心翼翼走到石桌邊,離劉道士七八步遠站住,有些緊張局促裏又透著一絲強裝鎮定和一絲倔強,劉道士哈哈一笑:“這童兒有些意思,走近來,讓我好好為你稱稱骨。”


    唐道述慌不迭的對唐德春說:“快過去讓仙師好好看看。”說完還輕輕把唐德春向劉道士身前推了一把。


    劉道士輕輕攏過唐德春從頭開始一邊摸骨一邊開口問道:“你母親緣何打你?”


    “四妹兒尖我的嘴(打我的小報告、告我的狀)。”


    “緣何要告你啊?”


    “我捉了一個推屎泡兒(蜣螂、又名屎殼郎),她想要我沒給。”


    “男子漢大丈夫給她便是,你再去捉一隻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出大澤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日的天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日的天狗並收藏出大澤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