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即將滿月的時候,馬匹卻丟失了,為什麽卻說沒有災禍呢?


    用曾國藩舉例。他打敗了太平天國,聲望達到頂點,麾下的湘軍成為清朝的一支勁旅,從種種跡象來看,他立德又立功,人生事業即將圓滿之時,卻突然上書自請縮減湘軍,乖乖呆在家中撰寫家書去了。


    這就是曾國藩聰明的地方。


    他打敗洪秀全後,鹹豐帝又喜又憂,甚至憂大於喜地說:消滅了半個洪秀全,又來了一個曾國藩。


    在皇帝拿他與反賊相提並論的時候,他若是不在月幾望的時候自斷羽翼,激流勇退,後果不難料想。


    雍正朝就有一個現成的反麵案例,年羹堯。


    年羹堯的戰功並沒有曾國藩大,但他的排場比曾國藩大得多。百官來迎接他,他不下馬;見了皇帝,他仍然大馬金刀地坐著,好像天下就他最大。


    結果呢,年羹堯被一擼到底,連命都沒保住。而曾國藩不僅壽終正寢,還贏得後世美名,相當無咎。


    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1850年)就是這麽一個需要時顯露鋒芒,不需要時韜光養晦的聰明人。


    他十歲時跟隨祖父乾隆帝打獵,就表現出了嫻熟的弓馬武藝,獵取了一頭大鹿。乾隆帝為之大喜,賜予他黃馬褂和頂戴花翎。


    此後他勤奮學習,精進自身,又贏得了父皇嘉慶帝的喜愛。嘉慶帝親政當年,根據秘密立儲的祖宗成法,將旻寧的名字封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在天理教起義攻入紫禁城一役中,旻寧身先士卒,以鳥槍擊斃兩名起義者,穩住了局勢。嘉慶帝因此更加器重他,稱讚他忠孝兼備,封為和碩智親王。


    偶露崢嶸之後,旻寧繼續隱藏實力,潛龍於淵。他這麽做,對自己而言是安然無咎,但很難說對國家有利。


    嘉慶帝的皇帝工作做得並不好,勉強比起來,與明崇禎帝有幾分相似。


    兩人一樣的以肅清巨貪立威。崇禎帝幹掉的是九千歲魏忠賢,嘉慶帝幹掉的是二皇帝和珅。而且兩人一樣的勤政,一樣的無力迴天,一樣的諉責於他人。他們最大的區別是崇禎帝亡國了,而嘉慶帝僥幸地並沒有。


    嘉慶帝在位二十多年,勤政已成為一種習慣,甚至去世前一天都還在處理政務。令他痛苦和迷惑的是,財政越來越捉襟見肘,吏治越來越衰敗腐朽,百姓越來越苦不堪言,起義越來越此起彼伏,而外國列強卻越來越明目張膽。


    他不免惶恐和心灰意懶,左思右想之餘,卻將國家敗落的原因歸責於和珅極貪,百官慵懶,完全沒有從自身找原因,沒有從製度找原因。


    眼見父皇的困惑與迷茫,旻寧什麽也沒有說,什麽也沒有做。也許他不是不想有所作為,隻是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來破解困局。


    這從他當皇帝以後的作為可以看出來。


    公元1820年,嘉慶帝在熱河駕崩。旻寧護送先皇靈柩迴到北京後,在太和殿順利登基。是為清宣宗,我們常稱為道光帝。


    道光帝與他父親一樣,試圖勵精圖治,振衰除弊,似乎也做了許多事情。比如整頓吏治,扼製奢靡之風;改革漕運鹽政,以海運代替河運;施行票鹽製,整肅兩淮鹽政風氣;放開部分礦藏的開采權,使天地自然之利還之於天下等等。


    道光帝繼位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改組軍機。他撤換了幾位年逾古稀、無能無用卻擅長倚老賣老的老軍機,又換上了同樣老邁的曹振鏞。曹振鏞作為一名漢人官員,既無顯赫軍功,也無出色文采,但他最終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太傅,死後道光帝親臨吊唁,賜諡文正。


    他的極致榮寵,多少說明嘉慶、道光朝中已無人可用,或者說這兩位皇帝識人不清,用人不明。


    曹振鏞奉行“多磕頭,少說話”的為官哲學,意思是平時不輕易發表意見,一到關鍵時刻就要把話說到點子上。於是,在道光帝初登基之時,他獻上了“一言害邦”的關鍵一計。


    道光帝不如其父勤政。偏偏其時國家積重難返,地方官員紛紛上書朝廷,道光帝每天要批閱大量奏章,實在不勝其煩。曹振鏞見狀獻計道:“當今已是太平盛世,可一些臣子偏要無事生非,在奏章中講一些危言聳聽的事。對這些人陛下又不能降旨怪罪,以免蒙受拒諫之惡名。陛下不如仔細批閱奏章,擇其字句訛誤嚴加斥責,那些臣子們就不敢再上奏搬弄是非了。”


    真是善解人意的軍機大臣啊,和當年的李林甫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道光帝如法炮製,專挑文句、字體之類的錯誤指斥官員不嚴肅,不認真,甚至因此罷其官、罰其薪。長此以往,臣子們漸漸不再上書朝廷,就是上書也往往是言簡意賅、報喜不報憂。


    言路從此閉塞,如曾國藩所言:“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於是弊政得不到及時解決,社會矛盾越來越激化,農民起義更加平之不絕。若幹年後,太平天國起義鬧得沸沸揚揚,地方官仍然互相隱瞞,不敢上報,這與曹振鏞絕對脫不了幹係。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道光帝能有所建樹才怪。但他在位三十年,也不能說毫無作為。比如允許銷售私鹽。


    清朝鹽政一向沿用明朝綱鹽法,由官府指定鹽商憑鹽引行銷綱鹽。鹽商通過鹽引壟斷了鹽業,由此產生鹽價提高、偷稅漏稅等現象。道光帝支持以票代綱,允許私販經銷,打破了食鹽銷售的壟斷,在有效降低鹽價的同時,促進了鹽的銷售,增加了鹽稅。


    而道光帝用力最猛的政策,還是在全國推行禁煙。他從登基開始,便不斷下詔嚴禁從國外輸入鴉片,同時禁止種植、販賣和吸食鴉片。他批準頒行的《查禁鴉片煙章程三十條》,是清朝曆史上最嚴厲最周密的禁煙令。


    民族英雄林則徐被起用,赴湖廣地區禁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