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鹹其脢,無悔。
感應到他的背脊,沒有悔恨。
脢,指脊背上的肉,為什麽說感應到脊背就無悔呢?因為我們信任一個人,就可以放心地把背交給他。
我們晚上走夜路時,膽子小小的人眼睛一轉不轉地瞪著前方,後背卻總是涼颼颼的直冒冷氣。有時候想轉頭去看一看,卻偏偏不敢轉頭。
更糟糕的是,我們越不敢轉頭,後背卻發涼。當我們若是忍不住轉頭向後瞧,就更麻煩了,因為很快又會忍不住迴頭看前麵。
腦袋撥浪鼓一樣甩動,一會兒看前麵,一會兒看後麵,明明什麽都沒看到,卻已把自己嚇得半死。冷靜下來想一想 ,還不如壯起膽子不迴頭。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好朋友和你背靠背,兩人都不用再去看背後,但莫名就放心下來。
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感應。
我們有了夥伴,有了依仗,感覺會比孤身一人好許多。
所以說人生在世,得交幾個朋友。朋友不在多,有一個可以放心背靠背的知己足矣,就如鮑叔牙之於管仲,亦可以如李世民之於魏徵。
背脊,正好位於人體中正之處,也是相對不太敏感之處,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持守中正之道的鈍感力,這是為人處世極其可貴的一種素質,似乎影響不大,但不可或缺。
我們說,隻有挺直了脊梁,才能頂天立地。
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選擇儲君就是這麽一個看起來影響不大,但不可或缺的事。
唐玄宗的第一個太子是次子李瑛。長子李琮因打獵時麵部為野獸所傷而破相,因此無緣皇太子之位。
誰料禍福相依,李瑛被卷入權爭漩渦,而李琮卻安安穩穩當了很多年太平王爺。
按照慣例,太子之位是個活靶子,各種明槍暗箭會爭相射過來。所以,如果母親一脈沒有雄厚家室背景的皇子,最好遠離皇太子的紛爭,否則骨頭會被碾磨成粉。
李瑛的母親趙氏原本隻是一名倡伎,因能歌善舞而被唐玄宗納為側室,也曾寵極一時。但隨著武惠妃受寵,趙氏失寵並早早過世,留下孤苦無依一個李瑛。
就算趙氏沒死也沒有失寵,她也沒法子和武惠妃鬥。
武惠妃(699年-738年1月)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三思的侄女,恆定王武攸止的女兒。在唐朝,除了李家,老武家的人最大。更何況她從小養於宮中,得到過武則天的庇蔭。
武家這個身份,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根基深厚,有包括皇族在內的深不可測的人脈資源,壞處是則天大帝死去不久,朝野上下尚處於反武浪潮之中。所以,武氏雖然處心積慮幹掉了皇後和太子,在宮中的禮儀也等同於皇後,但終其一生未得皇後之位,她的兒子也無緣太子之尊。
唐玄宗本來有一個原配妻子王皇後,她是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的堂孫女。當唐玄宗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已納王氏為王妃。李隆基發動政變成功登基,王氏在幕後出力不少。
隻可惜王皇後膝下無子,於是將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李亨視如己出,養育長大。
而武惠妃一口氣給唐玄宗生了四個皇子、三個公主,,其中尤以壽王李瑁最蒙聖寵。其他受寵的妃嬪也各自誕下龍子。漸漸的,王皇後因此受到冷落。
王皇後的哥哥王守一看不下去了,他決定做些什麽。
王守一和唐玄宗算是發小,後來他迎娶了唐睿宗李旦的女兒清陽公主,成了唐玄宗的姻親。他曾協助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因功封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晉國公。
他請來僧人祭拜作法,又尋來所謂霹靂木,也就是被雷電擊過的枯焦樹木,於其上刻天地文和皇帝名諱後讓王皇後戴上,稱“佩此有子,當與則天皇後為比。”
這句話說得有些多,如果隻保留前麵四字也許情況會好一些。
武惠妃通過眼線獲悉此事後,便在唐玄宗麵前構陷王皇後詛咒皇帝,有效武則天稱帝之心。
唐玄宗派人一搜,找到了現成的證據霹靂木。
這幾乎將巫蠱之事坐實,王皇後的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公元725年7月,王守一被處死,家產被抄沒,王皇後被貶為庶人。三個月後,王氏鬱鬱而終。
遙想當年武則天當政時期,身為臨淄王的李隆基窮苦彷徨。王皇後的父親王仁皎用自己衣服換來一鬥麵粉,隻為李隆基做一個生日湯餅。如此情分,已成過往。
王皇後被幹掉了,唐玄宗終身不再立後。
唐玄宗一度欲武惠妃為後。但禦史潘好禮上疏表示反對,理由有二:一是武三思等人都是擾亂綱紀之人,世人皆惡之,二是太子李瑛並非惠妃所生,若以惠妃為後,恐怕會使太子儲位不安。
