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海軍第三營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不讓第三營缺船缺的太厲害,都督府隻能讓第三營去渤海水師招募水兵的同時,順便開走一部分戰船。
雖然渤海水師多是福船、沙船這些老式船隻,但有總比沒有好,未來去朝鮮三島駐紮,日常出行與作戰可都離不開戰船。
經過幾天的行船,杜德海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登州水城。
登州水城是在登州府城及蓬萊縣城北部靠海的位置,向陸地挖出一個可供船舶停靠的港灣,之後圍繞著港灣築起一道環形城牆,當然,正北靠海的一麵要留出來供船隻進出使用。
而水城的北麵,則有一串從南向北延伸的島嶼群,也就是廟島群島。
在這些群島上,基本都有渤海水師的駐地,特別是在朱由校禦極後,要求渤海水師加強對走私的打擊力度之後。
雖然廟島群島是登州水師的地盤,但海軍第一營也在廟島群島最北端靠近旅順口老鐵山的南北隍城島設有停靠點,作為緊急停靠使用,同時也監視從渤海海峽經過的船隻。
到達登州水城後,杜德海一行人簡單休整一番後,開始與沈有容等登州水師主要將領商議海軍第三營招募之事。
雖然沈有容父子積極配合招募之事,但還是有不少將領是不配合的,甚至出麵抵抗。
在處理幾個刺頭後,招募工作雖然順暢了許多,但仍有很多人從中作梗,比如不準精銳家丁前去應募,去的都是一些以前點卯的地痞流氓。
但當杜德海將海軍第三營的待遇傳播出去後,那些再想阻攔的將領就拿不出有效的反對的舉措了,畢竟他們也拿不出更好的好處去匹配海軍的待遇。
所以,這些人雖然對杜德海一行人挖他們牆角恨得咬牙切齒,但就是無可奈何。
其中還有不少中低級武將主動過來報名應募第三營的普通士兵,畢竟他們雖然是渤海水師的將領,但兵部發過來的俸祿經過層層盤剝後,最終到他們手上的就寥寥無幾了。
就算他們想抽兵血或吃空餉,他們也實在吃不了多少,畢竟可供他們分配的錢糧並不多,而且還要時不時向上上貢。
但禁軍這邊完全就不一樣了,別說高了許多實發的俸祿,就是明軍中最普遍的吃空餉喝兵血的現象根本就沒有。
因為俸祿都是由監軍直管的經曆司直接發放到每一個士兵手上的,主將想伸手都沒地方可伸。
並且,朱由校對於吃空餉與喝兵血的現象是十分厭惡,所以軍事管理製度中對這一條的處罰十分嚴厲。
不僅要吐出貪墨所得,還要抄家斬首,不管你是誰,官職有多高,身份有多高貴,都是一視同仁。
此外,海軍訓練與作戰的都將會是新式戰艦,可以隨時赴遠洋作戰,戰功申報與審核也十分嚴格與公平,而軍官升遷戰功是最重要的一條標準。
這對於大多數出生於貧困家庭而無法升遷的渤海水師將士來說,是一個快速改變自己與家族命運的絕佳機會。
等到正式開啟招募的時候,駐紮在登州附近的渤海水師基本都選擇了過來應募。
隨著篩選兵員的基數不斷增加,杜德海等人心裏早就興奮得不行,基數大, 可供選擇的兵員也就更多,質量自然也就越好。
隨著前來應募的人數越來越多,杜德海完全處於一種累並快樂的矛盾狀態。
由不得杜德海不經心啊,畢竟未來這些人都將是他的下屬,因為這些人未來可都是他的軍隊,必須要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經過連續十多天的篩選,杜德海終於招募了三個千戶所的水兵,至於為什麽不是四個千戶所,那是因為渤海水師中合格的水兵並不是很多,另一個則是一支軍隊裏麵的同鄉人員不能超過一半,最好控製在兩成以下。
