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卦六爻講述了中國曆史上的四次大規模滅佛事件。
公元833年春,中晚唐詩人杜牧前往揚州拜訪淮南節度使牛僧孺,途中見江南秀色,風物殊異,又念及朝政昏昧,“明夷於飛,垂其翼,”時局如垂翼之鳥方向不明,有感而作七絕《江南春》詠史懷古。詩雲: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千裏江南鳥囀鶯啼,綠葉紅花相映。水邊村落,山下小鎮,處處酒旗迎風飄動。放眼望去,但見從南朝留存至今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亭台樓閣潤染在江南煙雨之中。
杜牧描寫了優雅、深邃、迷離的江南春景,順便借南梁佛事之盛借古諷今。
中唐以來,自唐憲宗以下直至唐文宗,曆任皇帝信仙好佛,追求長生,使佛教大為發展。唐武宗李炎即位之初,全國僧尼人數已超三十萬,寺院近五萬座。其中有些佛寺的建築規模甚至比皇宮還要大。大量寺院土地不用繳稅,所有僧尼悉數免除賦役,這在客觀上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更加麻煩的是,隨著僧侶數量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一股新的政治勢力逐漸形成。在當時,有三十多名僧人封官授爵,其中有人官至將軍,有權參與國家軍事決策。因為僧人眾多,難免良莠不齊,有的僧人與權貴交往,娶妻養子,作奸犯科,已無僧德。“有攸往,主人有言。”他們既然已影響到朝政,唐武宗斷然不會坐視不管。
為穩定時局和財政增收所需,在道士趙歸真及宰相李德裕的支持下,唐武宗決定崇道抑佛。
公元845年4月,唐武宗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侶人數,詔命五十歲以下僧尼全部還俗,五十歲以上如無官方度牒者也要還俗。還俗僧尼一律放歸本籍,充作稅戶。
當年秋季,唐武宗再次下詔裁撤天下佛寺。長安、洛陽兩都隻準保留兩座寺院,每寺隻留僧尼三十人。其餘天下各郡,皆隻留一寺,每寺留僧尼五人至二十人不等。其它寺院,無論新舊全部拆廢。拆後所得之金、銀、銅一律交付有司鑄造錢幣,鐵則鑄為農耕器具。
唐武宗這次大規模滅佛,為國家獲得大量土地、財物,不僅增加了朝廷納稅人口,還極大增加了國家的經濟來源。據統計,當時一共拆除四千六百餘所寺廟以及四萬餘所私立僧居,先後有二十六萬多名僧尼還俗為國家稅戶;另外釋放供寺院役使的勞動力五十萬人以上,沒收奴婢為兩稅戶超十五萬人,收迴寺院所有良田達數千萬頃。
唐武宗發起的滅佛事件,在中國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曆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世宗柴榮分別發起過四次大規模滅佛事件,史稱“三武一宗滅佛”。
這四次滅佛事件中,隻有唐朝是大一統王朝,所以唐武宗的滅佛運動對佛教的打擊是最沉重的。“明夷,夷於左股。”在當時盛極一時的佛家八宗,除了禪宗以外全部日薄西山。等到唐武宗駕崩,唐宣宗即位,“用拯馬壯”。他下令恢複佛教,這次滅佛運動才宣告結束。
其他三次滅佛事件的原因大同小異。
北方鮮卑族“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他們艱難南下,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權後,為鞏固統治而大力推廣佛教文化。然而事“不可疾”,佛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弊端。一些佛教徒由出家而入世,他們團結起來反對北魏統治,使北魏王法廢而不行。
於是,誌在統一全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道士寇謙之和信奉道教的重臣崔浩的鼓動下,決定改崇佛為滅佛。在四次滅佛事件中,拓跋燾滅佛最為血腥殘酷。他不僅坑殺僧人、毀壞佛像,甚至就連信仰佛教的平民百姓也殺,一度使“一境之內,無複沙門”。
拓跋燾死後,由北魏而至北周百年間,佛教逐漸複興。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之初,境內僧尼人數達到驚人的三百多萬,接近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寺院超四萬所。而且,這三百萬僧尼全部享有免稅特權。
