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卦六爻講述了吳中四才子才華橫溢,以詩書畫抒性寫情、知止忘憂的傳奇故事。
吳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朝中葉生活在江蘇蘇州一帶的四位文人。他們分別是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禎卿。
四才子中,祝允明(1461年—1527年)年歲最長,因右手枝生手指,自號枝山。他十九歲即中秀才,隨後五次參加鄉試方才中舉,後接連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當他的兒子祝續高中進士後,他才放棄繼續參加科舉考試,轉而以舉人身份選官。公元1514年,他出任廣東興寧縣知縣,九年後轉任應天府通判。
興寧地處偏遠山區,百姓生活艱苦,民風彪悍,經常因小事引發鄰裏紛爭。當地農民為了有一口飯吃,不得不入山為盜,四處搶掠。祝枝山到任不久,當地大帽山盜賊複起,他親自率兵平亂,竟一舉斬殺匪首,殲滅盜匪四十餘人。隨後他“艮其趾,無咎”,安坐公堂,勤於政務,賞罰分明而使奸黠斂跡,四境安寧,表現出了不俗的治世才能。
祝枝山在體察民情、造福百姓方麵“利永貞”,他經常走訪貧困家庭,為老百姓減免賦稅。在他任上,興寧百姓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他本人卻因催繳賦稅不力而被罰沒薪俸。明廷一方麵責罰他催稅不力,一方麵也認可他勤於政事,為官清廉,將其擢升為應天府通判,世稱祝京兆。
祝枝山以書法見長,尤善狂草和楷書,其最高明之處,是將黃庭堅的行書筆法融於小行楷書之中,別出機杼。他在書法史上的最大貢獻在於上承唐人狂草之法而倡導北宋尚意書風,使狂草書法重現崢嶸,為之後徐渭、黃道周等人的草書開拓出新的思路。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等,每一個名字都鼎鼎有名。他是吳中四才子之中名氣最大的一位,也是境遇最悲慘的一位。他被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以其遭遇來看,稱為第一才子或無疑義,第一風流則未免名不符實。
唐寅家世代在蘇州經商,家境富裕。唐寅自幼聰敏好學,尤喜繪畫,與文徵明同師明朝著名畫家沈周。他十六歲參加童生試,高中第一。
他天才橫溢,若能稍微自律自省一些,未來前途無量,但他被自己耽誤了。唐寅在參加錄科考試期間,竟與好友攜妓飲酒作樂。此舉深為提學禦史方誌所厭惡,唐寅因此名落孫山。幸好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蘇州多位名士也紛紛出麵為他求情,方誌這才同意“補遺”,同意他參加鄉試。
公元1398年,唐寅已二十九歲,參加鄉試,依然獨占鼇頭。
唐寅中舉後不但沒有認真反省,反而變本加厲。朋友們紛紛出言相勸,試圖“艮其腓,不拯其隨”。祝允明勸他“夫謂千裏馬,必朝秦暮楚,果見其跡耳。”意思是千裏馬不能隻看表麵,還要看它的品質,不能一時得意就張狂。
文徵明也寫信勸他不要太過輕浮,以免將來一事無成。唐寅見信後“其心不快”,立刻迴了一篇《與文徵明書》,說我生來就這樣,你如果看我不順眼,那我們就斷絕朋友關係。
這個態度輕狂得接近混蛋了,所以他還要吃大虧。
第二年,他打馬北上,進京參加會試。路上遇到了一個叫徐經的同屆考生。
徐經不是一個壞人,但他是一個有錢、有背景而且很佩服唐寅的人。
唐寅名聲在外,已被視為會員乃至狀元的頭號種子選手,一入京都,公卿權貴紛紛登門相邀。
而他恃才放曠,絲毫不懂得低調。徐經隨身帶著幾個伴讀小書童,全部派給唐寅,陪著他招搖過市,往來公卿門中。
一時之間,京都人人矚目。唐寅名聲大噪的同時,成了眾矢之的。
