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


    頤養他人,吉利。像老虎一樣盯住別人的衣食,準備撲過去搶奪,沒有災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楊柳青青垂到地麵,楊花漫漫滿天飛舞。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遠行的人啊,什麽時候能夠迴來呢?


    這首韻律悠揚、情景交融的絕句據說創作於隋煬帝大業年間。有人說它一邊寄托著相思之情,一邊以楊柳和楊花暗示楊廣,表達了詩人希望楊柳垂地、楊花飛去,隋朝滅亡的夢想。


    隋煬帝也雅好寫詩。他寫《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傍晚時分,江麵風平浪靜,岸邊到處春花盛開。明月當空,繁星滿天,江水洶湧如潮流向遠方。


    他寫《野望》: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寥寥幾隻寒鴉飛過如星光點點,孤寂的村落被流水環繞。斜陽欲落之處,暮靄沉沉,令人望之黯然銷魂。


    僅看其詩,怎麽能看出這位眼含美景,心藏孤寂的帝皇竟是如此無情,為野蠻生長的欲望而罔顧天下眾生?


    隋朝的詩已漸漸有了盛唐的味道,而隋朝的天下卻已很快顯出南陳的離亂。


    隋煬帝不僅愛寫詩,而且崇儒敬孔,讚其盛德之美,不在於百代。他和隋文帝一樣重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魏晉南北朝曆經四百餘年戰火烽煙,古之典籍毀失大半。隋文帝登基稱帝以後,以獻書一卷賞絹一匹的重酬求書民間,“一、二年間,篇籍稍備”。隋煬帝繼位後,同樣興辦學校,廣索圖書。


    隋朝的藏書號稱中國曆代之最。據統計,長安和洛陽兩都的藏書最多達七萬七千多類37萬餘卷。我們對比唐玄宗時期的皇家藏書數字:8萬多卷。


    這些藏書都到哪裏去了?再次毀於戰火。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公元611年,山東、河南大水成災,禍及四十餘郡。出身貧寒的鐵匠王薄,率眾於長白山(今山東省鄒平縣)揭竿而起,抵製隋煬帝三征高句麗。


    公元613年,餘杭人劉元進據守吳郡(今江蘇蘇州市),自稱天子。扶風沙門向海明也在扶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北)稱帝。


    這些隻是小打小鬧,本身不足為懼,但它們卻是點燃暴動的引線。


    不久,河南有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於黎陽(今河南省浚縣)舉兵,有翟讓發起瓦崗軍起義。


    河北則有竇建德占據河北冀州,自封夏王。與此同時,高開道也在河北割據自立。


    江淮地區則有杜伏威、輔公祏在齊郡(今山東省境內)舉兵叛亂,隨後南下江南,占領高郵(今江蘇揚州高郵市)。


    公元617年5月,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同年十一月即攻入西都長安,擁立楊廣的孫子楊侑為皇帝,楊廣被迫成為太上皇。李淵自任丞相,進封唐王。


    李淵先把楊侑推上前台供養起來,這是經過審慎思考後的明智之舉。


    其時,各路義軍都對皇權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撲殺搶奪這塊天降大肥肉。李淵若是冒然稱帝,必將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各路義軍的共同絞殺。現在他潛伏隱忍,不敢為天下先,不輕不重立了一個十歲出頭的小皇帝,既惡心了隋煬帝,又悄悄為繼承正統留下了因由,同時也避免觸犯隋末群雄的眾怒,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妙計。


    此時,隋煬帝已巡遊至江都。他雖還是皇帝,卻已自感末日將至,於是更加縱情聲色。他命江都丞兼江都宮監王世充遴選江淮美女充實後宮,依舊夜夜笙歌。


    春江,花月,夜,本是盛世美景,但此時已帶著一絲迷離的頹廢之氣。隋煬帝常常引鏡自照,對蕭後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蕭後沒有迴答,但很快有人給他答案,因為他已有了取死之道。


    意誌消沉,銳氣盡失的隋煬帝,為避亂軍鋒芒,決定遷都丹陽(今江蘇南京)。


    這當然是一步臭棋,等於告訴全天下人:他,不可一世,驕橫張狂的隋煬帝怕了,認慫了,從此再無王霸雄圖,隻求偏安江南一隅。


    迴顧曆史,我們其實得感謝弑主自立的宇文化及。因為如果沒有他,隋煬帝可能如願定都江南,而中國也許還將麵臨群雄割據的亂世。


    當然,無論有沒有宇文化及,隋煬帝都已是窮途末路。


    大隋皇族楊家發跡於北朝,故重臣、親信、禁衛軍多為多為關中和中原人氏。比如宇文化及就有鮮卑血統。他的爺爺北周名將宇文盛是鮮卑族人,本姓破野頭。


    江南雖美,卻不是他們的久留之地。


    所謂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是來旅遊消費的,卻不是為了安居樂業。


    他們固然喜愛江南的柔美,江南的煙雨,江南的美人和美景,但是他們發自本能地習慣西北的遼闊,西北的幹燥,西北的雄壯與悲歌。更何況,他們的父母家眷都還留在大西北。


    他們想迴去。


    所以,隋煬帝如果喊著要殺迴去,他們定會三軍用命,但當隋煬帝提出留在江南的時候,他們隻能決定當逃兵。


    這本來隻是一起簡單的逃亡事件,但被有心人裹挾著來到了一個未知的方向。


    禁衛軍統帥、武賁中郎將司馬德戡聞訊後,心想既然要當逃兵,不如搶劫一些財物後結夥西歸關中,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他們隻想瀟瀟灑灑迴老家,並無弑君謀逆的念頭。


    但宇文智及得知這個消息後,他的想法更加大膽:當逃兵有罪,搶皇帝的財物更是欺君大罪,既然這樣,不如幹脆弑君篡位。


    幾個人一拍即合,但他們都不敢牽頭,於是決定擁立一頭冷汗一臉懵的宇文化及為主帥。


    公元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擁立隋煬帝侄子楊浩為帝。他們很快淪為曆史長河的泥沙,結局無需多講。


    重點是兩個月後,李淵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


    唐朝建立,但大隋還留著最後一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