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入於左腹”,北朝一直與南朝爭為漢族正統。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是以漢人自居,他在道士張賓的進言下發起滅佛運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洗刷“胡人信奉胡教”的嫌疑,彰顯其華夏正統形象。
宇文邕滅佛有一個從抑佛到滅佛的漸進過程。他先後組織過幾次儒釋道三教論爭,從而“獲明夷之心”,堅定了斷佛道二教的決心。因此在四次滅佛事件中,宇文邕滅佛最為積極主動的。他不僅滅佛,也滅道,大量道觀、寺院及財產被沒收,大批僧侶還俗,大量經像被毀。而另一方麵,北周的賦稅和兵源卻得到了加強,這為隋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宇文邕死後,楊堅把持朝政。他下令再興佛教,這次滅佛運動宣告結束。
唐朝分崩離析之後,進入五代十國亂世紛爭。許多有才之士為躲避戰亂,紛紛剃度出家。後周世宗柴榮意識到此乃“箕子之明夷”,造成了國家人才的流失。他發起滅佛運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將這些出家避世的人才挖掘出來,為其所用。
所以柴榮的滅佛措施中有這麽一條:僧尼中有懷才抱器、年少驍勇者,可以申請入朝應試,朝廷將量才為用,許其出仕從軍。同時,他對佛教中比較殘酷或蠱惑人心的做法,如燒臂煉指、釘截手足、妖幻之術等行為加以禁止。
柴榮死後,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再次恢複佛教。
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一度使佛教的前景“不明晦”,但從長遠來看,它事實上加快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經過四次滅佛事件之後,佛教“初登於天,後入於地,”開始主動進行本土化。經過與本土儒、道思想的融合,最終促成了三教合一。
公元833年春,中晚唐詩人杜牧前往揚州拜訪淮南節度使牛僧孺,途中見江南秀色,風物殊異,又念及朝政昏昧,“明夷於飛,垂其翼,”時局如垂翼之鳥方向不明,有感而作七絕《江南春》詠史懷古。詩雲: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千裏江南鳥囀鶯啼,綠葉紅花相映。水邊村落,山下小鎮,處處酒旗迎風飄動。放眼望去,但見從南朝留存至今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亭台樓閣潤染在江南煙雨之中。
杜牧描寫了優雅、深邃、迷離的江南春景,順便借南梁佛事之盛借古諷今。
中唐以來,自唐憲宗以下直至唐文宗,曆任皇帝信仙好佛,追求長生,使佛教大為發展。唐武宗李炎即位之初,全國僧尼人數已超三十萬,寺院近五萬座。其中有些佛寺的建築規模甚至比皇宮還要大。大量寺院土地不用繳稅,所有僧尼悉數免除賦役,這在客觀上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更加麻煩的是,隨著僧侶數量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一股新的政治勢力逐漸形成。在當時,有三十多名僧人封官授爵,其中有人官至將軍,有權參與國家軍事決策。因為僧人眾多,難免良莠不齊,有的僧人與權貴交往,娶妻養子,作奸犯科,已無僧德。“有攸往,主人有言。”他們既然已影響到朝政,唐武宗斷然不會坐視不管。
為穩定時局和財政增收所需,在道士趙歸真及宰相李德裕的支持下,唐武宗決定崇道抑佛。
公元845年4月,唐武宗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侶人數,詔命五十歲以下僧尼全部還俗,五十歲以上如無官方度牒者也要還俗。還俗僧尼一律放歸本籍,充作稅戶。
當年秋季,唐武宗再次下詔裁撤天下佛寺。長安、洛陽兩都隻準保留兩座寺院,每寺隻留僧尼三十人。其餘天下各郡,皆隻留一寺,每寺留僧尼五人至二十人不等。其它寺院,無論新舊全部拆廢。拆後所得之金、銀、銅一律交付有司鑄造錢幣,鐵則鑄為農耕器具。
