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貞吉,升階。
堅持下去吉利,踩著台階上升。
南宋已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會熄滅。一個行將沒落的王朝,還值得這麽苦苦堅持下去嗎?
有誌之士不會考慮是否值得,不會考慮是否必要,不會考慮個人得失,道之所存,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所以司馬遷說,死有輕如鴻毛,有重如泰山。舍生取義、以身殉國者,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生後名,他們的生命雖然終止,他們的精神永存,他們的美名會千古流傳。
這種美名,比踩著台階步步高升還要來得踏實,來得堅固。
對於宋末三傑來說,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張世傑和陸秀夫同樣名垂青史。
宋端宗落海受驚病死時,群臣一度想趁機做鳥獸散。陸秀夫勸阻他們說:先帝還有一個兒子在,他該怎麽辦呢?古人曾以一旅成就中興,如今我們百官尚在,部旅數萬,難道不能憑此振興嗎?
他們擁立少帝趙昺登基,以陸秀夫為左丞相,負責籌措軍旅,調集工役。張世傑則官拜少傅、樞密副使,進爵越國公,掌管南宋兵馬,與在外募兵抗敵的文天祥互為唿應。
當時君臣流亡海濱,楊太後垂簾聽政,已無複當年威儀。但陸秀夫始終端持手板,恪守臣子位份每每淒然淚下,連衣服都被濕透。
公元1279年,元軍主帥張弘範兵抵嶺南,於宋軍相會於崖山。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南崖門鎮,是珠江三角洲支流之一的潭江邊的一個小山丘,對岸是臨江對出的湯瓶山。兩山相對如石門,江麵到此陡然收窄,形成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的崖門。
兩岸旌旗蔽日,江中千帆待發,江水奔湧入海,海天之際風雲變幻。
一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戰一觸即發。
有人勸張世傑先行占據出海口,如此進可攻退可守。
張世傑斷然拒絕,他深知連年寄居海上,絕無勝理,不如在此與蒙軍既決勝負,也分生死。
隻可惜,張世傑雖有赴死之誌,卻無領軍之才。他的戰略方向不算錯,但戰術布置卻錯上加錯。
他下令焚毀陸地上的所有宮殿、房屋和據點,將一千多艘大船連結起來做成水寨,將少帝趙昺的龍舟拱衛在戰船正中,以示同進同退、破釜沉舟之意。
張世傑結連環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有人私自駕船出逃,但他顯然忘記了三國赤壁之戰時曹操之敗,正在於連船成寨。
他的做法比曹操更加愚蠢。
曹魏大軍來自北方,曹操將大船連成一體後寬可走馬,恰好可以發揮北方步騎兵的優勢。
而張世傑此舉不僅留下了火攻隱患,而且恰好丟失了南方水軍的機動性優勢,分明是以己之短攻彼所長。
元軍果然仿效東吳,用小船裝滿茅草和火油,縱火衝向宋船。
幸好張世傑並非沒有準備。宋船外部全部塗上了泥土,而且每條船上還橫放著一根巨長的木頭,專門用於抵禦火攻。
元軍眼見火攻不成,果然以水師封鎖出海口,又以陸軍阻斷宋軍取水和砍柴的道路,困而不攻。宋軍隻能啃幹糧,喝海水,很多人因此上吐下瀉,精神和體力極度疲乏。
與此同時,各路元軍長驅直入,相繼抵達崖山,對南宋流亡政府形成合圍之勢。
此消彼長之下,宋軍形勢越發危急。在退無可退之際,張世傑被迫主動與元軍血戰。