唐玄宗從諫如流。
武惠妃白忙活了一場,失望憤恨之餘,把目光瞄準了太子李瑛。她很快就找到了機會。
唐玄宗原有三個寵妃趙麗妃、皇甫德儀和劉才人,分別生下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武惠妃得寵後,三妃相繼失寵。於是,李瑛、李瑤與李琚三人多有怨言,他們的怨懟之語很快傳入武惠妃耳中。武惠妃便找到唐玄宗,哭訴太子意圖謀害她們母子,而且言語間對皇帝也頗為不敬。
唐玄宗大怒,打算廢了太子。
當時的首相、中書令張九齡以“太子天下本,不可輕搖”為由,又舉當年晉獻公聽信驪姬之言、漢武帝誤信宦官江充之誣、賈南風譖廢太子之事,奮力勸諫玄宗不能廢太子。
公元737年,張九齡被罷相後不久,武惠妃忽然以宮禁出現盜賊為由召喚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入宮。
三個傻乎乎的兄弟毫無戒心,居然未經核實即披甲入宮。武惠妃於是謊稱三兄弟兵變,已殺入宮中。
唐玄宗逮捕三兄弟後,召集眾宰相廷議如何處理李瑛等人。中書令李林甫如此迴答:“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這是陛下您的家事,不是我們做臣子的所能幹預。
這就是李林甫的本事,他總是不動聲色的慫恿皇帝隨心所欲,快意恩仇。
當年金秋迴京是這樣,今日廢立太子也是這樣,陛下您是皇帝,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怎麽幹就怎麽幹,無需顧及別人的意見。
難怪他能當足十九年宰相。
唐玄宗於是遵從本心了一次,先是廢李瑛與李瑤、李琚為庶人,不久賜死。
然而,武惠妃與李林甫再次機關算盡,白忙活了一場。
武惠妃心理素質太差,自從陷害太子之後,經常於夢中看到他們的鬼魂,不久被嚇死。她死後得償所願,被唐玄宗追封她為貞順皇後。
而李林甫力推的壽王李瑁也未被立為太子。原因大概是因為兩個女人,第一個女人是武惠妃,她死了,無法再影響到唐玄宗。更重要的是,因為她的死引出了第二個女人,兒媳婦楊玉環。唐玄宗橫刀奪愛,把壽王李瑁的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妻子,心裏過不去,自然不好意思封其為皇太子。
結果,被王皇後從小養大,仁孝恭謹、勤奮好學的忠王李璵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李亨。
這是一個無悔的英明決定,不然唐玄宗可能已成亡國昏君!
感應到他的背脊,沒有悔恨。
脢,指脊背上的肉,為什麽說感應到脊背就無悔呢?因為我們信任一個人,就可以放心地把背交給他。
我們晚上走夜路時,膽子小小的人眼睛一轉不轉地瞪著前方,後背卻總是涼颼颼的直冒冷氣。有時候想轉頭去看一看,卻偏偏不敢轉頭。
更糟糕的是,我們越不敢轉頭,後背卻發涼。當我們若是忍不住轉頭向後瞧,就更麻煩了,因為很快又會忍不住迴頭看前麵。
腦袋撥浪鼓一樣甩動,一會兒看前麵,一會兒看後麵,明明什麽都沒看到,卻已把自己嚇得半死。冷靜下來想一想 ,還不如壯起膽子不迴頭。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好朋友和你背靠背,兩人都不用再去看背後,但莫名就放心下來。
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感應。
我們有了夥伴,有了依仗,感覺會比孤身一人好許多。
所以說人生在世,得交幾個朋友。朋友不在多,有一個可以放心背靠背的知己足矣,就如鮑叔牙之於管仲,亦可以如李世民之於魏徵。
背脊,正好位於人體中正之處,也是相對不太敏感之處,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持守中正之道的鈍感力,這是為人處世極其可貴的一種素質,似乎影響不大,但不可或缺。
我們說,隻有挺直了脊梁,才能頂天立地。
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選擇儲君就是這麽一個看起來影響不大,但不可或缺的事。
唐玄宗的第一個太子是次子李瑛。長子李琮因打獵時麵部為野獸所傷而破相,因此無緣皇太子之位。
誰料禍福相依,李瑛被卷入權爭漩渦,而李琮卻安安穩穩當了很多年太平王爺。
按照慣例,太子之位是個活靶子,各種明槍暗箭會爭相射過來。所以,如果母親一脈沒有雄厚家室背景的皇子,最好遠離皇太子的紛爭,否則骨頭會被碾磨成粉。
李瑛的母親趙氏原本隻是一名倡伎,因能歌善舞而被唐玄宗納為側室,也曾寵極一時。但隨著武惠妃受寵,趙氏失寵並早早過世,留下孤苦無依一個李瑛。
就算趙氏沒死也沒有失寵,她也沒法子和武惠妃鬥。
武惠妃(699年-738年1月)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三思的侄女,恆定王武攸止的女兒。在唐朝,除了李家,老武家的人最大。更何況她從小養於宮中,得到過武則天的庇蔭。