為了降低同鄉導致的小團體抱團,杜德海準備將剩下的一個千戶所名額用來招募朝鮮的水兵。
至於已經招募的三個千戶所的登州水兵,則會選擇同第一營進行適當的調換,將他們全部打亂並入不同的千戶所當中。
杜德海在登州水師招募了三個千戶所的水兵後,並沒有急於去接防朝鮮的三個水師,而是先對這些新招募的水兵們按照《步兵基礎訓練大綱》的內容進行基礎的紀律與射擊訓練。
至於水上作戰訓練,這些從登州水師招募過來的人自然無須從遊泳開始教導,甚至操帆架船也不用。
在登州待了近一月後,杜德海不得不駕駛著從登州水師薅來的戰船朝永宗島駛去,因為再不去海麵就要上凍了,現在小寒潮高峰期,還有一個多月海麵就要開始陸續上凍了。
除了海麵上凍,海軍第三營也要急著去濟州島興建營房與港口,並且還要給都督府運糧的時間,畢竟冰麵上凍的時間將會延續三四個月。
雖然濟州島緯度低,上凍的時間不長,但留足充足的時間總是不會差的,畢竟這是第一次去往新占領的領土,盡管是租借的,但九十九年後是否會還迴去還真不好說。
杜德海的朝鮮第一站是永宗島,畢竟這裏已經被明軍給控製,而且是大明進入朝鮮的臨時中轉站,軍械糧草暫時都囤放於此。
在與剛到達此處不久的駐朝大使楊維垣碰麵後,雙方簡單協商了一番該如何迅速接手濟州島的防務以及預防可能存在的民變事宜。
此外,杜德海還與駐紮在此的兩個千戶所海軍第一營水兵進行了人員調換,在雙方調換了一個千戶所的水兵後,沈壽嶽就帶著一個千戶所返迴了天津,畢竟離開有幾個月了,也是該迴去了、
而原先隨大明使團一同過來的四海拓殖與南洋拓殖的船隊,留下少部分留守永宗島後,一部分去了濟州島與影島,一部分帶著從朝鮮購買的貨物返迴了大沽口,還有一部分則返迴鎮江堡運送迴天津的木材。
所以,有了之前興建的營房與拓寬的港口,加上登州水師與海軍第一營及兩個拓殖的船隊離開,雖然永宗島一下子多了杜德海帶過來三個千戶所的水兵與戰船,但港口與營房完全足夠他們使用。
雖然渤海水師多是福船、沙船這些老式船隻,但有總比沒有好,未來去朝鮮三島駐紮,日常出行與作戰可都離不開戰船。
經過幾天的行船,杜德海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登州水城。
登州水城是在登州府城及蓬萊縣城北部靠海的位置,向陸地挖出一個可供船舶停靠的港灣,之後圍繞著港灣築起一道環形城牆,當然,正北靠海的一麵要留出來供船隻進出使用。
而水城的北麵,則有一串從南向北延伸的島嶼群,也就是廟島群島。
在這些群島上,基本都有渤海水師的駐地,特別是在朱由校禦極後,要求渤海水師加強對走私的打擊力度之後。
雖然廟島群島是登州水師的地盤,但海軍第一營也在廟島群島最北端靠近旅順口老鐵山的南北隍城島設有停靠點,作為緊急停靠使用,同時也監視從渤海海峽經過的船隻。
到達登州水城後,杜德海一行人簡單休整一番後,開始與沈有容等登州水師主要將領商議海軍第三營招募之事。
雖然沈有容父子積極配合招募之事,但還是有不少將領是不配合的,甚至出麵抵抗。
在處理幾個刺頭後,招募工作雖然順暢了許多,但仍有很多人從中作梗,比如不準精銳家丁前去應募,去的都是一些以前點卯的地痞流氓。
但當杜德海將海軍第三營的待遇傳播出去後,那些再想阻攔的將領就拿不出有效的反對的舉措了,畢竟他們也拿不出更好的好處去匹配海軍的待遇。
所以,這些人雖然對杜德海一行人挖他們牆角恨得咬牙切齒,但就是無可奈何。
其中還有不少中低級武將主動過來報名應募第三營的普通士兵,畢竟他們雖然是渤海水師的將領,但兵部發過來的俸祿經過層層盤剝後,最終到他們手上的就寥寥無幾了。
