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總部領導的電報之後,此時的東北抗日先遣軍正在按計劃進行休整,總指揮迅即於7月19日複電軍委。
在電報中總指揮陳述了提前入關的一些困難,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折中性的建議。
對於東北抗日先遣軍的困難,總部領導自然心知肚明,並且在之前的時間裏,李德勝同誌是主張東北抗日先遣軍進行較長時間休整的。
但是全國抗日戰場形勢發展的太快,自進入7月初以來,日軍節節敗退,控製的地區越來越少,華中、華南地區的新四軍已經開始與國民黨軍隊爭奪日軍撤出的區域,而且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哪怕我軍已獲得不小的主動權,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我軍如果動作太慢,國民黨高層必然會考慮將調遣全國各地國民黨軍,尤其是他在華北附近的嫡係部隊爭奪地盤。
要想搶在蔣係部隊之前占領更多地區,東北抗日先遣軍就必須提前入關。
總部領導進行軍事決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他一旦意識到某一問題的重要性,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堅定決心,迅速排除一切幹擾因素,抓住關鍵點並作出正確的決策。
完全可以說,在這一點上總部領導同蔣介石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7月25日,軍委將上述考慮電告東北抗日先遣軍領導人。
在還沒有來得及進行答複的情況下,7月28日,總部領導就正式下達了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的命令。
對於總部領導的這一命令,抗日先遣軍部的總指揮等人表現出了強烈的大局觀,立馬服從中央的命令。
7月30日,總指揮等人複電軍委,電報極其簡單,正文連標點符號在內總計不過三十餘字:“28日18時來電敬悉,我部決定於8月8日出發,詳細部署另電告中央。”
為達成戰役的突然性,總部領導還強調東北抗日先遣軍主力應“夜行曉宿”,隱蔽入關。
同時又建議,由於華北日軍在山海關還有1個師團,東北抗日先遣軍主力入關時不要走山海關。
等入關行動後期,鑒於部隊行蹤已經被日軍發現,從加快入關進度的角度考慮,抗日先遣軍總指揮於8月4日命令,最後出發的李雲龍率領第一兵團可以通過山海關進軍。
為了繼續迷惑日軍和國民黨軍隊,總部領導還指示“新華社及東北各廣播台在今後兩星期內,多發沈陽、新民、營口、錦州各地我主力部隊慶功祝捷練兵開會的消息”。
在東北抗日先遣軍領導人率指揮機構出發後一星期左右,沈陽報紙應“登出一條表示抗日先遣軍總指揮尚在沈的新聞,並經新華社廣播”。
東北抗日先遣軍入關將會直接改變華北地區的實力對比,我黨在勝利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但華北日軍的逃路還沒有被徹底封死,華北敵軍逃脫的危險依然存在,這種危險在東北抗日先遣軍到達之前尤其不能忽視。
為了徹底麻痹和包圍華北平津日軍,以求幹淨徹底地殲滅華北日軍,總部領導經反複考慮,再次瞄準日軍逃跑的兩種最大可能,即西撤太原和經海路南逃作出了兩項重大決策。
第一項決策,包圍張家口,圍而不攻。早在總指揮等人7月16日致中央軍委的電文中,總指揮就已經提出了包圍張家口,圍而不攻的建議。
綏遠日軍撤往天津的唯一交通線就是京張線,張家口正是這一鐵路線上的戰略樞紐。
如果包圍張家口,既可以直接阻止歸綏日軍南撤,又可以迫使平津日軍向西增兵援救張家口,進而延緩平津日軍通過海路南撤的決策。
7月22日,總部領導下達了晉察冀軍區包圍張家口的命令。7月23日,總部領導又致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抓住並包圍之後,不要攻擊,等候東北主力入關圍殲敵人之後,再相機攻擊”。
鑒於張家口位置重要,一旦包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下村定必然派兵救援,在總指揮建議下,總部領導又決定120師一部均使用於北平至張家口一線。
7月25日,總部領導正式下達了平張線(北平至張家口的鐵路)作戰計劃。後來這一方向戰役形勢的發展幾乎完全按照總部領導的預料進行。
第二項決策,出擊平津,隔而不圍。關於北平以東地區,總部領導7月28日下達的東北抗日先遣軍主力入關命令中,考慮的是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
為了盡量避免驚動精明的下村定,7月27日,總部領導又提出首先隔斷北平和天津,塘沽和唐山等地聯係的想法,這就是“隔而不圍”。
以此設想為基礎,經與總指揮反複溝通,7月28日,總部領導正式下達了東北抗日先遣軍入關後的作戰計劃。