武家這個身份,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根基深厚,有包括皇族在內的深不可測的人脈資源,壞處是則天大帝死去不久,朝野上下尚處於反武浪潮之中。所以,武氏雖然處心積慮幹掉了皇後和太子,在宮中的禮儀也等同於皇後,但終其一生未得皇後之位,她的兒子也無緣太子之尊。
唐玄宗本來有一個原配妻子王皇後,她是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的堂孫女。當唐玄宗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已納王氏為王妃。李隆基發動政變成功登基,王氏在幕後出力不少。
隻可惜王皇後膝下無子,於是將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李亨視如己出,養育長大。
而武惠妃一口氣給唐玄宗生了四個皇子、三個公主,,其中尤以壽王李瑁最蒙聖寵。其他受寵的妃嬪也各自誕下龍子。漸漸的,王皇後因此受到冷落。
王皇後的哥哥王守一看不下去了,他決定做些什麽。
王守一和唐玄宗算是發小,後來他迎娶了唐睿宗李旦的女兒清陽公主,成了唐玄宗的姻親。他曾協助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因功封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晉國公。
他請來僧人祭拜作法,又尋來所謂霹靂木,也就是被雷電擊過的枯焦樹木,於其上刻天地文和皇帝名諱後讓王皇後戴上,稱“佩此有子,當與則天皇後為比。”
這句話說得有些多,如果隻保留前麵四字也許情況會好一些。
武惠妃通過眼線獲悉此事後,便在唐玄宗麵前構陷王皇後詛咒皇帝,有效武則天稱帝之心。
唐玄宗派人一搜,找到了現成的證據霹靂木。
這幾乎將巫蠱之事坐實,王皇後的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公元725年7月,王守一被處死,家產被抄沒,王皇後被貶為庶人。三個月後,王氏鬱鬱而終。
遙想當年武則天當政時期,身為臨淄王的李隆基窮苦彷徨。王皇後的父親王仁皎用自己衣服換來一鬥麵粉,隻為李隆基做一個生日湯餅。如此情分,已成過往。
王皇後被幹掉了,唐玄宗終身不再立後。
唐玄宗一度欲武惠妃為後。但禦史潘好禮上疏表示反對,理由有二:一是武三思等人都是擾亂綱紀之人,世人皆惡之,二是太子李瑛並非惠妃所生,若以惠妃為後,恐怕會使太子儲位不安。
唐玄宗從諫如流。
武惠妃白忙活了一場,失望憤恨之餘,把目光瞄準了太子李瑛。她很快就找到了機會。
唐玄宗原有三個寵妃趙麗妃、皇甫德儀和劉才人,分別生下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武惠妃得寵後,三妃相繼失寵。於是,李瑛、李瑤與李琚三人多有怨言,他們的怨懟之語很快傳入武惠妃耳中。武惠妃便找到唐玄宗,哭訴太子意圖謀害她們母子,而且言語間對皇帝也頗為不敬。
唐玄宗大怒,打算廢了太子。
當時的首相、中書令張九齡以“太子天下本,不可輕搖”為由,又舉當年晉獻公聽信驪姬之言、漢武帝誤信宦官江充之誣、賈南風譖廢太子之事,奮力勸諫玄宗不能廢太子。
公元737年,張九齡被罷相後不久,武惠妃忽然以宮禁出現盜賊為由召喚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入宮。
三個傻乎乎的兄弟毫無戒心,居然未經核實即披甲入宮。武惠妃於是謊稱三兄弟兵變,已殺入宮中。
唐玄宗逮捕三兄弟後,召集眾宰相廷議如何處理李瑛等人。中書令李林甫如此迴答:“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這是陛下您的家事,不是我們做臣子的所能幹預。
這就是李林甫的本事,他總是不動聲色的慫恿皇帝隨心所欲,快意恩仇。
當年金秋迴京是這樣,今日廢立太子也是這樣,陛下您是皇帝,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怎麽幹就怎麽幹,無需顧及別人的意見。
難怪他能當足十九年宰相。
唐玄宗於是遵從本心了一次,先是廢李瑛與李瑤、李琚為庶人,不久賜死。
然而,武惠妃與李林甫再次機關算盡,白忙活了一場。
武惠妃心理素質太差,自從陷害太子之後,經常於夢中看到他們的鬼魂,不久被嚇死。她死後得償所願,被唐玄宗追封她為貞順皇後。
而李林甫力推的壽王李瑁也未被立為太子。原因大概是因為兩個女人,第一個女人是武惠妃,她死了,無法再影響到唐玄宗。更重要的是,因為她的死引出了第二個女人,兒媳婦楊玉環。唐玄宗橫刀奪愛,把壽王李瑁的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妻子,心裏過不去,自然不好意思封其為皇太子。
結果,被王皇後從小養大,仁孝恭謹、勤奮好學的忠王李璵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李亨。
這是一個無悔的英明決定,不然唐玄宗可能已成亡國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