結果會試剛剛結束,已是流言滿京城,盛傳江陰有錢人徐經通過賄賂提前得到了考試試題,而且他還把試題泄露給了唐寅。
眼見輿情洶洶,朝廷著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複審,得出的結論是唐寅和徐經都沒有錄取,所以不存在泄題之說。
但是調查結果沒有人相信。
為平息輿論,朝廷安排錦衣衛著手調查。未知兩人在詔獄之中是否“艮其限,列其夤,”遭遇嚴刑拷打。最後的調查結果是:查無實據,但徐經進京後曾拜見主考官程敏政,並贈送見麵禮;而唐寅曾向程敏政求索詩文送給他的鄉試主考官,並付了一個金幣的潤筆費。
處理結果則是:兩人均被剝奪參加科考的資格;程敏政罷官返鄉;奏事者因舉報不實,降職。
最終結果是:程敏政鬱鬱而亡,徐經同樣鬱鬱而終。臨死前,徐經遺命子孫後代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而他的後代之中,出了一個名氣不輸給唐寅的人,名叫徐霞客。
唐寅被發充江浙為小吏,但他心高氣傲,堅決不去就職。他歸家之後“厲熏心”,夫妻反目,唐寅休妻後修築桃花塢,終日借酒消愁。
他的倒黴日子還沒完。
公元1514年,寧王朱宸濠忽然誠心邀他入幕。唐寅大喜過望,欣然應邀,結果驚恐地發現朱宸濠是邀請他一起謀反。
眼見謀反是死路一條,不反死得更快,唐寅眼珠子一轉,隻好裝瘋賣傻。為了徹底騙過朱宸濠,他上街裸奔,吃屎喝尿,朱宸濠實在看不下去了,終於把他趕出了王府。
關鍵時刻,唐寅巧妙地“艮其身,無咎,”終於逃離了寧王府這個虎狼窩。後來寧王造反失敗,滿門抄斬,唐伯虎則幸運地逃過一劫。
身心俱疲的唐寅困頓而落寞,從此以丹青自娛,以賣畫為生,孤單寂寞地了此殘生。窮困潦倒之餘,他做了一首七言古詩《桃花庵歌》,以桃花仙人自喻: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唐寅詩書畫皆擅,其書法取法趙孟頫而生奇峭俊秀之氣,其詩文以才情取勝,情真意切。其繪畫,更是融會南北畫派,風格秀逸清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2013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唐伯虎的畫作《廬山觀瀑圖》拍出了5.9億美元的天價,折合人民幣為35.9億元。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是大智若愚的典型,他十一歲才學會講話。十九歲參加鄉試,因為字寫得太難看而落第,從此開始精研書法。此後接連九次參加鄉試,次次不第。
文徵明五十三歲時,得工部尚書李充嗣舉薦,以貢生入京,經過吏部考核後被授予翰林院待詔,期間參與了《武宗實錄》和《憲皇帝實錄》的編纂,並一度擔任皇帝侍講。
但他並不滿意這個工作,堅決辭職迴歸故裏。他在家中修建了玉磬山房,又在庭中種下兩棵梧桐樹,從此以文墨自娛,不問世事。
他性格嚴謹低調而人品高潔,“艮其輔,言有序,”與唐寅幾乎是兩個極端。相傳有一次唐寅故意捉弄他,約他在蘇州石湖泛舟,然後讓藏在船艙中的妓女出來為他敬酒。文徵明慌忙告辭,甚至急得要跳湖,唐寅隻好另雇一條小船送他離開。
在吳中四才子中,文徵明肯定是最笨的一個,但也許是成就最高的一個。
他“敦艮,吉,”一生專心致誌於詩文書畫,終成“四絕全才”。隨著他年紀越大,名聲也越大,聲望也越高,遂繼祝枝山之後主盟吳門書派,並成為蘇州乃至整個江南的文壇盟主。蘇州文氏,因他而躋身世家大族。
他的名望之高,就連權臣嚴嵩也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向工部尚書顧璘發牢騷,抱怨他路過蘇州時,文徵明居然不來拜見。顧璘笑著迴答:這才是他文徵明啊,他要是不看別人而來看你,他還是文徵明嗎?