但是元軍將士久經戰陣,軍事素養顯然更高。他們連戰連捷,步步逼近中軍。張世傑見大勢已去,在一個風雨如晦的夜晚派小船到宋少帝處,想要帶他突出重圍。但陸秀夫害怕少帝被人出賣,或被元軍俘虜,堅持不讓他登船。張世傑於是割斷拴船的大繩,隻帶著十一艘大船護送楊太後衝出包圍圈。
主帥遁逃,崖山很快被攻破。陸秀夫見無力脫身,狠心背起少帝,逼著妻子兒女一起投身怒海,頃刻間沒入波濤,無影無蹤。其他船上的大臣、宮眷和將士見狀,哭聲震天,十餘萬人相繼投海殉國,史稱崖山之變。七天之後,浮屍出於海者十餘萬人。
宋朝滅亡,曆南北兩朝三八二十年。
陸秀夫背負宋少帝蹈海殉國的消息傳出,張世傑悲痛欲絕。他本擬保護楊太妃繼續逃難,再尋找趙宋後代以續正統。但是楊太妃在聽說少帝趙昺投海自殺後萬念俱灰,趁人不備也赴海自殺。
其時海上台風再起,張世傑將她葬在海邊後登上樓船,向天祭香遙拜哭道:“我能做的事都已做盡,現在到了這個地步,不是天意嗎?”在潑天大風雨中,他任由台風摧毀大船,溺死在平章山下(今廣東陽江西南海麵)。
史稱“舟遂覆,世傑溺,宋亡。”將其視為宋朝覆滅的象征。
從戰術層麵來看,張世傑、陸秀夫指揮失當,對崖山海戰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孤勇節烈,千百年後仍然令人為之血脈賁張。
陸秀夫攜少帝蹈海赴死,十萬軍民與元軍血戰不降,使崖山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座精神豐碑。時至今日,人們隻要談及崖山海戰,總是忍不住熱血澎湃而心有戚戚。
當年周總理在視察崖山時說:“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民族氣節。”宋人的尊嚴與風骨,宋人的風雅和禮儀,如今已成為曆史,但他們刻入中華民族骨子裏愛國和不屈的基因,至今代代傳承。
我們在為宋朝惋惜的同時,也應認識到元朝代宋而建立大統一王朝,在中國曆史上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新生的元朝立朝不過區區百年,但也是中國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它有力促進了國內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拓展了中國的疆域規模,繼而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六百多年的長期統一局麵,鞏固和發展了中國多民族並存的國家特色。
堅持下去吉利,踩著台階上升。
南宋已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會熄滅。一個行將沒落的王朝,還值得這麽苦苦堅持下去嗎?
有誌之士不會考慮是否值得,不會考慮是否必要,不會考慮個人得失,道之所存,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所以司馬遷說,死有輕如鴻毛,有重如泰山。舍生取義、以身殉國者,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生後名,他們的生命雖然終止,他們的精神永存,他們的美名會千古流傳。
這種美名,比踩著台階步步高升還要來得踏實,來得堅固。
對於宋末三傑來說,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張世傑和陸秀夫同樣名垂青史。
宋端宗落海受驚病死時,群臣一度想趁機做鳥獸散。陸秀夫勸阻他們說:先帝還有一個兒子在,他該怎麽辦呢?古人曾以一旅成就中興,如今我們百官尚在,部旅數萬,難道不能憑此振興嗎?
