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可貞,無咎。


    可以堅持下去,無可怪罪。


    自從俘虜梁武帝蕭衍以後,宇宙大將軍侯景進行了一係列謎之操作:先是擁立蕭正德為帝,不久廢殺;又擁立蕭綱為帝,兩年後再次廢殺;接著擁立豫章王蕭棟為帝。


    他似乎在圖謀什麽,卻似乎又有些猶豫,有所隱忍。


    他究竟在想什麽,一點也不難猜。明眼人都知道,他想仿效前朝故事,接受禪讓登基為帝。


    但是非常可惜,蕭衍他肯定拿捏不住。因為大事未定,他萬萬不能背上弑主惡名隨便殺掉蕭衍,所以隻好軟禁起來。


    蕭正德這反骨仔一心想當皇帝,想要他禪讓,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被廢殺。反正他已是背主之人,殺掉他不會有任何輿論上的壓力。


    但讓侯景意外的是,原本被視為軟柿子的蕭綱,竟然比蕭正德還要難纏。


    他本來就是梁武帝親立的太子,此刻登基為帝即使不算天下歸心,至少也算順理成章繼承大統。


    更麻煩的是,蕭綱雖然是政治上的廢物,卻是一個高明的文化人,有一身文人的硬骨頭。


    蕭梁文學之盛,在中國曆史上號稱隻有唐宋兩朝可與之比肩。這得益於蕭衍、蕭綱兩父子的重視。


    梁武帝蕭衍本人便是“竟陵八友”之一。他詩賦文才過人,現存詩歌八十餘首,其中有十餘首是七言歌行。在五言流行的年代,這是難得的嚐試和創新。


    竟陵八友,是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召集組建的一個文人團體,包括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八人。竟陵八友對永明體的出現做出了主要貢獻,但我們很難說這隻是一個純粹的文人團體。因為先有王融欲擁立蕭子良為帝未果,後有沈約、範雲為從龍之臣,擁立蕭衍登基。


    蕭衍做了皇帝後,蕭綱便慢慢成為南梁的文壇領袖。尤其從他被立為皇太子以後,迅速組建形成了一個特征鮮明的文學集團,公開倡導宮體文學,一時形成風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蕭衍和蕭綱為旗幟,蕭梁一朝湧現出了一大批文學家和文藝批評家。其中包括南梁首任太子蕭統、梁簡文帝蕭綱和梁元帝蕭繹,包括江淹、瘐信、陶弘景等文學名士。更重要的是,還包括《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和《詩品》的作者鍾嶸。


    這兩位文藝批評家的出現,意味著伴隨中國古代文學的繁榮發展,文學批評也變得更加係統化和理論化。


    劉勰出身寒門庶族,出生於劉宋年間,生卒年不詳,祖籍為東莞郡莒縣。此東莞非如今廣東東莞,而是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的東莞鎮。


    劉勰出生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因父親早逝,幼年就成了孤兒。他終生未曾娶妻結婚,一直寄居於寺廟,和僧侶生活在一起。


    劉勰成年後因才學入南梁朝為官,一度擔任東宮通事舍人,事奉南梁昭明太子蕭統。蕭統因病去世後,他悲痛難抑,燒發明誌,迴到故鄉山東日照,在定林寺出家,法號慧地,後圓寂於此。


    他創作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成書於南齊年間,與唐代劉知幾的《史通》和清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並稱中國文史批評三大名著。


    這部劃時代的著作共分十卷五十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四個部分。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文章學論著和綜合性文學批評專著,總結了先秦以來中國文學創作的思想經驗,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係。


    值得一提的是,劉勰在《時序》篇中提到建安文學的風格特征及形成原因:“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誌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世積亂離、風衰俗怨是原因,誌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是特征。這意味著,他已開始認識到文學與現實的關係,其理論已觸及文藝對現實的教育和啟迪意義。


    鍾嶸(468年—518年)出身魏晉名門潁川鍾氏,這一望族以前出過鍾繇和鍾會。他創作的《詩品》是現存最早的詩論專著,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視為曆代詩話之祖。


    該書分三卷,收錄並品評了自漢代至南梁的一百二十二位五言詩人,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包括班婕妤、曹植、阮籍、謝靈運等十一人及漢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中品包括陶潛、謝朓等三十九人;下品有七十二人,包括曹操、班固等人。


    在該書中,鍾嶸提出了一套比較係統的詩歌品評標準。他提倡風骨而反對玄言,主張音韻和諧而反對所謂四聲八病,主張直尋而反對用典。


    《詩品》對五言詩的思想標準、詩人流派和風格品評均有獨特而精辟的見解,但受時代價值觀和個人審美觀影響,其品評也有失當之處。比如將陶淵明以詩風質樸置於中品,曹操更被列入下品等等。


    這倒也無可厚非,因為審美本是一種主觀的認識、理解和感知,因人而異。相比起來,鍾嶸的一些精彩點評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如他稱曹植詩作“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曆來被視為定評。


    他在評述詩人之時,甚至會采用《世說新語》等小說手法,穿插一些軼事佳話。如關於江淹,他講了一個江郎才盡的故事: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後為詩不複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文心雕龍》和《詩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發展到了新的階段。


    其時儒學衰微,文學勃興。以五言詩和漢賦為代表的文學逐漸擺脫了之於儒學的附庸地位。尤其五言古詩,經漢魏兩晉至南朝,已是方興未艾。


    以這樣的趨勢堅持發展下去,中國即將迎來詩歌、文學的輝煌盛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