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在泥沼中等待,強盜來了。
周穆王時期,王室衰敗,國內漸起紛爭,周穆王因此製定五刑、五罰、五過等刑法。周厲王在位時,更是貪圖財利,推行暴政,民心逐漸背離。他那奢侈傲慢的作風遭到民眾非議,召公勸諫他說,百姓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周厲王聞言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找來巫師監視並處死那些非議的人,導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都中的民眾都不敢再多說話,在路上碰到隻用目光示意。
周厲王感到非常得意,他對召公說:“我能平息人們的非議,讓他們連話也不敢講。”
召公做出了非常著名的迴答:“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這是因為您把他們的嘴堵起來了啊。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水還要危險。河水被堵塞後,水位會上漲,最終導致決堤泛濫成災,傷害很多人,堵塞老百姓的言路也是一樣的。所以善於治水的人要對水加以疏導,善於管理人民的人要讓老百姓暢所欲言。然而周厲王一意孤行,不聽召公的勸誡。國內雖然沒有人敢講話,但是諸侯也不再來朝見。
過了三年,不堪暴政的百姓忍無可忍,終於聯合起來反抗。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躲了起來,而厲王的太子靜則躲到了召公家中。為平息民憤,召公不得已把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給了叛軍,太子才幸免於難。此後一段時間,召公、周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共和十四年,周厲王死了,太子靜被立為周宣王。
統治天下,治理政務,難免會出現不同意見。國君治政需以敬慎為基,用認真審慎的態度處理問題。成康兩世不設刑罰而周室大興,周穆王和周厲王則背離了祖製。周穆王開始製定刑罰,導致王室逐漸衰微。周厲王更是濫用暴政,結果“致寇至”,百姓群起反抗,把他趕下了台。
周朝發展陷於泥沼,文明化進程尚在泥濘中等待時機。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在血汙中等待,從困境中擺脫出來。
周厲王的孫子周幽王繼位後,豐、鎬和涇、渭、洛一帶發生地震,致使涇、渭、洛水枯竭,岐山崩塌。有個叫伯陽甫的官吏因此預言不出十年,周朝就要滅亡了。
周幽王繼位三年後,因寵愛褒姒而廢黜了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si)為王後,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褒姒不喜歡笑,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冰山美人。幽王想盡辦法來逗她開心,為此不惜在烽火台點燃示警用的烽火,欺騙諸侯紛紛率兵前來國都勤王。諸侯火速趕到國都城下,卻發現沒有來犯者,憤怒卻無奈的班師迴國。褒姒看到諸侯狼狽的樣子,終於笑出聲來。周幽王見這個法子有用,就多次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他的威嚴和誠信漸漸喪失。不久,前太子宜臼的舅舅申侯聯合繒和屬於西夷的犬戎攻打幽王。幽王再次點燃烽火征發諸侯,但是諸侯都不相信他了,不再率軍來助。周幽王被叛軍殺死在驪山腳下,褒姒被擄走,王室的財物也被搶掠一空。這就是“需於血”。
宜臼被立為周平王。他“出自穴”,將都城東遷到雒邑(今河南洛陽)以躲避戎寇。王室東遷,是為東周,天下獲得短暫安寧。隻不過周王室繼續衰敗,統治力下降,諸侯戰爭紛起。齊、楚、秦、晉等諸侯國開始變得強大,政令漸漸不再出於王室,而是由稱霸的諸侯國君主頒發。
在泥沼中等待,強盜來了。
周穆王時期,王室衰敗,國內漸起紛爭,周穆王因此製定五刑、五罰、五過等刑法。周厲王在位時,更是貪圖財利,推行暴政,民心逐漸背離。他那奢侈傲慢的作風遭到民眾非議,召公勸諫他說,百姓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周厲王聞言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找來巫師監視並處死那些非議的人,導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都中的民眾都不敢再多說話,在路上碰到隻用目光示意。
周厲王感到非常得意,他對召公說:“我能平息人們的非議,讓他們連話也不敢講。”
召公做出了非常著名的迴答:“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這是因為您把他們的嘴堵起來了啊。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水還要危險。河水被堵塞後,水位會上漲,最終導致決堤泛濫成災,傷害很多人,堵塞老百姓的言路也是一樣的。所以善於治水的人要對水加以疏導,善於管理人民的人要讓老百姓暢所欲言。然而周厲王一意孤行,不聽召公的勸誡。國內雖然沒有人敢講話,但是諸侯也不再來朝見。
過了三年,不堪暴政的百姓忍無可忍,終於聯合起來反抗。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躲了起來,而厲王的太子靜則躲到了召公家中。為平息民憤,召公不得已把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給了叛軍,太子才幸免於難。此後一段時間,召公、周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共和十四年,周厲王死了,太子靜被立為周宣王。
統治天下,治理政務,難免會出現不同意見。國君治政需以敬慎為基,用認真審慎的態度處理問題。成康兩世不設刑罰而周室大興,周穆王和周厲王則背離了祖製。周穆王開始製定刑罰,導致王室逐漸衰微。周厲王更是濫用暴政,結果“致寇至”,百姓群起反抗,把他趕下了台。
周朝發展陷於泥沼,文明化進程尚在泥濘中等待時機。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在血汙中等待,從困境中擺脫出來。
周厲王的孫子周幽王繼位後,豐、鎬和涇、渭、洛一帶發生地震,致使涇、渭、洛水枯竭,岐山崩塌。有個叫伯陽甫的官吏因此預言不出十年,周朝就要滅亡了。
周幽王繼位三年後,因寵愛褒姒而廢黜了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si)為王後,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褒姒不喜歡笑,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冰山美人。幽王想盡辦法來逗她開心,為此不惜在烽火台點燃示警用的烽火,欺騙諸侯紛紛率兵前來國都勤王。諸侯火速趕到國都城下,卻發現沒有來犯者,憤怒卻無奈的班師迴國。褒姒看到諸侯狼狽的樣子,終於笑出聲來。周幽王見這個法子有用,就多次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他的威嚴和誠信漸漸喪失。不久,前太子宜臼的舅舅申侯聯合繒和屬於西夷的犬戎攻打幽王。幽王再次點燃烽火征發諸侯,但是諸侯都不相信他了,不再率軍來助。周幽王被叛軍殺死在驪山腳下,褒姒被擄走,王室的財物也被搶掠一空。這就是“需於血”。
宜臼被立為周平王。他“出自穴”,將都城東遷到雒邑(今河南洛陽)以躲避戎寇。王室東遷,是為東周,天下獲得短暫安寧。隻不過周王室繼續衰敗,統治力下降,諸侯戰爭紛起。齊、楚、秦、晉等諸侯國開始變得強大,政令漸漸不再出於王室,而是由稱霸的諸侯國君主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