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震往來厲,意無喪,有事。


    雷聲接連不停地響起,人們就會意識到天氣有變,可能帶來更大的危險。


    我們既然意識到了危險,就會采取措施應對。我們?處理問題或應對風險時,最佳的方案是預防為主,防重於治,?把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不是在問題發生後再進行治理。


    扁鵲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夫,是中醫切脈診斷的發明者。有一次,?魏文王問他:“你們三兄弟都精通醫術,誰最厲害呢?”扁鵲迴答說大哥的醫術最厲害,我的最差。


    魏文王很奇怪。既然這樣,為什麽扁鵲最有名呢?


    扁鵲的迴答很有意思。他說大哥治病,是治病於未病之前,一般人不知道,所以他沒有名氣。他二哥治病,是治病於初病之時,一般人以為這隻是小病,所以他有名氣,但是不大。隻有他,因為不能提前發現病情,隻能等到病情嚴重時才能幫人診治。一般人看到他穿針放血、敷藥治病,都以為他醫術高明,因此反而名氣更大。


    這就叫防患於未然。


    好比避雷針,一般人覺得裝它有什麽用?純粹是多此一舉嘛。


    他們不知道樓越高,越容易招來雷擊。如果不裝避雷針,劈啪一聲響,雷擊垮房子,擊穿電線引起火災,損失就大了。


    如果裝上避雷針,就可以把雷電的力量引向大地。這樣房子就算被雷打到,也能安然無恙。


    曆朝曆代,官員貪汙始終是一個禁之不絕的大問題,明朝當然不會例外。


    明太祖朱元璋當政三十一年,試圖殺盡天下貪官。結果他一直殺啊殺,殺了十五萬餘人,差不多把全國官員整體換了五遍。殺到最後,衙門門可羅雀,官吏幾乎殺光了。朱元璋隻得下令,把貪官們從牢裏放出來戴罪上班。但就算如此嚴刑重典,貪官也未根除,以致他晚年隻能發出“治愈重而犯愈多”的哀歎。


    明宣宗剛剛繼位時,都察院貪汙成風。


    都察院,在宋朝叫禦史台,主要職責是監察、彈劾和建議。我們看曆史小說和電視劇,經常聽到一個聽起來很拉風的詞,叫三司會審。這意味著案件足夠重大,須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這三大法司聯合會審。


    都察院,就是明朝官吏的最高紀律檢查機關和最高監察機關。連負責督查貪汙腐敗的都察院都已經貪汙成風了,其他衙門可想而知。


    明宣宗決定要做些什麽。


    公元1428年,明宣宗任命顧佐為都禦史,並罷去兩京都察院四十三名不合格官員。


    顧佐(1376年—1446年)以秉公執法著稱,人稱外號當代包公。相傳顧佐每日上朝,當他在外廬靜坐休息時,百官都遠遠繞道避開,於是又得到一個外號“顧獨坐”。


    他上任以後,對十三道監察禦史管理極為嚴格,不斷黜退不合格官員。他在任七年,共考黜二十二人次,其中最嚴重的被處以死刑,官職最高的則是都察院首席長官,左都禦史劉觀。


    劉觀是政治資曆深厚、鬥爭經驗豐富的五朝元老,他執掌都察院多年,位高權重,貪汙受賄的名聲在外已久。


    為了肅清這個巨貪,明宣宗外派劉觀到各地巡視河道,顧佐則利用這段時間抓緊收集證據。很快,劉觀被控訴結黨、受賄、收受死罪囚犯賄賂、縱子受賄等四大罪行,因罪發配遼東充軍。


    劉觀被彈劾下台後,都察院風氣為之大變。明宣宗隨即推出改革,對都察院的組織、職能範圍和辦事程序都做了調整。都察院新增兩個職能:重建兵員名冊和視察邊境各省。軍屯、京營等建設項目,以及南直隸征稅、大運河至北京的漕運等等,至此全部納入都察院監察範圍。


    經過大規模機構改革,都察院的監察工作覆蓋明朝內外廷和和地方各級行政機關,負責監管民事、軍事、財政和司法等幾乎所有行政領域。同時禦史的工作積極性也更高了,他們在行政監督和勸諫皇帝等方麵都更加直言不諱。


    據統計,仁宣年間禦史們共計上呈二百四十七份彈劾奏折,揭發近七百名官員,使其中二百四十餘名官員降職。他們還還呈上二百五十多份奏折以勸諫皇帝。


    在明宣宗的支持下,顧佐展開大規模的吏治整肅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官場腐敗現象,直接推動了仁宣之治的形成。


    在地方行政方麵,明宣宗將督撫製度發展為正式體製。


    所謂督撫製度,因起洪武大帝朱元璋,源於永樂大帝朱棣。


    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和丞相製後,來自元朝的行省製度也被廢除。而由藩王分駐要地,各省設三司使而不相統屬。


    這麽做,既削弱地方行政權力,也弱化了中央集權。所以,朱棣派遣禦史巡視天下以加強中央集權。這隻是一個臨時工作,官無定員,事畢迴朝,且隻負責監察,不理政事。


    公元1430年,因各地稅糧隱報漏報過多,影響國家財政收入,明宣宗擢升一批新銳官員出任侍郎,專司巡撫各地、總督稅糧。與此同時,巡撫作為天子特命專職大臣,有權處理訴訟,審問奸猾。


    巡撫製度,由此漸漸形成定製。


    明宣宗認為居安思危才是保邦之道。他經常與大臣探討曆代帝王得失,以史為鑒,反複告誡文武百官天下雖安,不可忘武,因為“毋謂已安,雖安不可忘危”。


    他把整治武備與國家長治久安聯係在一起,認為隻有武備不廢,國家與社會的安寧才能得到有力保障。這個道理,到現在都依然顛撲不破。


    他明確指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因為禍亂常常起於不測。故而嚴甲兵以守其國,是達到天下久安的“長治之道”。


    為此他力行儲將、養士和儲蓄,從將士、糧草、後勤等方麵做好充足準備,隨時有能力安內而攘外。但另一方麵,他又反對無故興兵,濫用武力,認為“窮兵黷武,亦非帝王盛德事。”


    明宣宗通過一係列改革穩定了明朝統治,使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但他也因自己的短視為後世留下了禍患,比如立內書堂教宦官讀書,自此宦官之權漸重,遂成為明朝政治痼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