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先不談嶽元帥的悲劇,暫時放鬆心情來看看代表宋代文學最高成就,曆來與唐詩並稱的宋詞吧。
詞始於南朝梁,形成於唐,而極盛於宋。
作為一種音樂文學,詞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闋。”它的產生、發展以及流傳都與音樂息息相關。南梁時期,以演唱為生的優伶樂師根據音樂節拍創作出一些長短參差的曲詞,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表演,這便是最早的詞。
詞所配合的音樂稱燕樂,又名宴樂。作為宴席娛樂的助興節目,在隋以前,表演者都為下層樂工和歌妓。於是,詞先天就具有俚俗特征,與詩為雅正的傳統審美大相徑庭。因此在唐代,詞一直被視為詩餘,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難登大雅之堂。
神奇的是,詩仙李白卻是文人詞的鼻祖。相傳《憶秦娥·簫聲咽》為李白所作。其最後八字“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曆來為人津津樂道,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首詞與另一首同傳為李白所作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中唐時期,大詩人白居易、劉禹錫、韋應物、張誌和等人也開始填詞。其中白居易的一曲小令《憶江南》至今膾炙人口: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晚唐時期,出現了第一個專事填詞的文學家溫庭筠。他以濃詞豔句著稱,和風格清新奇麗的韋莊一起開創花間派,奠定了“詞為豔科”的基調。南唐後主李煜則是詞史中承先啟後的人物。他的亡國之詞開拓出嶄新而深沉的藝術境界,使詞在詩之外別樹一幟。
詞入宋代,蔚為大觀,終成一代之文學。
《全宋詞》共收錄一千三百三十多詞家近兩萬首詞作,雖大約可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卻始終以吟風弄月,抒情寫思為主流。就算是豪放詞的開創者蘇東坡,他的絕大多數詞仍屬豔科。
我們必須承認,無論詞作還是詞人的數量,豪放派都遠遜於婉約派,然而如果沒有豪放派,宋詞便不能稱之為宋詞。
這不僅僅因為豪放詞氣魄宏大,題材廣闊,極大豐富了宋詞的風格和內容。更重要的是,豪放詞人中出現了蘇東坡和辛棄疾這兩位詞壇巨擘。
僅此兩人,豪放詞派便足可震爍古今詞壇,卓然別立一宗。更何況自蘇辛以後,宋元明清四代追摹兩人而高舉豪放旗幟者大有人在,比如陳亮、陸遊、張孝祥、劉辰翁等人。
蘇東坡曆來被視為文人詞的奠定者和豪放詞的開創者。南宋文學批評家劉辰翁如此評價:“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詞從出現開始,它向詩靠攏的雅化進程就一直不絕如縷,至蘇東坡終於實現質的突破。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認為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無意不可入,事不可言也。可謂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蘇詞寓情於景,不僅展現了清奇曠達的美景,也展露了詩人放達空靈的胸襟,“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乎塵埃之外。”
南宋辛棄疾(1140年-1207年)是可與蘇東坡平分秋色的另一位豪放詞人,他是現存詞作最多的詞人,也是宋詞的代表人物之一。辛詞現存六百多首,題材多樣而風格不拘,尤以抒寫大好河山,傾訴壯誌難酬的詞作最為動人。
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豪壯悲涼,充滿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向來被推為辛詞第一: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迴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追憶抗金部隊的聲勢以及自己的沙場生涯,表達了殺敵報國、收複失地的愛國情懷,代表了辛詞的豪放之風和獨創精神: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如果說蘇詞於豪放中帶有空靈,那麽辛詞則於豪放中滿懷悲壯,其筆力之雄峭,別開天地而橫絕古今。
說到豪放宋詞,相傳為嶽飛所作的《滿江紅·怒發衝冠》便不得不提: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每每讀之,一股悲壯雄渾的浩然正氣和英雄氣便撲麵而來,令人為之動容。愛國詩人陸遊、陳亮、張孝祥等人的詞作同樣充滿慷慨悲歌的豪壯之氣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宋代以後,能與宋詞比美的豪放詞並不多見,但元代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和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絕對名列其中。
張養浩的山坡羊從王朝興衰而見百姓苦難,字裏行間充滿曆史滄桑感。僅僅最後八字,便足以流傳不朽: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名氣更大,即便置於宋詞叢林之中,亦是秀出群倫的曠世佳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全詞感歎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英雄人物逝者如斯,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思緒萬千。時至今日,也不知是《三國演義》成就了它,還是它成就了《三國演義》。