他們擁立少帝趙昺登基,以陸秀夫為左丞相,負責籌措軍旅,調集工役。張世傑則官拜少傅、樞密副使,進爵越國公,掌管南宋兵馬,與在外募兵抗敵的文天祥互為唿應。
當時君臣流亡海濱,楊太後垂簾聽政,已無複當年威儀。但陸秀夫始終端持手板,恪守臣子位份每每淒然淚下,連衣服都被濕透。
公元1279年,元軍主帥張弘範兵抵嶺南,於宋軍相會於崖山。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南崖門鎮,是珠江三角洲支流之一的潭江邊的一個小山丘,對岸是臨江對出的湯瓶山。兩山相對如石門,江麵到此陡然收窄,形成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的崖門。
兩岸旌旗蔽日,江中千帆待發,江水奔湧入海,海天之際風雲變幻。
一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戰一觸即發。
有人勸張世傑先行占據出海口,如此進可攻退可守。
張世傑斷然拒絕,他深知連年寄居海上,絕無勝理,不如在此與蒙軍既決勝負,也分生死。
隻可惜,張世傑雖有赴死之誌,卻無領軍之才。他的戰略方向不算錯,但戰術布置卻錯上加錯。
他下令焚毀陸地上的所有宮殿、房屋和據點,將一千多艘大船連結起來做成水寨,將少帝趙昺的龍舟拱衛在戰船正中,以示同進同退、破釜沉舟之意。
張世傑結連環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有人私自駕船出逃,但他顯然忘記了三國赤壁之戰時曹操之敗,正在於連船成寨。
他的做法比曹操更加愚蠢。
曹魏大軍來自北方,曹操將大船連成一體後寬可走馬,恰好可以發揮北方步騎兵的優勢。
而張世傑此舉不僅留下了火攻隱患,而且恰好丟失了南方水軍的機動性優勢,分明是以己之短攻彼所長。
元軍果然仿效東吳,用小船裝滿茅草和火油,縱火衝向宋船。
幸好張世傑並非沒有準備。宋船外部全部塗上了泥土,而且每條船上還橫放著一根巨長的木頭,專門用於抵禦火攻。
元軍眼見火攻不成,果然以水師封鎖出海口,又以陸軍阻斷宋軍取水和砍柴的道路,困而不攻。宋軍隻能啃幹糧,喝海水,很多人因此上吐下瀉,精神和體力極度疲乏。
與此同時,各路元軍長驅直入,相繼抵達崖山,對南宋流亡政府形成合圍之勢。
此消彼長之下,宋軍形勢越發危急。在退無可退之際,張世傑被迫主動與元軍血戰。
但是元軍將士久經戰陣,軍事素養顯然更高。他們連戰連捷,步步逼近中軍。張世傑見大勢已去,在一個風雨如晦的夜晚派小船到宋少帝處,想要帶他突出重圍。但陸秀夫害怕少帝被人出賣,或被元軍俘虜,堅持不讓他登船。張世傑於是割斷拴船的大繩,隻帶著十一艘大船護送楊太後衝出包圍圈。
主帥遁逃,崖山很快被攻破。陸秀夫見無力脫身,狠心背起少帝,逼著妻子兒女一起投身怒海,頃刻間沒入波濤,無影無蹤。其他船上的大臣、宮眷和將士見狀,哭聲震天,十餘萬人相繼投海殉國,史稱崖山之變。七天之後,浮屍出於海者十餘萬人。
宋朝滅亡,曆南北兩朝三八二十年。
陸秀夫背負宋少帝蹈海殉國的消息傳出,張世傑悲痛欲絕。他本擬保護楊太妃繼續逃難,再尋找趙宋後代以續正統。但是楊太妃在聽說少帝趙昺投海自殺後萬念俱灰,趁人不備也赴海自殺。
其時海上台風再起,張世傑將她葬在海邊後登上樓船,向天祭香遙拜哭道:“我能做的事都已做盡,現在到了這個地步,不是天意嗎?”在潑天大風雨中,他任由台風摧毀大船,溺死在平章山下(今廣東陽江西南海麵)。
史稱“舟遂覆,世傑溺,宋亡。”將其視為宋朝覆滅的象征。
從戰術層麵來看,張世傑、陸秀夫指揮失當,對崖山海戰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孤勇節烈,千百年後仍然令人為之血脈賁張。
陸秀夫攜少帝蹈海赴死,十萬軍民與元軍血戰不降,使崖山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座精神豐碑。時至今日,人們隻要談及崖山海戰,總是忍不住熱血澎湃而心有戚戚。
當年周總理在視察崖山時說:“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民族氣節。”宋人的尊嚴與風骨,宋人的風雅和禮儀,如今已成為曆史,但他們刻入中華民族骨子裏愛國和不屈的基因,至今代代傳承。
我們在為宋朝惋惜的同時,也應認識到元朝代宋而建立大統一王朝,在中國曆史上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新生的元朝立朝不過區區百年,但也是中國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它有力促進了國內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拓展了中國的疆域規模,繼而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六百多年的長期統一局麵,鞏固和發展了中國多民族並存的國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