吳中四才子中,徐禎卿(1479年—1511年)是唯一一個科考進士。他官至大理寺左寺副,後因不慎丟失囚犯,被貶至國子博士。他科舉入仕後,一度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人交遊甚密,被並稱為前七子。
吳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朝中葉生活在江蘇蘇州一帶的四位文人。他們分別是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禎卿。
四才子中,祝允明(1461年—1527年)年歲最長,因右手枝生手指,自號枝山。他十九歲即中秀才,隨後五次參加鄉試方才中舉,後接連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當他的兒子祝續高中進士後,他才放棄繼續參加科舉考試,轉而以舉人身份選官。公元1514年,他出任廣東興寧縣知縣,九年後轉任應天府通判。
興寧地處偏遠山區,百姓生活艱苦,民風彪悍,經常因小事引發鄰裏紛爭。當地農民為了有一口飯吃,不得不入山為盜,四處搶掠。祝枝山到任不久,當地大帽山盜賊複起,他親自率兵平亂,竟一舉斬殺匪首,殲滅盜匪四十餘人。隨後他“艮其趾,無咎”,安坐公堂,勤於政務,賞罰分明而使奸黠斂跡,四境安寧,表現出了不俗的治世才能。
祝枝山在體察民情、造福百姓方麵“利永貞”,他經常走訪貧困家庭,為老百姓減免賦稅。在他任上,興寧百姓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他本人卻因催繳賦稅不力而被罰沒薪俸。明廷一方麵責罰他催稅不力,一方麵也認可他勤於政事,為官清廉,將其擢升為應天府通判,世稱祝京兆。
祝枝山以書法見長,尤善狂草和楷書,其最高明之處,是將黃庭堅的行書筆法融於小行楷書之中,別出機杼。他在書法史上的最大貢獻在於上承唐人狂草之法而倡導北宋尚意書風,使狂草書法重現崢嶸,為之後徐渭、黃道周等人的草書開拓出新的思路。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等,每一個名字都鼎鼎有名。他是吳中四才子之中名氣最大的一位,也是境遇最悲慘的一位。他被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以其遭遇來看,稱為第一才子或無疑義,第一風流則未免名不符實。
唐寅家世代在蘇州經商,家境富裕。唐寅自幼聰敏好學,尤喜繪畫,與文徵明同師明朝著名畫家沈周。他十六歲參加童生試,高中第一。
他天才橫溢,若能稍微自律自省一些,未來前途無量,但他被自己耽誤了。唐寅在參加錄科考試期間,竟與好友攜妓飲酒作樂。此舉深為提學禦史方誌所厭惡,唐寅因此名落孫山。幸好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蘇州多位名士也紛紛出麵為他求情,方誌這才同意“補遺”,同意他參加鄉試。
公元1398年,唐寅已二十九歲,參加鄉試,依然獨占鼇頭。
唐寅中舉後不但沒有認真反省,反而變本加厲。朋友們紛紛出言相勸,試圖“艮其腓,不拯其隨”。祝允明勸他“夫謂千裏馬,必朝秦暮楚,果見其跡耳。”意思是千裏馬不能隻看表麵,還要看它的品質,不能一時得意就張狂。
文徵明也寫信勸他不要太過輕浮,以免將來一事無成。唐寅見信後“其心不快”,立刻迴了一篇《與文徵明書》,說我生來就這樣,你如果看我不順眼,那我們就斷絕朋友關係。
這個態度輕狂得接近混蛋了,所以他還要吃大虧。
第二年,他打馬北上,進京參加會試。路上遇到了一個叫徐經的同屆考生。
徐經不是一個壞人,但他是一個有錢、有背景而且很佩服唐寅的人。
唐寅名聲在外,已被視為會員乃至狀元的頭號種子選手,一入京都,公卿權貴紛紛登門相邀。
而他恃才放曠,絲毫不懂得低調。徐經隨身帶著幾個伴讀小書童,全部派給唐寅,陪著他招搖過市,往來公卿門中。
一時之間,京都人人矚目。唐寅名聲大噪的同時,成了眾矢之的。
結果會試剛剛結束,已是流言滿京城,盛傳江陰有錢人徐經通過賄賂提前得到了考試試題,而且他還把試題泄露給了唐寅。
