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卦六爻講述了瓦崗寨動員百萬義軍席卷大江南北,聲動萬裏威行四方的傳奇故事。


    據《說唐傳》,隋煬帝時期天下大亂,其時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簡直是無處不反,遍地烽煙。而這些反王、煙塵之中,最強大的一支名叫瓦崗軍。而瓦崗軍中名氣最大的是秦叔寶、程咬金和徐茂公,後來還要加上一個俏羅成。


    好端端一個大隋,為什麽會搞得天下皆反呢?這要從天災和人禍說起。


    公元611年,山東、河南等地發生大水災。次年,山東及關中地區又發生大旱和瘟疫。水災緊跟著旱災,很多老百姓沒飯吃了,尤其是山東父老。


    所謂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此時的隋煬帝本該開倉賑糧救濟百姓以穩定局勢,同時想法子救災以圖國家長治久安。但他卻“舍爾靈龜,觀我朵頤”,下令嚴格控製官倉,致使無數受災百姓隻能啃樹皮、吃泥土以求生。


    不僅如此,他還喪心病狂地下詔在全國大征兵。其目的竟然是為了征討高句麗。老百姓都已經活不下去了,他還要去打仗。


    為增強兵種配合作戰能力,實現水陸兩棲作戰,提高遠征勝算,隋煬帝“顛頤,拂經於丘。”老百姓死活已經不管了,隻要保證軍隊的後勤供給就行。他違背常理,征調大批工匠在山東東萊海口大規模造船。為搶趕工期,工匠們被迫晝夜浸泡在水裏工作,致使無數人腰部以下腐爛生蛆,很多人死於傷病。


    隋軍“頤征,兇。”百萬大軍為了隋煬帝的個人野心,分海、陸兩路出征高句麗,聲勢顯得非常浩大,但不知有多少士兵和民工因為饑寒交迫而死於行軍途中。


    這樣的疲憊沮喪之師,注定是沒有戰鬥力的。勞師遠征之下,麵對以逸待勞的高句麗軍隊,隋軍果然大敗。從北境生還者的數字,竟然是可怕的二千餘。


    是的。百萬雄師,活著迴來的隻有兩千餘人。


    內憂未解,外征無功,正常來說應該迅速調整戰略與民休養生息,以發展經濟,強國富民。但是隋煬帝“拂頤,貞兇。”他再次反其道而行,第二次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這一次,洛陽百姓終於忍無可忍,發起了大暴動。隋煬帝被迫暫時退兵。


    此時,國內農民起義星星之火已經燎原,冒然對外作戰隻能是“十年勿用,無攸往。”為今之計,應當火速停止對外征討,因為在平定內亂之前,征討外國不僅毫無利益可言,而且有禍起蕭牆的危險。但隋煬帝一心立不世之功業,他懷著賭徒心理,悍然發動了對高句麗的第三次戰爭,幻想用外戰的勝利來扭轉內政的頹勢。


    就在隋煬帝把所有籌碼全部推到桌子上,準備梭哈一把的時候,來自東郡韋城(今河南長垣東北)的高車族人翟讓在瓦崗(今河南滑縣南)組織了農民起義。一起參加起義的還有他的哥哥翟弘、侄兒翟摩侯、同鄉徐世績和單雄信等人。起義軍“顛頤,吉。”他們殺富濟貧,讓附近的窮苦老百姓也能吃上一口飯,於是名聲越來越響,隊伍不斷壯大。


    公元616年,來自京兆長安的李密和大將王伯當加入瓦崗軍。


    李密出身貴族世家。他的曾祖父李弼曾名列西魏八柱國之一,後官拜北周太師、魏國公,他的祖父李耀官至北周太保、邢國公,而其父李寬則為隋朝上柱國、蒲山郡公,妥妥的全是朝廷極品高官。


    李密襲爵蒲山公,本有官身,但他隨著越國公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反了。


    楊素不是隋煬帝的親信重臣嗎,他的兒子為什麽忽然就反了?