就算他們想抽兵血或吃空餉,他們也實在吃不了多少,畢竟可供他們分配的錢糧並不多,而且還要時不時向上上貢。
但禁軍這邊完全就不一樣了,別說高了許多實發的俸祿,就是明軍中最普遍的吃空餉喝兵血的現象根本就沒有。
因為俸祿都是由監軍直管的經曆司直接發放到每一個士兵手上的,主將想伸手都沒地方可伸。
並且,朱由校對於吃空餉與喝兵血的現象是十分厭惡,所以軍事管理製度中對這一條的處罰十分嚴厲。
不僅要吐出貪墨所得,還要抄家斬首,不管你是誰,官職有多高,身份有多高貴,都是一視同仁。
此外,海軍訓練與作戰的都將會是新式戰艦,可以隨時赴遠洋作戰,戰功申報與審核也十分嚴格與公平,而軍官升遷戰功是最重要的一條標準。
這對於大多數出生於貧困家庭而無法升遷的渤海水師將士來說,是一個快速改變自己與家族命運的絕佳機會。
等到正式開啟招募的時候,駐紮在登州附近的渤海水師基本都選擇了過來應募。
隨著篩選兵員的基數不斷增加,杜德海等人心裏早就興奮得不行,基數大, 可供選擇的兵員也就更多,質量自然也就越好。
隨著前來應募的人數越來越多,杜德海完全處於一種累並快樂的矛盾狀態。
由不得杜德海不經心啊,畢竟未來這些人都將是他的下屬,因為這些人未來可都是他的軍隊,必須要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經過連續十多天的篩選,杜德海終於招募了三個千戶所的水兵,至於為什麽不是四個千戶所,那是因為渤海水師中合格的水兵並不是很多,另一個則是一支軍隊裏麵的同鄉人員不能超過一半,最好控製在兩成以下。
為了降低同鄉導致的小團體抱團,杜德海準備將剩下的一個千戶所名額用來招募朝鮮的水兵。
至於已經招募的三個千戶所的登州水兵,則會選擇同第一營進行適當的調換,將他們全部打亂並入不同的千戶所當中。
杜德海在登州水師招募了三個千戶所的水兵後,並沒有急於去接防朝鮮的三個水師,而是先對這些新招募的水兵們按照《步兵基礎訓練大綱》的內容進行基礎的紀律與射擊訓練。
至於水上作戰訓練,這些從登州水師招募過來的人自然無須從遊泳開始教導,甚至操帆架船也不用。
在登州待了近一月後,杜德海不得不駕駛著從登州水師薅來的戰船朝永宗島駛去,因為再不去海麵就要上凍了,現在小寒潮高峰期,還有一個多月海麵就要開始陸續上凍了。
除了海麵上凍,海軍第三營也要急著去濟州島興建營房與港口,並且還要給都督府運糧的時間,畢竟冰麵上凍的時間將會延續三四個月。
雖然濟州島緯度低,上凍的時間不長,但留足充足的時間總是不會差的,畢竟這是第一次去往新占領的領土,盡管是租借的,但九十九年後是否會還迴去還真不好說。
杜德海的朝鮮第一站是永宗島,畢竟這裏已經被明軍給控製,而且是大明進入朝鮮的臨時中轉站,軍械糧草暫時都囤放於此。
在與剛到達此處不久的駐朝大使楊維垣碰麵後,雙方簡單協商了一番該如何迅速接手濟州島的防務以及預防可能存在的民變事宜。
此外,杜德海還與駐紮在此的兩個千戶所海軍第一營水兵進行了人員調換,在雙方調換了一個千戶所的水兵後,沈壽嶽就帶著一個千戶所返迴了天津,畢竟離開有幾個月了,也是該迴去了、
而原先隨大明使團一同過來的四海拓殖與南洋拓殖的船隊,留下少部分留守永宗島後,一部分去了濟州島與影島,一部分帶著從朝鮮購買的貨物返迴了大沽口,還有一部分則返迴鎮江堡運送迴天津的木材。
所以,有了之前興建的營房與拓寬的港口,加上登州水師與海軍第一營及兩個拓殖的船隊離開,雖然永宗島一下子多了杜德海帶過來三個千戶所的水兵與戰船,但港口與營房完全足夠他們使用。