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卦六爻也講述了元朝代宋而後東征西討,建立一個疆域遠超前代的大一統王朝的曆史故事。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穀,三歲不覿。


    臀部困於茂盛的樹木,進入幽深山穀,三年不相見。


    四周都是高大茂盛的樹木,腳下是野草和藤蔓,我們向前看不到出路,向天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在極度饑寒交困之時,屁股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坐著略作休息的地方。


    這意味著,天下之大,卻無立錐之地。沒有身份,沒有位置,連個坐的地方都不給,困窘到了極點。


    這個時候該怎麽辦?


    退居幽深的山穀,做一個淡泊的隱士。


    我們看陶淵明,晉朝滅亡了,他就歸田園而不仕。南朝宋朝廷來人拜訪他,避而不見。你們做你們的官,我種我的田,大家參商不相見,各得其所。


    當然,也可以學蘇秦,隱居家中,枯守書齋,發奮圖強,然後十年磨一劍,一鳴驚人。


    孛兒隻斤·忽必烈(1215年9月-1294年2月)是拖雷的嫡次子。


    基於蒙古人傳統的“幼子守灶”,成吉思汗將汗位傳給了第三子窩闊台,卻將蒙古族本部和蒙軍主力托付給了最寵愛的第四子托雷。托雷家族掌握了近八成的蒙古軍隊,在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中,軍事實力是最強大的。托雷因此遭到嫉恨,據說被窩闊台暗中下毒,以致不到四十歲就英年早逝。


    在窩闊台的刻意打壓下,托雷家族在蒙古帝國中的話語權逐步降低。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下去,托雷家族將在強人林立的蒙古帝國中徹底失勢,再無立足之地。


    此時,托雷的原配妻子唆魯禾帖尼表現出了超群的政治智慧。她帶領托雷家族韜光養晦,始終和蒙古大汗保持步調,並且一如既往為帝國提供毫無保留的軍事支持。


    公元1241年12月,窩闊台去世,因汗位空懸,帝國法紀混亂。大多數蒙古貴族借機橫行不法,大肆聚斂財物,唆魯禾帖尼不僅嚴禁托雷家族的人知法犯法,反而更加愛護下屬,嚴懲貪墨,於是托雷家族的威望和名聲越來越高。


    公元1251年,她的多年苦心經營終於結出碩果,長子蒙哥被推舉為大蒙古國大汗。


    經過長年潛伏隱忍,托雷家族再一次走上蒙古帝國的舞台中心。唆魯禾帖尼為托雷生的四個孩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裏不哥先後攪動起了浩蕩的曆史風雲。


    四人之中,忽必烈本是最不受重視的那一個,因為他的膚色偏黑,看起來不像黃金家族的後人。


    相傳忽必烈剛剛出生時,成吉思汗抱著他端詳很久,說:“我們的孩子都是火紅色的,這個孩子卻是黑黢黢的,把他交給一個乳母喂養吧。”


    但忽必烈幼有大誌,且是極少數重視漢文化的蒙古王族成員。


    這與他的母親有關。


    唆魯禾帖尼是蒙古克烈部落人,有突厥血統,膚色偏黑,且非常尊重儒學,優待儒士。


    忽必烈的偶像是唐太宗李世民,年紀稍長便模仿李世民延請四方飽學之士,學習治國方略。於是在他身邊,漸漸聚集了一批“亡金諸儒學士及知經術者”,其中包括前金國科舉狀元王鶚。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忽必烈開始尊孔禮儒。


    蒙哥成為蒙古帝國大汗後,任命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事,駐守於金蓮川(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在這裏,忽必烈以漢人儒士為核心組建成了金蓮川幕府,開始主動吸收漢法,密切與漢人世族的聯係。


    當年蒙哥分賞諸王時,忽必烈自請封於京兆(今陝西西安一帶)地區,共獲得四萬五千餘戶封戶,是當時獲得漢地封戶最多的宗王。


    他嚐試起用漢人士大夫治理封地,興立屯田,恢複農業,建立學校,得到了北方漢族世侯的擁護。


    公元1259年7月,蒙哥戰死沙場,而忽必烈正率軍南攻鄂州。此時,忽必烈的親弟弟阿裏不哥緊急調兵遣將,密謀奪取汗位。


    當年底,忽必烈撤軍北返燕京,但蒙古草原似乎已無他的立錐之地。


    忽必烈沒有冒然深入故都,而是以經營多年的中原地區為根基,依托麾下優勢的蒙古軍和漢軍力量,在開平(今內蒙錫林郭勒盟境內)繼位。他發布《皇帝登寶位詔》中,自稱為朕,稱蒙哥為先皇,提出更改蒙古舊製而采行漢法,建立中央集權製封建政權,同時強調新政權為中朝正統而天下一家。


    留守蒙古帝國故都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的阿裏不哥獲悉消息後,趕緊召開大會,由蒙古貴族推舉繼位,支持者包括窩闊台家族、察合台家族、蒙哥家族和旭烈兀家族。


    一個蒙古帝國出現了兩個大汗。兄弟間多次交涉無果,矛盾一天比一天激化,終於爆發了為期五年之久的戰爭。


    公元1260年冬,忽必烈連戰連捷後,在冰雪之中進駐和林。而阿裏不哥敗逃之後,遣使向忽必烈請求覲見。忽必烈批準,留下一支部隊在和林等待,隨後返迴燕京。


    第二年秋,阿裏不哥假裝歸順,再度舉兵占領和林。雙方在塞北激烈對陣,戰事呈膠著狀態。


    轉折點發生在公元1262年。漠北發生大饑荒,忽必烈禁斷了通往和林的糧道,阿裏不哥因糧餉不繼被迫西遷。忽必烈不戰而重新奪迴和林。


    兩年後,阿裏不哥的軍事駐地再次出現饑荒,被迫向忽必烈投降,爭位之亂就此平息。


    忽必烈、阿裏不哥的奪位之爭,是蒙古國分裂的標誌。以這場大規模內戰為起點,黃金家族的內部矛盾激發,大蒙古國迅速由統一趨於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將都城轉移到大都,從而更加便於采納漢法,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大蒙古國內部則逐漸形成元朝以及各自獨立的四大汗國,即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利汗國及欽察汗國。


    至此,忽必烈雖然名義上還是蒙古大汗,但不再是實質上的大蒙古帝國統治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