在作出截斷華北日軍陸上和海上兩條重要逃路的決策以後,總部領導還不放心,仍然在想方設法盡量減少華北日軍撤退的可能,力求把華北日軍所有可能的逃路全部堵死。
到了8月3日前後,日軍在東南亞、華南戰場等很多戰場已經發生潰退的狀況,促使華北派遣軍司令官下村定下決心撤退平津地區的日軍。
此時我東北抗日先遣軍距離平津地區尚有數天路程,不能立即控製預定地區。
在此情況下,8月4日,總部領導正式提出平津戰役作戰方針,在此方針中,除了重申“圍而不打”和“隔而不圍”的原則之外,又作出了另外三項決策。
第一,為了不使華北日軍迅速決策海運平、津各軍南下,命令華東和中原八路軍各部全麵進攻日軍,爭取在兩星期內殲滅這兩個地區的日軍,從而取得長江以北地區光複並截斷華北日軍的退路,進一步壓縮國民黨軍隊的地盤。
第二,為了不使華北日軍由濟南向青島逃跑,命令華東115師各部與新四軍一部集中若幹兵力控製濟南附近一段黃河,並在膠濟線(青島到濟南的鐵路)上預做準備。
第三,為防止華北日軍沿平漢(北平到漢口的鐵路)、津浦(天津到南京附近浦口的鐵路)兩路向南逃跑,命令華北八路軍各部集中一切可用的力量阻擊、遲滯敵軍,配合主力殲敵。
隨著總部領導8月4日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提出,整個華北地區被罩上了一張天羅地網,華北日軍20餘萬部隊被牢牢地困在了以平津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插翅難逃。
此後的八路軍各路部隊,很好地貫徹了總部領導的相關部署。
曾經為日軍出謀劃策,屢建功勳的下村定,此時除了坐等被殲之外已經別無選擇,根本想不出什麽好的計策。
我黨所有的同誌們都知道,殲滅華北日軍主力,拿下平津地區以後,與國民黨的決戰即將來臨。
在這場命運的大決戰中,我黨從上到下的同誌們,都充滿了鬥誌,有信心取得完勝。
如果說占領東三省使得共產黨人看到了勝利曙光的話,平津戰役後,天已大亮。
曾經不可一世的日軍不但輸掉了整個東北三省,更是即將輸掉整個華北,甚至連組織有效的戰略防禦也已經不可能了,其最後投降撤出中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但此時的日軍高層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他們不願相信和更不敢相信這一點,因為這一切來得太快了。
於是,他們開始傾盡全力部署所謂的大日本1億玉碎計劃,妄圖嚇退所有的敵人,從而有了美國人用兩顆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的軍事行動。
在電報中總指揮陳述了提前入關的一些困難,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折中性的建議。
對於東北抗日先遣軍的困難,總部領導自然心知肚明,並且在之前的時間裏,李德勝同誌是主張東北抗日先遣軍進行較長時間休整的。
但是全國抗日戰場形勢發展的太快,自進入7月初以來,日軍節節敗退,控製的地區越來越少,華中、華南地區的新四軍已經開始與國民黨軍隊爭奪日軍撤出的區域,而且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哪怕我軍已獲得不小的主動權,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我軍如果動作太慢,國民黨高層必然會考慮將調遣全國各地國民黨軍,尤其是他在華北附近的嫡係部隊爭奪地盤。
要想搶在蔣係部隊之前占領更多地區,東北抗日先遣軍就必須提前入關。
總部領導進行軍事決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他一旦意識到某一問題的重要性,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堅定決心,迅速排除一切幹擾因素,抓住關鍵點並作出正確的決策。
完全可以說,在這一點上總部領導同蔣介石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7月25日,軍委將上述考慮電告東北抗日先遣軍領導人。
在還沒有來得及進行答複的情況下,7月28日,總部領導就正式下達了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的命令。
對於總部領導的這一命令,抗日先遣軍部的總指揮等人表現出了強烈的大局觀,立馬服從中央的命令。
7月30日,總指揮等人複電軍委,電報極其簡單,正文連標點符號在內總計不過三十餘字:“28日18時來電敬悉,我部決定於8月8日出發,詳細部署另電告中央。”
為達成戰役的突然性,總部領導還強調東北抗日先遣軍主力應“夜行曉宿”,隱蔽入關。
同時又建議,由於華北日軍在山海關還有1個師團,東北抗日先遣軍主力入關時不要走山海關。
等入關行動後期,鑒於部隊行蹤已經被日軍發現,從加快入關進度的角度考慮,抗日先遣軍總指揮於8月4日命令,最後出發的李雲龍率領第一兵團可以通過山海關進軍。