    因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楊素扶助隋煬帝登基,功勞大到功高不賞的地步,這已為隋煬帝所忌,且他知道得太多了,於是更有了取死之道。


    楊素眼睜睜瞧著自己一邊爵位被步步高封,一邊實權被暗暗褫奪,最終因憂鬱過度而臥病在床。這時候,隋煬帝忽然特別關心起來。他先後派了許多名醫來幫楊素治病,並經常關切地詢問醫生:楊太傅情況怎麽樣啊?楊素心知肚明,皇帝這是巴不得他死呢,於是拒絕吃藥,不治身亡。隋煬帝下詔稱頌其功德並追贈他一堆榮譽頭銜,又著楊玄感襲爵。


    楊玄感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卻沒有承襲父親的才能,很快兵敗被殺。而李密則隱姓埋名投奔瓦崗軍,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才能,得到了翟讓的器重。


    他先是聯合附近義軍擊殺隋朝猛將張須陀,後“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瞄準了隋朝的幾個大糧倉。


    在李密的指揮下,瓦崗軍迅速攻克興洛倉(今河南鞏義境內),繳獲大批軍糧。他們大開糧倉,任由老百姓前來取糧。人們奔走相告,很快就連老人婦女也背著孩子趕來領糧食。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信任瓦崗軍,加入瓦崗軍,隊伍人數迅速增至數十萬之眾。


    緊接著,瓦崗軍再度攻破迴洛倉(今河南洛陽東北)和黎陽倉(今河南浚縣東南),同樣是大開糧倉接濟貧困,聲望、勢力由此達到鼎盛。


    李密聲威大振,翟讓欣然退位讓賢,推舉李密成為新的瓦崗軍首領,封為魏公。他自己則被李密任命為上柱國、司徒,封爵東郡公。經過權力結構調整的瓦崗軍軍勢齊整,軍紀嚴明,並且羅列出隋煬帝十大罪狀,宣稱要推翻隋帝政權。


    此刻的瓦崗軍形勢大好,本應在維持現有局麵的基礎上,繼續穩打穩紮,步步為營的發展,而不可冒然進行有傷根基的危險行動。


    然而李密終於按捺不住野心,“拂經”。他違背常理,誅殺了翟讓及其兄侄、親信,徹底掌握了瓦崗軍的大權。但他也失去了人心,“不可涉大川”,此後的瓦崗軍人心日散,戰鬥力每況愈下。


    不久,瓦崗軍兵敗於洛陽王世充,李密西逃長安投奔李淵,瓦崗軍大將秦叔寶、徐世積、程咬金等人也紛紛降唐。


    李淵非常器重李密,拜其為光祿卿,封邢國公,還將表妹獨孤氏嫁給了他。隻可惜李密不甘居於人下,很快發動叛亂,兵敗被殺。


    而秦叔寶、徐世積、程咬金等人則“由頤,厲,吉。”他們遵循大勢,跟隨唐王李世民南征北討,為建立唐朝立下赫赫功勳,悉數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其中尤以秦瓊秦叔寶(卒於638年)勇力無雙。據說他隨李世民征戰,經常單槍匹馬深入敵陣,斬殺敵將於萬眾之中。大唐開國後,他官拜上柱國、大將軍,封爵翼國公。李世民登基後,他官拜左武衛大將軍,死後加封胡國公。他與另一位大唐名將尉遲恭,後來成為守衛千家萬戶的門神。


    混世魔王程咬金(589年—665年)官至檢校鎮軍大將軍,世襲普州刺史,封爵盧國公。後因護送皇太子李治繼位登基有功,遷輔國大將軍、左衛大將軍。


    徐世積(594年—669年)是隋唐演義中軍師徐茂公的原型,因軍功賜國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諱,故改名李積。他與大唐戰神、衛國公李靖並稱於世,為唐朝開國和衛國拓邊事業建立了卓越功勳。曆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封爵英國公,死後加贈太尉、揚州大都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