眼見輿情洶洶,朝廷著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複審,得出的結論是唐寅和徐經都沒有錄取,所以不存在泄題之說。
但是調查結果沒有人相信。
為平息輿論,朝廷安排錦衣衛著手調查。未知兩人在詔獄之中是否“艮其限,列其夤,”遭遇嚴刑拷打。最後的調查結果是:查無實據,但徐經進京後曾拜見主考官程敏政,並贈送見麵禮;而唐寅曾向程敏政求索詩文送給他的鄉試主考官,並付了一個金幣的潤筆費。
處理結果則是:兩人均被剝奪參加科考的資格;程敏政罷官返鄉;奏事者因舉報不實,降職。
最終結果是:程敏政鬱鬱而亡,徐經同樣鬱鬱而終。臨死前,徐經遺命子孫後代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而他的後代之中,出了一個名氣不輸給唐寅的人,名叫徐霞客。
唐寅被發充江浙為小吏,但他心高氣傲,堅決不去就職。他歸家之後“厲熏心”,夫妻反目,唐寅休妻後修築桃花塢,終日借酒消愁。
他的倒黴日子還沒完。
公元1514年,寧王朱宸濠忽然誠心邀他入幕。唐寅大喜過望,欣然應邀,結果驚恐地發現朱宸濠是邀請他一起謀反。
眼見謀反是死路一條,不反死得更快,唐寅眼珠子一轉,隻好裝瘋賣傻。為了徹底騙過朱宸濠,他上街裸奔,吃屎喝尿,朱宸濠實在看不下去了,終於把他趕出了王府。
關鍵時刻,唐寅巧妙地“艮其身,無咎,”終於逃離了寧王府這個虎狼窩。後來寧王造反失敗,滿門抄斬,唐伯虎則幸運地逃過一劫。
身心俱疲的唐寅困頓而落寞,從此以丹青自娛,以賣畫為生,孤單寂寞地了此殘生。窮困潦倒之餘,他做了一首七言古詩《桃花庵歌》,以桃花仙人自喻: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唐寅詩書畫皆擅,其書法取法趙孟頫而生奇峭俊秀之氣,其詩文以才情取勝,情真意切。其繪畫,更是融會南北畫派,風格秀逸清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2013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唐伯虎的畫作《廬山觀瀑圖》拍出了5.9億美元的天價,折合人民幣為35.9億元。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是大智若愚的典型,他十一歲才學會講話。十九歲參加鄉試,因為字寫得太難看而落第,從此開始精研書法。此後接連九次參加鄉試,次次不第。
文徵明五十三歲時,得工部尚書李充嗣舉薦,以貢生入京,經過吏部考核後被授予翰林院待詔,期間參與了《武宗實錄》和《憲皇帝實錄》的編纂,並一度擔任皇帝侍講。
但他並不滿意這個工作,堅決辭職迴歸故裏。他在家中修建了玉磬山房,又在庭中種下兩棵梧桐樹,從此以文墨自娛,不問世事。
他性格嚴謹低調而人品高潔,“艮其輔,言有序,”與唐寅幾乎是兩個極端。相傳有一次唐寅故意捉弄他,約他在蘇州石湖泛舟,然後讓藏在船艙中的妓女出來為他敬酒。文徵明慌忙告辭,甚至急得要跳湖,唐寅隻好另雇一條小船送他離開。
在吳中四才子中,文徵明肯定是最笨的一個,但也許是成就最高的一個。
他“敦艮,吉,”一生專心致誌於詩文書畫,終成“四絕全才”。隨著他年紀越大,名聲也越大,聲望也越高,遂繼祝枝山之後主盟吳門書派,並成為蘇州乃至整個江南的文壇盟主。蘇州文氏,因他而躋身世家大族。
他的名望之高,就連權臣嚴嵩也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向工部尚書顧璘發牢騷,抱怨他路過蘇州時,文徵明居然不來拜見。顧璘笑著迴答:這才是他文徵明啊,他要是不看別人而來看你,他還是文徵明嗎?
吳中四才子中,徐禎卿(1479年—1511年)是唯一一個科考進士。他官至大理寺左寺副,後因不慎丟失囚犯,被貶至國子博士。他科舉入仕後,一度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人交遊甚密,被並稱為前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