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不出門庭,兇。


    門庭和戶庭有什麽區別?


    我們繼續拿承天寺來舉例子。承天寺寺門內的那個庭院,是戶庭。承天寺寺門外的空地或庭院,是門庭。


    我們可以這麽理解,戶庭是私密的,而門庭則是公共的。


    我們現在參觀紫禁城,交錢買票進去後看到的是戶庭。比如有太和門乾清門,以及太和門廣場。


    我們不交錢,站在紫禁城四個大門外看到的是門庭。其中正門為午門,其他則為東華門、西華門和神武門。


    為什麽不出戶庭,無咎;不出門庭則兇呢?


    我們不出戶庭,是慎獨而自審,做好自己。我們自律,有節製,遵守道德規則,當然無咎。


    現在,我們做好了自己,就要推廣出去,推己及人。否則全天下隻有一個人講文明、講道德,舉世皆濁我獨醒。那就會像屈原一樣,四處碰壁,有誌難伸,最後隻能滿腔悲憤地懷石沉沙。


    為維護滿清統治,乾隆帝一邊大興文字獄,一邊實施閉關鎖國。他不讓自己的國民走出去,也不讓西方的人走進來。從此清朝逐漸與世界脫節,慢慢淪為坐井觀天、妄自稱大的老大帝國。


    嚴格說起來,中國的閉關鎖國始於明朝。


    元末明初,倭寇常常渡海來到中國沿海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明太祖朱元璋為防海盜滋擾,下令實施海禁政策。隨著倭寇之患愈演愈烈,明朝海禁政策愈發嚴格,這種情況並未因鄭和下西洋,開放朝貢貿易而有所改善,民間私人仍被禁止出海。直至明隆慶年間,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


    清康熙帝和雍正帝也一定程度上也推行過閉關鎖國。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對漢族的統治非常不穩固。清朝統治者擔心與外國人接觸,會引起反清動亂,為此不惜實行嚴厲的海禁,迫使沿海居民內遷。另一方麵,清朝皇帝們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擁有豐富的物產和優越的文化,不需要與外國進行貿易和交流。


    這是他們實施閉關鎖國的重要原因。


    順治年間,由於台灣明鄭抗清力量的存在,清廷海禁措施相當嚴厲,先後頒布禁海令和遷海令,使沿海三十至五十裏內荒無人煙。


    這時,荷蘭、英、法、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先後與清朝建立貢市貿易關係。


    在台灣鄭氏政權降清後,康熙帝下詔廢止海禁,開海貿易。並針對海上貿易做出若幹規定,比如不得違禁銷售軍火武器,違者照律處分。


    這時候,西方國家開始在全球殖民擴張。尤其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為首的西方商人,一直渴望打開中國市場。但在澳門等洋人聚集地,不懂禮貌的西方人經常聚眾鬧事,又在南洋一帶引發多起涉及華人的慘案,這引起了清朝政府的警覺和反感。


    乾隆下江南時,親眼看到江浙一帶的海麵上,外國商船絡繹不絕,且大多數攜帶火藥武器。他擔心會製造出第二個、第三個澳門。於是在1757年南巡迴京後,乾隆正式?頒布實施“一口通商”政策,開始嚴格實行全麵防範洋人、隔絕中外的閉關鎖國政策。


    根據一口通商政策,外國商船不得再進寧波,不得進入浙江海口,隻能在廣州口岸停靠通商,而且隻允許英、法、荷、葡四國商船來華貿易。清廷為此設立了廣州十三行,作為唯一外貿中介,負責管理外商的進出口業務,並監視外商的活動。


    清廷還規定,外商隻能在每年的九月至次年三月來華貿易,其餘時間必須離開,且不得逗留中國過冬,不得外出遊玩,更不得隨意接觸中國百姓。


    為說服清政府改變閉關鎖國的政策,沙俄、英國等歐洲諸國紛紛派出使團來華磋商。


    公元1762年,由於沙俄違背原定條款,接納清朝逃犯並擅自加稅,乾隆帝決定小懲大誡,下令關閉恰克圖邊市,撤迴所有中國商人,停止與俄國的一切貿易活動,嚴禁商品走私。沙俄不得不主動向清政府示好,遣使赴恰克圖談判。


    出於對中國北疆安全的考慮,乾隆皇帝同意談判。雙方使團的談判重點集中在對中國皇帝和沙俄女皇的稱唿上。經過為期數年的磋商,俄國屈服,雙方重新簽訂了《恰克圖條約附款》,結束了第一次中俄貿易禁運。


    英國則在試圖向中國傾銷違禁商品如鴉片等等時,遭到清政府的嚴厲打擊。


    公元1793年,英國以補祝乾隆八十大壽為名,派出以馬戛爾尼為首的八百人使團來到中國。雙方還沒開始就通商問題展開談判,首先在覲見禮儀上進行了一番拉扯。


    按照清朝規定,外國使臣朝見清朝皇帝時必須行三跪九叩禮,馬戛爾尼不能接受,隻同意行單膝下跪的英式禮節。


    乾隆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既然不願三跪九叩,那你們就等著吧!


    馬戛爾尼為達目的,隻得委曲求全。雙方達成一致,先舉行對英使團的歡迎宴,行英式禮節;後正式舉行乾隆萬壽典禮,行三跪九叩禮。


    馬戛爾尼在接連單膝下跪和三跪九叩後,見到了乾隆帝,遞交了英王喬治三世的一封信。信中提出了清朝開放珠山、寧波、天津等口岸通商,允許英商仿效俄羅斯在北京設貨棧買賣貨物,取消澳門和廣州之間的轉口稅,允許英商自由往返澳門、自由傳教等一係列請求。


    乾隆帝也迴了一封信。他說中國物產豐盈,無所不有,不需要增強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並非沒有好處。


    清朝前期,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遙遙領先世界,農業、手工業、商業、運輸業迅猛發展,人口、經濟、文化均達到曆史巔峰。清朝閉關鎖國,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海上走私以及海盜行為,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同時有力促進了國內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有利於中國的民族團結和文化傳承。


    但是,其壞處更多。


    閉關鎖國是一種防止外來文化、思想而采取的孤立主義政策,它阻礙了中外聯係,極大限製了中國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的交流,抑製了中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妨礙了先進的文化和科技進入中國,客觀上使中國錯過了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導致中國在科技、製度、思想等領域落後於世界潮流,造成了中國的落後和孤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