為了繼續迷惑日軍和國民黨軍隊,總部領導還指示“新華社及東北各廣播台在今後兩星期內,多發沈陽、新民、營口、錦州各地我主力部隊慶功祝捷練兵開會的消息”。
在東北抗日先遣軍領導人率指揮機構出發後一星期左右,沈陽報紙應“登出一條表示抗日先遣軍總指揮尚在沈的新聞,並經新華社廣播”。
東北抗日先遣軍入關將會直接改變華北地區的實力對比,我黨在勝利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但華北日軍的逃路還沒有被徹底封死,華北敵軍逃脫的危險依然存在,這種危險在東北抗日先遣軍到達之前尤其不能忽視。
為了徹底麻痹和包圍華北平津日軍,以求幹淨徹底地殲滅華北日軍,總部領導經反複考慮,再次瞄準日軍逃跑的兩種最大可能,即西撤太原和經海路南逃作出了兩項重大決策。
第一項決策,包圍張家口,圍而不攻。早在總指揮等人7月16日致中央軍委的電文中,總指揮就已經提出了包圍張家口,圍而不攻的建議。
綏遠日軍撤往天津的唯一交通線就是京張線,張家口正是這一鐵路線上的戰略樞紐。
如果包圍張家口,既可以直接阻止歸綏日軍南撤,又可以迫使平津日軍向西增兵援救張家口,進而延緩平津日軍通過海路南撤的決策。
7月22日,總部領導下達了晉察冀軍區包圍張家口的命令。7月23日,總部領導又致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抓住並包圍之後,不要攻擊,等候東北主力入關圍殲敵人之後,再相機攻擊”。
鑒於張家口位置重要,一旦包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下村定必然派兵救援,在總指揮建議下,總部領導又決定120師一部均使用於北平至張家口一線。
7月25日,總部領導正式下達了平張線(北平至張家口的鐵路)作戰計劃。後來這一方向戰役形勢的發展幾乎完全按照總部領導的預料進行。
第二項決策,出擊平津,隔而不圍。關於北平以東地區,總部領導7月28日下達的東北抗日先遣軍主力入關命令中,考慮的是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
為了盡量避免驚動精明的下村定,7月27日,總部領導又提出首先隔斷北平和天津,塘沽和唐山等地聯係的想法,這就是“隔而不圍”。
以此設想為基礎,經與總指揮反複溝通,7月28日,總部領導正式下達了東北抗日先遣軍入關後的作戰計劃。
在作出截斷華北日軍陸上和海上兩條重要逃路的決策以後,總部領導還不放心,仍然在想方設法盡量減少華北日軍撤退的可能,力求把華北日軍所有可能的逃路全部堵死。
到了8月3日前後,日軍在東南亞、華南戰場等很多戰場已經發生潰退的狀況,促使華北派遣軍司令官下村定下決心撤退平津地區的日軍。
此時我東北抗日先遣軍距離平津地區尚有數天路程,不能立即控製預定地區。
在此情況下,8月4日,總部領導正式提出平津戰役作戰方針,在此方針中,除了重申“圍而不打”和“隔而不圍”的原則之外,又作出了另外三項決策。
第一,為了不使華北日軍迅速決策海運平、津各軍南下,命令華東和中原八路軍各部全麵進攻日軍,爭取在兩星期內殲滅這兩個地區的日軍,從而取得長江以北地區光複並截斷華北日軍的退路,進一步壓縮國民黨軍隊的地盤。
第二,為了不使華北日軍由濟南向青島逃跑,命令華東115師各部與新四軍一部集中若幹兵力控製濟南附近一段黃河,並在膠濟線(青島到濟南的鐵路)上預做準備。
第三,為防止華北日軍沿平漢(北平到漢口的鐵路)、津浦(天津到南京附近浦口的鐵路)兩路向南逃跑,命令華北八路軍各部集中一切可用的力量阻擊、遲滯敵軍,配合主力殲敵。
隨著總部領導8月4日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提出,整個華北地區被罩上了一張天羅地網,華北日軍20餘萬部隊被牢牢地困在了以平津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插翅難逃。
此後的八路軍各路部隊,很好地貫徹了總部領導的相關部署。
曾經為日軍出謀劃策,屢建功勳的下村定,此時除了坐等被殲之外已經別無選擇,根本想不出什麽好的計策。
我黨所有的同誌們都知道,殲滅華北日軍主力,拿下平津地區以後,與國民黨的決戰即將來臨。
在這場命運的大決戰中,我黨從上到下的同誌們,都充滿了鬥誌,有信心取得完勝。
如果說占領東三省使得共產黨人看到了勝利曙光的話,平津戰役後,天已大亮。
曾經不可一世的日軍不但輸掉了整個東北三省,更是即將輸掉整個華北,甚至連組織有效的戰略防禦也已經不可能了,其最後投降撤出中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但此時的日軍高層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他們不願相信和更不敢相信這一點,因為這一切來得太快了。
於是,他們開始傾盡全力部署所謂的大日本1億玉碎計劃,妄圖嚇退所有的敵人,從而有了美國人用兩顆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