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往蹇,來反。


    向前進艱難,再次返迴來。


    實際上,宋太祖並沒有機會與遼國直接對陣沙場。他在收複南方割據勢力期間,曾先後兩次對北漢用兵,都因遼國出兵援助而無功而返。


    於是他堅定貫徹“先南後北”的戰略意圖,在攻略南方逐步統一天下的同時,通過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強幹弱支、創造差遣製度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勸課農桑、加強文治以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最終締造出繁榮穩定的建隆之治。


    宋初沿用唐朝的三省六部製,但三省的權力被極大削弱。


    尚書、門下兩省被列於外朝,隻有中書省還在宮禁之中,稱政事堂,又稱中書門下。政事堂長官便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這是事實上的宰相。到宋神宗年間施行改革,撤銷中書門下,將職權重歸門下、中書、尚書三省,同時加大了尚書省的權重,宰相的名稱又有所改變,此處不詳述。


    宋初宰相的權力地位,裏裏外外已被嚴重削弱。


    從裏子來說,宋朝設立樞密使、三司使,實行軍政、民政、財政三權分立,切割走了宰相的一大塊權力。同時又設參知政事,這是可以參預宰相事務的副宰相,又削走了一部分相權。


    從麵子上來說,宋朝以前的宰相不用寫奏章,而且可以坐下來與皇帝坐而論道。但從宋太祖開始,宰相們也要上奏章,而且隻能站著敘事了。


    這個變化,多少有後周遺臣、宋朝第一任宰相範質的功勞。


    範質等後周舊臣畢竟不是宋太祖的嫡係,對他始終心懷敬畏之心,於是每次議事時都恭恭敬敬寫好奏章進呈,以免有所差訛。


    宋太祖愉快地接受了這個變化。但每當他拿著奏折認真看的時候,範質等宰相們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看著他,這就有些尷尬了。


    宋太祖這人深得道家精髓,做大事若烹小鮮,總能在不經意間扭轉局麵。杯酒釋兵權如是,消磨相權也如是。


    某日範質等人上朝,如往常一樣一邊喝茶,一邊坐看皇帝用功翻閱奏折。這時宋太祖突然發話了:我眼睛發花看不清字,你們來幫我看看。


    範質幾人趕緊起身,等他們幫忙讀完奏折後,迴頭一看,發現椅子統統不見了。範質很快明白了,於是主動提出廢除宰相坐論之禮。


    從此,宰相失去最高待遇,也隻能站列班中上表奏事。明清時期更離譜,百官都要跪著向皇帝奏事,所以他們除了要熟讀四書五經以外,還要苦練跪拜之功。否則一旦皇帝詢問時間稍長,小身板不一定受得了。


    為了整頓朝政,清明吏治,宋太祖可是操碎了心。


    某次早朝時,宋太祖發現班列中不少官員交頭接耳,不成體統。他看在眼中卻不動聲色。


    退朝後,他下詔對官帽做了一次改良。


    宋朝的烏紗帽又叫長翅帽,帽子的後邊伸出兩根一尺多長的翅子,叫展角。官員在出席朝會和其他正式活動時必須戴著它。別看兩根展角好像是塊布,但布裏麵包著的是鐵片或竹篾。大臣們並排站在一起時,如果再歪過腦袋說小話,臉或眼睛不小心被展角紮一下,不是一般的疼。


    很快,朝臣的班列就顯得整齊嚴肅很多。


    宋太祖本身是武人出身,雖然在客觀上奠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傳統,但他本人在主觀上未必有多重視文人。他曾經對趙普說出過內心真實的想法:用一百名儒臣分治各路藩鎮,即便他們全都貪汙腐敗,產生的危害也遠遠抵不上一員武將。


    也許,這才是他重視文化教育的根本原因。從建立宋朝後,他立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遺誓,大力充實皇家藏書,同時完善了科舉製。


    宋朝剛剛建立時,皇家藏書僅僅一萬兩千餘卷,但二十年後,藏書已增加至八萬多卷,幾乎已與唐玄宗時期的藏書一樣多。


    他吸取隋唐五代時科舉考試的經驗教訓,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終於讓科考成為入仕為官最重要也最公平的途徑,徹底打破了門閥世族的壟斷。


    首先,在準入門檻上,宋朝給了寒門庶子更多機會。在唐朝,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比如詩仙李白,因為出身商人世家,終生不得參與科舉考試。但在宋朝,隻要不是作奸犯科、十惡不赦之輩,都能參加科考。


    其次,在防止考試舞弊上,宋朝出台了許多科學有效的措施。比如鎖院製,考官人選一旦確定,就會被鎖在貢院之中,禁止他們與外界聯係,以避免出現泄露考題的現象。


    又比如,為防止考官打分時遇到熟悉的考生而有所偏袒,宋朝設置了彌封製和謄錄製。由專人把考生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信息用紙糊起來,形成密封卷再交給考官評分。同時,為防止考生在試卷上作標記、寫暗語,所有試卷在提交考官之前還需由人重新謄寫一遍。


    如果考官的子弟也參加科考,怎麽辦?另設考場,另派考官監考和閱卷。


    宋代不僅科舉選官製度越發複雜而科學,官名也非常複雜,就算當朝人恐怕也未必搞得清楚。


    其官名的複雜,主要源於特有的差遣製度。


    所謂差遣,在封建社會是指離開本職崗位而從事其他工作,現在我們通常稱之為借調。這一製度在唐宋之前就已出現,但在宋代變成了常規操作,許多官員的官名經常與實際職務相分離。


    宋代初期,任官製度有官、職、差遣的分別。當時官名與職務分離,官名用來表示官位和俸祿的高低,通常又稱為寄祿官。而差遣之職事,才是官員們的實際職務。


    至於職,根據是否有實際職掌,職又分為館職與貼職。一般而言,除三館、秘閣官職可能有實事以外,其餘都是無職事的貼職。所謂三館,指昭文館、集賢院和史館,所謂秘閣,是指崇文院內設秘閣,合稱館閣。


    我們以可愛的蘇東坡來舉例。


    公元1061年8月,蘇軾科舉高中後,授官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事。其中官名為大理評事,意味著蘇軾的官位和俸祿是從八品下的待遇,而差遣為簽書鳳翔府判官事,這是他的實際工作。他現在還是低級文臣,所以還沒資格授予館職。


    公元1066年2月,蘇軾參加製科考試,評為有宋一代最高等級的第三等,授官殿中丞、直史館。其中官名是殿中丞,這是從五品上的俸祿待遇。而職是直史館,這意味著蘇東坡已經脫離低級文官的範疇。因為蘇軾現在直史館有實際事務要做,所以這是一個館職,也是一個差遣。


    王安石變法以後,蘇東坡因與他政見不合,自請外放為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密州軍州。他的俸祿待遇降為了正六品的朝奉郎,而從六品的尚書祠部員外郎才是本官名。他在直史館已無具體職事,所以這成了一個貼職。知密州軍州是差遣,這才是他真正的就職崗位。


    是不是很複雜,看得眼睛發花?眼花就對了,現在請允許我站起來,離開椅子和大家對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