或許,這是一次曠世詞作與偉大名著的相互成就。
詞始於南朝梁,形成於唐,而極盛於宋。
作為一種音樂文學,詞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闋。”它的產生、發展以及流傳都與音樂息息相關。南梁時期,以演唱為生的優伶樂師根據音樂節拍創作出一些長短參差的曲詞,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表演,這便是最早的詞。
詞所配合的音樂稱燕樂,又名宴樂。作為宴席娛樂的助興節目,在隋以前,表演者都為下層樂工和歌妓。於是,詞先天就具有俚俗特征,與詩為雅正的傳統審美大相徑庭。因此在唐代,詞一直被視為詩餘,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難登大雅之堂。
神奇的是,詩仙李白卻是文人詞的鼻祖。相傳《憶秦娥·簫聲咽》為李白所作。其最後八字“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曆來為人津津樂道,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首詞與另一首同傳為李白所作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中唐時期,大詩人白居易、劉禹錫、韋應物、張誌和等人也開始填詞。其中白居易的一曲小令《憶江南》至今膾炙人口: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晚唐時期,出現了第一個專事填詞的文學家溫庭筠。他以濃詞豔句著稱,和風格清新奇麗的韋莊一起開創花間派,奠定了“詞為豔科”的基調。南唐後主李煜則是詞史中承先啟後的人物。他的亡國之詞開拓出嶄新而深沉的藝術境界,使詞在詩之外別樹一幟。
詞入宋代,蔚為大觀,終成一代之文學。
《全宋詞》共收錄一千三百三十多詞家近兩萬首詞作,雖大約可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卻始終以吟風弄月,抒情寫思為主流。就算是豪放詞的開創者蘇東坡,他的絕大多數詞仍屬豔科。
我們必須承認,無論詞作還是詞人的數量,豪放派都遠遜於婉約派,然而如果沒有豪放派,宋詞便不能稱之為宋詞。
這不僅僅因為豪放詞氣魄宏大,題材廣闊,極大豐富了宋詞的風格和內容。更重要的是,豪放詞人中出現了蘇東坡和辛棄疾這兩位詞壇巨擘。
僅此兩人,豪放詞派便足可震爍古今詞壇,卓然別立一宗。更何況自蘇辛以後,宋元明清四代追摹兩人而高舉豪放旗幟者大有人在,比如陳亮、陸遊、張孝祥、劉辰翁等人。
蘇東坡曆來被視為文人詞的奠定者和豪放詞的開創者。南宋文學批評家劉辰翁如此評價:“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詞從出現開始,它向詩靠攏的雅化進程就一直不絕如縷,至蘇東坡終於實現質的突破。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認為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無意不可入,事不可言也。可謂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蘇詞寓情於景,不僅展現了清奇曠達的美景,也展露了詩人放達空靈的胸襟,“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乎塵埃之外。”
南宋辛棄疾(1140年-1207年)是可與蘇東坡平分秋色的另一位豪放詞人,他是現存詞作最多的詞人,也是宋詞的代表人物之一。辛詞現存六百多首,題材多樣而風格不拘,尤以抒寫大好河山,傾訴壯誌難酬的詞作最為動人。
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豪壯悲涼,充滿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向來被推為辛詞第一: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迴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追憶抗金部隊的聲勢以及自己的沙場生涯,表達了殺敵報國、收複失地的愛國情懷,代表了辛詞的豪放之風和獨創精神: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如果說蘇詞於豪放中帶有空靈,那麽辛詞則於豪放中滿懷悲壯,其筆力之雄峭,別開天地而橫絕古今。
說到豪放宋詞,相傳為嶽飛所作的《滿江紅·怒發衝冠》便不得不提: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每每讀之,一股悲壯雄渾的浩然正氣和英雄氣便撲麵而來,令人為之動容。愛國詩人陸遊、陳亮、張孝祥等人的詞作同樣充滿慷慨悲歌的豪壯之氣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宋代以後,能與宋詞比美的豪放詞並不多見,但元代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和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絕對名列其中。
張養浩的山坡羊從王朝興衰而見百姓苦難,字裏行間充滿曆史滄桑感。僅僅最後八字,便足以流傳不朽: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名氣更大,即便置於宋詞叢林之中,亦是秀出群倫的曠世佳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全詞感歎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英雄人物逝者如斯,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思緒萬千。時至今日,也不知是《三國演義》成就了它,還是它成就了《三國演義》。
或許,這是一次曠世詞作與偉大名著的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