唐武宗這次大規模滅佛,為國家獲得大量土地、財物,不僅增加了朝廷納稅人口,還極大增加了國家的經濟來源。據統計,當時一共拆除四千六百餘所寺廟以及四萬餘所私立僧居,先後有二十六萬多名僧尼還俗為國家稅戶;另外釋放供寺院役使的勞動力五十萬人以上,沒收奴婢為兩稅戶超十五萬人,收迴寺院所有良田達數千萬頃。
唐武宗發起的滅佛事件,在中國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曆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世宗柴榮分別發起過四次大規模滅佛事件,史稱“三武一宗滅佛”。
這四次滅佛事件中,隻有唐朝是大一統王朝,所以唐武宗的滅佛運動對佛教的打擊是最沉重的。“明夷,夷於左股。”在當時盛極一時的佛家八宗,除了禪宗以外全部日薄西山。等到唐武宗駕崩,唐宣宗即位,“用拯馬壯”。他下令恢複佛教,這次滅佛運動才宣告結束。
其他三次滅佛事件的原因大同小異。
北方鮮卑族“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他們艱難南下,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權後,為鞏固統治而大力推廣佛教文化。然而事“不可疾”,佛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弊端。一些佛教徒由出家而入世,他們團結起來反對北魏統治,使北魏王法廢而不行。
於是,誌在統一全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道士寇謙之和信奉道教的重臣崔浩的鼓動下,決定改崇佛為滅佛。在四次滅佛事件中,拓跋燾滅佛最為血腥殘酷。他不僅坑殺僧人、毀壞佛像,甚至就連信仰佛教的平民百姓也殺,一度使“一境之內,無複沙門”。
拓跋燾死後,由北魏而至北周百年間,佛教逐漸複興。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之初,境內僧尼人數達到驚人的三百多萬,接近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寺院超四萬所。而且,這三百萬僧尼全部享有免稅特權。
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入於左腹”,北朝一直與南朝爭為漢族正統。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是以漢人自居,他在道士張賓的進言下發起滅佛運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洗刷“胡人信奉胡教”的嫌疑,彰顯其華夏正統形象。
宇文邕滅佛有一個從抑佛到滅佛的漸進過程。他先後組織過幾次儒釋道三教論爭,從而“獲明夷之心”,堅定了斷佛道二教的決心。因此在四次滅佛事件中,宇文邕滅佛最為積極主動的。他不僅滅佛,也滅道,大量道觀、寺院及財產被沒收,大批僧侶還俗,大量經像被毀。而另一方麵,北周的賦稅和兵源卻得到了加強,這為隋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宇文邕死後,楊堅把持朝政。他下令再興佛教,這次滅佛運動宣告結束。
唐朝分崩離析之後,進入五代十國亂世紛爭。許多有才之士為躲避戰亂,紛紛剃度出家。後周世宗柴榮意識到此乃“箕子之明夷”,造成了國家人才的流失。他發起滅佛運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將這些出家避世的人才挖掘出來,為其所用。
所以柴榮的滅佛措施中有這麽一條:僧尼中有懷才抱器、年少驍勇者,可以申請入朝應試,朝廷將量才為用,許其出仕從軍。同時,他對佛教中比較殘酷或蠱惑人心的做法,如燒臂煉指、釘截手足、妖幻之術等行為加以禁止。
柴榮死後,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再次恢複佛教。
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一度使佛教的前景“不明晦”,但從長遠來看,它事實上加快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經過四次滅佛事件之後,佛教“初登於天,後入於地,”開始主動進行本土化。經過與本土儒、道思想的融合,最終促成了三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